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品覺:大家好!

主持人:車老師一直致力於電子商務尤其是資料方面的研究,在這方面車老師絕對是國內的專家。談到電子商務,談到資料這兩個維度,我個人覺得這兩個恰恰是國內發展最快的兩個方向,大資料也好,電子商務也好發展都非常快,能不能介紹一下這兩個領域的交集?國內的電子商務平臺對於資料分析資料管理目前是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車品覺:很糾結,很多電商在去年或者兩年前其實開始知道有資料分析,最近來講,電子商務的環境也不太好,但是資料這個東西,也不是一時之間能夠給出你非常好,非常大的效果的,所以挺糾結,當他發展非常快速的時候電商都想建一片天。到現在環境差了,很多電商對於資料就有點猶豫了,有些公司也會進行裁員等,我只能用一個詞“蠻糾結”來形容電商裡面的資料。但樂觀來講的話,很多公司還是對BI這方面非常感興趣,還在繼續投資。

主持人:電商企業在資料這方面有什麼樣的明顯誤區嗎?

車品覺:明顯的誤區就是,一講到資料就總說是資料營銷,等於說,它把資料想象為一個很重要的利器,我覺得這是沒問題的。本來資料就應該產生價值,但如果過於現實,在很多時候,有一些底層的資料基本功沒做好,但把資料想象為,資料營銷等同於資料我覺得是一個蠻大的誤區。

另外一個誤區跟電商沒有太大的關係。大資料這個詞語用的爛了,每個人用自己的方法來解釋大資料,然後利用大資料的詞變成了一個營銷的詞了。

主持人:您能具體解釋一下大資料嗎?

車品覺:一個是資料的量越來越大,一個是資料的種類越來越多,第三個是資料的實時性越來越重要。這三個是講大資料,但是如果不把資料應用放在商業的場景上去解決一些商業問題的話,資料大其實也是沒用的,但當我們講到用資料來解決一些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更重要的是把相關的資料區分出來。上午跟一號店的朋友在聊,他們也說資料都很多,很雜,怎麼辦。我說是的,資料很多,但凡資料多的時候,處理資料,把資料做的乾淨是有成本的,並且是要把相關資料集中處理,以及去解決一個企業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東西更重要。更好於我們拼命說大資料很厲害,大資料能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我覺得這反而會把這個行業做砸了。因為我很擔心中國的資料就這麼做下去,會非常像前幾年的體驗物聯網的體驗式,在一定時間裡,產品經理會非常紅,到了資料分析師都會提到,我很怕這個東西在中國裡面又變成前面幾個問題了。一堆一堆的人都說這是資料分析師,一堆人說這是產品的人,一堆人說這是使用者體驗師,但每個範疇的人都不會有這個水平。反而搞的非常浮躁,我是有點這樣的擔心。

主持人:目前國內的資料型人才,他們在自己具體的自身業務上存在哪些盲點?就像您剛剛所說,他們把資料分析,把大資料理解的太簡單了。

車品覺:其實把大資料理解的太簡單,通常都是商業場景的一個人對大資料有藉助利益點的一些供應商,通常是他們會比較注重這個事情,不會是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一般盲點最大的地方有兩個,大部分是以技術來驅動,不以商業來驅動,很多時候,好象是一個技術人才在做一個事情,而不是一個商業的人員在做這個事情。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誤區,就是商業的理解不夠深。往往這只是建立在一個資料平臺上,我覺得這個應該是最大的誤區。但如果你要資料分析師多理解一個商業場景的話,我覺得必須要BI,這個團隊的Leader給他們非常清楚的支援,我覺得你們要了解更多的關於商業的鍛鍊。

我舉一個例子,前段時間我看了他們的報告,我立即跟分析師說你們不要在公司裡面,你們跑出去看看中國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多出去看看,回來之後我們再談資料。我覺得這點蠻重要的,資料分析師要培養他的商業感覺,怎麼培養?我覺得更多的企業應該這樣想,或者更多的資料分析師應該想商業的理解應該怎麼樣培養。

主持人:您覺得行為資料跟商業資料是密不可分的嗎?

車品覺:肯定的。

主持人:這兩者之間存在什麼樣相輔相成的邏輯?

車品覺:有關你講的行為資料是講使用者的行為資料,中間的連線點是我們沒有辦法顧及到消費者,有什麼樣的資料足夠讓我們把這個人區分出來,當你能夠把他區分出來的時候,其他的行為資料才有用。如果你不能把這個使用者區分出來,即使你擁有多少的大資料其實也沒用。商業的場景上,跟我們行為資料的連線點,這個是什麼人呢?所以很多人已經在美國人說,這個是消費者技能,不是商業技能。因為商業技能總是以公司的層面來看資料,不是以消費者的層面來看資料。所以消費者的行為其實顯得更重要。

主持人:相對比較成熟的電商平臺來說,他們對於資料理解,存在一些誤區一些盲點,對於一些剛剛介入電子商務領域的傳統企業來說,當他們談資料的時候,車老師,您有什麼比較好的建議或者是意見給他們?

車品覺:其實我覺得,傳統企業進去網際網路或者網際網路從業蠻成熟的一些公司,在資料上我並不覺得他們有多大的優勢,已經在點上裡面的公司,我不覺得他們有多大的優勢。因為做資料的時候,很多時候發現很多的電商公司他們在做資料的時候是無意識的,他收集資料,但是收集資料的時候並沒有想,這個資料收集完之後能幫我解決什麼問題,其實人家也有一個BI團隊,我也有一個BI團隊,人家出現經營報告,我也有經營報告,也要做。反正傳統企業,有的時候我的朋友進來的時候,更多反而是說我剛開始做,我想問問這樣做對我有什麼樣的好處。我該從哪裡做起?並不能說真正的電商在資料上跟傳統企業在資料上有多大的壁壘。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企業的準備,他說,我需要一個資料團隊,或者我需要一個BI團隊的時候,我覺得老闆應該想想,那它給我的到底是什麼?我的目標什麼?如果我建了一個BI團隊三個月我應該看到什麼東西,六個月後應該看到什麼東西?而不是我準備要建一個BI團隊不知道他們幹什麼,先養一堆兵覺得未來是有用的,我覺得是在其他的商業裡面很少做的。

我覺得在資料上也一樣。老闆才是最需要被教育的一部分。我在阿里有兩年多,我覺得在阿里的兩年多來講,我的進步,或者我團隊的進步,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我的老闆對我的支援,義無反顧把資源給我,讓我去支援他們,我也很用心把資料產生價值,然後讓我的老闆們覺得有用。因為短時間來講,老闆可能會對資料感興趣,但是長時間來講,還是要給出價值來,你價值給不出,絕對沒有任何一個老闆會給你騙一年的。肯定有一些東西你讓他爽,他才會繼續給出這個資源,我感覺是這樣,商業價值很重要。

主持人:您對BI團隊的KPI考核指標有哪些?

車品覺:這個問題真的很到位,一個BI團隊因為是後臺部門,很難說你做了多少交易,我KPI是多少。我給BI團隊的評價很簡單,凡是你提出的觀點,我說的是商業分析,凡是你能提出的觀點,能在我月度經營的報告裡面去提出來,並且得到管理者或者是部門去應用,而得到好處,我認為你就可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分析師了。如果你每天在做資料分析,也沒有得到公司管理層和公司的應用,也得不到結果,那你就不是一個分析師。你是一個不可取的分析師。如果你的觀點能夠讓公司顛覆性的看見它以前所沒看到的東西,那你是一個超出期望的分析師。我是這樣看一名商業分析師的。

這也是很多公司對商業分析師,沒有一個瞭解,所以他不知道怎麼去培養他們。我現在的分析師們到每個月底都蠻緊張的,因為他們知道,到了月底要抓功課了,每個分析師進來都會問他們,你們這個月對公司的觀點是什麼?拿出觀點而不是拿出資料。這個我覺得蠻重要的。

我也可以分享一個事情,我對自己團隊的週報很重視,每週的週報,每個分析師當他給我週報的時候,他要對應他所支援的商業場景,先給我的是你所支援的部門上個禮拜,它有什麼樣的運營方案,商業的活動是怎麼樣的?不是資料。

第二條你剛才跟我講到,他們有什麼移動的資料要我知道。

第三個才是你上個禮拜幹什麼。

第四個是你上個禮拜你所負責的部門他們有什麼行動。

四條裡面第一條是講到你服務的部門,他們運營計劃是怎麼樣。你作為一名分析師,否則連你服務方的運營計劃都不知道,你怎麼做分析師呢?所以我感覺兩種方法,一種是週報來練,一種是月報來練,我跟我的分析師說,當你發現你的觀點最後沒有放到我的報告中,你知道我對你的感覺是怎麼樣,反正你的觀點不在我的報告中,等於我不認同你的觀點,所以你的觀點也沒有放在我的報告裡。

via:i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