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Facebook 效應》的作者近距離地採訪了與Facebook相關的人士,其中包括Facebook的創始人、員工、投資人、意向投資人以及合作伙伴,加起來超過了130人。這是真切詳實的訪談,更是超級精彩的故事。作者以其細膩的筆觸,精巧的敘事結構,解密了Facebook如何從哈佛的宿舍裡萌發,創始人的內訌,權力之爭,如何放棄華盛頓郵報的投資,怎樣爭取到第一個廣告客戶,而第一輪融資又如何獲得一億美元的估值,讓人痴迷的圖片產品如何上線,面對Twitter的競爭,與Google的世紀之爭……一個創辦僅7年,就擁有5億活躍使用者,年收入超過5億美元,估值超過200億美元的傳奇企業再加上一個年僅26歲的的“娃娃CEO”,在你面前“裸奔”。激情澎湃的創業精神,智慧傳奇的融資經歷,一個聚合世界的社交帝國向你徹底開放,你還等什麼? 

編輯推薦

《Facebook 效應》:誰在改變世界和人與人交往的方式?誰將是未來網際網路世界的霸主?一群非常聰明,追求完美的人無意中做成了一個事業,他們只為了一個使命:改變這個世界。他們建立了一個偉大的社交網路Facebook,開創了網際網路的新時代。大衛•柯克帕特里克以其詳實的調查和細膩的筆觸向我們揭祕了這個社交網路的創業故事,以及它是如何被打造成成第二個微軟的,抗拒廣告的企業文化又如何為其贏得了200億美元的估值?本書是講述Facebook創業傳奇及其深刻影響力最權威著作,是一部Facebook綻放的《光榮與夢想》。

媒體推薦

Facebook開創了網際網路的一個新時代,實現了讓每個人既是資訊獲取者也是內容貢獻者。Facebook更是自由、互動、分享的網際網路精神的體現。
個人網站教父、著名天使投資人、北京聯網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文勝

IT產業在過去幾十年經歷了高速發展階段,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十年”規律,每十年經歷一個王朝,產生一代霸主:第一個王朝屬於“硬體”,王者屬於IBM;第二個王朝屬於“軟體或者PC”,王者屬於微軟;第三個王朝屬於“網際網路”,王者屬於Google;我們正在共同經歷的21世紀第二個十年是第四個王朝,多少企業家、創業者都希望自己成為這個王朝的王者。很多人預言Facebook將成為超越Google的新王者,在其流量超過Google,活躍使用者超過5億人的時候,這個預言似乎更加可信。本書是對Facebook創始人的第一手訪談,是大家近距離了解這個潛在王者、他正在做的事以及背後許多有意思的故事,非常有幫助。
——優視科技CEO(UCWEB) 俞永福

觀察網際網路的現在必須瞭解Google,認識網際網路的未來必須分析Facebook;以人為核心的關係網路是網際網路的Next Wave,而實際上這一浪已經到來;網際網路的核心正在變成人聯網,關係、互動、資訊、服務都以人際網路為基礎重新組織起來;而《Facebook效應》的核心,就是解析一家公司正在如何將世界連線起來;這是2010年度最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DCCI網際網路資料中心總經理 胡延平

由於個人經歷,之前對Google瞭解的多一些,Google的成功在於強大的技術支援帶來很好的產品體驗。剛好上個月去了一趟矽谷,受朋友的邀請去參觀了Facebook並和那裡的工程師聊天,同樣聰明的一群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不同於Google的模式:用簡單實用的技術實現產品的快速迭代以及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讀這本書的時候很感慨,因為我也是個在路上的創業者,理想的創業就該是Facebook的故事,一群非常聰明,追求完美的人在一起做一個事業,不僅是為了錢的回報,更為了一個使命:改變這個世界。
偉大的網際網路應用要麼改變人們對資訊的獲取方式,要麼改變人們的溝通方式。就像繼Ebay之後的下一個網際網路巨人一定不是更好的拍賣一樣,Google之後的下一個巨人也不是
更好的搜尋,而是Facebook,一家必將改變世界的公司。
——趕集網聯合創始人 CEO 楊浩湧

我仔細數了一下,這本書採訪的Facebook創始人、員工、投資人、意向投資人、合作伙伴,包括了各種“名人”和”人名”超過130人。書中解密了Facebook緣起、創始人內訌、放棄《華盛頓郵報》的投資、第一個廣告客戶、第一輪融資如何獲得1億美元估值,讓人痴迷的圖片產品如何上線,面對Twitter的競爭……
有了詳實的訪談,故事更精彩。所以,我只花了4個小時,就在烈日炎炎的週末草坪,一口氣“吞讀”了《Facebook效應》。
一個創辦僅7年,就擁有5億活躍使用者,年收入超過5億美元,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傳奇企業再加上一個20出頭的CEO,在你面前“裸奔”。你還等什麼?
——著名限時團購網站F團創始人 林寧

Facebook堪稱本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從改進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入手,逐步發展成為一個龐然大物。其影響力已經跨越網際網路,跨越商業世界,影響到社會、法律、政治等方方面面。眾多的SNS網站中,必將誕生繼雅虎、Google之後的第三代網際網路霸主。
——知名網際網路專家 劉興亮

平均每年增長1億使用者——Facebook只用了5年時間,就成為了當今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最多的網站。這個由哈佛大二男生創立的社交網站,正在以“國家人口級”的量級速度在蓬勃發展。這到底是一個充滿了什麼魅力的網際網路世界?
如果把時間隧道倒轉回5年前,Facebook上的使用者只能是小小的蝴蝶效應。但5年後,Facebook幾乎成了一場全球運動,成了一次又一次颶風。在這個開放世界裡,幾乎所有的文藝、體育、經濟、政治、商業活動,都得到了極大的互動性擴充套件。虛擬和現實,已經結合得如此緊密。
網際網路工具的第一次替代,是IM替代電話、電子郵件替代郵局、BBS替代公告板。我們即將迎來第二次替代,即Google替代入口網站、Facebook替代IM。這是一次新的革命。
應用還是技術,誰將成為未來網際網路方向的主導?Facebook在技術上並沒有太多的過人之處,但是,正如搜尋改變的是“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Facebook正在改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
——玄鳥傳媒CEO 郭開森

四川上空的蝴蝶振翅,引起了東太平洋的颶風;哈佛大學的花名冊,覆蓋了地球村民的網路生活——微小的變化,帶動整個系統持久巨大的連鎖反應。和蝴蝶效應、溫室效應一樣,Facebook效應也值得我們追根溯源。41歲的網際網路,有了“非試不可”的新面孔,也就有了無限可能的未來。
——視訊聯合制作副總裁 董崇飛

Facebook的成長就是一部“對外節制規模誘惑,對內強化使用者體驗,對左深入平臺開放,對右堅持真實關係”的、鮮活的網際網路應用產品的發展史。任何生長在這個正在變化時代的人們將不得不關注,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不同的是你適應還是被淘汰。
這本《Facebook效應》準確地描寫了你,朋友,公司,社會和全球“變臉”的過程。譯言的翻譯也體現了社會聚合的魅力,每個章節看似獨立成章又能融為一體,這是是一本商戰小說+報告文學+校園散文+微博的結合體,看的不累還有繼續讀的慾望。如果再出一版iPad版就更加完美了。
——搜狐IT名博 畢朝輝

如果說Facebook是另一個網際網路的傳奇,那麼這本書記下的就是這個傳奇的開始;Facebook影響了全世界,相信這本書也能影響到也可能成為傳奇的你。
——知名科技部落格 MOBINODE.com創始人 盧剛

Web2.0的精髓是互動,交流,網民的自娛自樂;Facebook是如何秉承這個理念,深度挖掘網民需求?我想你在《Facebook效應》中可以尋找到答案。
——新媒體營銷專家 唐興通

有趣比賺錢更重要,這是Facebook始終張揚的創業宣告。它不僅是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戰“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趣”觀念的網際網路版本,也是Facebook開創網際網路真正進入人人蔘與的互動時代的娛樂宣言。IT企業如何跨越市場鴻溝,突破品牌瓶頸?娛樂,也只有娛樂,才是達到巔峰體驗的致勝法寶!
——中國首席娛樂官 文碩娛樂產業策劃機構總裁 文碩

Facebook是網際網路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典型代表,值得學習和了解。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 孫永革

又一個哈佛輟學生開創的帝國傳奇,正如微軟之於IBM、Google之於微軟,Facebook通過網路化“六度空間”也正在成為Google之後的新王者。《Facebook效應》生動展現了Facebook產品如何打造、團隊如何磨礪、領袖如何成長的創業歷程。做企業,以正合,境界決定高度,要想成為Facebook之後新神話續寫者,這本書值得一讀。
——禹容網路創始人兼CEO 李瑜

3年後的谷歌將會如今天的微軟一樣過時,因為邊界被打破,模式被創新;谷歌整合全球的資訊,而Facebook則整合全球的人,成為人類的大腦。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騰訊網科技中心總監 程苓峰

從一個校園論壇到5億使用者的Web2.0社群,Facebook到底做對了哪些事情?讀完《Facebook效應》,你會知道答案。同時更想知道為什麼中國還出不了一個Facebook?
——《創業家》雜誌社社長 牛文文

馬克思說,“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作為網路時代社會關係的聚合地,Facebook既是一種人生哲學,又是一個商業傳奇。
——《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 秦朔

Google眼裡的網際網路是由伺服器和搜尋演算法組成的,是冰冷但準確的工具;而Facebook眼裡的網際網路是由人和關係構成的,是人和人組成的複雜而模糊的社群。從長期來看,Facebook會更深刻地影響我們的未來,因為它正在改變我們和別人交往的方式。
——《商業價值》出版人 劉湘明

短短几年內,Facebook從一家創業公司成長為全球知名的網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某種意義上,這可以看作是一個由年輕人的創意夢想、風險資本和資訊科技催生的網際網路神話。仔細閱讀這個神話的締造過程,是在回顧剛剛翻過去的一頁短短的歷史,更是在展望有著眾多可能性和無限想象力的未來。
——《IT經理世界》副主編 賀志剛

網際網路及其應用正以超乎我們想象的速度在一個超越我們生活的平臺上塑造著更真實和更新鮮的生活,可以同時體驗被超越的生活和更真實的生活這是網際網路應用的奇妙之處。Facebook是這個潮流的引領者,其效應值得關注。
——《中國經營報》副總編 王立鵬

網際網路深遠影響21世紀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格局及命脈,目前由這場資訊革命引爆的社會滲透還在繼續。《facebook效應》將從facebook網站的關注推動到現實幹預,情感連結到營銷運作等方面把我們帶入更成熟的思考。非常值得一看。
——媒體人、著名網路評論員 魯國平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大衛·柯克帕特里克 (David Kirkpatrick)

大衛•柯克帕特里克,《財富》雜誌高階編輯,網路科技版主編,長年執筆“快速前瞻”專欄;擁有19年技術寫作經驗,是《財富》雜誌“頭腦風暴”會議的發起人。2005年曾主持北京《財富》全球論壇。

目錄

序言 Facebook 效應

第1章 從哈佛宿舍開始
祖克伯和幾個朋友鼓搗出了一個叫Facemash 的程式,並且意外地一炮走紅。儘管祖克伯因為這件事情差點被迫退學,但它也清晰地傳達了一個訊號:祖克伯能夠創造出讓使用者愛不釋手的產品。

第2章 鋒芒微露
Facemash 雖然夭折了,但是哈佛學生們對於線上肖像影集的渴求又使祖克伯萌生出了一個好主意,新的網站應運而生,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預期。

第3章 Facebook時代來臨
Facebook出現前後,社交網站紛紛湧現,有的迅速走紅,有的則不溫不火,有的短暫盛放之後便很快折戟沉沙,唯有Facebook的使用者數量一路攀升,逐漸覆蓋到全球。

第4章 遇到第一個大麻煩
在公司發展的關鍵時刻,薩維林卻凍結了公司的賬號,不過來自泰爾的慷慨注資使公司穩住了陣腳,得以繼續發展下去,一切看似順風順水。然而,祖克伯卻把握不住公司到底會怎麼樣,是否明天就終止了呢?

第5章 “我一定要投資這家公司”
風頭正勁的Facebook似乎成了香餑餑,引來了無數“狂蜂浪蝶”,從《華盛頓郵報》到風險投資公司再到大型科技公司,他們不是想注資,就是想將其據為己有。面對高達一億美元的估值,有人心存疑慮望而卻步,有人卻甘冒風險毅然出資。

第6章 必須升級為真正的管理者了
Facebook 不再是一家小公司了,怎樣尋求更大的發展,怎樣招聘到合適的員工,怎樣像個真正的管理理者一樣管理Facebook,怎樣應對重要的人事變動以及公關危機,這些都在考驗著祖克伯這個20歲出頭“娃娃CEO”。

第7章 令人痴迷的圖片功能上線了
此時,Facebook面臨著下一步何去何從的問題。下一個市場在哪裡?要走國際路線嗎?怎樣保住前面的客戶又能增加新的客戶?要不要向高中生開放?以及要不要增加圖片功能?

第8章 也許該換個CEO
遊走在與維亞康姆、時代華納和新聞集團的談判中,祖克伯不溫不火,惶惶不安的一些員工們猜測,也許他是要賣掉這個他曾經堅守的寶貝了。而新興公司的權力之爭、辦公室政治以及管理層的頻頻換將,又明顯透露出公司內部管理的混亂。

第9章 賣還是不賣
“動態新聞”引起的騷亂在祖克伯機智敏捷的處理下很快平息了,但他還是有些氣餒,不知何時起使用者們變得不可預測了,進軍網路職場的失敗也折磨著他。他對開放註冊的前景也失去了信心。恰在此時,雅虎又帶著他十億美元的誘惑捲土重來。

第10章 你只有一個身份
有人喜歡將自己的資訊暴露在Facebook上,他們認為徹底的透明能帶來更美好的人生,能減少欺騙,能帶來更多的寬容以及更暢通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有人則覺得不爽,好像整個人生都被它控制了。

第11章 做成第二個微軟
祖克伯一直想將Facebook打造成一個軟體開發平臺,當平臺正式啟動時,迅猛的發展勢頭讓人們不再只將這個網際網路新貴看做是大學生玩票的產品。Facebook終於正式超越了MySpace,也開始朝著成為網際網路領域微軟的目標大步前進。

第12章 捧起廣告界的聖盃
Facebook的使用者已經飆升至5 000萬,每星期都有幾十萬的新使用者湧入。開發平臺又讓它成了業界的寵兒。一向不是那麼稀罕廣告的祖克伯,但面對目前的狀況,為了達到收支平衡,他也不得不考慮一下怎麼用廣告來賺錢了。

第13章 找到獨一無二的廣告形式
幾乎每個員工都認為Facebook 70%的利潤將來自各種形式的廣告業務。公司的廣告團隊,整整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歷經了八次從早上6點開到晚上9點的商業模型會議,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讓祖克伯這個抗拒廣告的人也滿意的廣告形式。

第14章 開放整個世界
據尼爾森公司的調查,全世界的使用者花在社交網上的總時間在2008年呈現了63%的健康成長,然而Facebook卻在另一個數量級上,它將尼爾森統計到的其他所有類似服務遠遠拋在了後面。

第15章 Facebook的饋贈型經濟
祖克伯認為,通過Facebook的透明性,建立一個大規模的饋贈型經濟並非奢談。然而,有人質疑這種表述太過理想化,但是考量一下這項服務通過不同方式對這個社會不同方面造成的影響,會非常有價值。

第16章 一切才剛剛起步
祖克伯仍將Facebook看做是一個在不斷改善的專案,正如祖克伯所說,“技術其實是最不困難的部分”,管理Facebook逐漸變成了對人群心理的一場實踐演練。

第17章 我的目標絕不僅是創造一家公司
幾乎可以肯定,祖克伯仍會繼續大權獨攬地領導Facebook。他想統領的不僅僅是Facebook,在某種意義上,他甚至想主宰這個星球上的一切通訊基礎構架。Facebook正在改變我們對社群、鄰里之間級別和整個星球社群的概念。

序言

讓這個世界上的人們自己組織起來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胡泳Facebook是一種現象,它的創始人和執行長馬克•祖克伯是另外一種現象。

Facebook現象
Facebook是什麼?柯克帕特里克的這本《Facebook效應》在Facebook上有一個主頁,讀者討論區中有人貼了一個問題:Facebook難道比性還要流行嗎?回答者說:我訪問Facebook的次數比做愛多,所以答案是肯定的。
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也許是歷史上由完全不同的人聚合在一起的速度最快的團體。2010年7月22日,Facebook全球活躍使用者突破了5億大關。對於一個僅有6年曆史和1 400名員工的社交網站來說,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紀錄。這裡的活躍使用者指的是在過去30天內訪問過Facebook的使用者。事實上,Facebook可以誇耀的是,註冊使用者有一半以上每天都登入網站。而且,使用者平均每天在Facebook上花費1小時的時間。
Facebook也是世界上訪問量第二大的網站,一度還搶佔過Google的第一寶座。美國網際網路流量監測機構Hitwise公佈,在截至2010年3月13日的一週裡,Facebook的訪問量超過Google,成為美國訪問量最大的網站。現在,在矽谷,很多人津津樂道Facebook何時會超越Google,成為網際網路的新霸主。
Facebook也是至今網際網路上最大的分享網站。Facebook效應可以即刻集結一群同好,他們共同喜愛的可能是一則新聞、一首歌或是一個YouTube視訊。每個月,使用者會上傳10億張照片和1 000萬個視訊;每一週,超過10億條內容(網站連結、新聞報導、部落格文章、訊息、照片等)被分享;每個月會發起250萬個以上的事件或活動;在網站上活躍著超過4 500萬個使用者小組。
正是因為這些驕人的戰績,祖克伯才敢於不無誇張地聲稱:“我們擁有整整一個世代裡最具威力的資訊傳播機制。” 關鍵是,圍繞Facebook還有更大的想象空間。據報導,Facebook把自己的上市時間推遲到2012年,目的是為了發展更多的使用者和提升更多的銷售。預計公司2010年的營收將達到14億美元,但它在私人公司的線上交易市場上的估價已然高達240億美元。Facebook的IPO必定成為矽谷的一個分水嶺,造就與Google、雅虎、亞馬遜和億貝等並駕齊驅的下一個網際網路巨頭,成為眾多的小企業可以依附的大象。
當你將5億使用者的資料整合在一起,不僅瞭解他們住在哪兒,朋友是誰,還知道他們對什麼感興趣,線上上做什麼,那麼,你不僅是在運營一家公司,而是在打造“網際網路基因工程”。這項基因工程能夠做的事情太多了:比如,通過信用點和虛擬貨幣,Facebook可能跨越國界成為一個全球化的經濟體;又如,通過Facebook Connect,Facebook企圖控制我們在網上的所有社交體驗,其俄羅斯大股東將此比喻為“在世界範圍內給人們簽發護照”,這種護照指向的是一種全球公民身份。
這些都意味著,Facebook會超越僅僅一個“網站”,它把自己看做全球村裡的城市廣場,正在改變著我們對社群、鄰里和整個星球的認識。

祖克伯現象
馬克•祖克伯是誰?這個總蹬著橡膠涼鞋、套著T恤衫和毛絨夾克的大男孩,怎樣把哈佛集體宿舍的一個想法辦成了一家驚天動地的公司?26歲的他沒有拿到大學文憑,卻創辦和掌管了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站。他是如此少年得志,以至於保羅•艾倫評價說:“我無法在世界歷史上找到一個先例,這麼年輕的人卻擁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等一等,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亞歷山大大帝。”
祖克伯的Facebook個人頁面上這樣描述自己的興趣:開放,創造事物幫助人們彼此聯絡和分享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革命,資訊流,極簡主義。Facebook的創始人是一個哲學與實踐的奇異混合體。
首先,祖克伯是一個“產品天才”。從一開始在哈佛寢室裡敲敲打打,直到Facebook取得巨大的成功,祖克伯始終希望能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媒體與使用者互動的產品上,在他看來這才是Facebook的真正價值所在。他永遠把產品管理當做自己的首要工作。“我覺得那些最成功的科技公司的領導者們最關注的永遠是產品,”他說道,“我們希望能夠使世界更美好,而我們所採取的途徑是製作出合適的產品。”
產品的背後是使用者體驗,而使用者體驗的背後是祖克伯獨特的經商哲學。柯克帕特里克有句總結很讓人震動:“讓網站有趣比讓它賺錢更重要。這樣的宣告在Facebook不長的歷史中始終擲地有聲。” 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祖克伯思考的完整鏈條:做最好的、最簡單的、讓使用者以最方便的方式分享資訊的產品——使用者的體驗和增長比盈利更重要,將Facebook看做是一個永遠需要不斷完善的專案,而不是一臺賺錢機器。一句話:追逐使用者而不是金錢。
正是因為懷著這樣的堅定信念,祖克伯才勇於拒絕來自維亞康姆、微軟、雅虎、Google等巨頭的併購橄欖枝,因為驅使他的不是致富慾望。否則,他早就可以把公司賣掉,在20多歲的年華成為一個遊手好閒的退休億萬富翁。
驅動他的是什麼呢?在祖克伯的常見詞典中,有這樣一些詞彙:透明度、信任、聯絡、分享。“一個透明度高的世界,其組織會更好,也會更公平。”“你必須得善良,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在過去,人們從來不指望商業公司能夠善良,我認為這種觀念正在改變。” Facebook的目標是“幫助人們理解他們身邊的世界”;讓人們瞭解更多身邊人的資訊會“製造出更多的關心”,“在全球化的世界裡人們之間的距離應該更近”。當記者追問Facebook為何會成功,祖克伯的回答是:“如果你提供了更好的分享資訊的方式,就會改變人們的生活。”這些想法對祖克伯而言,是核心價值觀,它們深刻影響了Facebook這家公司的氣質。
祖克伯堅稱自己運作Facebook為的是給使用者提供一種服務,幫助他們過上更加開放和彼此互聯的生活。所以他常常在公司裡說,他的目標絕不僅是創造一家公司。一個不想創造公司的人卻成就了一家傑出的公司,我們或許可以將此稱為“祖克伯悖論”。在哈佛,祖克伯不過是個熱愛程式設計的天才小夥,他和他的朋友們並不是像MBA教科書通常所描寫的那樣開始創業的:構思商業計劃書,繪製各種業務增長圖表,研究市場利潤趨勢。他們既沒有做過市場分析,也沒有撰寫過行動綱要,也許正是因為在他們的頭腦裡從來沒有裝過那些有關何為好企業的教條,他們才做到了一門心思關注使用者需求,最終催生了一個充滿偶然性的商業帝國。

命中之戰
當然,如果事情純屬偶然,我們就要把一切歸於命運了——Facebook聞名矽谷的“F8開發者大會”就巧妙地意喻著“命運”(fate)。顯而易見,就連命運也自有其必然性,比如,Facebook與Google,命中註定要有一戰。
這場大戰必然會發生的一個證據就是,有人企圖否認戰事的存在。Google的CEO埃裡克•施密特駁回了兩家公司正起衝突的說法,儘管Google正在努力開展社交和遊戲服務。首先,施密特認為,Facebook與Google眼下並沒有直接競爭廣告市場,說兩家公司是對手“在數學演算法上就不對”;其次,Facebook正在帶來越來越多的網路使用者,這對Google只有好處。施密特說,Facebook使用者比其他服務的使用者更多使用Google產品,兩家不會互斥,“贏家在哪裡都會贏”。
他的話聽上去像是對一家傲慢的後起之秀的吹噓的不屑一顧,畢竟,Google就好比世界重量級拳王,每個人都想奪取其頭上的桂冠。但在過去幾年裡,Facebook已經從毛頭小子般蠅量級的選手成長為一個合法的挑戰者了。戰火已開始燃燒:Facebook挖走了好幾位Google的要角,從營運長到大廚都來自Google;員工中有將近10%的人曾效力於這家搜尋巨人。而就施密特的兩點反駁來看,第一,Facebook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使用者網搭建整合多個網站的廣告網,這將直接衝撞Google的AdSense業務;第二,Facebook與Google之戰根本不是產品和服務之戰,而是入口之戰,網際網路正從大眾化入口(如門戶和搜尋引擎)轉向個人化入口(如社交網路)。當年,雅虎的資訊中樞曾經是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第一入口,Google憑藉自己強有力的搜尋引擎,把網際網路的前門硬從雅虎手中拿下,直到今天雅虎都在努力復元。而網際網路的下一個前門在哪裡?Google的人不會傲慢到遲鈍的地步。
施密特自己也承認,網際網路正變得“社交化”,對社會網(the social Web)制高點的爭奪——甚至對搜尋引擎的爭奪——都遠遠沒有結束。Google與Facebook之戰不僅進行得如火如荼,而且正在演變成為有關網際網路未來的全面戰爭,涉及網路的結構、設計和用途。施密特有個詞用得很準確:Facebook的網際網路“演算法”的確與Google不同。
在過去10年裡,Google的演算法統治著網際網路——遵循著嚴格而有效的方程式,對線上活動的每個位元組進行語法分析,最後建立起一幅不帶感情的世界網路地圖。然而,祖克伯卻預見到一個更加個人化、更富人情味的網際網路,在那裡,由朋友、同事、同伴和家人組成的網路成為資訊的主要來源,人們通過彼此披露各自的內心而建立互信和豐富人生,就像線上下一樣。祖克伯把這種情形命名為“社交圖譜”(social graph),使用者將通過這樣的圖譜尋找醫生,瞭解最好的相機,或是僱用員工——這和Google搜尋的冷靜邏輯相差不可以道里計。這是對人類如何在網路中遨遊的一種完全不同的思考,在這種思考中,Facebook才是網際網路的中心——換句話說,今天的那個中心要被無情地替換掉。
祖克伯對此的認識毫不含混:千萬不要低估這個26歲的青年的思考力。在《Facebook效應》中,他說得十分坦率:
“我給大家描繪兩個場景,和矽谷中的兩間公司有關。當然,實際情況沒這麼極端,但他們代表兩個極端。一面是Google,主要取得和追蹤已有資訊。他們稱為爬網。他們爬網,取得網路上的資料放入他們自己的系統。他們想打造Google地圖,於是他們派出拍攝車輛,認認真真地去拍你家,然後做出Google街景系統。他們利用他們蒐集整理的使用者資料做廣告。他們通過DoubleClick和AdSense的Cookies追蹤使用者的上網記錄。他們就這樣建立了一套使用者對什麼感興趣的檔案。”
“另一個場景是在我們公司。通過允許人們分享他們想分享的東西,給他們提供優秀的工具控制如何分享,你可以獲得越來越多的共享資訊。可是,想想那些在Facebook上人們不想分享的內容,好不好?你可不想這樣的資訊被爬網、被索引——比如你和你家人的度假照片,你的電話號碼,所有發生在公司區域網裡的事兒,所有私人簡訊和郵件。所以,很大一部分資訊變得越來越透明化了,但是仍然有另外一大部分不可以對所有人開放。”
Facebook的資訊不對Google搜尋開放,這正是Google的軟肋所在。在Facebook上發生的事情只存在於它的數萬臺伺服器中。它們幾乎構成了第二個網際網路,其中的資料量非常可觀,據Facebook自己估計,僅狀態更新的字數,就已超過了世界上所有的部落格的十倍之多。然而任何想要讀取這些資料的人只能通過Facebook,公司把這些資料設為專有,遮蔽了Google的爬蟲。這是Google的一個巨大盲點,並且,這個盲點還在不斷擴大。如果一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網站中的資料對Google禁止使用,那麼,Google還怎麼能夠宣稱自己的目標是“組織全世界的資訊”?
雖然所謂的社會性搜尋(social search)永遠取代不了傳統搜尋,Facebook的確開啟了新的發現的空間。2009年5月的東京會議上,Google的一個產品經理非常罕見地公開對媒體承認,當資訊來自某個朋友時,使用者會覺得更加可靠,而Facebook有潛力在這一方面幫助使用者做得更好。而在2009年底的一次公開露面中,施密特談到Google面臨的許多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解決如何搜尋、索引和呈現類似於Facebook的服務中的社交媒體內容。施密特稱此問題為“這個時代的大挑戰”。
Facebook不僅嘗試擊穿Google的膝蓋,它還開始與Google搜尋引擎正面競爭。它在不斷改進自己的搜尋工具,並鼓勵使用者在站內使用Google的宿敵微軟的必應搜尋。而Facebook搜尋不會僅僅侷限於自身。因為Facebook好友們會傳播站外連結,使用者最終可以把Facebook搜尋作為通向網路的大門,這就構成了對Google的直接威脅。一件新聞發生後,為何要聽取Google News演算法的推薦,而不是聽從朋友的指引?Facebook企圖取Google而代之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Google與Facebook對陣時有個不利的地方:Facebook與人息息相關,而Google關注的是資料。Google一直未能成為網際網路社交風潮中的大玩家,儘管它十分渴望這樣做,其原因在Facebook董事會成員彼得•泰爾看來,在於Google的深層價值觀出了問題。“Google的模型認為,資訊和組織來自全世界的資訊是最重要的事情。而Facebook的模型從根本上是不同的……讓這個世界上的人們自己組織起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文摘

2006年夏天,一位公關人員打電話詢問我是否想和馬克.祖克伯會面,在此之前我並沒有過多注意Facebook。我知道這會是很有趣的事情,於是答應了。身為《財富》雜誌的高階科技編輯,我見過各種科技公司的領導人。不過當在曼哈頓市中心的高檔餐廳和這位22歲的年輕人會面時,我實在難以相信他就是時下最著名科技公司的執行長。他看起來實在太年輕了!他開口說話了:“我們講究效用,”他的聲音很嚴肅,“我們並不是想讓使用者在網站停留儘可能長的時間。我們所做的是讓人們可以在網站擁有好的體驗,使他們在上面所花的時間有價值。”他不大喜歡開玩笑,並努力讓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公司和看法上,而且他做得很成功。
和他交談得越多,我就越覺得他很像我經常會面的那些成功的但也更成熟的執行長和企業家,於是我不經意地跟他提到我覺得他是一個天生的執行長。在我看來,這是很大的褒揚,我從不輕易對人作出這樣的評價,而他卻覺得像被侮辱了一樣,表情有些扭曲,厭惡之情溢於言表。“我從來沒想過要運營一家公司,”幾分鐘後他這樣說道,“對我來說,商業只是一種完成事情的方式。”在剩下的訪談過程中,他一直在說著那些只有擁有遠見卓識的商業領袖才會有的見解。從那時起,我就堅信 Facebook的價值將會提升。那次會面後,我寫了一篇名為《為何 Facebook如此有意義》的專欄文章。一年之後,祖克伯邀請我去他的公司參觀,以便寫一篇關於 Facebook將引入外部開發軟體這一突破性進展的獨家報導,我對 Facebook的瞭解也開始更加深入。那一次的變革使全世界都改變了對 Facebook的看法。在 2007年末,我開始覺得它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公司之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難道不應該寫本書來說說它嗎?
現在,Facebook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總部有1 200名員工,年收入達到 5億美元。25歲的祖克伯依然是公司的執行長。由於他的決策力、戰略頭腦以及一點點運氣,他依然掌控著公司的財政大權。如果不是這樣的話,Facebook很有可能會成為某個大型媒體或網路公司名下的附屬站點。收購者們不斷遞出橄欖枝——如果他同意,幾十億美元就能成為他的囊中之物。而祖克伯更多關注的是“把事情做好”和讓更多人使用他的服務,而不是從中盈利。他將自己的想法、人格和價值觀融入到公司的精神之中,使 Facebook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
作為公司的執行長,祖克伯在過去幾年中最大的任務是為公司招募經驗豐富的商業擴充、營銷和技術人員。他希望能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媒體與使用者進行互動的產品上,在他看來,這才是 Facebook的真正價值所在。因此他把產品管理當作自己的首要工作。“我覺得那些最成功的科技公司的領導者們最關注的永遠是產品,”他說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其他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希望能夠使世界更美好,而我們所採取的途徑是製作出合適的產品。在我們公司,技術所佔的比重最大。 ”
從Facebook成立之初,它就一直保持著簡潔的介面,作為一個介面設計控,祖克伯在上面花了很多心血。在他自己的Facebook個人頁面上,他是這樣描述自己的:“率真、破壞慾、革命性、資訊流、保守、動手製作、心無雜念。”儘管 Facebook的創始人是一個保守的人,但 Facebook卻一直在開拓創新。 Facebook一直擁有最大的資訊量,同時也是至今網際網路上最大的分享網站。每個月有近 7億張圖片新增到站點中,還有 400萬個視訊和 1 500萬個諸如連結、日誌、新聞之類的新內容,更不用說網站上那些小道訊息、重大新聞、政治挑釁、生日祝福、挑逗、邀請、辱罵、俏皮話、冷笑話、散文和“捅一下”了。 Facebook上還有很多沒有提到的東西。
對於那些有人認為沒有必要上傳的照片,很多在 Facebook上對自己大吹特吹的年輕人是這樣理解的:釋出在網際網路上的東西是沒法完全刪掉的。資訊一旦曝光,想要再隱藏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Facebook雖然流行,但永遠無法替代面對面的交流。儘管很多人使用的目的不是這個,但是祖克伯和他的同事們開發 Facebook的初衷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在網路上和現實中認識的人保持聯絡——你的朋友、熟人、同學或同事。本書將在記述 Facebook及其競爭者的章節中詳細交代 Facebook和其他網路社交服務的不同之處。
Facebook效應經常出現在一個小群體裡的朋友之間。它使交流更加有效,可以培養共同點,增加親密度。你的朋友會從你的狀態更新中獲得資訊,比方說其他人會知道你過一會兒要去商場。
如果 Facebook被在現實生活中已經認識的人用於線上上保持聯絡——這也是它的設計初衷,那麼它將具有很強的感情影響力。它是一種基於兩人之間真實關係的新型交流工具,能夠使人們以一種新的方式進行互動。它會帶來快樂,抑或痛苦,但是毫無疑問將改變 Facebook使用者生活的大方向。科技權威、作家、投資人伊瑟 .戴森( Esther Dyson)認為: “Facebook是人們的首選平臺。 ”
Facebook和它之前的網路服務有很大的不同。首先, Facebook的使用者使用真實的身份登入網站。匿名、角色扮演、假名和冒充名人一直都是網際網路上的主旋律,但是在 Facebook上,你扮演的是自己。如果你在 Facebook上使用假身份或浮誇資訊的話,你可能體驗不到 Facebook的優越性所在。如果不使用真實的身份,你的朋友不會去找你,而 Facebook上的好友卻是驗證你身份的重要證據。但歸根結底,想要通過這樣的嚴格驗證,你還是得用自己的真名。還有人直接在個人頁面上放了自己的照片。
堅持使用真實身份意味著隱私保護和對使用者的控制。雖然有時不太奏效,但是祖克伯和公司的其他員工稱他們非常關注隱私保護。“交友使用的真實身份是保護隱私的最終關鍵。”Facebook隱私總監克里斯 .凱利( ChrisKelly)說道,他最近離職競選州司法部長。“如果你不認識網上的好友,那你的隱私就有危險。
如果你網上的好友都是你認識的人,那麼你就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來決定誰能看到、誰不能看到你的資訊。”
在本書的後幾個章節中,我們將對於隱私這一使用者關心的問題進行詳細描述。 Facebook的使用者們感覺不到他們的隱私受到了保護,所以經常會對此抱怨不停,不過 Facebook能夠很快平息使用者的怨氣。然而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不僅僅是使用者關注隱私問題,祖克伯對此也很在意,他意識到 Facebook最終能夠成功的關鍵在於它能否保護使用者的隱私。最近公司正在努力簡化並加強隱私設定。
Facebook效應帶來的社會變革並不一定全是積極的。每個人都開始公開自己的個人生活意味著什麼?我們是否已經變成了一個由展示者組成的國家或世界呢?很多人僅僅把 Facebook看作生活的一小部分,這些人把 Facebook作為自戀的平臺而不是交流工具。其他人則質疑如果一個人的行為甚至想法始終能夠被朋友知道的話,他的成長和改變的能力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這是否會導致大量模式化的生活呢?那些天天呆在 Facebook上的年輕人失去了體驗真實世界變革的能力了?我們是否過分依賴朋友作為資訊的來源?Facebook是否只能帶來資訊過載?我們是否會變得不那麼訊息靈通呢?
Facebook上成為他人的一個“好友”意味著什麼呢? Facebook的使用者平均擁有 130個好友。而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有可能真的有 500個好友呢?(我有 980個好友,在書中會詳細寫到這些。)那麼 Facebook的上限是 5000個好友,誰有可能達到?對於有些人來說, Facebook會產生一種友誼的錯覺,時間長了以後會產生孤獨感。至今還沒有相關資料顯示這一現象的範圍有多廣,不過基於我們對電子媒體的應用,在今後幾年這樣的問題將會受到廣泛關注。
有一次,我和祖克伯去了距離Facebook總部一兩英里的一個很低調的法式餐館吃飯。我們邊等上菜邊聊天。我問他在他剛建立Thefacebook(Facebook的前身)時是怎麼想的,以及他是如何看待Facebook的演變的。得到的回答很直率,點到即止。他的耿直讓人著迷。
“我的意思是說,假設你在大學裡,整天會學習理論,對不對?然後你就會用這種抽象的方法來思考事情,這樣非常理想化,也非常自由。所以諸如世界需要由人來治理這樣的理論就會天天縈繞在你耳邊,這些說法讓我定了型,這也是 Facebook將要改變的狀況。 ”
“達斯汀、克里斯(他的哈佛室友)和我們一起上電腦科學課程的幾個人經常坐下來聊天。我們會談到世界的透明化趨勢,(由於網際網路的作用)隨著資訊的開放和分享程度越來越高,將會不可避免地改變重大事件的走向,但是當時我們並不知道我們處於這些改變的風口浪尖之上……我們只是一群在上學的孩子。一點一點地——越來越多的學校想加入進來,然後是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這個……然後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多,最後我們就只能‘哇噢’了。 ”
“後來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成了推動這些事情發生的領路人,然後就有點震驚了……我們那幫人一看就知道都是那種只說不做的知識分子,基本上只是在學校裡聊聊關於資訊透明後,人們改變世界或者管理機構的方式的變化——簡單說來就是‘也許其他人不是去推動變化,只不過是讓這個群組裡的那些本來就有這種想法的人把這種價值觀推廣出去。那麼我們就不應該放棄,應該繼續下去’。”他笑了起來。
馬克•祖克伯是那種從來都不服從權威的人,Facebook的建立就是因為他看不慣哈佛自己不願意建立 Facebook站點。然而他建立的 Facebook使個體擁有了成為權威的可能,Facebook所提供的服務加強了每個人的檔案和行為的影響力,使原有的權威黯然失色。祖克伯在建立 Facebook的同時也將自己的力量加入進來,這使得使用者們的影響力更加強大。
Facebook把全世界聚合在了一起,成了全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所共有的文化體驗。儘管它在剛剛起步時僅僅是一個19歲男孩的校內製作,然而現在它已經成了現代生活中前所未有的技術奇蹟,無論在公共領域還是私人空間都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加入Facebook的使用者年齡各異,來自不同地區的不同階層,說著不同的語言。 Facebook也許是歷史上由完全不同的人聚合在一起的成長最快的團體。在智利和挪威, Facebook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美國本土。它改變了人們交流和互動的方式,顛覆了商人營銷、政府監管的方式甚至包括公司運作的概念。它改變了政治的影響力,甚至在某些國家會影響到當地的民主程式。 Facebook現在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充當孩子們的消遣工具了。
購買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