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9141585-1369-br25wgYFZX7OFWLcYeOdxHMRLWew路透社日前發表分析文章稱,就目前技術條件而言,智慧手機的創新更多是在軟體和服務領域,而未來無論哪種科技產品取代智慧手機,其必須解決電池續航能力和螢幕等技術難題。

以下為文章概要:

自蘋果iPhone橫空出世,打破舊有手機外觀已有近十年的時間,人們一直在討論是否智慧手機的發展已經走到盡頭,因為眼下連蘋果也毫無創意地把老式4英寸螢幕當做新產品來推廣。

行業專業人士認為,由於軟體和服務不再侷限於掌上裝置,並已經湧現在各種載體上,從汽車,到電冰箱,再到手錶,首飾,智慧手機的創新將不再是功能上的日新月異。

分析師和產品設計師認為,由於目前智慧手機在螢幕尺寸、電池續航能力以及網路負荷上的實際限制,要有新的突破存在困難。

傳統的諾基亞功能手機鍵盤的發明者克利斯蒂安•林德霍姆(Christian Lindholm)表示:“手機行業目前的所有發展都是漸進式的,在速度、螢幕、儲存以及解析度上都只能有些許提升。”

截至去年底,蘋果、谷歌和微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三家上市科技公司。當下的智慧手機發展趨勢使得這三家公司面臨較高的財務風險,誰能夠最先創造替代智慧手機的新產品則是突圍的關鍵。

很多公司正在嘗試新技術幫助消費者利用觸覺、影像和聲音與更廣泛的外界進行交流。

這些方式包括利用語音進行操作的個人助理裝置,例如內建麥克的智慧項鍊或耳環,這些產品可以通過語音操作完成任務。

全球的科技界巨擎已經在聲控智慧領域取得進展,其中就包括谷歌的Google Now、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以及亞馬遜的Alexa。這些服務能夠為使用者閱讀資訊或郵件,回答一些實際的問題,控制手機的功能,以及處理基本的交通訊息或閱讀地圖。

獨立財務分析師理查德•溫莎(Richard Windsor)表示:“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就是,裝置本身僅僅是人們接入數字生活內容的一種方式而已。”

林德霍姆目前運營一家名為KoruLab的公司,其專門為可穿戴裝置和物聯網研發軟體。林德霍姆認為智慧手機在功能上分為兩大陣營,一種是提供娛樂消費的大螢幕裝置,一種是密集型的可穿戴裝置,其能對日曆進行更新,對健康和健身情況進行監測,或為商品以及服務提供付費。

煩人的老問題

瑞銀(UBS)金融分析師預計,智慧手機制造商今年將創造超過3230億美元的收入,較去年下降1.4%。另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指出,蘋果去年佔有智慧手機市場半數的收入,以及超過3/4的利潤。

為了扭轉iPhone銷量下滑的局面,蘋果近日釋出了一系列新產品,其中就包括售價更為便宜的4英寸iPhone SE。

實際上,谷歌所有的收入來自其大量各種網路服務所帶來的廣告銷售,而不是佔據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約八成份額的Android作業系統。

對於去年通過移動廣告產生的收入,谷歌一直緘默不言。不過,分析師估計,在谷歌去年750億美元的總收入中,移動廣告所帶來的收入只貢獻了1/4至1/3。

去年,微軟從手機業務中脫身,減記了76億美元。微軟的移動戰略已經慢慢開始轉向通過移動軟體後端賺錢,例如銷售雲服務,後者目前是該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

當下一段時間,智慧手機仍然是電子時代的“瑞士軍刀”,但他們對於消費者的主要吸引力已經逐漸從奪人眼球的螢幕和時尚的設計轉移到手機上執行的應用和服務中,而其這些服務通常是以雲服務為平臺的。

市場研究公司Technalysis Research總裁兼消費者電子產品分析師鮑勃•奧唐納(Bob O’Donnell)表示,行動網路正在朝著連線所有裝置的方向發展。

無論哪種裝置取代手機,其都需要解決電池續航這一存在已久的問題。隨著消費者觀看視訊的數量越來越多,攻克這一技術難關變得愈加緊迫。

另外,新一代產品還需要能在不同照明條件下正常工作的柔性螢幕。柔性螢幕是科技產品愛好者多年以來的夢想。該領域公認的領導者三星電子和LG為了量產面向大眾市場的柔性螢幕已經奮鬥多年,但目前尚未實現。

溫莎表示,柔性螢幕可以展開或攤開,其尺寸最大能夠達到10英寸或者是14英寸。這樣一來,手機螢幕的定義就不再受尺寸大小的限制。若這一技術真的能夠實現,平板電腦這一類科技產品可能瞬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