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機器自動化技術發展,人們對於每天工作時間重新思考。我們今天生活中,一般地每天工作8小時,經合組織研究,很多國家勞動者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
據蓋洛普研究,墨西哥是工作時間最長國家,每年平均工作2228小時,美國人平均每年工作1789小時,40%美國員工每週工作超過50個小時。俄羅斯人比較勤奮每年平均工作1985小時,日本人平均每年工作1729小時,高於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相比較,北歐的芬蘭、瑞典、挪威人平均每年工作時間最少。
忙碌程度標示著你的努力程度,人們一般認為,工作時間越長,你的收穫越多,更可能成功。然而,工作時間越長,勞動者的壓力與疲憊程度也更高,與此同時,北歐的瑞典、挪威、芬蘭人的工作時間遠比日本短,但是效率卻更高。
細分每天24小時,美國勞工部做了一份研究,每個人每天有24小時,平均睡覺時間7.6小時,一日三餐吃飯時間約1.1小時,工作時間約8.8小時,健身運動時間約2.5小時,做家務約1.1小時,照顧小孩或老人時間約1.2小時,其它約1.7小時。
墨西哥億萬富翁斯利姆曾建議,每週工作時間從五天減少至三天,也有學者提出,把八小時工作日減少為六小時、四小時。讓人們有更多時間健身、放鬆、旅遊、提高生活質量,增加娛樂活動,促進消費支出。
例如,北歐許多國家實行彈性,瑞典人每天工作八小時,但沒有規定幾點到幾點,瑞典溫度較為寒冷常常在零度以下,瑞典人可以很早到辦公室上班,八小時後下午就可以下班,也可以下午去上班,到晚上再下班,只要工作幹完八小時就可以。
六小時工作制或能夠減少壓力提高效率,原因有三個:第一,有更多時間陪陪家人,減少工作時間,人們可以有更多時間陪家人,陪陪孩子們,開私家車購物休閒,自駕車旅遊。第二,人工智慧機器人自動化技術逐漸替代傳統流水線藍領工作,人們從重體力重複流水線工作出來,有更多時間讀書、思考、設計、想象、創意、創新,通過勞動者腦力勞動創新提高服務。
工作時間減少不等於工作量減少,工作時間減少,反而可能提高了單位時間內勞動效果,機器人可以24小時不停運轉,但人們需要時間享受生活,陪家人,娛樂,思考,參加體育運動,旅遊,欣賞,品嚐美食。據紐約時報,越來越多美國大公司採取靈活工作制。
靈活工作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緩解上下班高峰的交通擁擠,分散上班時間打卡時間點與下班規定時間,勞動者可以早些去上班早些下班,也可以晚些上班晚些下班,人性化更為靈活的勞動時間制度更能提高創造能力。公司企業文化與人文關懷納入到每天勞動時間上,通過營造一個更舒適的工作氛圍,提高勞動者積極性與工作效率。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做了一項研究,對美國、英國等八個國家受訪者統計調查,大多受訪者表示希望有更靈活的工作制。
工作時間可細分為有效工作時間,非有效工作時間,對不同特點崗位進行細分,或許更能夠提高企業組織運營效率。採取較為靈活休假安排,提高職工生活質量,工作時間越長不等於效率越高。
每天工作8小時更成功呢?還是工作16小時更成功呢?很難測量出最佳資料。一般地,人們工作8小時,自從英國工業革命時延續至今,十八世紀末期,許多製造業企業開始最大限度提高工廠產出時,增加勞動者工作時間,從8小時增加到10個小時甚至更多。1914年,福特汽車等一大批企業把工作時間再次縮短至8小時,福特汽車企業利潤率在兩年內提高一倍。
每天工作8小時原因是歷史上就是這樣,並不是科學驗證的工作時間。據哈佛商業評論研究,管理能量而不是時間,讓人們重新思考。著名作家託尼·施瓦茨認為,管理好你精力,而不是時間。精力包括身體能量、你的情緒能量,你的幸福感,能量而不是時間,因為人類與機器人截然不同。
生物學知識告訴我們,人類的思維可以在給定時間內集中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然後,人們需要二十分鐘到半小時的休息,然後再次開始下一個任務,能夠更高效完成,這是一個更有效的超級節奏。達爾文和狄更斯每天工作約四個小時,卻取得了非凡成就,達爾文每天用三個90分鐘工作,零碎時間用來散步、打盹,休閒,午飯。適度休息或許是為更高效工作進行合理投資。
據研究顯示,每週工作25小時工作的科學家並不比每週工作35小時科學家效率低,相反,達爾文,狄更斯,很多藝術家,懂得更合理使用時間。換句話說,假若在裝配線上八小時是最佳工作時間,那麼,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發展,勞動者需要更多時間想象、思考,創意。
如何更好地使用我們的時間?
現在,並不是說每個勞動者一定每天工作10小時或者15個小時,而是如何更有效組織好工作,享受美好生活,俗話說,會生活的人更會工作。建築師不一定整天上班,他們也需要時間思考圖紙,參加會議,恢復電子郵件。科學家不一定每天科研,也需要時間旅遊,參加體育活動。安排好每天日程,提高效率。
給大腦一些時間,或許是成功的關鍵。
來自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