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末,比爾·蓋次曾斷言“如果傳統銀行不改變的話,他們就是21世紀一群要滅亡的恐龍。”然而,在利率市場化未實現的情形下,根據公開統計資料,在2002至2012年的十年間,中國銀行業在世界範圍內獨樹一幟,資產從20萬億元迅速增長到130萬億元,增長了6.5倍,輕輕鬆鬆就打破了比爾·蓋次的預言。回顧這十年,靠利差賺取鉅額利潤的簡易方式讓傳統銀行業大受裨益,因而導致他們在思想上麻痺大意,對創新盈利模式和服務模式缺乏原始推動力,然而,近兩年來,來自於網際網路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的威脅卻讓傳統銀行業從業者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狼來了”式的恐慌。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的統計資料,截至2013年6月底,手機即已成為第一上網終端,儘管如此,PC端仍是網民上網的一種重要途徑,而且,網民或多或少都會將pc端的一些使用者習慣轉移到手機端,為此,筆者將比較PC端電子支付和網上銀行的相關網際網路使用者屬性,以期能明晰傳統銀行業與網際網路企業在這場博弈中的優劣關係。

一、電子支付類網站總覆蓋人數遠超網上銀行總覆蓋人數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資料平臺的資料,截至2014年2月,兩類網站的總覆蓋人數亦存在較大差異,電子支付類網站總覆蓋人數為27830.2,是網上銀行類網站總覆蓋人數的1.5倍。同時,如圖表 1和圖表 2所示,網上銀行類網站和電子支付類網站中覆蓋人數最多的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和支付寶,然而,二者之間則差異懸殊,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的總覆蓋人數為7570.3萬人,僅佔支付寶的總覆蓋人數(25111.6萬人)的30.1%。

二、電子支付類網站使用者粘性高於網上銀行類網站使用者

如圖表 3和圖表 4所示,根據中國網際網路資料平臺2014年2月的統計資料,網上銀行類網站的使用者平均訪問次數和使用者平均訪問時長均低於電子支付類網站,其中電子支付類網站平均訪問次數為網上銀行類網站平均訪問次數的3.8倍。

綜合以上資料,我們可以認為,目前,網際網路電子支付已經具備了良好的使用者基礎,在使用者覆蓋廣度和使用者粘性方面均較網上銀行類網站具有明顯優勢。若未來網際網路企業取得政策上的許可,允許從事金融領域的相關業務,將對傳統銀行業構成實質性的威脅。近日,四大行均已下調支付寶快捷支付額,這一事實恰恰說明,傳統銀行業已經意識到來自網際網路企業的威脅,並企圖通過政策上設限的方式來阻礙其快速壯大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