上海國際童書展揭幕第二天,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和團市委聯手釋出了一份有關《上海市青少年閱讀狀況調查分析報告》。該報告顯示,本市青少年的圖書消費需求,呈現出相當強烈的“剛性”特點。無論是紙質讀物還是數字讀物,青少年的消費水平都要高於市民的平均水平。同時在數字化傳播對於閱讀產生巨大影響的當下,青少年並未因為有數字化閱讀而“冷落”傳統的紙質閱讀。
閱讀多為增加知識提高修養
本次調查3月啟動,由市新聞出版局、團市委和“上海青少年閱讀調查”課題組共同設計完成調查問卷,並將目標人群鎖定為在校學生和在職青年,將閱讀指向限定在“不包括教科書、教輔讀物、期刊的其他各類圖書”。有效調查樣本量為1771個。
對於閱讀的主要目的,在總選擇人次中,排在前四位的是“增加知識、開闊眼界、提高修養”(31.89%)、“工作或學習需要”(17.51%)、“滿足興趣愛好”(17.26%)、“掌握實用技能”(15.23%)。
對被調查者目前的讀書習慣,“影響最大的人是什麼人”這一問題,居於首位的39.24%的“父母,家人”,第二位27.67%的“老師、領導”,以下依次為18.29%的“同學、同事”,11.69%的“其他”,2.43%的“偶像、明星”。
對於所喜歡圖書種類這一問題,居於前六位的分別是:“文學”(13.06%)、“武俠/玄幻/輕小說”(10.26%)、“心理/勵志”(9.27%)、“歷史/地理”(7.46%)、“自然科學”(7.43%)、“卡通漫畫”(7.30%)。
超半數認為紙質閱讀效果好
從總體看,認為“紙質讀物”具有最好閱讀效果的比例為58.22%,認為“數字讀物”具有最好閱讀效果的比例為11.86%,選擇“兩者差不多”的比例達到29.59%。
在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之間的時間分配,選擇“數字閱讀<紙質閱讀”的為45.74%,選擇“數字閱讀>紙質閱讀”的為28.40%,選擇“差不多”的為25.07%。
對於選擇紙質圖書的主要原因,居於前五位的是:“閱讀習慣”(28.15%)、“需要深度閱讀”(14.49%)、“為了收藏”(11.07%)、“內容查詢方便”(10.51%)、“需要記錄或做讀書筆記”(10.26%)。
青少年閱讀量高於市民水平
一天中,青少年花多少時間用於閱讀?調查顯示,每天接觸紙質圖書的時間,26.09%的“15-30分鐘”和24.79%的“0.5-1小時”位居第一、二位。有9.20%選擇了“基本不閱讀”。
而對於過去一年大約閱讀了多少本紙質圖書的問題,選擇“1-3本”和“4-6本”的比例分別是27.44%和24.17%;以下依次為“20本以上”(16.71%)、“7-10本”(13.10%)、“11-15”本(8.47%)和“16-20本”(4.86%)。
總體來看,上海青少年的閱讀量要高於市民的閱讀量;“一本也沒讀”的比例為3.90%,狀況明顯優於“2013市民閱讀調查”的9.98%。但超過一半的一年“1-3本”和“4-6本”閱讀量,依然折射出《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中“超五成的18—70週歲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這一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