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長文記錄了強大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並講述了華人生物學家張鋒,以及基因編輯技術的歷史、科學、專利爭議和倫理紛爭等不為人知的故事。134歲的張鋒是哈佛-麻省理工布羅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 of Harvard and M.I.T)最年輕的核心成員,也是成就最大的人之一。1999年,張鋒還在得梅因市上高中時,就已經找到了一個能夠防止逆轉錄病毒(如HIV)感染人體的結構蛋白。這個蛋白讓他贏得了英特爾科學獎(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的三等獎,並獲得5.5萬美金的獎勵。他用這筆錢作為學費,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學業。在哈佛,他學習了化學和物理學。2009年,他從史丹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時,已經轉換了方向,幫助創立了光遺傳學(機器之心曾編譯過《紐約客》對光遺傳學的萬字介紹,其中也有相當篇幅提到張鋒的工作),這是一個強大的新學科,允許科學家用光來研究單個神經元的行為。 [caption id="attachment_6684" align="aligncenter" width="869"] CRISPR強大的基因編輯能力將為醫療行業開啟一扇全新的大門。圖/Todd St. John[/caption] 張鋒決定成為一名生物工程師,想要創造出修復破損基因的工具,而這些破損的基因正是導致人類諸多棘手疾病的罪魁禍首。接下來的一年,他作為學者學會(Society of Fellows)的一員,回到了哈佛大學,成為了首位使用類轉錄啟用因子效應物(TALE)的蛋白模組來控制哺乳動物基因的科學家。TALE可以替代轉錄啟用因子樣效應器。關於TALE,一名分子生物學家曾寫道:「想象一下,假如你能操控DNA上的某個特定區域……幾乎就像改錯字一樣簡單。」接著,他總結道,儘管這種進展「有可能永遠不會發生」,但是這種新技術已經是目前科學家所能做到的極致了。 29歲時,張鋒受邀到哈佛布羅德研究所組建自己的實驗室,那時他已經給全球數千個實驗室都在使用的基因工具箱貢獻了兩個關鍵的元件。他到來的第二天,就參加了一次會議,會上有人提到在某些細菌的DNA上發現了一個被稱為CRISPR序列的奇特序列。 「我當時從來沒聽過這個詞,所以我去google了一下。」張鋒說。當時我們在張鋒的辦公室聊天,從辦公室窗戶望出去能看到查爾斯河和燈塔山。張鋒留著個西瓜頭,方形的金屬框眼鏡把他的臉襯得更圓,張鋒把能找到的所有論文都讀了一遍,5年後,他依然驚訝於當時找到的東西。他發現,CRISPR是一串奇妙的DNA序列,能夠識別出入侵的病毒,然後派出一種特殊的酶把病毒切成碎片,並用病毒剩下的殘渣形成一種初級免疫系統。這段序列是一串從正反兩個方向讀都排列都相同的核苷酸序列,很像摩爾斯電碼,一系列短線被偶然出現的點分隔開。這個系統有個拗口的名字:短迴文重複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但縮寫CRISPR卻很好記。 [caption id="attachment_6697" align="aligncenter" width="1348"] 張鋒[/caption] CRISPR有兩個組成部分。第一個部分從本質上說是一個剪下DNA的「手術刀 」。另一個部分由RNA(基因組中傳遞生物資訊時最常用的分子)組成,它像一個嚮導,指導著「手術刀」在成千上萬的基因中搜尋,直到「手術刀」精確定位到它需要剪下和修復的那段核核苷酸序列。19世紀,路易·巴斯德( Louis Pasteur)對進行了一系列微生物病理實驗,從那時起,人們就清楚地知道人類等脊椎動物具有適應新威脅的能力。但是,很少有科學家意識到,單個細菌細胞也有可能採用同樣的方法,抵禦外來侵略。張鋒聽說 CRISPR的第二天便飛往佛羅里達參加一個基因學術會議。他並沒有出席會議,而是在酒店裡不停地用Google搜尋相關資訊。他說:「我就那麼坐著,讀了我能找到的所有關於 CRISPR的論文,我越讀越興奮。」 沒過多久,張鋒和其他科學家便意識到,如果大自然能把這些分子變成基因界的「全球定位系統」,那我們也同樣可以。研究者很快學會了如何合成嚮導RNA,並對它們進行編碼,以便將其運運送到每個細胞中去。一旦酶鎖定匹配的DNA序列,它就能精確地剪下和貼上核苷酸,其精確度幾乎與word中的「查詢替換」功能相當。張鋒告訴我:「這個發現太重要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它開啟了一系列會改變基因研究的新實驗。」 有了 CRISPR,科學家就能改變、刪除和替換任何動物身上的基因,包括人類。在小鼠身上,研究者已經使用這個工具修正了一些致病的基因錯誤,例如鐮狀細胞性貧血、肌肉萎縮症以及與囊性纖維化的基因缺陷。有團隊用它替換掉了引發白內障的變異;還有團隊用它破壞了HIV用來滲入免疫系統的受體。
(以下視訊是 CRISPR-Cas9技術的原理介紹,由張鋒親自參與制作。字幕由機器之心翻譯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