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n_5683a8d8ebad2

過去的十五年間,基於搜尋引擎資料庫的谷歌年度熱搜榜每年都會向我們呈現當年所發生的大事件。而今年穀歌將這個任務交接給了最近剛成立的谷歌新聞實驗室( Google News Lab ),由資料科學家和設計師組成的新聞實驗室,旨在通過諸如谷歌趨勢專案(Google Trends)使谷歌的資訊庫更易用。這會是資料視覺化的鴻篇鉅著,讓我們不僅能瞭解一年中的大事件,還能瞭解人們如何使用和消費新聞。

點選瀏覽今年的年度搜尋報告,你會發現內容不像過去一樣僅僅是簡單羅列。所有重要事件按月份以一種互動形式呈現在訪問者眼前,每個事件還新增了一系列相關的圖表、照片、資料集,以及其他可視工具來幫助使用者進一步提取有價值的資訊。這些搜尋結果還會及時更新,比如,在一月份和十二月份搜尋同樣的視覺化資料時,會呈現不同的資訊。

「我們想做些與眾不同的、更加透明且開放的事,因此,我們將視角對準人們對新聞所作出的各種反應。」Simon Rogers是新聞實驗室的主編分析師,曾在衛報和Twitter工作,今年三月加入谷歌。「我們想提供一個實用的工具讓人們用來發掘新聞,瞭解這個世界去年都發生了什麼。我們想要跳出社交媒體的範疇,呈現人們真正關心的內容。」

谷歌顯然志在必得。通過搜尋看到的不僅僅是人們感興趣的,還能看出人們所關心的、好奇的、以及在公共事件上的立場。就像Rogers所說:「你不得不承認,你搜尋的內容恰恰暗示了你的喜好。」

還有即時性:當有事件發生時,谷歌察覺到人們開始搜尋相關訊息。這些資訊對於洞見人們如何獲取(提示:並不總是通過主流媒體)訊息且訊息如何傳播很有價值。例如,在追蹤十一月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的搜尋結果時,Rogers和他的團隊發現當人們開始搜尋該新聞時,正是其在世界的某個地方發生的時刻。

位於悉尼的網友們一個小時前就在搜尋巴黎恐怖襲擊新聞,而主流媒體才開始紛紛釋出訊息。

說到底,谷歌的年度熱搜向我們展示了資料視覺化是揭示巨集觀發展趨勢的強大工具。新聞實驗室希望能使這些資料更易用且易懂。記者、政策制定者、企業家們可以對這些資源物盡其用。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下Rogers和他的成員在谷歌新聞實驗室通過將新聞視覺化後的重要發現。

提問是一種強大的講故事工具

每天,Google的全球搜尋量超過30億次。回顧過去一年,谷歌新聞實驗室從數以萬計搜尋中抽取資料。這份資料不僅對國內外形勢提供了非同尋常的視角,還有另一個顯著優勢:搜尋都是自發的。該資料不僅可以顯示大眾喜愛什麼,還能從電影、音樂及國際時政分析他們關注和好奇什麼。

當你擁有如此多的資料,就必須尋找一種易被大眾接受的方式去呈現它。「我們正在思考什麼是故事最有用的資訊,什麼能使其更此前我談及資料新聞,認為圍繞故事最有用的資訊是將使其更有力且更有趣, 」Rogers說,「我曾說過這關乎資料新聞,它並不是將所有資訊都視覺化,而是在講故事。你必須進行縮減,即將大資料進行精簡,獲取所有資訊然後看看『我們從中獲得的最深刻的見解是什麼?』 這就是新聞報導的技巧。」

大眾打破由媒體傳播資訊的模式

看看不久前新聞實驗室的互動資料,就能知道巴黎恐怖襲擊的訊息是如何傳遍世界的。「大家都在搜尋有關巴黎襲擊的資訊,」Rogers說,「我們選取了20或30個城市,這些城市中的人們在搜尋『這一驚心動魄的事情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在該事件發生的幾分鐘後柏林人民就在搜尋相關資訊,資訊在幾分鐘內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傳播,這就是我們想讓大家清楚的事情。」

為了實現它,他們轉而尋求設計師Anna Vital的支援,她曾為《查理週刊》的類似恐怖襲擊專題設計過視覺化,儘管她的資訊圖以靜態的方式呈現,但是Vita採用這種互動形式,是為了讓使用者看到訊息傳至世界哪些地方,以及那些地方的人們會詢問哪類問題。一個拱形時間軸顯示了巴黎襲擊這一訊息在一分鐘內傳遍世界各地。顯而易見的是,在主流新聞媒體播報前,悉尼、澳大利亞等地的人們通過搜尋幾乎提前1小時得知了巴黎被襲這一訊息。

「這一資料告訴我們世界如何運轉以及我們彼此如何交流。」Roger說,「正如類似巴黎襲擊事件一樣,我們需要一名設計師來真正思考如何使故事的呈現方式更有力、 更有效、 更清晰和更易於理解。」

世界各地人民關注點的變換(這點很重要)

Rogers團隊想在今年的年度搜尋中所作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讓特定的資料對應特定的地區。Rogers描述說:使用者只要下拉右側頁面的頂部選單,即可檢視結合時間軸的全球熱門搜尋概覽, 包括13 個不同國家(發生『大事件』的國家)。「我們想讓它更具國際化視野,因為谷歌搜尋在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被使用著,我們希望能反映這一點。」

比如巴黎恐怖襲擊這樣的特定新聞訊息是重大國際新聞。但一些地區性事件,比如英國工黨選舉、日本自衛隊合法化的逆轉、印度板球選手Virednder Sehwag退役等,只在特定的國家體現出主要興趣點和關注度。在這些國家本地的搜尋頁面中,地圖可以顯示出人們對本國和其他國家的興趣點。Roger指出,如果新聞團隊從來沒有把本國新聞翻譯成其他國家的語言,訪問者就會錯失這些發現。

我們對國際新聞和對Adele(阿黛爾)感興趣的程度一樣。

顯然,例如巴黎恐怖襲擊、大眾排放門等主要新聞事件,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都是熱門搜尋。但有幾個月,流行文化會佔據上風。比如12月,《星球大戰》摘取了搜尋排行榜的桂冠,2月,奧斯卡則是搜尋的最大熱門。「世界的組成是多元的,我們關心音樂電影,正表明了這些事物如何匹配。我們關心國際事件讓我再一次確信這一點。但你也會搜尋『裙子』之類的東西,」Roger說,「這些事物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相結合的方式真的很有意思。」

未來,資料有助於預測未來

新聞視覺化不只對分析過去的事件有價值,也對預測未來有用。Roger舉了一個視覺化的例子,在年初英國大選期間,他們進行的一項針對本地的搜尋調查。「我們覺得看一看哪些候選人在選民中的搜尋度最高很有意思,」他說,「這個結果與民意調查毫不相干,我們說『很傻但很好玩。』」結果證明,Roger和他的團隊只是看了搜尋查詢資料就比民意調查更接近最終選舉結果。

當被問到是否認為谷歌趨勢分析專案(Google Trends)會成為一個可靠的預測未來結果的工具時,Roger說在給出確切答案之前實驗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提到了「研究員Nikos Askitas曾斷言利用谷歌搜尋資料能絲毫不差地預測愛爾蘭同性婚姻合法化公投結果」一事。「我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但我們正著手做這件事,我們正在揭開資料的神祕面紗,看看它能告訴我們哪些關乎未來的事。」

來源:機器之心微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