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從平臺經濟到平臺經濟學

大資料週刊發表於2018-12-24


平臺經濟有四個特徵,依賴使用者的高度參與、供求雙方的資訊精確匹配、雙邊網路外部性及大規模跨界。平臺經濟產生了兩個重要顛覆:傳統廠商的規模經濟被打破,以及廠商的財富密碼發生了改變——從流水線變成演算法。從經濟學理論研究的角度看,需要關注具有大資料的平臺是否帶來新型的計劃經濟,平臺演算法外部性的正負性,以及平臺經濟應該保持多大的冗餘度。



640?wx_fmt=jpeg

平臺經濟的誕生

2016—2017年,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成為全球經濟中最強大、最具創新精神的關鍵部分。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呈現出數字化資訊的快速流動與大規模社會化協作,融合網際網路經濟與實體經濟,平臺本身成為經濟與社會的新主角。網際網路平臺呈現出三個重要特徵:一是平臺成長到與市場、企業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整個社會中的主導公司形態從產品型公司轉向平臺型公司。三是技術驅動的網際網路平臺成為經濟、社會與生活中新的資源配置與組織方式。網際網路平臺連線人們的線上線下生活,由平臺企業演化出平臺生態或平臺經濟已是大勢所趨。

網際網路平臺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從電商平臺到行業平臺再到平臺經濟。在平臺經濟發展的早期,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電商平臺率先崛起。隨著網際網路與產業融合加深,平臺的產業領域不再侷限於零售業電商平臺,而是趨於多元化發展。例如,出現了眾包、共享等諸多基於網際網路平臺的新產業領域。隨著平臺進入產業領域越來越豐富,其對產業和產業組織變革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平臺逐步由一種商業現象發展為一種經濟形態。

中國發展平臺經濟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中國經濟增長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又步入了創新資源全球化階段。“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的產業鏈組織方式,正在以平臺為核心重組產業生態。例如,雙創活動產生了創客和大量製造資源的連線平臺,高階創新創業資源的連線,成為區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平臺經濟的崛起為中國製造業彎道超車帶來了重要機遇。

由上可知,平臺經濟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和政策工具,經濟學理論能否給予這些現象自洽的解釋,並在政策制定中給予恰當的指引,值得探討。

平臺經濟的特徵

對於平臺經濟,本文給出的定義就是指依託實體交易場所或虛擬交易空間,吸引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因素加入,並以促成雙方或多方之間進行交易或資訊交換為目的的商業模式。從這一定義中不難發現,平臺經濟是一種商業模式的革新,而非產品本身的創新。支撐網際網路的技術因素有九個要素,分別為:“技術驅動”:雲端計算(Cloud)、移動終端(Mobile)、技術表達(APP);關鍵環節:數字化(Digitalization)、連線(Connection)、精準匹配(Match);“人的需求”:社交化(Social)、賦能(Enabler)、生態(Ecosystem),也可稱作網際網路平臺特性的九宮格。

平臺經濟最主要的特徵就是依賴於使用者參與。谷歌將使用者的搜尋行為轉換為具有豐富價值的廣告,臉書運用線上社交蒐集並出售使用者的精準畫像,而優步則看準使用者的交通需求充分排程私人汽車。平臺能調動使用者參與生產,也會對使用者產生巨大影響。樂觀派們強調,以優步為代表的平臺能夠釋放未被充分使用的個人資產的商業價值,而類似於Youtube的平臺則將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成為具有靈活工作時間並從平臺得到收益的創業者。對勞動者和工作任務提供匹配服務的平臺可能使勞動力市場更有效率,同時會出現一個工作崗位和價值創造都極度分散化的社會。

平臺經濟的第二個特徵是資訊精確匹配。某種型別的交易,如果有很多潛在買家和賣家,如何撮合兩個群體達成交易將至關重要,而平臺效率也集中體現為撮合效率。平臺經濟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其連線一切的特性及其虛擬空間打破時間限制與物理空間距離,使得企業超越區域小市場,面向全國或全球大市場,從針對存量的“頭部”發展到擴充增量的“長尾”,從人工操作處理為主發展到工具的技術替代。平臺是連線上下游、供需端或買賣方的第三方或第四方服務,也是從撮合交易、資源配置、開源創新等過程中,通過降低交易費用、分享價值增值收益的經營實體。

平臺經濟的第三個特徵體現為雙邊市場、交叉網路外部性。網路外部性有很多型別,但其中一種特別值得關注,即“雙邊網路外部性”。“雙邊網路外部性”意味著,已加入該平臺的買家越多,則賣家加入該平臺的潛在收益也越高;同樣,已加入該平臺的賣家越多,則買家加入該平臺的潛在收益也越高。由此,買家和賣家是否加入該平臺,乃是一種“雞生蛋,蛋生雞”的正反饋過程。而對平臺企業而言,如何達到正反饋,流量是基礎,如何持續獲取流量是打造平臺生態圈的關鍵。

平臺經濟的第四個特徵就是跨界。隨著資源共享範圍越來越廣、程度越來越深,產業內部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產業通過平臺實現的跨界融合現象也愈加顯著。新經濟格局下,產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打破原有產業邊界,產業之間跨界現象顯著。平臺型企業通過連線多邊群體,整合多方資源,設立規則與機制,滿足多邊群體的需求,充當連線、整合的角色。傳統企業也可利用連線、整合的思維去創造更大的價值。企業通過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創造更多的價值連線,提升效率,帶來增值。企業還可以通過協同上下游夥伴,甚至同業競爭者,一起設計新格局、新規則,為供應方及需求方帶來更大增值。此外,企業可通過跨界整合,創造全新的價值。

總之,平臺追求的是在環形的、不斷迴圈的、受反饋驅動的過程中,最大化生態系統的總體價值。對平臺企業而言,難以複製的資源是社群及其成員擁有和貢獻的資源,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資料是平臺企業的首要資產。平臺經濟的魅力在於凝聚資源,將傳統經濟鏈條式的上中下游組織重構成圍繞平臺的環形鏈條。平臺將原本冗長的產業鏈彎曲成了環形,企業端使用者通過平臺直接觸及消費者,節省的各個環節都提高了產業效率。

平臺經濟的顛覆

傳統工業經濟以行業分工為主要特徵,行業之間邊界清晰,涇渭分明。傳統企業處在單向、線性價值鏈的一環,只需面向客戶交付產品或服務,充當生產者和交付者的角色。傳統企業考慮的核心是如何低成本、高質量、高效率地交付產品,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傳統企業尋求最大化產品或服務的使用者生命週期價值,聚焦整個線性過程的末端。生產過程主要依託線下物理空間,開始圍繞一個區域小市場,從貿易銷售介入生產製造再進入研發創新形成“產供銷人財物”一體化。一旦一個區域小市場成熟了,通過擴大再生產進行滾動式的橫向擴充,這中間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整個過程叫做滾動發展和線性增長。這個過程就是經濟學意義上的規模經濟,主要是供給側的規模經濟。

平臺經濟的出現改變了這個過程。從封閉的以產定銷發展到反向資源配置的敏捷供應,最終實現無邊界、無距離、自成長的爆發成長。需求方越來越個性化,而生產方越來越小批量,所以供給側和需求側都有反規模效應。供給側需要彈性生產,需求側需要使用者畫像。規模效益主要體現為平臺上的大規模資訊匹配帶來了巨量交易。以平臺經濟為核心的經濟體與工業時代的經濟體大不一樣,從廠商的規模經濟轉移到平臺的規模匹配。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明顯地看出產品的定價權在轉移,大多數廠商只能被動適應平臺的要求:降價促銷和參與各種購物節。平臺上的大規模資訊匹配,還衍生出兩個“副產品”。一個是物流倉儲,另一個是支付,原因就是這兩項業務很容易標準化。物流公司的規模越大效益越好,支付公司也是如此。從過去生產方的規模經濟、需求方的規模經濟,演變成平臺方控制的支付規模經濟和物流倉儲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方式變了,經濟活動的重心也跟著發生變化,其中原因就是平臺側的規模經濟(包括支付和物流)取代了原來的生產方的規模經濟。

傳統經濟還有兩個特徵:高摩擦和高耗散。以服裝業為例,如果一個品牌服裝的成本是100元,商場的定價大約是12倍,市場的平均倍數為8.9倍。近兩年,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大約降到到8倍以下,但終端依然是高定價。在服裝行業的供應鏈中,各環節之間都有交易成本,還有物理空間成本,這就是高摩擦。所謂高耗散,就是指資源最終的有效利用率。例如,從中東進口石油最後真正由消費者享受的價值(用作動力的石油)可能不足17%,80%左右的資源全部耗散掉了。因而過去的經濟體是高摩擦、高耗散的經濟體。這種高摩擦、高耗散經濟體的一大特點,就是中間環節多。工業時代把這些環節進行分工及專業化操作,極致就是流水線生產。工業時代流水線生產方式的出現,使每一個生產崗位都有了標準化和通用性,可以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再加上專業分工的門檻“保護”,就業崗位數量相對穩定,持續期限較長。只要提高一個最普通體力勞動者的工作效率,就能提高生產效率,大規模地產生財富,普通的體力勞動者和廠商的利益是一致的。

平臺經濟就是要減少這種摩擦和耗散,而減少摩擦和耗散恰好也是平臺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減少生產和交易過程中的摩擦和耗散,需要各種技術手段的支撐,資料、知識用於決策,關鍵在於平臺上的演算法。從這種意義上來看,如何分享節約下來的蛋糕,演算法發明人和廠商的利益是一致的。從流水線到演算法,財富的密碼明顯發生了變化,這個變化的背後,意味著資本方的利益正在從與普通大眾結盟轉向與小眾知識精英結盟轉變。 

平臺經濟學的研究方向

與工業時代相比,網際網路時代,資料、演算法成為生產要素、財富生成機制的變革,財富的創造機制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平臺經濟是否能發展為平臺經濟學?筆者認為可以鮮明地提出平臺經濟學,總結這個時代新生力量,對舊的理論進行迭代,有三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新計劃經濟

平臺經濟是程式碼和商業的特殊結合,網際網路成為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流通中的數字中介,平臺必須“標準化”參與者專門從事的各種活動,包括思想、知識、勞動力和其他閒置資產的使用權。這顯然涉及法律和合同所產生的規制,但也是通過分類納入和排除、分化的程式碼來實現。例如,在共享經濟中,優步要求對司機進行背景調查,以便與使用該服務的乘客之間建立相互信任。這些標準化的包含、排除和區分對於穩定參與者的期望尤其重要,也是平臺進行計劃和組織的基礎。

平臺可以調動參與建設新數字經濟流通的基礎設施。數字經濟迴圈是通過平臺對後設資料進行編碼、部署演算法處理資料點之間的關係、使用指令碼互動協議、配置可視特徵和預設值的介面,實現資料、軟體和硬體之間的無形連結。然而,平臺不是簡單的傳播,而是積極引導、製作和程式設計流通。這種作用似乎看到了“計劃經濟”的影子,馬雲甚至認為平臺可以產生“新計劃經濟”。

線下的物理市場是各種各樣的、分散的,交易效率並不高。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上的平臺有眾多交易,成為最有效的市場,所以平臺經濟是最名副其實的市場經濟。但是,平臺積累了大資料資源,通過對此分析,可以預測下一階段某個物品交易的價格走勢,這又是計劃經濟的典型特徵。由此形成“悖論”,值得理論界關注並進行深入研究。對於一個平臺來說,其價格體系是由平臺推薦的,或完全由交易雙方博弈,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完全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挑戰。

(二)演算法經濟學

谷歌、今日頭條、騰訊社交網路、摩拜單車和阿里巴巴等是網路時代有代表性的平臺企業,其共同點是都運用了大規模匹配的演算法,這一殺手鐗堪比工業時代的流水線。工業時代稱為大規模製造,數字經濟時代稱為大規模匹配,誰能匹配得最優,誰就獲得了財富創造的手段。谷歌和今日頭條實現了人與資訊的匹配,騰訊社交網路實現了人與人的匹配,摩拜單車實現了人與裝置的匹配,阿里巴巴實現了人與商品的匹配。匹配演算法決定了交易的效率,排位的先與後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有重大差別。這種平臺的匹配演算法帶來不同經濟效益的現象,筆者將其命名為演算法經濟學。

在平臺的匹配演算法中,有一種被稱為“競價排名”,通俗地說,誰給的錢多就把誰排在前面。競價排名演算法給平臺帶來最大的收入,但是,也會有產生“魏澤西”事件的風險。因此,演算法經濟學就是要測量平臺演算法的正負外部性。從監管的角度看,這才是要抓的重點。需要監管平臺演算法對整個社會來說,其效應是正是負。平臺匹配演算法的效率越高,經濟執行越有利,減少耗散、摩擦越多,平臺創造的財富越多,但其外部性不能為負。

(三)冗餘經濟學

過去的經濟學是一個“浪費型”經濟學。一個商品,經過物流轉十圈,所謂“豆腐賣成肉價錢”,只要參與的每個人都能分到錢,就能計入GDP的總量,但中間環節未必都是有效率的。而平臺經濟減少摩擦、減少耗散,就意味著這個經濟體系更有效率。

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平臺直接對接,在現實生活中,一級批發、二級批發,甚至實體店都沒有了。中間環節的消失意味著就業崗位的消失,平臺經濟也是減少就業的經濟學。未來十年左右,人工智慧技術將廣泛應用。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遇到的減少就業的技術。平臺經濟加上人工智慧,將使一個國家的失業問題雪上加霜,必須未雨綢繆。

對此,筆者設想解決的辦法是:在平臺各個環節,採用只降低耗散,不降低摩擦的方案,在平臺運營中,保持一定水平的“冗餘度”。也就是說,只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在工作效率和就業崗位尋求一個平衡,可以稱之為“冗餘經濟學”。多邊市場中,協調網路效應尤其重要,可以多增加平臺的判斷和評估系統。數字經濟本身就是聲譽經濟,構建穩定的聲譽經濟成為數字經濟迴圈重要的基礎設施。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使用者對各種“產品”進行評價,包括:思想、知識、勞動、流通中閒置資產的使用權等,對這些“產品”的評價,人工智慧往往無能為力,推動多數人蔘與平臺經濟的體驗與評價,將是一個增加就業崗位最好的途徑。(呂本富: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來源:網際網路經濟學研究聯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