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MemSQ 高階工程師卡洛斯·比諾(Carlos Bueno,他曾寫過有關電腦科學和批判思維的兒童小說《Lauren Ipsum》。)撰文稱,矽谷文化出現了問題,需要徹底顛覆自己的文化。以下為該文的主要內容
矽谷文化及模仿矽谷的亞文化都出現了問題,在編織人們身份和樹立自我價值感中成為一個設計漏洞。有影響力的人或其他非常聰明的人都至死不肯承認這點。但我認為,這個漏洞確實存在,應該在事情變得更糟前修復這個漏洞。
當今社會文憑很重要,看看我就是沒有。我是位程式設計師,而且是優秀的那類。我曾在多家公司工作,有些公司被收購了,有一家上市了。我也曾創辦過多家公司,並接受了數百次的採訪。我寫了受好評的書籍,常常受邀演講,並受到白宮的表彰。我設計了優化計算機叢集的新穎方法,這些計算機叢集常常價值數十億美元。幾乎可以肯定,你們也用了我編寫的程式。
但如果我現在求職,我的簡歷在初選時可能就被扔了。20 年前,我在讀高中時參加了防輟學計劃,允許我只上半天課。每天下午我去一家新創公司工作。上世紀 90 年代初是瘋狂的時代,只要知道 HTML 哪怕是傻子也能找到工作,我就是其中一員。我沒有高中文憑也沒有駕照,這都沒關係。他們讓我試,我抓住了機會。
此後,程式設計的總體質量和職業化不斷提高,這是好事,不是問題所在。但問題是,矽谷完全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們創造了一個虛偽的客觀精英潮流,一種偽科學的神話,實際上真實想法是隻有行為做事與我們一樣的人才值得注意。在故作姿態地摒棄舊的商業法則後,我創造的新法則依然是換湯不換藥。
甚至有人說:“有關在早期團隊中的多元化是重要的或好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你應該儘可能讓早期團隊單一化。”此人就是 PayPal 的創始人馬克斯·列夫臣(Max Levchin)。他向希望與他一樣成功的年輕人講述這種神話。實際上他的思維比所講的話要精妙,但精妙和反省並非想在短時間裡發財的年輕人的共同特徵。造富英雄的鼓勵甚至導致更為狹隘的心胸。
由於人才市場的緊缺,這種狹隘帶來了問題,難以找到合適的人。史丹佛畢業生都能收到多家公司的邀請,因為企業沒有時間培養人才。另一方面,很多似乎不錯的求職者在面試時被淘汰,因為他們犯了一些不符合“文化要求”所有方面的無意義錯誤。
當然,解決方案並非自我反省或問些有關形成這個過程的價值和假設的難題,而是寫“解說員”的部落格文章,幫助求職者初步瞭解“這種文化”。當僱傭困難更讓人絕望時,這種例子就更多了。比如,一個女孩子去求職,被要求與創始人喝咖啡、與團隊吃晚飯最後去酒吧玩。
表面上看,在輕鬆的環境下了解求職者沒什麼錯。但要想想有些人可能不喜歡這種面試前的文化適應。比如說不喝酒的人。還有些公司要求求職者在穿著打扮和行為上與眾不同,彷彿在說“學習我們的文化是你的責任”。同樣的求職者可能下次會吸取教訓,但在科學決策過程中,這種因素完全沒必要考慮。
如何在矽谷獲得成功
我要說的是,遵守下面 7 個原則,你就有機會加入一家矽谷文化的新創公司。
1、住在矽谷,如果你沒有,就搬過去。
2、我們希望你的步點“自然”地與我們一致,意思就是靈活掌握時間。
3、不要穿著太花哨,也不要太低調。
4、與眾不同,找到讓我們驚喜的方法。
5、說出一些我們部落格上的內容並融入到對話中。
6、我們不是真想與你談話,你需要在我們的社交圈內找個朋友介紹。
7、我們是客觀精英人群,強烈不允許任何否定的暗示。
如何改變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是寫下他們未書面化的規則,讓我們所有人都引以為戒。“特權”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私人法律”,其是保密的、拒絕分析和不能分析的,在權利上完全偏向內部人士。
第二是在於你自己。不要讓其他人反映你的觀點,而要自己提出觀點。嘗試記住最後一次改變了你的看法的人。設想下,一個行業如此被 30 歲以下的白人和亞洲人主導,而且他們不斷告訴每個人只僱用他們的朋友,這可能是反常的。想象下公平的未來應該是怎樣,如何實現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