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 命令學習

gaopengtttt發表於2013-03-20

Fuser –cu /file 檢視那個程式和使用者正在使用某個檔案或者目錄
fget_config –Av 檢視物理磁碟和LUN的對應關係
bootinfo -k(小寫)
返回當前的啟動模式/返回機器的鑰匙的位置
1 Key is in Secure position.
2 Key is in Service position.
3 Key is in Normal position.
bootinfo -K(大寫)
返回當前系統執行的核心為32位還是64位
同prtconf -k
bootinfo -m
返回機器型別碼
bootinfo -c
-c Displays bootp daemon reply packet information stored with IPL control block.
bootinfo -t
返回當前啟動型別
1 Disk boot
3 CD-ROM boot
4 Tape boot
5 Network boot
bootinfo -z
返回機器是否支援多處理器
0 不支援
1 支援
bootinfo -T
返回機器的硬體平臺型別,比如rspc
bootinfo -r
返回實際記憶體容量,單位為kbytes
bootinfo -b
返回最後一次啟動的裝置
bootinfo -y
返回機器硬體是32位還是64位
uname -p
返回系統晶片型別,如powerpc
uname -M
返回機器型號,如IBM,7026-B80
-----------------------------
AIX下檢視光碟機
mkdir /cd
mount -rv cdrfs /dev/cd0 /cd
-----------------------------
mkuser:增加使用者按照/usr/lib/security/mkuser.default裡面的屬性增加一個使用者
rmuser:刪除使用者
chfn:更改FULLNAME欄位
chsh:更改SHELL欄位
lsuser:顯示某個使用者的資訊
chsec: chsec -f /etc/security/lastlog -s username -a unsuccessful_login_count=0 設定某個使用者不成功登陸的次數為0,避免由於loginretries次數而限制不能登陸
ulimit -a 顯示所有的限制值它來自於/etc/security/limits 檔案
lsuser -f username 按節的方式顯示使用者資訊
lsuser ALL 顯示所有使用者資訊
tty 獲得當前終端
chsh gaop /usr/bin/bash:更改使用者為BASH
chsec -f /etc/security/user -s default -a logintimes=:0800-1800 修改USER檔案讓使用者只能在上午8點到下午18點登陸系統,chsec不能給更改passwd檔案
rmuser {-p} 刪除使用者 -p表示同時刪除使用者的密碼和身份資訊
chsec -f /etc/security/lastlog -s username -a unsuccessful_login_count=0 更改某個使用者不成功登陸的次數,當不成功登陸次數達到user 檔案中 loginretries的次數時這個使用者不能
登陸需要使用這樣的辦法
chsec -f /etc/security/passwd -s oracle -a flags= 設定由root使用者或者管理員組修改密碼後首次登陸不需要修改密碼
mkgroup test 建立一個組
lsgroup ALL 顯示所有的組及其屬性
lsgroup -f oracle 按照節的方式顯示oracle使用者的屬性
lsgroup -c oracle 用冒號隔開顯示oracle使用者的屬性
chgroup users=oracle,gaopeng dba 更改dba組包含oracle gaopeng 2個使用者
who -a 檢視/etc/udmp的資訊
who -dH 檢視已經死亡但是沒有被INIT程式進行重建的程式
who -t wtmp 檢視歷次修改時間的記錄
who -r 檢視當前系統執行級別2為多使用者模式
who -pH 檢視由INIT程式建立的程式
who -b wtmp 檢視歷次啟動系統的時間,需要進入wtmp所在的/etc/security 目錄
last -8 最近8次登陸系統資訊,still loggin 代表還在系統中,可以不帶引數顯示所有的,實際是檢視的wtmp檔案
chuser account_locked='true' oracle 鎖定oracle使用者(鎖定使用者後顯示是使用者名稱密碼不對)
bootinfo -p 檢視機器的型別RS/6000有rs6k rs6ksmp rspc chrp幾種型別
lsdev -C 檢視使用者定義資料庫中的裝置
lsdev -P 檢視系統預定義資料庫中的裝置
lsdev -P -c disk -r subclass 檢視系統預定義資料庫中功能子類欄位的所有值
lsdev -C -H -S a (a 可以是a(available) d(defined) s(stop)) 檢視使用者定義資料庫中為有效的裝置並且加上欄位頭說明(define available stoped狀態可以在lsdev -C的使用者
定義裝置資料庫中找到,而NODEFINED裝置知識說在系統預定義資料庫中有。
lsdev -Cc processor 檢視處理器個數
lsattr -EO -l scsi0 -H 顯示SCSI裝置的當前屬性,名稱在第一行屬性在第二行(O)選項
lsattr -DO -l scsi0 -H 顯示SCSI裝置的預設屬性,名稱在第一行屬性在第二行(O)選項
lsattr -EO -l proc0 -H 檢視CPU 0的當前屬性
lsattr -EO -l mem0 -H  檢視記憶體的當前屬性
lsattr -E -l sys0 -a maxuproc 
lscfg -l hdisk1 -v 檢視disk1 VPD資訊
lscfg 不加任何引數可以顯示所有的本機安裝的裝置,也包括機器型別
lscfg -l hdisk1 -p 顯示hdisk1的平臺特性
lscfg -l proc0 -p 顯示處理proc0的平臺特性
lscfg -pvl sysplanar0 顯示主機板VPD和平臺特性
smit lsattr smit到裝置屬性視窗
----------------
prtconf 可以檢視裝置資訊和序列號
prtconf -k 核心位數
prtconf -c 檢視cpu位數
prtconf -m 檢視記憶體大小
prtconf -s 檢視cpu的主頻
----------------
pmcycles 檢視CPU的主頻
pmcycles -m 檢視各個cpu 的主頻
----------------
mklv 建立邏輯卷可以增加副本(映象)
mklvcopy 為已有的邏輯卷增加副本(映象)
mirrorvg 為一個卷組中所有的邏輯捲進行映象
新增一塊新的硬碟到作業系統
chgmgr –r
lspv 檢視
對沒有PVID的裝置進行
chdev –l hdisk2 –a pv=yes
chpv -a n hdisk1 禁止在hadisk1上分配新的pp
chpv -a y hdisk1 可以繼續為邏輯卷分配新的pp
chpv -v r hdisk1 關閉hdisk1的可用性
chpv -v a hdisk1 開啟hdisk1的可用性
smit chpv 可以進入修改物理卷的資訊
----------------
lspv hdisk0 顯示物理卷的詳細資訊
lspv -l hdisk0 顯示hdisk0上的邏輯卷的資訊
lspv -p hdisk0 顯示hdisk0上每個邏輯卷的分佈情況
lspv -M hdisk0 顯示物理位置對應的邏輯位置是否連續
---------------
migratepv -l lv01 hdisk1 hdisk6 把屬於邏輯卷lv01的PP從hdisk1移動到hdisk6
reducevg rootvg hdisk6 從rootvg卷組中去掉hdisk6
extendvg rootvg hdisk6 為rootvg卷組增加hdisk6物理卷
--------------
mkvg -y datavg -s 8 hdisk1 hdisk2 建立一個datavg卷組包含hdisk1 hdisk2兩個pv smit mkvg可以建立vg
--------------
lsvg 檢視所有的卷組
lsvg -o檢視所有啟用狀態的VG
lsvg -l rootvg 顯示rootvg下所有的邏輯卷的名稱、型別、LP PP的比列,以及安裝點。
lsvg -p rootvg 檢視一個卷組中的所有的物理卷的資訊,包括了分佈情況
--------------
chvg -ay datavg 設定datavg卷組能夠自動啟用
chvg -an datavg 設定datavg卷組不能夠自動啟用
lquerypv -M hdisk0 檢視某個PV最多能夠支援多大LTG
chvg -b y/n rootvg 開啟或者關閉卷組rootvg的再分配策略
smit chvg可以透過smit開啟卷組的屬性配置視窗
--------------
extendvg datavg hdisk0 向datavg中增加hdisk0 pv smit extendvg進入smit介面
reducevg datavg hdisk0 從datavg中減少hdisk0 pv smit reducevg進入smit介面 -d引數連同刪除這個hdisk0上的lv資訊
如果一個pv已經從刪除了只能使用用
reducevg datavg pvid(000922048d982ea2) 來進行刪除
--------------
getlvcb -TA hd2 檢視hd2的邏輯卷控制塊資訊
varyonvg datavg 啟用datavg卷組 -n 引數禁止同步所有陳舊的物理分割槽,以免錯誤資料寫到正確的分割槽上-r 引數是啟用卷組到只讀
varyoffvg datavg 停用datavg卷組
--------------
exprotvg datavg 匯出datavg,在匯出之前必須用varyoffvg停用datavg
--------------
reorgvg datavg lv1 重組datavg卷組中的lv1的物理分割槽。 smit reorgvg來啟動smit介面
--------------
syncvg 可以用於同步邏輯卷,同步物理卷和同步卷組,-l引數是同步邏輯卷,-p引數是同步物理卷,-v引數是同步卷組
syncvg -p hdisk03 hdisk05
sync -v vg05 vg06
smit syncvg 可以進入SMIT介面
--------------
redefinevg命令可以測定出那些物理卷組屬於指定的卷組,並且將這些資訊重新寫入到裝置配置資料庫(ODM)。
redefinevg -d hdisk0 rootvg在裝置配置資料庫中定義ROOTVG卷組
-------------
mirrorvg 對邏輯捲進行映象
-------------
getlvcb -TA hd2 顯示邏輯卷hd2的LVCB資訊,包括邏輯卷的建立時間,映象複製、安裝點等資訊
-------------
lsvg -l rootvg 檢視rootvg卷組中所有邏輯卷的安裝點以及邏輯分割槽物理分割槽的資訊
lslv mylv 顯示一個邏輯卷的詳細資訊
lslv -l fslv02 顯示邏輯卷和物理卷的分佈情況
lslv -p hdisk0 檢視pp分配的情況
lslv -m fslv02 檢視邏輯卷副本的分配情況
-------------
mklv -y dblv -c 2 datavg 20 指定邏輯卷名字為dblv,並在datavg中建立dblv邏輯卷有2份複製,兵有20個邏輯分割槽。
mklv -y data -t raw datavg 100 建立一個裸裝置共有100個LP
rmlv dblv 刪除邏輯卷dblv
rmlv -P hdisk6 dblv 刪除hdisk6上dblv的複製
-------------
chlv -e -m lv01 修改lv01邏輯卷的磁碟內部分配策略為minimum
chlv -t raw lv03 修改lv03的型別為raw
chlv -p r lv03 修改邏輯卷lv03為只讀
chlv -t paging -u 10 lv06 修改lv06邏輯卷的型別為paging最大物理卷數量為10
chlv -n newlogicalvolume  logicalvolume 修改邏輯卷名字
使用smitty chlv1可以進入更改邏輯卷頁面
-------------
extendlv dblv 6 為dblv邏輯卷增加6個邏輯分割槽。
smit extendlv 可以進入增加邏輯卷的頁面
邏輯卷一般能減少
-------------
cplv -v myvg -y newlv oldlv 將oldlv的內容複製到一個新的邏輯卷newlv上,新的卷組為myvg,如果不指定-v 引數則複製到原來的卷組中。
cplv -e existinglv oldlv 複製oldlv的內容到existinglv,同時會覆蓋existinglv上的資料,而且這兩個邏輯卷在同一個卷組中,而且此操作要使用者確定,如果新的邏輯卷比需要複製的邏
輯卷下可能出現資料丟失。
smit cplv可以進入複製邏輯卷的smit頁面
-------------
mklvcopy lv01 3 卷組lv01 增加到3個複製,如果lv01 已經有2個複製則增加一個。
mklvcopy -s n lll 3 表示為lll複製3個副本 而且可以放到同一個物理卷中
smit mklvcopy命令進入smit頁面
-------------
splitlvcopy -y newlv oldlv 2 oldlv有3個複製,現在分離出一份複製,建立新的邏輯卷為newlv
本命令無SMIT頁面
------------
ls -li 顯示節點的資訊
bash-3.00# ls -li
total 816
 1707 -rw-------    1 root     system          219 Nov 16 2010  .TTauthority
 1725 -rw-------    1 root     system          393 Nov 16 2010  .Xauthority
ncheck -i 28738 /dev/hd1 顯示節點為28738 在邏輯卷hd1 上的檔案
ncheck -i ncheck -i 37161  /dev/hd1
    ncheck -i 37161  /dev/hd1
    /dev/hd1:
    37161   /oracle/scripts/ll
------------
procwdx 5068 檢視程式5068的當前工作目錄
------------
lsfs -q /home 檢視/home檔案系統的一些限制size是指的block的塊數,預設是512個字元
bash-3.00# lsfs -q /home
Name            Nodename   Mount Pt               VFS   Size    Options    Auto Accounting
/dev/hd1        --         /home                  jfs2  20971520 --         yes  no
  (lv size: 20971520, fs size: 20971520, block size: 4096, sparse files: yes, inline log: no, inline log size: 0, EAformat: v1, Quota: no, DMAPI: no, VIX: no)
bash-3.00#
------------
defragfs 把許多空間上不連續的碎片整理成連續的碎片區
istat ll 檢視ll檔案的屬性包括i節點的最後更新時間
istat ll
Inode 37161 on device 10/8      File
Protection: rw-r--r--  
Owner: 2000(oracle)             Group: 2000(dba)
Link count:   1         Length 7108 bytes
Last updated:   Wed Jul 25 15:15:00 BEIST 2012
Last modified:  Wed Jul 25 15:15:00 BEIST 2012
Last accessed:  Wed Jul 25 15:14:31 BEIST 2012
ls -ail /dev/hd1 檢視邏輯卷hd1的裝置號可以和istat的輸出對應起來
bash-3.00# ls -ail /dev/hd1
  268 brw-rw----    1 root     system       10,  8 May 20 2009  /dev/hd1
ls –ail ll  普通檔案包含塊的地址但是不包含設被的地址
37161 -rw-r--r--    1 oracle   dba            7127 Jul 25 15:16 ll
df –v 可以檢視還有多少空閒的I節點
Filesystem    512-blocks      Used      Free %Used    Iused    Ifree %Iused Mounted on
/dev/hd4        12582912    200368  12382544    2%     4528  1376462     1% /
/dev/hd2        12582912   3443384   9139528   28%    36890  1018453     4% /usr
測試下JFS2內嵌日誌使用mount命令可以看到每個物件系統的log的位置
node       mounted        mounted over    vfs       date        options     
-------- ---------------  ---------------  ------ ------------ ---------------
         /dev/hd4         /                jfs2   Jun 28 23:58 rw,log=/dev/hd8
         /dev/hd2         /usr             jfs2   Jun 28 23:58 rw,log=/dev/hd8
         /dev/hd9var      /var             jfs2   Jun 28 23:58 rw,log=/dev/hd8
這裡沒有內嵌的,在smit中可以自定義預設其大小為檔案系統的0.4%
 smit –jfs2 可以進入smit的jfs2頁面
crfs –v jfs –g rootvg –m /test –a size=16m –a frag=512 –a nbpi=1024穿件一個掛載點為test的jfs檔案系統使用512位元組的碎片,每個I節點擁有1024個位元組,檔案大小為16m
crfs –v jfs2 –g rootvg –m /test –a size=100m(這裡可能是要以512個位元組為單位的塊的多少) –a agblksize=2048 –a logname=inline
這個命令捐建一個掛載到/test的JFS2檔案系統,使用2048塊大小,檔案帶下100m 使用內嵌的日誌型別
 smit crjfs2std 能夠進入標準的建立介面
 smit crjfs2lvstd 能夠進入jfs2建立到已有的邏輯捲上的介面
lsfs –q 顯示為檔案和卷組的資訊
Name            Nodename   Mount Pt               VFS   Size    Options    Auto Accounting
/dev/hd4        --         /                      jfs2  6291456 --         yes  no
  (lv size: 6291456, fs size: 6291456, block size: 4096, sparse files: yes, inline log: no, inline log size: 0, EAformat: v1, Quota: no, DMAPI: no, VIX: no)
/dev/hd1        --         /home                  jfs2  16777216 --         yes  no
  (lv size: 16777216, fs size: 16777216, block size: 4096, sparse files: yes, inline log: no, inline log size: 0, EAformat: v1, Quota: no, DMAPI: no, VIX: no)
mount /test 如果test在filesystems檔案中有相應的記錄就可以這樣安裝
mount -o bsy /test 為了防止原來的test目錄有使用者正在使用使用這條命令如果有使用者使用就會報錯
mount /dev/lv01 /mnt 如果filesystems中沒有相關的記錄也可以透過制定邏輯卷掛載上去
mount all 如果要同時安裝所有filesystems上的目錄就可以使用這個命令
mount –r /test以只讀模式安裝檔案系統
smit mountfs 可以進入smit介面
unmount /test  unmount /dev/lv00 用於解除安裝檔案系統指定檔案系統的目錄名或者裝置名都可以進行解除安裝
unmount all 用於解除安裝掉在systemfiles中有配置的所有檔案系統,如果檔案系統正在使用會報錯
smit unmontfs用於進入smit頁面
rmfs –i /testfs用於刪除檔案系統,但是在刪除檔案系統前需要解除安裝檔案系統,-i用於提示使用者是否要進行這樣的操作,刪除檔案系統systemfiles中的記錄也會被刪除,同時邏輯卷也會被刪除
chfs –a size=150M /tmp 更改TMP檔案系統為150M增加檔案系統的大小可以直接修改邏輯卷的大小!
defragfs –r /usr 整理/usr檔案系統,並且生成一個整理前後的統計報告。
fsck –p /dev/lv01檢查檔案系統是否損壞-p參數列示不顯示一些小的問題。
mount -rv cdrfs /dev/cd0 /mnt 安裝光碟內容到/mnt目錄下
cdcheck –m cd0 檢視光碟機中是否有介質
cdeject cd0 彈出光碟機
startsrc -t ftp  啟動FTP 程式               startsrc –s cdromd
停止ftp服務: #stopsrc -t ftp               stopsrc –s cdromd
可輸入lssrc -t ftp命令檢視ftp程式是否已開啟   lssrc –s cdromd
lssrc -l -s inetd 以長格式顯示,也就是能夠檢視子系統下的所有服務
lsps –a:用於檢視頁面空間的使用量,當長期大於70%,可能需要增加,頁面空間推薦大小
=512M+(例項記憶體-256M)*1.25 
slibclean:頁面中還儲存一些不再使用的程式和模組的時候,使用這個命令可以清除當前沒有使用的程式碼和模組。
lsdev –Cc memory 可以看到實體記憶體裝置和2級快取
lsattr –El mem0 -H  可以看到實體記憶體大小(bootinfo –b)輸出單位是Mb
lsattr –El L2cache0 –H 可以看到2級快取大小,輸出是Kb
/etc/swapspaces中包含了所有的頁面空間的資訊,
新增頁面空間方法
1、smit mkps可以進入建立paging space的頁面
 2、mkps –s 36 –n –a rootvg hdisk1 在rootvg的hdisk1上建立一個36個邏輯分割槽的頁面空間
3、 mklv –y myps –t paging rootvg 20 在rootvg上建立一個頁面空間,指定邏輯卷的名字為myps 大小為20個邏輯分割槽
  chps –a y myps 系統啟動時自動啟用 chps –a n myps系統啟動的時候不自動進行啟用
  swapon /dev/myps立即啟用myps頁面空間  
chlv –t paging mylv 更改一個邏輯卷的型別為paging space
swapon –a 啟用/etc/swapspaces下所有的頁面的空間
swapon /dev/paging01啟用單個頁面空間
swapon /dev/paging00 /dev/paging01可以啟用多個頁面空間
smit swapon 可以進入smit頁面進行頁面空間的啟用
swapoff 可以關閉一個頁面空間,但是這個命令是把頁面空間的資訊調入實際記憶體然後VMM再調入其他頁面空間,所以必須保證其他頁面空間有足夠的空間。
chps –d 2 hd6:減少2個邏輯分割槽 減少一個頁面空間的大小,實際上是先將其減少後的頁面空間複製到臨時的頁面空間,然後建立新的頁面空間為縮小後的大小,最後複製回去。
chps –s 4 hd6:增加2個邏輯分割槽
smit rmps 可以進入smit的刪除頁面
tar –cv –f /dev/rmt0 /usr 備份/usr目錄下所有檔案和子目錄到磁帶機
tar –rv –f  /dev/rmt0 myfile 建mufile檔案追加到磁帶
tar –xvf /dev/rmt0解壓磁帶上的檔案
tar –tvf /dev/rmt0顯示磁帶上的備份資訊 –t引數
cpio –ov test.cpio 備份test.log上的所有檔案到test.cpio
ls|cpio –ov >/dev/rmt0 備份當前目錄下所有的檔案到磁帶,注意這個檔案不會備份目錄下的檔案
find . -print|cpio -ov >test5.cpio 備份所有當前目錄下的檔案及子目錄檔案到test5.cpio
cpio –itv cpio –idvm注意有些時候可能是使用c進行的備份恢復就必須帶c引數,使用ASC2碼格式讀取頭資訊。
cpio -idvm "*.sh"  "*.h"dd if=/dev/rmt0 f=/tmp/rmtdata.tmp  將磁帶上的資料傳輸到rmtdata.tmp檔案上
dd if=/tmp/rmtdata.tmp f=/dev/rmt0  將rmtdata.tmp的資料傳輸到新的磁帶機上
dd if=/dev/rfd0 f=/dev/null bs=1k    檢查軟盤上的檔案塊的數量,當然這裡可以的是裸裝置。/dev/rnnn
time dd if=/dev/rtest f=/dev/null bs=4096 count=200000 這個命令是測試I/O的
dd if=/dev/zero f=/dev/rtest bs=4k count=20000 清除裸裝置test中的資料
cp –R test test1 複製test的目錄結構到test1目錄下
pax –wf /dev/rmt0備份當前目錄下的所有內容到磁帶機
tctl –f /dev/rmt1 rewind 對磁帶機rmt1進行倒帶
tctl –b 80 read>file從塊大小為80個位元組的磁帶上讀取資料
mt –f /dev/rmt1 rewind 對磁帶機rmt1進行倒帶
tcopy /dev/rmt0可以顯示磁帶的中塊的大小
chdev –l rmt0 –a block_size=512如果磁帶的塊不一樣可以這樣更改
mksysb的限制
1、 只能備份root卷組
2、 使用者建立的頁面空間和裸裝置是不會被備份的
3、 Root卷組中只有安裝的檔案系統才能備份
4、 備份時要儘量少的使用者登陸和正在執行的應用程式
5、 一些特殊的裝置不一定能夠恢復
6、 /etc/exclude.rootvg可以記錄不打算備份的檔案 如果使用mksysb命令進行備份需要制定-e引數^./tmp/表示不備份/tmp開頭的所有的檔案及TMP目錄下的檔案
7、 保證/TMP檔案系統至少有8.8M的可用空間
8、 如果要恢復到異機上的時候不要生成映像檔案及/image.data
可以使用smit mksysb進行備份也可以使用命令
  mksysb –i /bak/bak 備份rootvg並且建立建立一個/image.data
  mksysb –e /bak/bak 備份rootvg並且排除/etc/exclude.rootvg中的記錄
9、 備份到檔案的備份不能用於引導系統,同時要設定fszie=-1.
smit mksysb 進行系統備份,smit mkcd備份到光碟
 smit lsmksysb 可以檢查一個備份並且輸出到smit.log可以看出是否有重要的檔案未備份
也可以 tar –f /dev/rmtxx rewind 倒帶
       resotre –s4 –Tvqf /dev/rmtxx.l>/temp/mksysb.log
備份裸邏輯卷
1、 tctl –f /dev/rmtxx status
2、 chdev –l rmtxx –a block_size=其中tape block size為被檢查的磁帶塊的大小
3、 dd if=/dev/lvname f=/dev/rmtxx ibs=512 bs=
4、 恢復邏輯卷 dd if=/dev/rmtxx f=/dev/lvname ibs=512 bs=
備份其他卷組
smit savevg
恢復備份中的檔案使用
smit restsavevg
恢復整個邏輯卷使用
smit restvg
ps –o 使用格式化的輸出資訊
%a 建立程式時的執行的命令
%c 建立程式最短的命令列
%t 指從啟動程式開始計算的執行時間
%G 指程式所屬的有效組
%n 指程式的優先順序,以十進位制的數表示
%C 指使用的CPU的時間的百分比,用以用的CPU時間比可用的CPU時間進行表示
%r 以十進位制數顯示程式的所有的組標識號(PGID)
%p 以十進位制數顯示程式的標識號(PID)
%P以十進位制數顯示父程式的標識號(PPID)
%g 顯示程式所屬的真是組名
%u 顯示程式所屬的真是使用者名稱
%x 指從程式開始執行所累積佔用的CPU的時間 DD:HH:MM:SS格式顯示
%y 指程式所在的終端名
%U顯示程式所屬的有效使用者名稱
%z 顯示程式使用虛擬記憶體的大小,單位是KB
ps -eo "%n %a %c %p %P %z %y %C %x %t %u"
ps –f 引數顯示程式的詳細資訊
ps –ef –E引數顯示系統中每一個程式的狀態,除了核心程式以外
ps –el –L引數提供了比-f更詳細的資訊 裡面包括了程式的狀態資訊如下
   O 不存在
   R 執行中
   S 睡眠中
   W 已交換狀態,中間狀態
    T 停止
    Z 取消
ps –t pts/2 顯示pts/2終端登陸的程式
 ps –A 檢視所有的程式資訊,可以ps –Ao "%n %a %c %p %P %z %y %C %x %t %u"
聯合進行使用。
 ps –eml 可以檢視執行緒的資訊,資訊中沒有PID的記錄就是執行緒資訊
 ps aux 可以看到程式的記憶體使用量
 wc –l  行數 wc –m 字元  wc –w 多少words
kill -9 PID 殺掉某個程式 -9是訊號sigkill
kill –l 可以檢視所有的支援的訊號15是sigterm
killall 殺死本使用者下的已經啟動的後臺程式
killall – 給啟動後臺程式一個結束前清理資源的機會,然後終止
procwdx 5328 檢視程式5328的當前工作目錄
procfiles –n 5328 可以檢視由程式5328開啟的所有檔案的描述
procmap 5328 顯示程式的地址空間的對映關係
procflags 5328 顯示/proc的跟蹤標記,包括實施和未實施的訊號
proccred 5328 顯示程式所屬的effective,real,saved的使用者ID和組ID
procldd 5328顯示動態載入程式的列表,包括共享物件
procsig 5328 顯示程式在接受到訊號後採取的動作
procstack 5328 顯示程式中當前執行緒的每一個堆疊的十六進位制地址和符號名。
procrun 5328啟動由procstop命令停止的程式
proctree 5328 可以檢視程式的程式樹,可以看到程式是怎麼衍生下來的
jobs 命令可以檢視透過nohup命令執行在後臺的作業
fg %1 1是作業號,然後按CRTL+Z可以停止這個作業
bg %1 可以恢復這個作業執行
kill %1 可以殺死作業
echo ls –l>log.log |at 0320 在指定時間執行ls命令
at now +38 days 38天后的現在
at 7 pm Monday星期一下午的7點執行
at 0820 在每天的上午8點20
at 0820 July 26 在上午7月26日上午8點20執行
在輸入命令後使用CRTCOL
at –f file time 在指定時間執行FILE檔案的命令/var/spool/cron/atjobs目錄下會有一些排隊的檔案。
指定時間的格式如下[[CC]YY]MMDDhhmm[.ss]
at –l顯示所有的job
at –n root 顯示某個使用者下的佇列檔案。
atrm  root.1374794400.a 刪除某個作業。
/var/adm/cron/at.allow /var/adm/cron/at.deny可以控制哪些使用者可以使用AT命令和BATCH命令
batch :batch命令實際是呼叫at –b –m now命令,命令會考慮作業系統的當前負載
batch cat report.txt 在負載允許的情況下執行命令
crontab的deamon程式記錄在inittab檔案中,在系統啟動時建立,其中有cron:23456789:respawn:/usr/sbin/cron這行如果沒有可以手動加入這行或者使用mkitab命令,然後telinit –q 使其生效,建立CRONTAB程式。
目錄/var/spool/cron/crontabs目錄下有每個建立的CRONTAB程式的使用者的記錄每個使用者一個檔案。開啟檔案可以看到使用者cron作業記錄
Cron程式啟用/etc/environment中定義的環境變數來設定環境,如果要新增使用者登入時的環境變數就必須在cron中鍵入. .profile,如果要包含其他環境變數就需要在指令碼中定製
和at類似/var/adm/cron/cron.allow和/var/adm/cron/cron.deny控制著使用者對crontab的使用,如果兩個檔案同時存在只會考慮cron.allow
/var/adm/cron/log檔案記錄相關的日誌,log檔案可能成為巨大的檔案,可以及時清理
lssrc –a:顯示所有子系統狀態
lssrc –g tcpip 顯示本地系統中tcpip子系統組的狀態
lssrc –l –s inetd 以長格式顯示子系統inetd的狀態,可以顯示服務的相關資訊
lssrc –t ftp 顯示子service FTP的狀態
lssrc -g nfs 顯示系統組NFS下所有的子系統
smit lsssys 可以進入SMIT介面檢視子系統資訊
startsrc –s snmpd 啟動子系統snmpd
startsrc –t ftp 啟動子服務FTP
startsrc –g nfs 啟動nfs系統組下所有的子系統
smit startssys 可以進入SMIT介面
stopsrc –a 參數列示停止所有的子系統
stopsrc –f –t ftp 表示強制關閉服務ftp。不等待活動的操作。
stopsrc–t ftp
stopsrc –g tcpip
stopsrc –s inetd
smit stopssys 可以進入SMIT頁面
refresh –s inetd 讓inetd程式重新讀取一次/etc/inetd.conf檔案進行配置
refresh –s httpd
smit refresh 可以進入smit頁面
smit tracessyson 可以進入traceon 的SMIT頁面
smit tracessysoff 可以進入traceoff的smit頁面
在進行trace之前需要修改/etc/syslog.conf檔案增加一行daemon.debug /tmp/daemon.log然後touch /tmp/daemon.log要使其生效要重新啟動SYSLOGD程式。refresh –s syslogd lssrc –ls syslogd
instfix –ik 5300-01_AIX_ML 檢視推薦維護包是否安裝在系統中
installp –aX –d /usr/sys/inst.images bos.net 暫時安裝bos.net,當需要空間時就要自動擴充檔案系統
installp –acpX –d /usr/sys/inst.images bos.net使用p引數可以檢查安裝是否會成功。
Installp –acF –d /dev/cd0 bos.net.nfs.client 4.3.3.0 強制安裝nfs軟體並且提交
Installp –a bos,net.tcp.client 4.3.0.2 bos.net.tcp.server 4.3.0.1 暫時的安裝他們,預設的是從軟盤進行安裝。
Installp 的命令輸出結果會在/var/adm/sw/installp.summary 檔案中。
smit installp  smit install_latest 可以進入SMIT的安裝頁面
lslpp –l X11* 顯示與X11相關的安裝檔案集
lslpp –l –O r  顯示所有已經安裝的檔案集的root部分
lslpp –E bos.rte 顯示bos.rte檔案集的許可協議內容
smit list_installed_sw 可以顯示已經安裝的軟體
lslpp –L|grep HACMP 顯示HACMP的軟體是否安裝
smit list_applied_sw 顯示系統中暫時應用的軟體產品和更新包
installp –s 可以獲得暫時未確認的軟體
smit show_history 顯示安裝歷史
lslpp –h bos.rte顯示檔案集bor.rte的安裝歷史
smit list_media_sw顯示安裝介質上的軟體
installp –l –d /dev/cd0顯示光碟機中光碟的軟體
lslpp –w /usr/bin/ls 顯示ls來自哪個檔案集
lslpp -f bos.perf.tools 顯示bos.perf.tools包含了那些檔案
installp -cgx all 安裝所有已經應用但是未提交的的軟體集
smit commit 進入提交的smit頁面
smit reject 進入拒絕已經應用的smit的頁面
installp -rbpx bos.net 拒絕bos.net包中的檔案集
smit remove刪除某個已經安裝的軟體的smit頁面
installp -u bos.net.tcp.server 刪除檔案集
installp –C 清除一個失敗的安裝
smit bffcreate 把光碟的必須的檔案集複製到/usr/sys/inst.images目錄中去。
lppchk –l ‘X11*’檢查以X11開頭的軟體的名中所有的符號連結
lppchk –c X11.fnt檢查包含在X11.fn中的所有的軟體
lppchk –v 檢查檔案集/root /usr /share三部分是否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如果存在可以用installp –C進行清除。
hostname *** 可以臨時修改主機的名字,知道下次系統啟動,hostname可以顯示主機的名字。
chdev –l inet0 –a hostname=*** 可以永久的修改主機的名字,當然也可以透過smit進行修改
uname –n 可以顯示作業系統主機名
uname –x 可以顯示使用者使用的作業系統 主機名 硬體ID 作業系統發行號 作業系統版本號 作業系統型號
uname –u 返回硬體的序號Machine Serial Number
host 命令可以相互解析主機名和IP host test
arp –a 命令檢視內中的ARP地址對映表,IP、實體地址和主機名
arp –d 192.168.3.26刪除arp地址對映中的這行
arp –d market刪除主機名是market的這一行
arp –s 802.3 host2 0:dd:0:8s:0 pub 永久的加入一行帶PUB引數,如果想臨時加入可以改為TEMP保持到下次啟動系統之前。
/etc/services 中定義了一些常用的埠
lsdev –Cc adapter 列出系統中已安裝的網路介面卡
lsdev –Cc if 列出系統中已經配置的網路介面
lscfg|grep -i adapter 顯示介面卡資訊,可以看到物理網路卡資訊,也是已經安裝的網路卡
smit inet 進入配置網路卡的頁面,雖然網路卡已經安裝但是還沒有啟用。
smit tcpip 進入IP配置頁面。最小化安裝
chdev –l ent1 –a rx_checksum=yes 修改贏家接受校驗和
smit chgenet 可以使用SMIT進行更改
lsattr –E –l en0/ent0 檢視介面/介面卡的屬性
chdev –l en0 –a netaddr=192.16.0.1 修改介面的IP地址
刪除網路介面卡
1、 ifconfig en0 down
2、 ifconfig en0 detach
3、 rmdev –l en0 –d
4、 rmdev –l ent0 -d
ping –s 2000  172.16.1.11 指定報文的大小
ping –c 5 172.16.1.11 指定傳送和接手5個報文後自動結束
netstat –i 顯示本地主機上的所有網路介面資訊的資訊
netstat –ni 用IP地址替代主機名
netstat –r 顯示出關於路由表中每一條路徑的資訊。重點關注refs這裡是說建立的連線數,一般這個連線數大就是使用的這個介面
netstat –a netstat命令的預設輸出是像是當前所有活動的網路連線,以及各種網路軟體的狀態。
netstat –s 顯示出特定協議的詳細統計資訊,所有資訊按照協議組織在一起。
netstat –D 顯示全部通訊子系統資訊包數量。
netstat –c 顯示網路緩衝區資訊
netstat –v 顯示介面卡的統計資訊
ifconfig -a –d 顯示未活動的網路介面
ifconfig –a –u 顯示活動的網路介面
ifconfig en0 顯示特定介面網路資訊
ifconfig –a 顯示所有的介面的網路資訊
lsattr –El en0 可以檢視介面的資訊
ifconfig en0 up 啟動某個介面
ifconfig en0 down 關閉某個介面
ifconfig en0 192.168.0.116 netmask 255.255.255.0 alias 為網路卡增加格外的IP地址,但是這個資訊未寫到ODM資料庫,所以如果要在重啟後能夠使用必須寫入到/ETC/INITTAB,當然如果沒有alias就是設定主IP地址
ifconfig en0 192.168.0.116 netmask 255.255.255.0 delete 可以刪除額外的地址。
Mtu是在資料鏈路層對資料包的最大限制MTU 大小是60-65535,區域網中必須使用相同大小的MTU才能通訊,次屬性和網路息息相關
lsattr –El en0檢測一個介面的mtu
ifconfig en0 mtu 12000 可以修改介面的MTU值(測)
正在使用的介面是不能被改變的,必須要down 掉介面
Inetd是internet服務管理程式
startsrc –s inetd 啟動伺服器程式,預設會讀取/etc/inetd.conf配置檔案進行配置
refresh –s inetd 修改了配置檔案必須使用refresh 進行重新整理
ps -ef|grep inetd 可以獲得inetd的PID
kill -1 inetdPID可以發出一個SIGHUP訊號
stopsrc –s inetd 可以停止inetd子系統,停止後將得不到響應比如FTP
更改解析順序 export NSORDER=nis,bind,local或者修改/etc/netsvc.conf配置檔案加入hosts=bind,local一行。
/etc/resolv.conf:這個檔案定義域名伺服器資訊,如果沒有說明沒有使用DNS解析。
nslookup 172.16.1.51 可以檢視域伺服器資訊。
traceroute 172.16.1.15 可以檢視路由資訊
smit chgpty 可以修改偽終端的最大數
ls –l /dev/pts|more可以檢視當前登入的偽終端,其中許可權模式為crw-rw-rw-的表示還未使用,許可權為crw—w—w-的表示正在使用。
/etc/ftpusers 可以寫入禁止使用FTP服務的使用者
logname 可以返回當前登入的使用者
/usr/samples/tcpip/anon.ftp可以建立預設的anonymou和FTP使用者和FTP樹目錄。可以進行匿名訪問
/ect/hosts.equiv:裡面的格式是 hostname [username] 如果不加username就是信任所有使用者,所有的hostname必須在hosts檔案中有定義,如果植入一個+ +,表示信任所有主機所有使用者,同時root總是要輸入密碼的,而且root檢查的是/.rhosts,hostname –username表示信任主機上不信任某個使用者 –hostname表示不信任這個主機
rsh hostname –l user :表示使用不同於本地登陸使用者登陸遠端作業系統
rsh hostname ls –l:執行命令
rsh使用服務程式rshd,由inetd自動啟動,在/etc/services中儲存埠資訊,在/etc/inetd.conf中進行配置。
rcp –p 表示保持原檔案的許可權和修改時間不變。
rcp –r 表示將原目錄中的檔案和子目錄及子目錄的檔案一起復制。
rcp [beijing:]new [test@]shanghai:/home/oracle:把beijing主機下的test檔案複製到上海test使用者下的/home/oralce目錄
securetcpip 命令提供TCP/IP網路的安全操作。可以執行tcbck –a禁止不安全的命令和程式執行,包括TCP RLOGIN RLOGINGD RSH RSHD TFTP TFTPD。/etc/security/config檔案中增加了TCP/IP安全部分,使用前用KILLALL停止所有的網路守候程式。然後執行完成後restart system
NFS的具體協議是RPC(遠端過程呼叫)協議和XDR(外部資料表示)協議,分別工作在會話層和表示層。
/etc/rpc檔案中列示了開發的RPC服務程式
mknfs –N 啟動NFS服務包括portmap、nfsd、biod、rpc.mountd、rpc.statd、rpc.lockd –N表示不再INITTAB中新增一個啟動NFS的服務,所以重啟就不生效了。預設是-B –B不僅在INITTAB中新增一行而且會立即執行RC.NFS
startsrc –s rpc.mountd可以啟動rpc.mountd程式
startsrc –g nfs 可以啟動NFS的所有程式
rmnfs –N 可以關閉nfs服務,引數同mknfs
stopsrc –s rpc.mountd 停止單個服務
stopsrc –g nfs 停止nfs的所有程式
NFS服務功能的檔案集是BOS.NET.NFS.SERVER
lslpp –l|grep bos.net.nfs.server
lssrc –g nfs可以看到NFS服務的啟動情況
如果/etc/exports檔案不存在nfsd程式或rpc.mountd不能執行必須要手動建立一個空的
然後執行smitty mknfsexp命令匯出要被共享的檔案系統或目錄
showmount –e hostname 檢視伺服器上匯出的檔案系統
exportfs –v 顯示當前已被匯出的目錄名
vmo –x lru_file_repage 返回引數的屬性,可檢視是否可以動態修改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728585/viewspace-75660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