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普通錶轉換成分割槽表(線上重定義)

itpub120發表於2006-11-01

ORACLE 普通錶轉換成分割槽表(線上重定義)

大部分轉自yangtingkunyangtingkunyangtingkun

在一個高可用系統中,如果需要改變一個表的定義是一件比較棘手的問題,尤其是對於7×24系統。Oracle提供的基本語法基本可以滿足一般性修改,但是對於把普通堆表改為分割槽表,把索引組織表修改為堆表等操作就無法完成了。而且,對於被大量DML語句訪問的表,幸運的是,Oracle從9i版本開始提供了線上重定義表功能,透過呼叫DBMS_REDEFINITION包,可以在修改表結構的同時允許DML操作。

線上重定義表具有以下功能:

修改表的儲存引數;

可以將錶轉移到其他表空間;

增加並行查詢選項;

增加或刪除分割槽;

重建表以減少碎片;

將堆表改為索引組織表或相反的操作;

增加或刪除一個列。

呼叫DBMS_REDEFINITION包需要EXECUTE_CATALOG_ROLE角色,除此之外,還需要CREATE ANY TABLE、ALTER ANY TABLE、DROP ANY TABLE、LOCK ANY TABLE和SELECT ANY TABLE的許可權。

線上重定義表的步驟如下:

1.選擇一種重定義方法:

存在兩種重定義方法,一種是基於主鍵、另一種是基於ROWID。ROWID的方式不能用於索引組織表,而且重定義後會存在隱藏列M_ROW$$。預設採用主鍵的方式。

2.呼叫DBMS_REDEFINITION.CAN_REDEF_TABLE()過程,如果表不滿足重定義的條件,將會報錯並給出原因。

3.在用一個方案中建立一個空的中間表,根據重定義後你期望得到的結構建立中間表。比如:採用分割槽表,增加了COLUMN等。

4.呼叫DBMS_REDEFINITION.START_REDEF_TABLE()過程,並提供下列引數:被重定義的表的名稱、中間表的名稱、列的對映規則、重定義方法。

如果對映方法沒有提供,則認為所有包括在中間表中的列用於表的重定義。如果給出了對映方法,則只考慮對映方法中給出的列。如果沒有給出重定義方法,則認為使用主鍵方式。

5.在中間表上建立觸發器、索引和約束,並進行相應的授權。任何包含中間表的完整性約束應將狀態置為disabled。

當重定義完成時,中間表上建立的觸發器、索引、約束和授權將替換重定義表上的觸發器、索引、約束和授權。中間表上disabled的約束將在重定義表上enable。

6.(可選)如果在執行DBMS_REDEFINITION.START_REDEF_TABLE()過程和執行DBMS_REDEFINITION.FINISH_REDEF_TABLE()過程直接在重定義表上執行了大量的DML操作,那麼可以選擇執行一次或多次的SYNC_INTERIM_TABLE()過程,以減少最後一步執行FINISH_REDEF_TABLE()過程時的鎖定時間。

7.執行DBMS_REDEFINITION.FINISH_REDEF_TABLE()過程完成表的重定義。這個過程中,原始表會被獨佔模式鎖定一小段時間,具體時間和表的資料量有關。

執行完FINISH_REDEF_TABLE()過程後,原始表重定義後具有了中間表的屬性、索引、約束、授權和觸發器。中間表上disabled的約束在原始表上處於enabled狀態。

8.(可選)可以重新命名索引、觸發器和約束。對於採用了ROWID方式重定義的表,包括了一個隱含列M_ROW$$。推薦使用下列語句經隱含列置為UNUSED狀態或刪除。

ALTER TABLE TABLE_NAME SET UNUSED (M_ROW$$);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ROP UNUSED COLUMNS;

下面是進行重定義操作後的結果:

原始表根據中間表的屬性和特性進行重定義;

START_REDEF_TABLE()和FINISH_REDEF_TABLE()操作之間在中間表上建立的觸發器、索引、約束和授權,現在定義在原始表上。中間表上disabled的約束在原始表上處於enabled狀態。

原始表上定義的觸發器、索引、約束和授權建立在中間表上,並會在刪除中間表時刪除。原始表上原來enabled狀態的索引,建立在中間表上,並處於disabled狀態。

任何定義在原始表上的儲存過程和遊標都會變為INVALID,當下次呼叫時後自動進行編譯。

如果執行過程中出現錯誤或者人為選擇退出的話,可以執行DBMS_REDEFINITION.ABORT_REDEF_TABLE()過程。

其中UNAME 引數是指使用者;

Oracle的普通表沒有辦法透過修改屬性的方式直接轉化為分割槽表,必須透過重建的方式進行轉變,下面介紹三種效率比較高的方法,並說明它們各自的特點。


方法一:利用原表重建分割槽表。

步驟:

SQL> CREATE TABLE T (ID NUMBER PRIMARY KEY, TIME DATE);

表已建立。

SQL> INSERT INTO T SELECT ROWNUM, CREATED FROM DBA_OBJECTS;

已建立6264行。

SQL> COMMIT;

提交完成。

SQL> CREATE TABLE T_NEW (ID, TIME) PARTITION BY RANGE (TIME)
2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4-7-1', 'YYYY-MM-DD')),
3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5-1-1', 'YYYY-MM-DD')),
4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5-7-1', 'YYYY-MM-DD')),
5 PARTITION P4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6 AS SELECT ID, TIME FROM T;

表已建立。

SQL> RENAME T TO T_OLD;

表已重新命名。

SQL> RENAME T_NEW TO T;

表已重新命名。

SQL> SELECT COUNT(*) FROM T;

COUNT(*)
----------
6264

SQL> SELECT COUNT(*) FROM T PARTITION (P1);

COUNT(*)
----------
0

SQL> SELECT COUNT(*) FROM T PARTITION (P2);

COUNT(*)
----------
6246

SQL> SELECT COUNT(*) FROM T PARTITION (P3);

COUNT(*)
----------
18

優點:方法簡單易用,由於採用DDL語句,不會產生UNDO,且只產生少量REDO,效率相對較高,而且建表完成後資料已經在分佈到各個分割槽中了。

不足:對於資料的一致性方面還需要額外的考慮。由於幾乎沒有辦法透過手工鎖定T表的方式保證一致性,在執行CREATE TABLE語句和RENAME T_NEW TO T語句直接的修改可能會丟失,如果要保證一致性,需要在執行完語句後對資料進行檢查,而這個代價是比較大的。另外在執行兩個RENAME語句之間執行的對T的訪問會失敗。

適用於修改不頻繁的表,在閒時進行操作,表的資料量不宜太大。

方法二:使用交換分割槽的方法。

步驟:

SQL> CREATE TABLE T (ID NUMBER PRIMARY KEY, TIME DATE);

表已建立。

SQL> INSERT INTO T SELECT ROWNUM, CREATED FROM DBA_OBJECTS;

已建立6264行。

SQL> COMMIT;

提交完成。

SQL> CREATE TABLE T_NEW (ID NUMBER PRIMARY KEY, TIME DATE) PARTITION BY RANGE (TIME)
2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5-7-1', 'YYYY-MM-DD')),
3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表已建立。

SQL> ALTER TABLE T_NEW EXCHANGE PARTITION P1 WITH TABLE T;

表已更改。

SQL> RENAME T TO T_OLD;

表已重新命名。

SQL> RENAME T_NEW TO T;

表已重新命名。

SQL> SELECT COUNT(*) FROM T;

COUNT(*)
----------
6264

優點:只是對資料字典中分割槽和表的定義進行了修改,沒有資料的修改或複製,效率最高。如果對資料在分割槽中的分佈沒有進一步要求的話,實現比較簡單。在執行完RENAME操作後,可以檢查T_OLD中是否存在資料,如果存在的話,直接將這些資料插入到T中,可以保證對T插入的操作不會丟失。

不足:仍然存在一致性問題,交換分割槽之後RENAME T_NEW TO T之前,查詢、更新和刪除會出現錯誤或訪問不到資料。如果要求資料分佈到多個分割槽中,則需要進行分割槽的SPLIT操作,會增加操作的複雜度,效率也會降低。

適用於包含大資料量的錶轉到分割槽表中的一個分割槽的操作。應儘量在閒時進行操作。

方法三:Oracle9i以上版本,利用線上重定義功能

步驟:

SQL> CREATE TABLE T (ID NUMBER PRIMARY KEY, TIME DATE);

表已建立。

SQL> INSERT INTO T SELECT ROWNUM, CREATED FROM DBA_OBJECTS;

已建立6264行。

SQL> COMMIT;

提交完成。

SQL> EXEC DBMS_REDEFINITION.CAN_REDEF_TABLE(USER’, 'T', DBMS_REDEFINITION.CONS_USE_PK);

PL/SQL 過程已成功完成。

SQL> CREATE TABLE T_NEW (ID NUMBER PRIMARY KEY, TIME DATE) PARTITION BY RANGE (TIME)
2 (PARTITION P1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4-7-1', 'YYYY-MM-DD')),
3 PARTITION P2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5-1-1', 'YYYY-MM-DD')),
4 PARTITION P3 VALUES LESS THAN (TO_DATE('2005-7-1', 'YYYY-MM-DD')),
5 PARTITION P4 VALUES LESS THAN (MAXVALUE));

表已建立。

SQL> EXEC DBMS_REDEFINITION.START_REDEF_TABLE(‘USER’, 'T', 'T_NEW', -
> 'ID ID, TIME TIME', DBMS_REDEFINITION.CONS_USE_PK);

可以改為:

SQL> EXEC DBMS_REDEFINITION.START_REDEF_TABLE(‘USER’, 'T', 'T_NEW')

PL/SQL 過程已成功完成。

SQL> EXEC dbms_redefinition.sync_interim_table(‘USER’, 'T', 'T_NEW')

現在,將中間表與原始表同步。(僅當要對錶 T 進行更新時才需要執行該操作。)

SQL> EXEC DBMS_REDEFINITION.FINISH_REDEF_TABLE(USER’, 'T', 'T_NEW');

PL/SQL 過程已成功完成。

  如果重組織失敗,那麼你就必須採取特殊的步驟來讓它重新開始。由於重定義過程需要建立表格的快照,因此為了重新開始這一過程,你必須呼叫DBMS_REDEFINITION.ABORT_REDEF_TABLE來釋放快照。  
DBMS_REDEFINITION.ABORT_REDEF_TABLE
過程有三個引數,即使用者(schema)、原始表格(original table name)名稱以及持有表格名稱(holding table name)。它出棧並允許你開始重組織表格。

SQL> SELECT COUNT(*) FROM T;

SQL> SELECT COUNT(*) FROM T PARTITION (P2);

SQL> SELECT COUNT(*) FROM T PARTITION (P3);

需要說明的是完成後,原表和中間表的結構也同時進行了交換,並且中間表裡面有原表的資料備份。

優點:保證資料的一致性,在大部分時間內,表T都可以正常進行DML操作。只在切換的瞬間鎖表,具有很高的可用性。這種方法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對各種不同的需要都能滿足。而且,可以在切換前進行相應的授權並建立各種約束,可以做到切換完成後不再需要任何額外的管理操作。

不足:實現上比上面兩種略顯複雜。

適用於各種情況。

  然而,線上表格重定義也不是完美無缺的。下面列出了Oracle9i重定義過程的部分限制。    你必須有足以維護兩份表格複製的空間。   你不能更改主鍵欄。   表格必須有主鍵。   必須在同一個大綱中進行表格重定義。   在重定義操作完成之前,你不能對新加欄加以NOT NULL約束。   表格不能包含LONGBFILE以及使用者型別(UDT)。   不能重定義連結串列(clustered tables)。   不能在SYSSYSTEM大綱中重定義表格。   不能用具體化檢視日誌(materialized view logs)來重定義表格;不能重定義含有具體化檢視的表格。   不能在重定義過程中進行橫向分集(horizontal subsetting)。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8109090/viewspace-87463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