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環境:
筆記本一臺(2GB記憶體,320GB硬碟)
Vmware Server 1.0.6版
Linux Enterprise 5.1版
10g for linux(10.2.0.1)
前言:
最開始的實驗環境其實不是這樣的,虛擬機器用的是vmware workstation,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用vmware workstation版本建不了共享磁碟,也就沒法構建ORACLE RAC實驗環境,所以把vmware workstation換成了vmware server2.0。裝完vmware server2.0之後連啟動web介面都成問題,重灌仍然如此,無奈之下啟用了vmware server1.0.6版本。
在使用哪一款linux作業系統也幾經選擇,開始用的是linux enterprise 4.0版本,到建立共享磁碟的時候始終有問題,過不去,後來在ITPUB意外的發現了君三思的學習筆記《手把手教你用VMware在linux下安裝oracle10g RAC》,看他在裡面用的是linux 5.1版本的作業系統,為了實驗過程順利一些,我也採用了這個版本的作業系統。
在使用介質的時候也碰到些小問題,搭建ORACLE RAC需要用到的兩個重要介質,一是clusterware,也就是oracle叢集軟體,一是oracle software for linux,可能是網路的因素,在下載完10201_database_linux32.zip這個檔案並上傳到linux作業系統中卻非常意外的發現無法解壓,究其原因可能是下載得不夠健全,一部分位元組出了問題,導致整個檔案都不能用,於是只有重新下載,非常消耗時間。
在這個實驗過程中,碰到很多問題,有的是和虛擬機器相關的,有的是和linux作業系統相關的,有的是和oracle資料庫相關的,因為這眾多的問題出現,導致實驗進度過長,從開始準備到實驗最終完成花了大概兩個星期時間,光重灌作業系統就不下五次。不過也虧得碰到這些小問題,隨著實驗的繼續進行,每個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每個問題也都備了案,在第二次重做的時候因為前期問題的積累,就進行得非常順利。這也說明人家總結出來的文件不能完全照搬,因為實驗過程究竟會碰到什麼問題都是不可預知的。
為了能做好這個實驗,特地驅車到中關村購得組裝250GB行動硬碟一塊,之後所有實驗都在行動硬碟上進行(本機60GB硬碟被各種檔案資料撐得滿滿的,實在沒有空間來存放實驗所用檔案)。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也碰到一些意外,比如正在行動硬碟上風風火火安裝linux作業系統時,連線行動硬碟和電腦的USB線纜突然走位,整個過程不得不重頭再來。
千難萬難,實驗終歸是成功了,為了表示紀念,也為了後來的同仁們少走彎路,特地記錄於此,供大家參考。特別感謝ITPUB的君三思,如果沒有他的文件幫助,我的實驗不可能成功。
Vmware軟體的安裝過程不詳述,因為很簡單,只要按照提示一步步往下走就ok。在這裡提醒一句,如果要配置 RAC,一定不要安裝vmware workstation版本,而要安裝vmware server版本,這樣在建立共享磁碟過程的時候才會比較順暢。如果是非ORACLE RAC實驗環境,這個就無所謂了。下面來到具體的過程:
1,開啟vmware server,點選“New Virtual Machine”,在安裝嚮導的幫助下建立一個新的虛擬機器:
在這個介面上,可以看到我所使用的vmware server版本是1.0.6,這也是普遍使用的vmware版本,至於vmware server2.0這個東西還太新,存在不少bug,建議慎用之。
2,點選“下一步”:
3,選擇“Custom”,點選“下一步”:
4,實驗中我們要用到linux作業系統,所以這裡選擇作業系統型別為“linux”,點選“下一步”:
5,給虛擬機器命名為“RAC1”,試驗中RAC1為主節點,之後的RAC2為副節點,大部分配置都在RAC1中完成,路徑選擇“N:\experiments\RAC1\”,這是行動硬碟上的路徑:
6,取消“Make this virtual machine private”裡面的勾,點選“下一步”:
7,這裡用預設即可,直接點選“下一步”:
8,選擇CPU個數,這裡我們只用一個即可,點選“下一步”:
9,下面來到記憶體劃分割槽域,系統預設只給128MB大小記憶體,根據實驗需求,這裡我們給到512MB記憶體:
注意:因為我的系統總共有2G,所以在這裡很瀟灑的給了512MB記憶體,兩個系統跑起來之後就要佔用1GB記憶體,這裡要視各自記憶體大小而定。推薦使用512MB記憶體,我試過給768MB記憶體大小,系統跑起來感覺跟512MB也差不了多少。
10,這裡選擇使用橋接方式,點選“下一步”:
11,在I/O介面卡型別下選擇“LSI Login”方式,然後點選“下一步”:
這裡簡單說一下,為什麼選擇“LSI Login”而不是“Bus Login”方式。我曾經試過在這裡選擇“Bus Login”方式,但在安裝linux的時候發現系統找不到磁碟,也就無法繼續往下安裝作業系統,究其原因是在載入虛擬機器的時候並沒有載入“Bus Login”這種SCSI介面卡的驅動,因此就算分配了磁碟也識別不出來,而選擇“LSI Login”方式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從這裡開始了我的問題積累,因為錯選介面卡型別找不到磁碟來安裝linux作業系統從而導致我重新安裝了虛擬機器和作業系統。
12,選擇“建立一塊全新的虛擬磁碟”,點選“下一步”:
13,這裡切記一定要選擇SCSI方式磁碟型別,否則前期所選擇的I/O介面卡型別就白選了,然後點選“下一步”:
這裡再簡單說一下為什麼在這個地方所以要選擇SCSI型別而不是IDE的型別。選IDE型別本來是可以的,安裝linux作業系統也能滿足,系統能夠識別到新新增的虛擬磁碟,但是隨著實驗的繼續進行,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大的疏漏。因為這個版本的虛擬機器預設在IDE型別下只能建立四塊虛擬磁碟,而僅僅四塊磁碟並不能滿足實驗需要,因為我們需要至少五塊磁碟,一塊用來作為本地磁碟安裝linux作業系統,兩塊在安裝clusterware軟體的時候要用到,也就是ORACLE RAC所必須的ocr以及vote磁碟,表現出來是裸裝置方式,還有兩塊磁碟我們要用來作為共享磁碟安裝資料庫。如果選擇IDE型別的磁碟方式,那麼在安裝作業系統的時候就要佔去兩個IDE地址,一個地址供本地磁碟用來安裝linux作業系統,一塊供光碟機用來指定安裝介質,到劃分裸裝置的時候就要因為沒有足夠的磁碟而頭痛了。沒有足夠的磁碟,而作業系統又已經安裝好了,怎麼辦?唯有刪去作業系統、刪去虛擬機器,從頭開始,這是相當痛苦的一次經歷,而我就碰上了。這裡第二次安裝了虛擬機器和linux作業系統。
14,給新建的虛擬磁碟分配空間,因為我有足夠的空間(250GB),所以大大方方的給了25GB,建議最少給8GB的磁碟空間,然後點選“下一步”:
注意這個地方可以不選擇“Allocate all space now”,這個選項主要針對後面的裸裝置而言,否則這個地方會因為分配磁碟空間浪費不少時間。
15,給虛擬磁碟命名為RAC1.vmdk,點選“完成”:
16,透過下圖可以看到,一個簡單的虛擬機器就建立好了,在Devices下面可以看到我們這個虛擬機器擁有一臺普通的桌上型電腦所需要的所有部件:記憶體、CPU、光碟機、硬碟、網路卡:
一個新的虛擬機器建立好之後,不要忙著立即投入使用,因為我們還要在裡面指定光碟機所對應的安裝介質,還要新增諸如磁碟、網路卡,來滿足實驗所需。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實驗進行過程中再根據需要來新增,不過那樣比較麻煩,因為介質的新增不能動態進行,而需要停機操作(這個版本的虛擬機器暫時還達不到熱插拔的高度)。所以,為了避免實驗後期出現缺胳膊少腿的現象,前期規劃顯得相當重要,就跟蓋大樓之前需要打好良好的地基一個道理,下面來到具體的配置過程:
1,在建好的虛擬機器下點選“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來對這個虛擬機器進行編輯:
2,彈出如下的畫面,我們可以在這裡透過“Add”、“Remove”按鈕來對實驗所需裝置進行簡單的新增或刪除,首先我們要新增兩塊網路卡,點選“Add”:
3,這裡顯示的就是安裝嚮導,直接點選“下一步”:
4,在硬體型別下面選中網路卡型別,然後點選“下一步”:
5,和前面的網路卡一樣,選擇橋接方式,在“Connect at power on”裡面打勾,然後點選“完成”,這樣一塊新網路卡就新增完畢:
在上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多了一塊名為“Ethernet 2”的新網路卡。除了這塊網路卡之外,我們還需要一塊網路卡,按照實驗需求,兩塊網路卡便可以滿足需求,至於為什麼我這裡還要建立第三塊網路卡,文章後面會提到,這裡暫時略過不提。
6,下面我們要新增磁碟,這裡要牢記實驗所需磁碟數量是五,除去本地磁碟之外,我們還需要額外的新增四塊磁碟,其中兩塊ocr和vote作為clusterware安裝所需,兩塊作為ASM磁碟:
7,在硬體型別裡面選擇硬碟圖示,然後點選“下一步”:
8,和前面一樣,選擇建立一塊新的虛擬磁碟,點選“下一步”:
9,磁碟型別切記一定要選擇“SCSI”方式:
10,這裡我們首先建立的是OCR跟VOTE這兩塊裸裝置,因為他們不需要佔用太大空間,這裡我們給每塊磁碟分配100MB大小的空間,並選擇立即分配方式:
11,選擇磁碟路徑,然後命名,然後點選“完成”:
這裡又必須要簡單的說明一下了,我們在建立除本地硬碟之外的四塊磁碟的時候,路徑上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本地硬碟和其他四塊磁碟放到一個目錄下。本地磁碟位於一個目錄,裸裝置磁碟位於另一個獨立的目錄,這樣做主要是為實驗後期磁碟克隆作考慮,至於為什麼這樣做文章後面會提到,因為這個問題,導致了我第三次的重灌作業系統和虛擬機器。
12,點選“完成”之後,系統會進行磁碟的格式化操作,在磁碟建立時所分配的100MB空間會全部給予這塊磁碟:
格式化100MB的磁碟空間很快,不過十來秒鐘,不過時間跟劃分磁碟大小成正比,磁碟越大,格式化時間就越長。這也應了我們在建立本地磁碟的時候為什麼不一股氣把25GB空間全部劃分出來,一是因為佔用時間過長,讓人感覺到機器當機,二則是本地磁碟的使用不像裸裝置那樣面面俱到,隨需而用而已。
13,建立完磁碟之後,我們要在高階選項裡面為新建磁碟分配另一個SCSI匯流排地址,並在“Independent”裡面打上勾:
14,這是建立的第二塊磁碟,分配100MB空間大小,命名為“vote.vmdk”,建立過程不贅述
15,接下來是兩塊ASM磁碟,每塊磁碟分配2GB大小,這兩塊磁碟主要用來存放資料:
16,我們點選光碟機圖示,然後指定到linux映象介質對應的路徑:
17,所有裝置建立完畢,現在我們可以來看看具體清單:512MB記憶體、5塊磁碟(分別位於兩條SCSI匯流排)、三塊網路卡、光碟機以及處理器:
虛擬機器建立完畢,下面啟動虛擬機器來進行linux的安裝:
1,如果光碟機所對應的安裝映象沒有問題,我們會看到如下的畫面:
在這裡我們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到一些東西,除了linux的安裝介面之外,我們在右下角可以看到光碟機、硬碟、網路卡的圖示,隨著安裝的進行,這些圖示會反映出一定的繁忙程度。底部中央可以看到vmware server的版本為1.0.6。在左下角可以看到一個驚歎號以及“you do not have vmware tools installed”等內容,VMware Tools是隨虛擬機器的一個可選擇安裝程式,他的好處在於免去了滑鼠頻繁切換這樣一個動作,在以後的文章會單獨提到VMware Tools的安裝,這裡略過不提。
在linux安裝介面下點選滑鼠進入可操縱區域,然後回車開始linux作業系統的安裝,隨後我們看到的是驅動程式的安裝以及光碟的檢測,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如果選擇正確I/O介面卡驅動程式,比如SCSI的LSI,那麼這個過程能夠看到此驅動程式的載入過程。反之,如果選擇了SCSI的BUS驅動程式型別,那麼看不到載入過程,且後期也會出現找不到磁碟的錯誤提示,所以選擇正確的驅動程式尤為重要。驅動程式載入過程略過,下面顯示的是光碟機的檢測過程:
如果對光碟機不放心,那麼可以選擇“OK”進行檢測,如果信心百倍,那麼直接“Skip”吧,這樣可以節約不少時間,這裡我直接選擇“Skip”。
2,來到linux作業系統的安裝介面,這裡選擇“next”往下走:
3,為了實驗後期操作方便,這裡選擇英文為系統預設語言環境:
4,在我第一次看到下面這張圖片出現的時候是相當興奮的,因為之前幾次都是因為錯誤的選擇了IO介面卡的驅動程式導致這裡無法識別到磁碟從而引發系統報錯然後自動重啟。反覆幾次折騰之後學乖了,選擇了正確的SCSI驅動程式,在這一步時才會彈出警告,詢問使用者是否執行磁碟初始化工作,載入了幾塊磁碟,這裡便彈出多少次系統警告訊息。因為都是新建的磁碟,所以無所謂,大膽的選擇“Yes”,然後往前走:
5,下面這張圖片是相當關鍵的,在這裡有兩個注意事項,一是一定記得將除本地磁碟/dev/sda之外所有磁碟識別符號前面小方框裡面的勾給取消掉,二是在“Review and modify partitioning layout”前面打勾,便於後期的系統分割槽與規劃。至於為什麼要取消掉除本地磁碟/dev/sda之外所有磁碟識別符號前面小方框裡面的勾,這裡先略過不談,到文章更新到實驗中期再談。因為這個地方出錯,導致我接連重灌三次作業系統,那麼累計到這個地方我就已經重灌了六次作業系統了。
在linux系統安裝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上一篇文章已經講述過了,接下來的過程就相對簡單得多:
1,從這裡可以看出,前面選擇了的磁碟/dev/sda這裡為可編輯狀態,前面沒有選上的磁碟從/dev/sdb到/dev/sde為不可編輯狀態,空白區域裡面顯示的分割槽資訊屬於/dev/sda磁碟:
2,選中“/”,點選按鈕“edit”進行編輯,將“/”的大小設定為10GB,因為我們總共分配了25GB大小,所以這裡給得比較多,為的是有備無患:
3,新增“/home”檔案系統,分配1GB大小空間,“/home”主要是用來存放使用者資訊如等:
4,新增“/opt”檔案系統,並分配10GB大小空間,“/opt”檔案系統主要用來作為clusterware以及database的安裝路徑:
5,將剩餘空間全部給新增加的檔案系統“ly_media”,主要用來存放clusterware、database以及一些系統補丁的介質。其實也可以不建立這個檔案系統,把所有剩餘空間歸併到/opt下,這樣做只是為了層次分明一些:
6,檔案系統規劃完畢,點選“next”:
7,這裡使用系統預設,點選“next”:
8,接下來這張圖片比較重要,前期我新增了三塊網路卡,所以這裡對三塊網路卡的配置都要一一到位,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a、使用IPv4支援方式,不使用IPv6支援方式;
b、網路卡一和網路卡二使用靜態IP分配,且都使用私有地址;
c、網路卡三使用動態分配IP地址方式(至於為什麼這樣做,在實驗後期會有所說明。按理說實驗用只需要兩塊網路卡即可,這裡我額外分配的第三塊網路卡是為了實驗方便)。
這裡將主IP地址設為192.168.1.0網段,副IP地址設為192.168.2.0網段,預設閘道器使用10.10.10.254,和本機使用同一閘道器地址。
---->>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119536/viewspace-127174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