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給作者的回信:寫書“開局”不順,應對策略幾何?

暘谷發表於2011-12-05

背景:一個很不錯的選題點,作者也很不錯,是相應技術社群比較活躍的技術人員,有實戰開發經驗,但很忙,沒有寫書經驗。大綱很早就討論好,並確定下來,但寫作過程中遲遲沒有按計劃階段性完成稿件,於是與作者電話溝通,得知其目前的進展和困惑,作者幾近沒有完成書稿的信心。於是有了下面的郵件。

XXX你好:

昨天的電話溝通看來很及時啊。

寫書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有技巧,又需要毅力,這些都是需要慢慢積累的,遇到困難也很正常,不用太有負擔。

針對我們們的書目前的進展和你所提的幾個問題,我給你幾個小建議,希望在寫作過程中對你有用。

問題:有些內容就幾句話就講完了,每一章寫下來都就幾頁,要寫到計劃的篇幅挺發愁的。

1.有一點要記住,就是書是寫給不懂這一技術的人員看的,所以有些你覺得可以一句帶過的內容可能真的需要詳細交代清楚,這樣自然也就從文字上保證篇幅了。

問題:目前獲得的訊息是,很快就要釋出新版本了,是不是等新版本釋出了,再繼續寫?

2.暫時不用估計版本更新的細節,把基本思路和知識點的部分先寫好,知識點、原理、基本原則、技巧等無論實現的細節如何變化,基本都還是固定的,畢竟萬變不離其宗,細節可逐步根據版本更新。

問題:目前很忙,沒有整塊的時間寫作,每次想寫完一章再溝通,但寫出一章真的很難,這樣寫作過程中自己很沒有成就感,堅持下來好難。

3.不要以很大的篇幅作為寫作的單位,可以考慮以小節(大概也就幾頁)作為寫作單位,逐個知識點展開,豐富內容。如果你一天就能完成一節,這樣比較容易有成就感,有了成果就很好堅持。

問題:原來也是有一個按月做的寫作計劃,但兩個月下來,發現每到月底才發現,離計劃差好多,根本沒有按計劃完成。

4.要做一個詳細的計劃,把每天期望的進展列在計劃中,然後每天記錄一下完成情況,這樣比較具體,既有動力,又有壓力,效果應該不錯。

問題:案例如何貫穿全文中一直想不好,所以案例也沒開始落在文字上。

5.另外一塊比較大的,就是把書中要貫穿的案例根據涉及的技術點單獨整理出來,包括原始碼部分,先不管書的知識點怎麼構思和安排,先把案例徹底做好,這個對你來說應該不難。

問題:除了案例,還有哪些能提升書的亮點的內容要體現,給些建議吧?

6.然後把案例程式碼和各章節知識點整合起來,讓案例的進展服從書的整體結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充分加上你的經驗、技巧的總結和分享,就有血有肉了,大致成型的書稿就有了。

問題:我一直在一遍一遍修改已經完成的部分,總是感覺不滿意,總是有些內容覺得要補充,所以感覺書就停滯在已經完成的小部分章節,從章節上看,絲毫沒有進展,很受打擊。

7.最後做逐步細化,細化包括完善文字和表達,提煉經驗和技巧,針對軟體版本修改細節,對知識點的增刪修改,更完善的書稿也就完成了。

如果按這個過程,是不是就不覺得書寫起來沒那麼難?

我根據你之前構思的大綱,大致幫你做了一個寫作的計劃,你可以嘗試按此計劃實施,相信很快我就能看到階段性成果。

1.寫作大綱按之前的討論和思考,定下來,不要搖擺。然後選一個樣章,從結構到寫作風格,到內容組織都想清楚,把樣章作為其他章節寫作過程中寫作風格的參考。

2.第4-9章:X天。這幾章都是講具體技術的知識點的,比較容易寫,只要按目錄,逐一內容寫出即可。這部分內容不要嫌羅嗦和簡單,重點是儘量在能體現這一技術的特色以及與傳統技術的思維模式的差異、優勢等的前提下講清楚技術點和技術細節。

3.第10-14章:X天。這部分是實戰的內容,估計你比較駕輕就熟,平日也會有不少的積累。這部分重點是不要奢望初稿就能把自己肚子裡的所有東西都倒出來,重點是把框架和思路想好,然後就開始動筆,在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充實,整個寫作過程中都可以不斷補充。

4.附錄A-C:X天。這部分估計B和C一天就基本可以完成,重點可能是A。其實A的部分可以先前面已經寫好的章節整理一部分出來,發現正文沒有體現的還可以擴充正文的內容,這樣兩頭互補,內容就會越來越充實。

5.第1-3章:X天。其實都是寫文字描述,可以整理一些現成的資料,然後按自己的思路、邏輯和語言歸納總結就Ok了。

按這個時間表,全書的初稿大致在X月就可以成型。這個初稿可能文字還不流暢,可能還會增刪改,這都沒關係的,以為後面還有X天左右的時間修改、豐富和潤色。

如果你覺得我的這個計劃可行,後面我會盯著你逐步完成,希望我們共同努力能出一本對讀者很實用的好書!

祝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