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用休眠軟體資產 提升企業軟實力

paulyibinyi發表於2011-04-22
作為軟實力的企業軟體資產,應該隨著積累而更加增值,業務價值也變得越來越大。

  尊重軟體智慧財產權,複用軟體資產

  如何不讓公司花太多的錢?那就是要用好軟體資產管理系統,將軟體資產進行復用,這是非常重要的。剛建立軟體資產管理制度的時候會有一些麻煩,但是如果管理方式正確,那就不會變得流於形式。在宏基,軟體資產是有所有權的,折舊的賬是記在部門的賬上的,那麼作為部門來說,如果不用該軟體,也希望能夠減輕自己的負擔,自己不用的時候也希望能夠將其移轉給其他部門,這樣其負擔的費用也會減少。因此,我認為需要用一些制度來形成良性的迴圈。

  宏股份有限公司諮詢技術總處後勤諮詢系統處處長  趙翠珍

  與業務戰略對接,推動企業創新

  我們主要提供的是資訊服務,因此無形資產是比較集中的,對無形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將極大地增強我們的競爭力,而且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對智慧財產權等方面也都非常關注。我覺得在進行軟體資產管理的時候,要讓企業的管理層見到效益,用業務上的語言與他們進行溝通,從上而下地推行,才能夠成功。而且對於中國航信來說,對系統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因此我們非常需要有整體上的管理架構,在此基礎上實現我們新的創新。

  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中心生產排程部總經理  戚前方

  “我們企業當中到底有多少種軟體、多少許可證,真是搞不清楚。”國內某大型集團公司CIO如是說,“特別是最近集團領導提出要進行集團統一化管控,更是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該集團下屬各分子公司大部分都是單獨採購,部署軟體、資訊系統,如何將分子公司的軟體資產集中統一管起來,並且讓集團公司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得各分子公司的資料成為了擺在該CIO面前的一大障礙。

  隨著中國改革的推進,資訊化越來越成為企業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之一,軟體也已經成為了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企業核心競爭要素之一。但是,像該集團公司這樣未對軟體資產進行有效、統一管控的狀況在國內各企業當中並不鮮見,軟體分散購買、軟體擱置等情況比比皆是,這不僅造成了企業投資浪費,而且非集中化的軟體資產管理還為企業的集中統一管控帶來不便。隨著國內企業在資訊化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對於很多大型企業,每年在軟體方面的投入均在千萬元、甚至億元以上,實際上,軟體包括其中所包含的資料、流程都是企業軟實力的體現,如果企業能夠基於這些軟實力引領企業業務發展、增強創新能力,將會給企業帶來無可限量的未來發展空間。

  “作為一家無形資產較集中的企業,我們非常關注對軟體資產的管理,”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中心生產排程部總經理戚前方說道。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信)成立於2000年10月,由中國民航計算機資訊中心聯合當時所有國內航空公司發起成立,2001年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交易。“其實,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起,我們就已經開始從事IT行業,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有一些遺留的資產,這些資產在不同階段都有其價值,但是如何對這些資產進行管理和利用一直以來是我們比較重視的。”戚前方說道。

  宏股份有限公司也從很早就開始關注軟體資產管理,透過將全球各分公司軟體標準化、集中化、統一管理,宏看到了軟體資產“增值”的能力。透過將財務系統標準化、集中化,目前,宏總部僅需要4天時間就能夠獲得全球各分公司的財務數字,而在以往,這個數字是半個月。除此之外,增強軟實力後的宏公司,新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大大縮短,將新公司業務融入公司整體的能力大大增強。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支援服務部專家認為,宏在軟體資產管理方面的實踐甚至可以作為軟體資產管理方面的範本,供眾多的企業借鑑和學習。

  標準化、集中化、統一管理軟體資產

  創立於1976年的宏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品牌、第二大膝上型電腦供應商,在全世界各地設有分公司,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宏發展初期,主要是以業績為導向。” 宏股份有限公司諮詢技術總處後勤諮詢系統處處長趙翠珍說道,“但是,當宏做大做強後,管理就變成了一個較大的問題。”對於趙翠珍而言,她看到了宏當時分處各地的分公司的業務系統都不一樣,有的是自己開發的軟體,有的是用當地的軟體。當企業需要對業務進行最佳化、整合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當業務要合併的時候,各分公司的系統是很難合併的。”趙翠珍如是說。

  認識到這個問題之後,宏就開始了軟體集中化統一管理之路。第一步是從財務系統的整合開始。“因為財務相對比較標準,因此實施起來相對比較簡單。”雖然財務系統的整合相對簡單,但是在剛開始實施的時候依然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各個分公司都說自己有不一樣的地方,幾乎所有地區都持反對的態度。”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如果集中化管理之後,財務系統將完全由總部IT進行維護,這讓地區IT部門產生了牴觸情緒。

  但是,集中化管理所能夠帶來的效益讓宏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先標準化再進行整合的步驟。從客戶程式碼、銀行程式碼、流程的標準化做起,宏基建立了全球財務系統的標準。建立了全球標準後,“我們在每個地區進行說明,除非是當地稅種的問題,否則全部採用統一的標準和流程。”

  最後,宏將各個地區的財務系統全部換掉,換成了Oracle的財務模組,從而建立了全球統一的財務系統。“雖然,在最初的匯入階段我們花費了較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做完之後,維護起來非常容易了,而且效益顯著。” 趙翠珍感慨。為了實現宏全球財務系統的標準化、集中化、統一管理,宏花費了3年多的時間。但是最終,它使得宏總部能夠在4天時間獲得全球的財務資料,而且資料更加真實、準確。 “目前只有臺灣的一個6個人團隊在進行全球財務系統的維護,維護成本大大降低了。”

  在選擇財務系統的時候,宏也考慮了很多要素。“我們不希望成為‘軟體孤兒’,由於宏在全球運營,所以我們需要選擇國際性的大品牌。”趙翠珍談道,“與Oracle的合作讓我們利用全球最佳實踐,而且Oracle不斷地研發可以讓我們隨著業務、趨勢的發展一直不斷升級和改進。

  另外,“我覺得,標準化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不再依賴宏公司或者某個IT廠商的幾個技術高手。” 趙翠珍如此感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選擇有實力的供應商。”

  管理如水一樣可流轉的軟體資產

  除了對全球的財務系統進行了集中化統一管理,宏為了更好地管理其他的軟體資產,建立了軟體資產管理系統。宏全球的軟體都在該軟體資產管理系統當中進行註冊,其中包括軟體名稱、版本、維護的起止日期。“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什麼時候該簽訂維護合約。”趙翠珍說道,“因為我們有很多種類的軟體,包括辦公軟體、BI軟體,還有其它很多專業的軟體,如果沒有一套軟體資產管理系統的話,很多軟體我們就忽略掉了。”透過軟體資產管理系統,IT部門可以實時瞭解軟體的狀態,從而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而且,當企業中的某部門提出軟體購買需求的時候,IT部門會首先看這套軟體宏基是否已經擁有,如果還剩餘該軟體的license,那麼就可以在軟體資產管理系統中進行申請,經過一系列流程籤核後,將該license移轉給需要的部門,在移轉的同時,折舊也隨之移轉。“如果這種移轉是需要跨地區的,比如從一個國家移轉到另外一個國家,Oracle公司內部會有一套標準的工作流程,協調對方國家的技術人員與內部商務人員完成整個移轉程式。”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支援服務部專家如是說,“而且,作為Oracle來說,我們非常鼓勵客戶能夠這樣做,因為我們認為,軟體資產就像水一樣,是可以流轉的。”如此一來,對於企業來說,就能夠儘量減少軟體的閒置,讓其物盡其用。

  如果使用者所申請的軟體企業並未購買,或者已無剩餘license,IT部門就會召集會議,看各部門、各地區是否還有對此種軟體的需求,調查使用者數、需要購買的license數量,然後統一與軟體廠商溝通,在購買的時候獲得比較好的價格。“我們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這個月臺灣買了50個license,下個月美國又買,分散購買無法獲得價格上的最大優惠。”

  中國航信在軟體資產管理方面,面臨著比宏更大的挑戰。“由於中國航信現在發展速度非常快,因此對運營、控制成本等方面都帶來了一些挑戰。”戚前方說,“而如果我們要控制成本,遇到了一個很大的挑戰——過去歷史資產、無形資產沒有記錄。 於是在資產管理方面,開始利用EAM系統,以期建立集中的軟體、硬體資產管理,將我們的軟體資產變成未來創新的軟實力。同時,我們希望能夠在整體的管理架構以及物理架構上進行統一規劃,在此基礎上實現我們新的創新。”

  “保先”軟體資產

  “中國航信的發展速度很快,而且在資訊化方面的投資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所以現在我們有非常多的軟體資產。”戚前方說道。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有些軟體資產在“賬面”上折舊結束了,“賬面”價值成為了“零”,從財務上來看,軟體資產似乎是“貶值”了。

  然而,實際上即使是已經“貶值”、賬面為零的軟體資產,仍然在企業業務運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其中包含的企業資料依然是企業管理者進行決策的重要基礎。如何讓軟體資產“歷久彌新”、不斷“升值”?如何讓軟體資產跟上企業發展的腳步,甚至引領企業的發展?

  趙翠珍道出了宏的做法。“我們的軟體是4年折舊,當其殘值是零的時候,本應當報廢,但是我們透過購買軟體廠商的維護、支援,使得我們的軟體能夠不斷地升級,這樣,一方面我們的軟體可以及時跟上最新的IT發展趨勢,同時它對我們公司的實際價值又提高了。” 除此之外,在宏,軟體資產是有所有權的,所有權在哪個部門,折舊的賬就記在哪個部門,“如此一來,對該軟體沒有需求的部門就傾向於將該軟體轉移給有需要的部門。”形成良性迴圈後,不僅軟體實現了其最大價值,而且也節省了企業的投資花費。這樣,軟體就成了可以增值的資產,顛覆了傳統“資產總會貶值”的觀念。

  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支援服務部專家也對此種做法表示了贊同,“其實,作為軟實力的企業軟體資產,是應該隨著積累而更加增值,業務價值也變得越來越大。” 

作為軟實力的企業軟體資產,應該隨著積累而更加增值,業務價值也變得越來越大。

  尊重軟體智慧財產權,複用軟體資產

  如何不讓公司花太多的錢?那就是要用好軟體資產管理系統,將軟體資產進行復用,這是非常重要的。剛建立軟體資產管理制度的時候會有一些麻煩,但是如果管理方式正確,那就不會變得流於形式。在宏基,軟體資產是有所有權的,折舊的賬是記在部門的賬上的,那麼作為部門來說,如果不用該軟體,也希望能夠減輕自己的負擔,自己不用的時候也希望能夠將其移轉給其他部門,這樣其負擔的費用也會減少。因此,我認為需要用一些制度來形成良性的迴圈。

  宏股份有限公司諮詢技術總處後勤諮詢系統處處長  趙翠珍

  與業務戰略對接,推動企業創新

  我們主要提供的是資訊服務,因此無形資產是比較集中的,對無形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將極大地增強我們的競爭力,而且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對智慧財產權等方面也都非常關注。我覺得在進行軟體資產管理的時候,要讓企業的管理層見到效益,用業務上的語言與他們進行溝通,從上而下地推行,才能夠成功。而且對於中國航信來說,對系統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因此我們非常需要有整體上的管理架構,在此基礎上實現我們新的創新。

  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中心生產排程部總經理  戚前方

  “我們企業當中到底有多少種軟體、多少許可證,真是搞不清楚。”國內某大型集團公司CIO如是說,“特別是最近集團領導提出要進行集團統一化管控,更是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該集團下屬各分子公司大部分都是單獨採購,部署軟體、資訊系統,如何將分子公司的軟體資產集中統一管起來,並且讓集團公司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得各分子公司的資料成為了擺在該CIO面前的一大障礙。

  隨著中國改革的推進,資訊化越來越成為企業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之一,軟體也已經成為了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企業核心競爭要素之一。但是,像該集團公司這樣未對軟體資產進行有效、統一管控的狀況在國內各企業當中並不鮮見,軟體分散購買、軟體擱置等情況比比皆是,這不僅造成了企業投資浪費,而且非集中化的軟體資產管理還為企業的集中統一管控帶來不便。隨著國內企業在資訊化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對於很多大型企業,每年在軟體方面的投入均在千萬元、甚至億元以上,實際上,軟體包括其中所包含的資料、流程都是企業軟實力的體現,如果企業能夠基於這些軟實力引領企業業務發展、增強創新能力,將會給企業帶來無可限量的未來發展空間。

  “作為一家無形資產較集中的企業,我們非常關注對軟體資產的管理,”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中心生產排程部總經理戚前方說道。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信)成立於2000年10月,由中國民航計算機資訊中心聯合當時所有國內航空公司發起成立,2001年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交易。“其實,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起,我們就已經開始從事IT行業,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有一些遺留的資產,這些資產在不同階段都有其價值,但是如何對這些資產進行管理和利用一直以來是我們比較重視的。”戚前方說道。

  宏股份有限公司也從很早就開始關注軟體資產管理,透過將全球各分公司軟體標準化、集中化、統一管理,宏看到了軟體資產“增值”的能力。透過將財務系統標準化、集中化,目前,宏總部僅需要4天時間就能夠獲得全球各分公司的財務數字,而在以往,這個數字是半個月。除此之外,增強軟實力後的宏公司,新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大大縮短,將新公司業務融入公司整體的能力大大增強。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支援服務部專家認為,宏在軟體資產管理方面的實踐甚至可以作為軟體資產管理方面的範本,供眾多的企業借鑑和學習。

  標準化、集中化、統一管理軟體資產

  創立於1976年的宏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品牌、第二大膝上型電腦供應商,在全世界各地設有分公司,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宏發展初期,主要是以業績為導向。” 宏股份有限公司諮詢技術總處後勤諮詢系統處處長趙翠珍說道,“但是,當宏做大做強後,管理就變成了一個較大的問題。”對於趙翠珍而言,她看到了宏當時分處各地的分公司的業務系統都不一樣,有的是自己開發的軟體,有的是用當地的軟體。當企業需要對業務進行最佳化、整合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當業務要合併的時候,各分公司的系統是很難合併的。”趙翠珍如是說。

  認識到這個問題之後,宏就開始了軟體集中化統一管理之路。第一步是從財務系統的整合開始。“因為財務相對比較標準,因此實施起來相對比較簡單。”雖然財務系統的整合相對簡單,但是在剛開始實施的時候依然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各個分公司都說自己有不一樣的地方,幾乎所有地區都持反對的態度。”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如果集中化管理之後,財務系統將完全由總部IT進行維護,這讓地區IT部門產生了牴觸情緒。

  但是,集中化管理所能夠帶來的效益讓宏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先標準化再進行整合的步驟。從客戶程式碼、銀行程式碼、流程的標準化做起,宏基建立了全球財務系統的標準。建立了全球標準後,“我們在每個地區進行說明,除非是當地稅種的問題,否則全部採用統一的標準和流程。”

  最後,宏將各個地區的財務系統全部換掉,換成了Oracle的財務模組,從而建立了全球統一的財務系統。“雖然,在最初的匯入階段我們花費了較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做完之後,維護起來非常容易了,而且效益顯著。” 趙翠珍感慨。為了實現宏全球財務系統的標準化、集中化、統一管理,宏花費了3年多的時間。但是最終,它使得宏總部能夠在4天時間獲得全球的財務資料,而且資料更加真實、準確。 “目前只有臺灣的一個6個人團隊在進行全球財務系統的維護,維護成本大大降低了。”

  在選擇財務系統的時候,宏也考慮了很多要素。“我們不希望成為‘軟體孤兒’,由於宏在全球運營,所以我們需要選擇國際性的大品牌。”趙翠珍談道,“與Oracle的合作讓我們利用全球最佳實踐,而且Oracle不斷地研發可以讓我們隨著業務、趨勢的發展一直不斷升級和改進。

  另外,“我覺得,標準化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不再依賴宏公司或者某個IT廠商的幾個技術高手。” 趙翠珍如此感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選擇有實力的供應商。”

  管理如水一樣可流轉的軟體資產

  除了對全球的財務系統進行了集中化統一管理,宏為了更好地管理其他的軟體資產,建立了軟體資產管理系統。宏全球的軟體都在該軟體資產管理系統當中進行註冊,其中包括軟體名稱、版本、維護的起止日期。“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什麼時候該簽訂維護合約。”趙翠珍說道,“因為我們有很多種類的軟體,包括辦公軟體、BI軟體,還有其它很多專業的軟體,如果沒有一套軟體資產管理系統的話,很多軟體我們就忽略掉了。”透過軟體資產管理系統,IT部門可以實時瞭解軟體的狀態,從而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而且,當企業中的某部門提出軟體購買需求的時候,IT部門會首先看這套軟體宏基是否已經擁有,如果還剩餘該軟體的license,那麼就可以在軟體資產管理系統中進行申請,經過一系列流程籤核後,將該license移轉給需要的部門,在移轉的同時,折舊也隨之移轉。“如果這種移轉是需要跨地區的,比如從一個國家移轉到另外一個國家,Oracle公司內部會有一套標準的工作流程,協調對方國家的技術人員與內部商務人員完成整個移轉程式。”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支援服務部專家如是說,“而且,作為Oracle來說,我們非常鼓勵客戶能夠這樣做,因為我們認為,軟體資產就像水一樣,是可以流轉的。”如此一來,對於企業來說,就能夠儘量減少軟體的閒置,讓其物盡其用。

  如果使用者所申請的軟體企業並未購買,或者已無剩餘license,IT部門就會召集會議,看各部門、各地區是否還有對此種軟體的需求,調查使用者數、需要購買的license數量,然後統一與軟體廠商溝通,在購買的時候獲得比較好的價格。“我們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這個月臺灣買了50個license,下個月美國又買,分散購買無法獲得價格上的最大優惠。”

  中國航信在軟體資產管理方面,面臨著比宏更大的挑戰。“由於中國航信現在發展速度非常快,因此對運營、控制成本等方面都帶來了一些挑戰。”戚前方說,“而如果我們要控制成本,遇到了一個很大的挑戰——過去歷史資產、無形資產沒有記錄。 於是在資產管理方面,開始利用EAM系統,以期建立集中的軟體、硬體資產管理,將我們的軟體資產變成未來創新的軟實力。同時,我們希望能夠在整體的管理架構以及物理架構上進行統一規劃,在此基礎上實現我們新的創新。”

  “保先”軟體資產

  “中國航信的發展速度很快,而且在資訊化方面的投資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所以現在我們有非常多的軟體資產。”戚前方說道。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有些軟體資產在“賬面”上折舊結束了,“賬面”價值成為了“零”,從財務上來看,軟體資產似乎是“貶值”了。

  然而,實際上即使是已經“貶值”、賬面為零的軟體資產,仍然在企業業務運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其中包含的企業資料依然是企業管理者進行決策的重要基礎。如何讓軟體資產“歷久彌新”、不斷“升值”?如何讓軟體資產跟上企業發展的腳步,甚至引領企業的發展?

  趙翠珍道出了宏的做法。“我們的軟體是4年折舊,當其殘值是零的時候,本應當報廢,但是我們透過購買軟體廠商的維護、支援,使得我們的軟體能夠不斷地升級,這樣,一方面我們的軟體可以及時跟上最新的IT發展趨勢,同時它對我們公司的實際價值又提高了。” 除此之外,在宏,軟體資產是有所有權的,所有權在哪個部門,折舊的賬就記在哪個部門,“如此一來,對該軟體沒有需求的部門就傾向於將該軟體轉移給有需要的部門。”形成良性迴圈後,不僅軟體實現了其最大價值,而且也節省了企業的投資花費。這樣,軟體就成了可以增值的資產,顛覆了傳統“資產總會貶值”的觀念。

  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支援服務部專家也對此種做法表示了贊同,“其實,作為軟實力的企業軟體資產,是應該隨著積累而更加增值,業務價值也變得越來越大。” 

 尊重軟體智慧財產權,複用軟體資產

  如何不讓公司花太多的錢?那就是要用好軟體資產管理系統,將軟體資產進行復用,這是非常重要的。剛建立軟體資產管理制度的時候會有一些麻煩,但是如果管理方式正確,那就不會變得流於形式。在宏基,軟體資產是有所有權的,折舊的賬是記在部門的賬上的,那麼作為部門來說,如果不用該軟體,也希望能夠減輕自己的負擔,自己不用的時候也希望能夠將其移轉給其他部門,這樣其負擔的費用也會減少。因此,我認為需要用一些制度來形成良性的迴圈。

  宏股份有限公司諮詢技術總處後勤諮詢系統處處長  趙翠珍

  與業務戰略對接,推動企業創新

  我們主要提供的是資訊服務,因此無形資產是比較集中的,對無形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將極大地增強我們的競爭力,而且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對智慧財產權等方面也都非常關注。我覺得在進行軟體資產管理的時候,要讓企業的管理層見到效益,用業務上的語言與他們進行溝通,從上而下地推行,才能夠成功。而且對於中國航信來說,對系統的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都非常高,因此我們非常需要有整體上的管理架構,在此基礎上實現我們新的創新。

  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中心生產排程部總經理  戚前方

  “我們企業當中到底有多少種軟體、多少許可證,真是搞不清楚。”國內某大型集團公司CIO如是說,“特別是最近集團領導提出要進行集團統一化管控,更是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該集團下屬各分子公司大部分都是單獨採購,部署軟體、資訊系統,如何將分子公司的軟體資產集中統一管起來,並且讓集團公司能夠更加方便地獲得各分子公司的資料成為了擺在該CIO面前的一大障礙。

  隨著中國改革的推進,資訊化越來越成為企業取得市場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之一,軟體也已經成為了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企業核心競爭要素之一。但是,像該集團公司這樣未對軟體資產進行有效、統一管控的狀況在國內各企業當中並不鮮見,軟體分散購買、軟體擱置等情況比比皆是,這不僅造成了企業投資浪費,而且非集中化的軟體資產管理還為企業的集中統一管控帶來不便。隨著國內企業在資訊化方面的投入不斷增加,對於很多大型企業,每年在軟體方面的投入均在千萬元、甚至億元以上,實際上,軟體包括其中所包含的資料、流程都是企業軟實力的體現,如果企業能夠基於這些軟實力引領企業業務發展、增強創新能力,將會給企業帶來無可限量的未來發展空間。

“作為一家無形資產較集中的企業,我們非常關注對軟體資產的管理,”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執行中心生產排程部總經理戚前方說道。中國民航資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信)成立於2000年10月,由中國民航計算機資訊中心聯合當時所有國內航空公司發起成立,2001年2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交易。“其實,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起,我們就已經開始從事IT行業,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有一些遺留的資產,這些資產在不同階段都有其價值,但是如何對這些資產進行管理和利用一直以來是我們比較重視的。”戚前方說道。

  宏股份有限公司也從很早就開始關注軟體資產管理,透過將全球各分公司軟體標準化、集中化、統一管理,宏看到了軟體資產“增值”的能力。透過將財務系統標準化、集中化,目前,宏總部僅需要4天時間就能夠獲得全球各分公司的財務數字,而在以往,這個數字是半個月。除此之外,增強軟實力後的宏公司,新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大大縮短,將新公司業務融入公司整體的能力大大增強。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支援服務部專家認為,宏在軟體資產管理方面的實踐甚至可以作為軟體資產管理方面的範本,供眾多的企業借鑑和學習。

  標準化、集中化、統一管理軟體資產

創立於1976年的宏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品牌、第二大膝上型電腦供應商,在全世界各地設有分公司,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宏發展初期,主要是以業績為導向。” 宏股份有限公司諮詢技術總處後勤諮詢系統處處長趙翠珍說道,“但是,當宏做大做強後,管理就變成了一個較大的問題。”對於趙翠珍而言,她看到了宏當時分處各地的分公司的業務系統都不一樣,有的是自己開發的軟體,有的是用當地的軟體。當企業需要對業務進行最佳化、整合的時候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當業務要合併的時候,各分公司的系統是很難合併的。”趙翠珍如是說。

  認識到這個問題之後,宏就開始了軟體集中化統一管理之路。第一步是從財務系統的整合開始。“因為財務相對比較標準,因此實施起來相對比較簡單。”雖然財務系統的整合相對簡單,但是在剛開始實施的時候依然遇到了很大的阻礙。“各個分公司都說自己有不一樣的地方,幾乎所有地區都持反對的態度。”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如果集中化管理之後,財務系統將完全由總部IT進行維護,這讓地區IT部門產生了牴觸情緒。

  但是,集中化管理所能夠帶來的效益讓宏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先標準化再進行整合的步驟。從客戶程式碼、銀行程式碼、流程的標準化做起,宏基建立了全球財務系統的標準。建立了全球標準後,“我們在每個地區進行說明,除非是當地稅種的問題,否則全部採用統一的標準和流程。”

  最後,宏將各個地區的財務系統全部換掉,換成了Oracle的財務模組,從而建立了全球統一的財務系統。“雖然,在最初的匯入階段我們花費了較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做完之後,維護起來非常容易了,而且效益顯著。” 趙翠珍感慨。為了實現宏全球財務系統的標準化、集中化、統一管理,宏花費了3年多的時間。但是最終,它使得宏總部能夠在4天時間獲得全球的財務資料,而且資料更加真實、準確。 “目前只有臺灣的一個6個人團隊在進行全球財務系統的維護,維護成本大大降低了。”

在選擇財務系統的時候,宏也考慮了很多要素。“我們不希望成為‘軟體孤兒’,由於宏在全球運營,所以我們需要選擇國際性的大品牌。”趙翠珍談道,“與Oracle的合作讓我們利用全球最佳實踐,而且Oracle不斷地研發可以讓我們隨著業務、趨勢的發展一直不斷升級和改進。

  另外,“我覺得,標準化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不再依賴宏公司或者某個IT廠商的幾個技術高手。” 趙翠珍如此感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選擇有實力的供應商。”

  管理如水一樣可流轉的軟體資產

  除了對全球的財務系統進行了集中化統一管理,宏為了更好地管理其他的軟體資產,建立了軟體資產管理系統。宏全球的軟體都在該軟體資產管理系統當中進行註冊,其中包括軟體名稱、版本、維護的起止日期。“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什麼時候該簽訂維護合約。”趙翠珍說道,“因為我們有很多種類的軟體,包括辦公軟體、BI軟體,還有其它很多專業的軟體,如果沒有一套軟體資產管理系統的話,很多軟體我們就忽略掉了。”透過軟體資產管理系統,IT部門可以實時瞭解軟體的狀態,從而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而且,當企業中的某部門提出軟體購買需求的時候,IT部門會首先看這套軟體宏基是否已經擁有,如果還剩餘該軟體的license,那麼就可以在軟體資產管理系統中進行申請,經過一系列流程籤核後,將該license移轉給需要的部門,在移轉的同時,折舊也隨之移轉。“如果這種移轉是需要跨地區的,比如從一個國家移轉到另外一個國家,Oracle公司內部會有一套標準的工作流程,協調對方國家的技術人員與內部商務人員完成整個移轉程式。”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支援服務部專家如是說,“而且,作為Oracle來說,我們非常鼓勵客戶能夠這樣做,因為我們認為,軟體資產就像水一樣,是可以流轉的。”如此一來,對於企業來說,就能夠儘量減少軟體的閒置,讓其物盡其用。

  如果使用者所申請的軟體企業並未購買,或者已無剩餘license,IT部門就會召集會議,看各部門、各地區是否還有對此種軟體的需求,調查使用者數、需要購買的license數量,然後統一與軟體廠商溝通,在購買的時候獲得比較好的價格。“我們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這個月臺灣買了50個license,下個月美國又買,分散購買無法獲得價格上的最大優惠。”

  中國航信在軟體資產管理方面,面臨著比宏更大的挑戰。“由於中國航信現在發展速度非常快,因此對運營、控制成本等方面都帶來了一些挑戰。”戚前方說,“而如果我們要控制成本,遇到了一個很大的挑戰——過去歷史資產、無形資產沒有記錄。 於是在資產管理方面,開始利用EAM系統,以期建立集中的軟體、硬體資產管理,將我們的軟體資產變成未來創新的軟實力。同時,我們希望能夠在整體的管理架構以及物理架構上進行統一規劃,在此基礎上實現我們新的創新。”

  “保先”軟體資產

  “中國航信的發展速度很快,而且在資訊化方面的投資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所以現在我們有非常多的軟體資產。”戚前方說道。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有些軟體資產在“賬面”上折舊結束了,“賬面”價值成為了“零”,從財務上來看,軟體資產似乎是“貶值”了。

  然而,實際上即使是已經“貶值”、賬面為零的軟體資產,仍然在企業業務運營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其中包含的企業資料依然是企業管理者進行決策的重要基礎。如何讓軟體資產“歷久彌新”、不斷“升值”?如何讓軟體資產跟上企業發展的腳步,甚至引領企業的發展?

  趙翠珍道出了宏的做法。“我們的軟體是4年折舊,當其殘值是零的時候,本應當報廢,但是我們透過購買軟體廠商的維護、支援,使得我們的軟體能夠不斷地升級,這樣,一方面我們的軟體可以及時跟上最新的IT發展趨勢,同時它對我們公司的實際價值又提高了。” 除此之外,在宏,軟體資產是有所有權的,所有權在哪個部門,折舊的賬就記在哪個部門,“如此一來,對該軟體沒有需求的部門就傾向於將該軟體轉移給有需要的部門。”形成良性迴圈後,不僅軟體實現了其最大價值,而且也節省了企業的投資花費。這樣,軟體就成了可以增值的資產,顛覆了傳統“資產總會貶值”的觀念。

  甲骨文(中國)軟體系統有限公司支援服務部專家也對此種做法表示了贊同,“其實,作為軟實力的企業軟體資產,是應該隨著積累而更加增值,業務價值也變得越來越大。”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199859/viewspace-69316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