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次參加雙11時,阿里巴巴集團技術長張建鋒實現了“喝茶過零點洪峰”的心願。

“今年雙11不是由我指揮的,是機器一起指揮的”,張建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雙11不僅是史無前例的社會化大協同,機器智慧的大規模應用,也讓今年的雙11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機協同。藉助全球最大的“2017混合雲”和機器智慧,人類可以專注更擅長的創新業務。

人機組團首次作戰的戰績如何?從11日零點開始,一個個數字不斷刷爆想象力。

24小時內,225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剁手黨無時差地交易超1682億元,其中無線成交佔比高達90%;支付寶支付筆數達到了14.8億筆,同比增長41%;支付峰值達到25.6萬筆/秒,是去年的2.1倍,再次重新整理去年創下的峰值紀錄;產生的物流訂單量達到8.12億單……

更令人欣喜的是,人機協同並不止於阿里的電商業務。

通過阿里巴巴自主研發的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阿里雲飛天以線上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經濟提供計算資源、網際網路正規化和資料智慧,支撐包括生產製造、金融、物流等各行各業在內的全社會雙11。

人類歷史上最大“人機協同”實踐

2009年,天貓開啟第一次雙11活動時可能沒有想過,雙11會演變成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機協同“超級工程”——技術運維、商品推薦、客服、支付、物流等各個環節都引入機器智慧。

阿里雲華北3地域資料中心機器人“天巡”每天在機房巡邏,能接替運維人員以往30%的重複性工作。

AI排程官“達靈”將資料中心資源分配率拉昇到90%以上。

人工智慧助手‘阿里小蜜’在雙11當天承擔95%的客服諮詢。

‘螞蟻安安’一天可以回答800萬個提問。

菜鳥智慧貨倉機器人單日可發貨超過100萬件。

AI設計師“魯班”,在雙11期間設計了4.1億張商品海報。

阿里機器智慧推薦系統雙11當天為使用者生成超過567億個不同的專屬貨架,像智慧導購員一樣,給消費者“億人億面”的個性化推薦。

作為開放的普惠科技平臺,每一家企業、商家、創業者都能通過阿里雲ET人工智慧獲取這些機器智慧的能力,用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去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事實上,阿里雲ET人工智慧還活躍在城市大腦、工業製造、智慧交通、智慧客服、法庭速記、氣象預測等領域,能力包含但不限於視訊影像識別、語音合成、智慧互動、實時計算等。

商業“超級工程”背後的阿里雲

提到“超級工程”,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三峽大壩、人類進入太空等物理空間的技術突破與創新。

事實上,為支撐雙11,阿里巴巴構建的技術體系已經成為代表網際網路技術巔峰的“超級工程”,是商業、經濟、科技變革的最大試驗場。 這一中國技術方案的持續迭代和升級,也成為天貓雙11為世界貢獻的最佳實踐。

11月11日零點,如同銀河落九天的瞬間,全世界上億的人流在網際網路上彙集。

“史無前例的網際網路規模,14萬明星品牌的商業協同、金融級的安全保障”,張建鋒介紹,為應對這個世界級的難題,阿里巴巴混合部署了線上計算、離線計算以及公共雲,構建了全球最大規模的混合雲。

2017年的“雙11混合雲”背後意味著社會資源利用率的提升。新採用的“混部技術”將離線計算叢集與線上計算叢集混合部署。雲本身的彈性意味著計算資源可多可少,能實現1小時內10萬臺伺服器的快速擴容,而“混部技術”則提升了計算資源本身的利用率。雙重彈性下整體成本比傳統方案節省了50%。

阿里雲將很快為客戶提供這一能力,以普惠科技為客戶降低成本創造新價值。隨著混合雲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社會的資源利用率也將由此躍升。

為應對全球的雙11現象,阿里雲也在全球4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籌備的1200+CDN節點,從容應對了雙11期間的天量訪問。

從2009年第一次雙11的區區5200萬交易額到如今的1682億,既磨鍊了阿里巴巴的技術,也讓阿里雲成為全世界領先的雲端計算服務商。

雲端計算服務全社會的雙11

雙11如社會引擎,帶動了社會的大部分行業。這些行業也在當天迎來了往前一年往後小半年的業務最高峰。甚至由雙11引發的全社會雙11的計算需求會大大超出雙11本身,因為雙11已經成為撬動社會產業鏈式反應的第一步。

一份資料顯示,雙11消費者以及包括生產製造、批發零售、快遞物流的環節共計有超過6億人或多或少地參與其中。而全鏈條背後的計算動力源泉,仍然是“雲”。

通過聚石塔,天貓商家能彈性提升訂單處理能力,隨時擴容。雲端計算的彈性及高可用性有效保障物流行業常見的高併發、大流量場景。生產服務企業通過雲端計算和機器智提升生產良品率,並藉助IoT和區塊鏈來實現貨品的全生命週期的監管。

藉助阿里雲,茅臺在完成技術架構和系統升級後,不僅打通了就近配送的經銷渠道,還實現了市場上的每一瓶酒都可追溯。即便再過三五十年,客戶都能溯源自己的酒從何而來。這才只是開始,通過新技術喚醒企業的潛力所產生的交叉新增價值將是無法想象的。

阿里雲的使命是把阿里巴巴積累18年的技術與商業能力,包括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能力服務客戶,用網際網路和資料智慧的正規化去武裝各行各業行業,為線上線下互動、供應鏈互動等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