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作者為Josh Miller,他是Branch和Potluck的聯合創始人。他在文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媒體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下一家超大型媒體公司會是一個類似Twitter的技術平臺型公司。

我們公司Branch Media一直是遊走在媒體和技術的交匯地帶。看看我們的導師吧:Jonah Peretti,BuzzFeed 和赫芬頓郵報的創始人,媒體派;Evan Williams,Blogger、Twitter 和 Medium 這幾家技術類平臺公司的創始人,技術派。我們希望能做一個讓多數人不再沉默參與到討論中來的平臺,但是最活躍的使用者依然是傳統的媒體人。

結果就是,我從兩個世界中都學到了不少東西,而且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如果媒體公司願意放下傳統的條條框框,不去想“媒體公司該怎麼做”,而是開始向技術產品派一樣去思考問題,會有很大的機會。換句話說,如果媒體公司願意接納“移動潮”和“UGC”這些概念,會火。

關上門來,消費者領域的技術公司和媒體公司都會告訴你,由於移動端的增長,Web端的流量已經不是在下滑,而是在迅猛的下跌。

如果你的網站上移動端的流量還沒超過 Web 端,等等就快了。我碰到的所有產品經理和編輯對此論斷都表示贊同,雖說此前我也曾低估了這一趨勢的迅猛程度。

消費者一方面在移動裝置上花的時間越來越多,一方面對原生應用的期待也會更高。同網站不一樣,應用通常是沒有 Beta 版的,人們會希望你快速迭代,給出更好用的版本。即使這樣,內容釋出者依然在放棄原生應用,轉而採用更具擴充套件性、也更划算的響應式設計。一家主流數字出版商的頭兒告訴我,幾年前,媒體界的人都想做個原生 iOS 應用,現在,已經沒有幾家會花心思在這方面了。

他們是怎麼想的呢?“既然我們的讀者可以在 Twitter 或者 Facebook 上通過朋友關係獲取我們網站上最精華的內容,幹嘛還要用我們的原生應用呢?”於是大家索性去優化移動版網頁,至少保證讀者在 Twitter 上開啟時還能看得過去。如果媒體公司能夠像技術公司一樣認真想想自己的基本假設呢?“好吧,我們也許該重新思考下我們公司到底是幹什麼的,我們到底要做出什麼樣的產品。”

在 Top 100 的免費應用榜中,沒有一個是傳統媒體公司,就連某些不知名的應用(比如這個Police Scanner+)的排名都比紐約時報高。這就表明,問題不是出在介面或者速度問題上,而是更深層的原因。看看新聞領域裡有哪些應用做的不錯的,你會發現有 Reddit 和 Flipboard 這類應用,簡單的說:

最好的原生產品,遠比傳統產品穿上移動的外衣要強許多。

雖然媒體和技術公司都在創造新的內容,兩方卻都將彼此視為完全不同的型別。媒體,是領工資的專業作者在編輯的監管下創造內容,技術平臺公司,則是由海量使用者無償的生產內容,所謂 UGC。在現實中,其實都是在網際網路上的輸入框裡打字的人類罷了。

大家之所以認為兩者不同,通常是因為如下論點:專業的作者和編輯是不能快速擴張的,而 UGC 的體制則嚴重威脅到“新聞標準”。話雖如此,技術平臺型公司和媒體公司卻已經開始有融合的跡象了。技術型平臺開始推出編輯型產品,比如 LinkedIn 的 Influencers,Facebook 的 Trending Topics,Twitter 的@EventParrot,Medium 的付費投稿人。同時,媒體公司也在像越來越多的讀者開放自家的 CMS(內容管理系統),讓讀者可以在自己的平臺上創造內容:比如 Gawker 的 Kinja、BuzzFeed 的社群投稿,Forbes 的投稿人網路,還有華爾街日報的部落格。

想想也是有道理的:社交網路和智慧手機的發展讓每個人都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專業作者和業餘選手的內容因此可以在同一個品牌下共存。下一個超大型的媒體公司,其核心一定會是一家技術平臺型公司,一定程度上對某些之前只是讀者的人開放。倒不是說記者和編輯會消失,而是另一股勢力會崛起,這批勢力中的選手可能是某位教授或者業內專家,他們過去只能頂著一個隨便取的名字,在文章下面的評論中發表看法。

再想一步,你會發現CMS(內容管理系統)其實就是邀請制的技術型平臺。

如果傳統媒體繼續在“媒體究竟該幹什麼”這類問題上浪費時間爭論,而不去關注消費者的動向(移動化和 UGC),很可能會錯失一波很大的機會。雖然我只是一個不懂廣告業務的產品型選手,但是小心了媒體人,那些剛畢業整天拿著 iPhone 的孩子們,可能不會同情你們的。

自: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