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淺出:Linux裝置驅動之字元裝置驅動

發表於2015-04-30

一、linux系統將裝置分為3類:字元裝置、塊裝置、網路裝置。使用驅動程式:

  • 字元裝置:是指只能一個位元組一個位元組讀寫的裝置,不能隨機讀取裝置記憶體中的某一資料,讀取資料需要按照先後資料。字元裝置是面向流的裝置,常見的字元裝置有滑鼠、鍵盤、串列埠、控制檯和LED裝置等。
  • 塊裝置:是指可以從裝置的任意位置讀取一定長度資料的裝置。塊裝置包括硬碟、磁碟、U盤和SD卡等。

每一個字元裝置或塊裝置都在/dev目錄下對應一個裝置檔案。linux使用者程式通過裝置檔案(或稱裝置節點)來使用驅動程式操作字元裝置和塊裝置。

二、字元裝置、字元裝置驅動與使用者空間訪問該裝置的程式三者之間的關係。

如圖,在Linux核心中使用cdev結構體來描述字元裝置,通過其成員dev_t來定義裝置號(分為主、次裝置號)以確定字元裝置的唯一性。通過其成員file_operations來定義字元裝置驅動提供給VFS的介面函式,如常見的open()、read()、write()等。

在Linux字元裝置驅動中,模組載入函式通過register_chrdev_region( ) 或alloc_chrdev_region( )來靜態或者動態獲取裝置號,通過cdev_init( )建立cdev與file_operations之間的連線,通過cdev_add( )向系統新增一個cdev以完成註冊。模組解除安裝函式通過cdev_del( )來登出cdev,通過unregister_chrdev_region( )來釋放裝置號。

使用者空間訪問該裝置的程式通過Linux系統呼叫,如open( )、read( )、write( ),來“呼叫”file_operations來定義字元裝置驅動提供給VFS的介面函式。

三、字元裝置驅動模型

1. 驅動初始化

1.1. 分配cdev

在2.6的核心中使用cdev結構體來描述字元裝置,在驅動中分配cdev,主要是分配一個cdev結構體與申請裝置號,以按鍵驅動為例:

從上面的程式碼可以看出,申請裝置號有動靜之分,其實裝置號還有主次之分。

在Linux中以主裝置號用來標識與裝置檔案相連的驅動程式。次編號被驅動程式用來辨別操作的是哪個裝置。cdev 結構體的 dev_t 成員定義了裝置號,為 32 位,其中高 12 位為主裝置號,低20 位為次裝置號。

裝置號的獲得與生成:

獲得:主裝置號:MAJOR(dev_t dev);

次裝置號:MINOR(dev_t dev);

生成:MKDEV(int major,int minor);

裝置號申請的動靜之分:

靜態:

靜態申請相對較簡單,但是一旦驅動被廣泛使用,這個隨機選定的主裝置號可能會導致裝置號衝突,而使驅動程式無法註冊。

動態:

動態申請簡單,易於驅動推廣,但是無法在安裝驅動前建立裝置檔案(因為安裝前還沒有分配到主裝置號)。

1.2. 初始化cdev

1.3. 註冊cdev

1.4. 硬體初始化

硬體初始化主要是硬體資源的申請與配置,以TQ210的按鍵驅動為例:

2.實現裝置操作

使用者空間的程式以訪問檔案的形式訪問字元裝置,通常進行open、read、write、close等系統呼叫。而這些系統呼叫的最終落實則是file_operations結構體中成員函式,它們是字元裝置驅動與核心的介面。以TQ210的按鍵驅動為例:

上面程式碼中的button_open、button_close、button_read是要在驅動中自己實現的。file_operations結構體成員函式有很多個,下面就選幾個常見的來展示:

2.1. open()函式

原型:

2.2. read( )函式

原型:

2.3. write( )函式

原型:

2.4. close( )函式

原型:

2.5. 補充說明

1. 在Linux字元裝置驅動程式設計中,有3種非常重要的資料結構:struct file、struct inode、struct file_operations。

struct file 代表一個開啟的檔案。系統中每個開啟的檔案在核心空間都有一個關聯的struct file。它由核心在開啟檔案時建立, 在檔案關閉後釋放。其成員loff_t f_pos 表示檔案讀寫位置。

struct inode 用來記錄檔案的物理上的資訊。因此,它和代表開啟檔案的file結構是不同的。一個檔案可以對應多個file結構,但只有一個inode結構。其成員dev_t i_rdev表示裝置號。

struct file_operations 一個函式指標的集合,定義能在裝置上進行的操作。結構中的成員指向驅動中的函式,這些函式實現一個特別的操作, 對於不支援的操作保留為NULL。

2. 在read( )和write( )中的buff 引數是使用者空間指標。因此,它不能被核心程式碼直接引用,因為使用者空間指標在核心空間時可能根本是無效的——沒有那個地址的對映。因此,核心提供了專門的函式用於訪問使用者空間的指標:

3. 驅動登出

3.1. 刪除cdev

在字元裝置驅動模組解除安裝函式中通過cdev_del()函式向系統刪除一個cdev,完成字元裝置的登出。

3.2. 釋放裝置號

在呼叫cdev_del()函式從系統登出字元裝置之後,unregister_chrdev_region()應該被呼叫以釋放原先申請的裝置號。

四、字元裝置驅動程式基礎:

4.1 cdev結構體

在Linux2.6 核心中,使用cdev結構體來描述一個字元裝置,cdev結構體的定義如下:

cdev 結構體的dev_t 成員定義了裝置號,為32位,其中12位是主裝置號,20位是次裝置號,我們只需使用二個簡單的巨集就可以從dev_t 中獲取主裝置號和次裝置號:

MAJOR(dev_t dev)

MINOR(dev_t dev)

相反地,可以通過主次裝置號來生成dev_t:

MKDEV(int major,int minor)

4.2 Linux 2.6核心提供一組函式用於操作cdev 結構體

其中(1)用於初始化cdev結構體,並建立cdev與file_operations 之間的連線。(2)用於動態分配一個cdev結構,(3)向核心註冊一個cdev結構,(4)向核心登出一個cdev結構

4.3 Linux 2.6核心分配和釋放裝置號

在呼叫cdev_add()函式向系統註冊字元裝置之前,首先應向系統申請裝置號,有二種方法申請裝置號,一種是靜態申請裝置號:

5:int register_chrdev_region(dev_t from,unsigned count,const char *name)

另一種是動態申請裝置號:

6:int alloc_chrdev_region(dev_t *dev,unsigned baseminor,unsigned count,const char *name);

其中,靜態申請是已知起始裝置號的情況,如先使用cat /proc/devices 命令查得哪個裝置號未事先使用(不推薦使用靜態申請);動態申請是由系統自動分配,只需設定major = 0即可。

相反地,在呼叫cdev_del()函式從系統中登出字元裝置之後,應該向系統申請釋放原先申請的裝置號,使用:

7:void unregister_chrdev_region(dev_t from,unsigned count);

4.4 cdev結構的file_operations結構體

這個結構體是字元裝置當中最重要的結構體之一,file_operations 結構體中的成員函式指標是字元裝置驅動程式設計的主體內容,這些函式實際上在應用程式進行Linux 的 open()、read()、write()、close()、seek()、ioctl()等系統呼叫時最終被呼叫。

4.5 file結構

file 結構代表一個開啟的檔案,它的特點是一個檔案可以對應多個file結構。它由核心再open時建立,並傳遞給在該檔案上操作的所有函式,直到最後close函式,在檔案的所有例項都被關閉之後,核心才釋放這個資料結構。

在核心原始碼中,指向 struct file 的指標通常比稱為filp,file結構有以下幾個重要的成員:

4.6 inode 結構

核心用inode 結構在內部表示檔案,它是實實在在的表示物理硬體上的某一個檔案,且一個檔案僅有一個inode與之對應,同樣它有二個比較重要的成員:

4.7字元裝置驅動模組載入與解除安裝函式

在字元裝置驅動模組載入函式中應該實現裝置號的申請和cdev 結構的註冊,而在解除安裝函式中應該實現裝置號的釋放與cdev結構的登出。

我們一般習慣將cdev內嵌到另外一個裝置相關的結構體裡面,該裝置包含所涉及的cdev、私有資料及訊號量等等資訊。常見的裝置結構體、模組載入函式、模組解除安裝函式形式如下:

4.8字元裝置驅動的 file_operations 結構體重成員函式

4.9、字元裝置驅動檔案操作結構體模板

五、字元裝置驅動小結:

字元裝置是3大類裝置(字元裝置、塊裝置、網路裝置)中較簡單的一類裝置,其驅動程式中完成的主要工作是初始化、新增和刪除cdev結構體,申請和釋放裝置號,以及填充file_operation結構體中操作函式,並實現file_operations結構體中的read()、write()、ioctl()等重要函式。如圖所示為cdev結構體、file_operations和使用者空間呼叫驅動的關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