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使用者研究從業者的若干思考

發表於2012-07-13

來源:微博UDC

從2004年偶然接觸使用者研究起,有幸一致專注於網際網路的使用者體驗。今天作為同事和同行,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平時的個人思考。在這裡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多多指點一二。

1. 使用者研究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使用者研究只代表使用者。

我們在工作中,自覺不自覺都會受到夥伴要求肯定的暗示,比如有些產品特別希望獲得肯定,又或者和你關係不錯的設計師做的方案,是不是支援一下。

但是如果有一天,當我們的中性立場發生變化,今天那些要求我們支援的人,明天就可能懷疑我們的客觀性。

所以無論我們的上司和我們的朋友是誰?請記住我們在團隊當中只代表使用者說話,為使用者去堅持他們的權力。

2. 使用者研究的價值如何體現?

看不見,就等於沒有發生。

有人還記得績效面談的心情嗎?你是否試圖證明自己的工作績效,但是我可以負責地告訴你單獨一次面談的效果甚微。

當我有機會去聆聽別人的工作報告去評價他人的時候,引發我如下思考:

首先,我的想象力和時間都不夠,因此僅僅通過言語,我很難去想象和感受,你在某個專案過程的辛苦和努力。

其次,在商業環境中,我們都有自上而下的組織目標需要完成,所以我會更關注你對組織目標影響力。很可能,我的組織目標完成很大程度上依賴你的目標實現程度。

最後,我對一個人的評價更多是由平時積累和關鍵時間點印象來形成的。對不起,我沒有時間去全面考察一個人。我相信,老闆的時間更加分散。

所以我有一些建議:

A 加強平時的成果呈現,必須注重平時的細節。點滴的感受也許就是由你平時沒有關注的細節決定。

B 加強在關鍵時間點和關鍵人物的表現。20-80原則,很多地方都適用,大家可以多多體會。

C 你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某個領導分配的工作,你是在為自己幹活。你今天所有的行為,都會影響明天大家對你的判斷。

3. 在設計部門,使用者研究有何特殊性?

使用者研究需要設計思維。

溝通的重點是什麼? 換位思考,或者說對方說的話。因此既然我們在設計部門做研究,就要求我們懂設計和懂產品。

另外,做用研的同學可能特別愛使用模型或者概念說問題,但是我們都玩過擊鼓傳花的遊戲,文字在每個人的大腦中理解不完全一致。一方面僅僅通過文字來溝通,很容易引起歧義;另一方面大家又愛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理解內容,這是人性。用更視覺化的方式溝通效率更高。

當然設計思維不僅僅是指視覺化,另一個方面是指解決問題的方案。做使用者研究最容易挑剔,這個不行,那個不好,很不受大家待見,因為你和大家立場是對立的,是鬥爭關係。當有一天,你能從解決方案的思路解決問題,你會發現你和大家是站在一邊的,是為了更好解決問題,那才是夥伴關係。

設計思維能很好幫助我們大家: 視覺化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4. 使用者研究工作範圍有哪些?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做使用者研究。

我們是為使用者體驗負責,所以任何有助於提升使用者體驗的事情,我們都應嘗試。向公司同事宣傳使用者導向的重要性,鼓勵大家去做使用者體驗活動,自覺地提升我們專業性,去使用者生活環境真正瞭解使用者,敢對老闆說NO,去研究技術程式碼,甚至自己去做設計方案。。。。。。

是的,凡是你認為有助於提升使用者體驗的事情,你都應該去做,不要限制自己。去做正確的事情,即使你暫時沒有獲得支援。世界因你而不同!

我很幸運,八年來能專注於一件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