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包羅永珍論接地氣仍屬智慧家

沉默術士發表於2017-07-03

伴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物聯網已不再是一個新鮮詞,特別是近兩年尤為火爆,如果說4年前,時任總理溫家寶在無錫提出的“感知中國”吹響了中國物聯網產業的集結號,那麼,現在衝鋒的時候到了。

哪怕你沒有聽過物聯網,你也已經深陷它的“包圍圈”了:你的身份證中植入了物聯網最基礎的RFID(無線射頻技術);當你滿懷期盼地在淘寶上檢視寶貝的物流走向時,是快遞公司的一整套物聯網系統在背後默默支撐;而當你在超市開啟微信的“掃一掃”功能對著商品價籤掃描比價時,你正在見證騰訊這個網際網路巨頭向物聯網領域的挺進。

如今物聯網正在悄然無聲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智慧家居的推廣,智慧城市的建設無一不體現著它的應用。

2013年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物聯網元年”。在這一年,“物聯網”這個新潮的詞彙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各個省市的產業園區如雨後春筍一樣擠上這趟開向未來的高速列車;一直處於產業鏈底端“力爭上游”的海爾搶先一步,釋出了首款“物聯網冰箱”;中國首屆物聯網大會上一派熱火朝天,金燦燦的未來映照在每個人的臉上。

3年時間過去了,動輒上萬億的市場估值與科幻片一般的未來圖景已經不能再讓人們心潮澎湃,物聯網從熱門詞彙排行榜上消失,卻正在“潤物無聲”地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它是中國移動客服代表口中的包月增值服務,它是iPhone上跟蹤睡眠質量的APP應用,它是出現在小區門口的智慧家居體驗館……

中國物聯網大會已經開了四屆,從第一屆的概念探討,第二屆的技術之爭到今年的應用先行,見證了三年來物聯網在中國由空中樓閣到落地生根的歷程。從最初的虛無縹緲的概念到現在發展路徑日益清晰,物聯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作為一張包羅永珍、實現物物之間資訊交換和通訊的網路,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的資訊產業的第三次浪潮。將成千上萬種感測器植入每一件物體,使之像人一樣擁有“耳、目、口、鼻”,知冷知熱;通過WiFi、藍芽等無線通訊技術實現物體之間資訊的傳遞和交換;最後,在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中讓萬物資訊為人所用,為人服務。概而言之,感測層、網路層、應用層三位一體地編織起了這張有史以來最為雄心勃勃的大網。

隨著技術的進步,近年來物聯網硬體的發展在微型化、成本低廉化的方向上進展神速。目前,一個帶感測和計算功能的晶片已經可以做到2平方毫米,比一隻螞蟻還要小,而且成本已經控制在1美元之下,這在5年之前還是不可能實現的。

回過頭看全球物聯網,雖然感測層的技術早在十幾年前就已基本成熟,但是由於感測器之間缺乏標準統一的短距離、低資料傳輸速率無線通訊協議,所以只是一個個互不相連的“資訊孤島”。但是,近幾年來,ZigBee、Z-Wave等幾大無線通訊協議聯盟已經形成了鼎立之勢,一定程度上等於為“物物相連”鋪平了道路。其中,2011年成立的國際ZigBee聯盟成員已經超過420家,世界五百強企業過半數被囊括其中。

而新和創也是國內最早採用ZigBee通訊協議的企業,目前新和創所有智慧家居產品均採用ZigBee通訊協議,該協議相對於普通的WIFI協議更加安全。

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帶動了智慧家居的興起。而物聯網與手機通訊的緊密聯絡,促使了智慧家居、光感操作、溫度溼度適配等應用都將在Android得以發展。所以業界有這樣一種說法,物聯網爆發性增長的契機就是智慧終端 移動網際網路。

而今天的智慧家居,就是以這樣的形態出現在大眾的面前,手機、移動裝置控制 移動網際網路控制。而最近將會有很多智慧家居展會舉行,相信會熱鬧一番。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