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軟釋出Surface之前,其公司一直沿用著傳統的移動裝置生產方法:微軟提供軟體,其硬體合作商提供硬體。同樣的,其他大型公司也一直使用著這套生產模式,像谷歌公司,該公司研發Android系統,其他硬體商提供硬體。不過,這個政策在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之後得到了改變。而蘋果公司此前在20世紀90年代也使用過這個策略,不過卻造成了其公司的損失,曾一度成為業界的笑柄。現在,可以說,這個模式已經在整個行業都得到了很好的使用。
不過,不得不提的是,非整合生產模式較之整合生產模式,雖然能降低成本,但它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即降低元件之間的效能。讓我們看下微軟先前曾與硬體合作伙伴之間的一些軼事:
惠普平板電腦非常的薄,然而因特爾處理器卻讓這個平板執行起來非常得燙,並且軟體執行不流暢,螢幕的觸屏效果不理想。“這個就像你開車一樣,當你轉動方向盤,結果車卻不會轉彎的那種感覺一樣。”惠普前總裁這樣描述。–摘自《紐約時報》
那麼,與1995年風靡的非整合生產相比,現在的整合生產究竟勝在哪一方面呢?要解釋這個,克萊頓·克里斯滕森的顛覆性技術可能會是一個最好的解釋。當一個新產品剛推出的時候,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產品的質量不需要很高。克里斯滕森用一張圖表來表示(如下圖)。
根據克里斯滕森的這張圖表,我們可以發現顛覆性技術發展的速度往往比顧客在技術上的要求快得多。圖表中,黑色的線代表顛覆性技術,紅線代表低質量的使用, 綠線代表中等質量的使用,紫線代表高質量的使用,藍線代表消費者大部分需求質量的使用。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黑線上升的速度比其他的線來得快。不過,當新產品達到足夠好的時候(即黑線超過紫線和藍線的時候),顧客似乎就變得不怎麼願意花大錢去購買升級改版後的產品。從這裡可以得出,開發商如果一直在效能方面 的開發領域投資的話,似乎不是個好選擇。相反地,生產商們應該將“效能剩餘”花費在裝置價格降低方面比較好,即將各個生產分散開來。根據這個顛覆性技術,對於各大生產商來說,其 中最好的方法是由不同的公司生產比較核心的軟體和硬碟。
另外有個比較有趣的問題:何時才是智慧手機和平板可以達到讓非整合生產擊敗整合生產的模式?筆者猜測將5到10年以後,消費者將不再有慾望為獲取更快的網速、更多的效能、電池更長的壽命、更大的儲存空間、更快的處理器等等花費更多。
不難看出谷歌、微軟和其他一些公司,除蘋果公司之外,他們都錯過了PC和新一代移動裝置之間最關鍵的部分。就連克里斯滕森自己也錯過了:
克里斯滕森讓人最失望的一個預測是他完全沒有想到iPhone會是如此的成功。在克里斯滕森看來,iPhone作為一個低端機,只是一個花裡胡哨的手機。不過事實證明,克里斯滕森的顛覆性技術只適用於蘋果的膝上型電腦。–摘自《紐約客》
當把iPhone作為一個高階的智慧手機分析的話,可以發現其一直處於一個創新的狀態(即處於圖中的藍線上方)。而被視為低端膝上型電腦,iPhone則屬顛覆性的創新,其最終會包含PC的內容。在iPad技術的支援,蘋果公司似乎的確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