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宇多田
在騰訊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營運長任宇昕提出的「AI in All」戰略與 AI Lab 主任張潼所講的「騰訊 AI 發展路線圖」,並沒有解開我們對騰訊在 AI 投入與建設細節方面的團團疑雲。
眾所周知,「開放」與「共享」並不是騰訊一家獨有的 AI 佈局理念。這些籠統的說法放在任何一家 AI 技術公司的商業規劃書裡都不會顯得違和。
而人們更關心的,也許是騰訊在佈局背後,是否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和產品落地能力來打贏這場 AI 生態之爭。
因此,我們更想問騰訊的是,騰訊各事業群是怎樣圍繞 AI 來使力的?成立 1 年之久的 Al Lab 代表著騰訊 AI 技術的最高水平嗎?到底有哪些部門在研發 AI 技術?為何會存在兩個語音型別的開放平臺?這些做 AI 的團隊目前有了哪些成績?各個 AI 團隊又是如何利用內部資源的?
在放棄了由於人氣爆棚而人滿為患的各個論壇後,我們走進了騰訊的朋友圈——各種友商與合作伙伴所在的產品展示區。
沒想到,就在這裡,我們聽到了一個關於騰訊 AI 團隊間的競爭故事。
小微與叮噹的「較量」
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微信的「成功上位史」。這個故事還得到過馬化騰的親口確認:
「我們當時很緊張,騰訊內部有三個團隊同時在做,都叫微信,誰贏了就上誰的。最後廣州做 e-mail 出身的團隊贏了,成都的團隊很失望,就差一個月。」
某種程度上,小馬哥為提高騰訊創新能力而建立的灰度機制之一——「鼓勵內部競爭內部試錯」,已經融入了公司的骨血中。
而騰訊不同事業群推出的兩個語音開放平臺,似乎也在承受著這樣的考驗。
我們拿到騰訊叮噹與騰訊雲小微的宣傳冊發現,雖然兩者幾乎在今年同一時間釋出(前者 4 月釋出,後者 5 月進行內測),但都自稱為「智慧服務開放平臺」,都提供硬體接入服務,都可以為第三方提供語音技術能力與接入騰訊內容資源。
「所以叮噹做的跟雲小微有什麼不同?」我們指著兩份資料問叮噹的工作人員。他並沒有否認兩者有重合的部分,但卻強調,自己做的是完整方案,而小微賣的只是 API 介面:
「小微他們主要是依賴騰訊雲,模式非常雷同於訊飛。而我們是以語音解決方案為主,對使用者的需求進行一個合理的預判。總之,我們是下沉到產品去想這個事情,而不是從介面去想這個事情。」
簡而言之,就是「小微是賣雲的有償輸出」,而「叮噹是根據需求免費定製」。
「到底怎麼組合這些技術你不用去擔心,我們能保證自己提供的技術能優於同類一線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有很多合作伙伴。」他再次強調,「這些語音技術,包括語音識別、語意分析還有合成技術,都是我們自己的。訊飛曾經是我們的供應商,但是我們在語音技術上逐漸有這個能力了,就把它踢出去了。」
在他們展示的合作伙伴中,我們發現了一個較為知名的語音技術供應商。在聯絡到這家公司後,他們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我,叮噹其實更像是一個語義聚合平臺:
「我們是有合作,之後他們可能會接入我們的語音。不過目前來看,可能是把我們放進去撐場子的。」
而在雲小微的展臺,我們問了同樣的問題後,這位工作人員的答案倒是十分直白:「沒啥區別。你可以直接這樣理解:一個集團下面的兩個公司在做同樣的事情。」
「就像微信剛開始做的時候,是有三個團隊在做;語音助手這個事情,是也有兩個部門在做。」他笑了笑,直接道出了兩者的競爭關係。
「不過,我覺得我們的技術更有積累。」他並不介意對比兩個平臺的差異:
「他們(叮噹)前端的技術用的是別人的,語音識別方面拿的是第三方的,語意分析是自己做的。而我們用的都是內部的技術,語音方面用的是微信 AI 團隊的技術。而且你想想,他們在內容方面真的能免費嗎?」
但是他承認,雲小微平臺目前來看並不是特別地穩定,還需要特別訓練:
「我們這個平臺很年輕,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地方,不過現在正在加快速度除錯,以後可能會把平臺上的各種 skill 做成 SDK(軟體開發工具包),讓開發者呼叫,按流量收費。」
然而,在開放能力這個問題上,叮噹卻表示,公司可能會對其進行收攏:
「最後統一往外放的,可能是我們吧。」
在雲小微的展臺,我們看到了很多接入小微平臺的硬體廠商,其中便包括出門問問。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我們,如果第三方硬體廠商想用騰訊的資源,必須得通過小微:
「出門問問接入了 QQ 音樂,如果你想用騰訊的內容,必須繫結小微。」
但是,他又強調在語音技術方面,出門問問並沒有依靠小微:
「我們支援雙語音系統,其中一個系統給遮蔽了,只用了裡面的 QQ 音樂,」他指了指放在旁邊兩款其他廠商的智慧音響,「你看這幾款音響,就是用的雲小微的語音助手,技術和內容資源一起呼叫。也就是說,你有好幾種組合可以選。」
有意思的是,他拍了拍音響,神祕兮兮地告訴我們:
「這些內容資源可是很貴的,你知道嗎,就這音響的成本,20% 都得付給騰訊雲小微。」
但這一說法很快被小微的另一位工作人員否認了,他很不自在地搖搖頭:
「哪有這樣,聽這些硬體廠商亂說。雖然需要付費,但是遠沒有這麼誇張。再說了,就像你聽新歌要付費,QQ 音樂要購買版權一樣,這些硬體廠商為內容付費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騰訊 AI Lab 的內部挑戰
推出過絕藝等「圍棋高手」的 AI Lab,可能是騰訊內部風頭最勁的 AI 實驗室,但卻不是唯一的 AI 實驗室,也並不是只專注於學術研究的實驗室。
實際上,在這次合作伙伴大會的 AI 分論壇上,一個「機器翻譯」的現場演示已經說明了騰訊 AI Lab 的性質——研究+工程。
在 AI Lab 的展位上,除了一些有趣的影象識別應用 Demo,介紹的幾乎全是實驗室開發出的技術應用。譬如那塊也曾出現在論壇上秀了一把同步翻譯技術的大螢幕,以及醫療影像產品「覓影」。
一位 AI Lab 的工作人員在接受機器之能採訪時表示:「專注於研發」實際上只是外部對 AI Lab 的一種誤解。雖然實驗室一直在參加一些比賽,也發表了很多學術論文,但是技術的落地才是最終目的。
「高層對我們的要求是——學術有影響、工業有產出。只做技術是外界對我們的一個誤解。你不光要做一些在學術界有影響的成果出來,你還要實現一些產品落地。」
而這個說法吻合了張潼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的團隊規模——目前實驗室有大約 70 多位國內外科學家,300 多位應用工程師。
「AI Lab 的內部分為研究員團隊與工程團隊,基本上,如果研究團隊出了一個技術,會對接給工程團隊,然後實現產品化。但同時也會和其他部門對接,看看他們究竟有什麼需求。」
在這次大會的 AI 論壇上,張潼曾介紹,目前實驗室的機器翻譯技已經被應用在了微信、QQ 移動端及微雲上,也就是說,實驗室的一些技術已經完成了對某些部門的輸出。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所有部門都會選擇使用它們的這項技術。
我們指了指那個正在進行同步翻譯的螢幕問這位工作人員:
「這個應用跟右邊展位的翻譯君是什麼關係,我看到他們也在宣傳用神經網路技術取得了翻譯準確率方面的突破。」
這位小哥有點無奈地笑了:「你懂的。比較熱門的方向不只一個部門在做,這很正常。我們隸屬於 TEG(工程技術事業群),它們是 MIG(移動網際網路事業群)的。」
作為 MIG 下面的一個人工智慧孵化專案,翻譯君給人的印象一直是一個類似於 Google 翻譯的 APP 產品。但他們的工作人員直接否定了這種說法:
「我們雖然有一個 app,但是我們的專案更像是一個 API。除了語音識別這層技術是用的微信智聆的,語義識別用到的神經網路技術是我們自己研發的。也就是說,開發者是完全可以呼叫我們的技術的。」
一個事實是,騰訊雲產品中的人工智慧類別下面的「機器翻譯」,就是翻譯君做的。
「內部的 QQ 郵箱、QQ 瀏覽器網頁的翻譯功能,就是我們做的;對外的話,金山詞霸的段落和句式呼叫,也是我們的,都可以免費呼叫。」
但是,仍然是面對我們剛才的同一個問題,翻譯君的答案是這樣的:
「AI Lab 針對的是學術研究,應用方面還是我們更拿手。」
如果說翻譯君算得上是 AI Lab 的一個分支競爭對手,那麼來自其他同類實驗室的挑戰其實也不容忽視。
一位工作人員就向我們透露,雖然覓影這款醫療影像產品率先被 AI Lab 推了出來,但這不代表其他實驗室沒在做這件事兒:
「我得到的訊息是優圖實驗室那邊也在做醫療方面的事情,針對的應該是眼底視網膜這類的病症,他們偏向於影象方面。不過這次他們沒有展出醫療方面的成果。」
與成立僅一年的 AI Lab 不同,優圖實驗室的前身要追溯到 2012 年。雖然其團隊成員大都是來自北大、清華、中科院、上海交大等國內頂級院校的博士及碩士,但在 2016 年之前,這個實驗室一直都比較「沉靜」。
在優圖的展臺上,「天天 P 圖」這個美圖 app 與應用於安防的「天眼人臉搜尋系統」是這個實驗室被宣傳最多的應用產品。在外界來看,他們擅長的是影象識別與處理。
但是他們的人卻強調,優圖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是一個集研究與工程於一體的頂級實驗室:
「我們擅長影象識別、語音識別以及機器學習、大資料探勘等非常多的領域。並不只有影象,你知道很多產品是不可能只用一種技術的。」
不過,對於與 AI Lab 的區別,他們給出了與翻譯君別無二致的答案:
「他們更傾向於做研究,而我們是做技術輸出和應用。」
在某種程度上,優圖實驗室技術輸出的速度正在加快。由於與騰訊雲同隸屬於 SNG 事業群,他們看起來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對外輸出優勢。
「騰訊雲上的人工智慧產品,包括人臉識別、圖片場景識別、音視訊識別技術等等,幾乎都是我們的。我們可以為任何產品輸出這些基礎能力。」
當然,除了 AI Lab 與優圖,我們也需要注意一點:微信 AI 團隊也向雲小微及翻譯君輸送了語音技術。在很多報導中, 微信 AI 團隊是騰訊最重要的 3 個 AI 研究部門之一。
很顯然,隨著 AI 逐漸成為一股新浪潮,為了生存和競爭,甚至是為了能再造一個「微信」的輝煌,騰訊各個事業群正在悄悄孵化出帶有各自基因優勢的 AI 技術與產品應用方向。
對於這種境況,騰訊人似乎都習以為常。
「不只你看到的這些,騰訊內部很多組都在做一些相似的事情,因為都是鼓勵競爭嘛。」一位內部員工向我們透露,「因為現在 AI 對騰訊來說是一件很不確定的事情,與其傾盡全力去尋找它的商業化方向,不如先讓各個團隊自己去摸索。」
「但是,這並不是說明騰訊的技術不好,」他話鋒一轉,「相反,市面上提供語音技術的供應商,大家的技術是差不了多少的。只不過就是你想跟百度玩,跟阿里玩,還是跟騰訊玩。」
一位雲小微的工作人員認為,在大集團組織架構中,旗下大大小小的公司有諸多交叉方向與領域再正常不過,競爭與存亡的較量不可避免;
「對於其他公司來說,比較難理解,但是對於騰訊這樣大的公司,這很正常,內部文化使然。這也督促我們去擴充各種渠道,同時跟內部其他部門進行更多協作。」
「那是不是就像微信一樣,既然有兩個部門主要做同一件事情,最後只能有一個活下來?」我問道。
「大概是這樣吧。」他摸著臺子上的音響,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