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模作樣學翻譯:樂譯隨想之一

高翌翔發表於2012-04-11

光陰荏苒,從2011年08月23日“圖靈社群”正式上線至今已經快8個月了(關於各種讚美之詞此處略去10,000字 :D)……自從圖靈社群上線之初俺就混跡於此,儘管只有短短8個月,但是俺不僅目睹了社群的快速成長,而且深深感受到自身的變化。

寫在前面

光陰荏苒,從2011年08月23日“圖靈社群”正式上線至今已經快8個月了(關於各種讚美之詞此處略去10,000字 :D)……自從圖靈社群上線之初俺就混跡於此,儘管只有短短8個月,但是俺不僅目睹了社群的快速成長,而且深深感受到自身的變化。

不過本文只談與“翻譯”有關所思所想。據俺所知,圖靈公司對於翻譯質量一直非常重視,不但譯出的書本本精彩,而且還有各位認真負責編輯老師嚴把質量關,其中嚴謹治學、一絲不苟的@李鬆峰老師是俺學習的榜樣!

言歸正傳,吉爾伯特·海特Gilbert Highet)曾說過:

A badly written book is only a blunder. A bad translation of a good book is a crime. -- Gilbert Highet

寫本爛書不過是件糗事。而把好書譯成爛書卻是種犯罪!——吉爾伯特·海特

crime-scene-do-not-enter

或許有人會說,這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吧?答:請注意,您正在縱容犯罪!請參閱《[冷飯新炒]侯捷談“走出計算機書籍翻譯的誤區”》,文中侯捷老師對當年(2004年)令人堪憂的計算機翻譯書籍出版現狀做了鞭辟入裡的分析,今天重讀仍感受頗多。

雖然我們無法阻止他人犯罪,但是我們至少要管好自己,儘量少犯罪、不犯罪。當然,並不是說要少翻譯、不翻譯。恰恰相反,應多多翻譯,通過不斷地犯罪來積累“犯罪經驗”,從而達到對各種罪行了如指掌的地步,此時您才真正具備了阻止犯罪的實力!

翻譯的解釋

translate_people say hello

在開始犯罪之旅前,不妨先來看下“翻譯”的解釋。在漢典中“翻譯”有兩種常用解釋:(1)用一種語言文字來表達另一種語言文字;(2)從事翻譯的人。可見,解釋(1)是從輸入和輸出的角度來看待翻譯,而解釋(2)則是一種職業或角色,雖然二者並未涉及翻譯的過程,但是至少說明了翻譯的目的及參與者(現在還包括機器翻譯)。接下來看下百度百科中的解釋

翻譯,英文Translation,是指在準確通順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資訊轉變成另一種語言資訊的行為。翻譯是將一種相對陌生的表達方式,轉換成相對熟悉的表達方式的過程。其內容有語言、文字、圖形、符號的翻譯。

其中,“翻”是指對交談的語言轉換,“譯”是指對單向陳述的語言轉換。

“翻”是指對交談中的兩種語言進行即時的、一句對一句的轉換,即先把一句甲語轉換為一句乙語,然後再把一句乙語轉換為甲語。這是一種輪流的、交替的語言或資訊轉換。

“譯”是指單向陳述,即說者只說不問,聽者只聽不答,中間為雙語人士,只為說者作語言轉換。

雖然此解釋大同小異,不過它進一步闡釋了“翻”和“譯”的區別。

準確地說,本文關注的只是單向的“譯”,而不是雙向的、難度更高的“翻”!

英譯漢雜談

引經據典到此為止,現在分享一些俺在“英譯漢”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先說下譯者心理狀態的調整,簡述如下:

  1. 誠意——希望通過英譯漢學習分享知識;
  2. 正心——即虛心誠實,不僅要牢記三人行必有我師,而且要踐行不恥下問、聞過則喜、知錯就改、棄舊圖新;

並非翻譯時如此,只要是學習就應如此!誠意正心是個人持續進步的保證。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翻譯前準備好相關工具就顯得十分重要,相關工具簡述如下:

translation

  1. 遇到生詞查線上翻譯,例如Google翻譯必應詞典等;
  2. 遇到專業詞、生僻詞不妨試試線上百科,例如維基百科線上問答
  3. 遇到縮寫查Abbreviations
  4. 要是遇到拿不準的中文字詞就查查漢典百度百科

至此,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下面就談談翻譯時的基本步驟

  1. 身心放鬆——因為任何緊張情緒都會擾亂心智,從而導致誤解和錯譯的發生;
  2. 速讀全文——重點掌握基本觀點、整體結構,儘量少查、不查字典,能懂就行;
  3. 逐段翻譯——通常老外寫文章很規矩,一般每段首句是主題句,後續句子會針對主題句依次展開解釋,因此每段都是獨立或相對獨立的概念單元;
  4. 開啟視野——即注意上下文,一旦遇到費解的句子,千萬別死盯著不放,否則越看越糊塗。不妨讀下前句和後句,這樣所謂難點往往會迎刃而解;
  5. 意透紙背——如果是機械地英漢對映還是讓機器去翻譯好了,而譯者要做的是讀懂字面背後的真正含義,並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雖然此點是決定譯文質量優劣的關鍵所在,但是正所謂“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唯有通過不斷地實踐練習才真正能掌握; translate_people think same
  6. 兩審釋出——這一步的作用與重構(Refactoring)相似,即改善既有譯文的表達方式。一審基本消除文字錯誤,理順全文。二審要消滅拗口長句,潤色全文,還要恰當應用名人名言、成語、諺語、俗語,錦上添花。隨後即可釋出;
  7. 知錯就改——一旦有人指出譯文中的錯誤,就應在確認有誤後及時修正,並對指出錯誤的網友表示感謝。

實際上,以上步驟是在編寫本文時才反思整理而得的,不過之前俺確實是這樣做的。

大家不妨一試哦!

英譯漢錯誤剖析

紙上談兵暫且告一段落,最後就節選一段典型的“犯罪事實”片段來剖析一下吧 :D

最新一期iTran樂譯活動(第6期)中,俺申請了OO專家Michael Feathers的博文“《Tell Above, and Ask Below - Hybridizing OO and Functional Design》”,即“《上層告知,下層請求——物件導向混搭函式式設計》”。釋出之初未見有人捉蟲,直到一日被賈老師@載物-jxxy)一連捉出5蟲,實在是汗顏。相關錯誤已在原文中修正,相關分析詳見底部評論及回覆,現就剖析一下最為隱祕的第5處錯誤,英文原文如下:

In biology, as I mentioned before, we have chemical messages between cells. But,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typical OO in one very important respect - communication between cells is asynchronous. A cell doesn’t block all of its internal activity until it receives a response. Quite often, object systems do this. We send a message to another object, and we wait for a response. A response consists of a return value (data), and when we receive it, we are in the hot seat. We have to do something with it or choose to ignore it - the flow of control is back in our hands. It’s rather easy to end up violating 'Tell, Don't Ask' when you do synchronous calls. Synchronous calls often return values, and after all, a return value is the result of an implicit ‘ask’.

其中針對“A cell doesn’t block all of its internal activity until it receives a response. ”一句賈老師提出了質疑:

“在細胞接收到某個響應以前,其任何內部活動都不會受阻。”:接到響應之後,會不會有內部活動被block呢?

當時由於俺誤解了此問題,後來賈老師又補充道:

A cell doesn’t block all of its internal activity until it receives a response. 這句話和前面那個You aren’t calling take有點類似。關鍵就是這個not否定的是誰。 後面一個顯然否定的是“calling take”而不只是take,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呼叫函式”,而是apply function。而cell這個句子,如果變成肯定句:A cell blocks all of its internal activity until it receives a response.,那就是說,細胞在收到“反應”之前會一直阻斷其全部內部活動。加了not之後,否定的又是哪一部分呢?是說“在收到反應之前不會阻斷所有活動”?還是“不會因為等待反應而阻斷所有活動”?這兩者的意思應當是有差別的。 有點繞,不知道我是否表述清楚了。:)

問題在於,否定句中的not到底否定的是誰?其實,有時僅從原句子中很難辨識清楚,不過幸好有上下文。而“A cell doesn’t block all of its internal activity until it receives a response. ”的前句如下:

In biology, as I mentioned before, we have chemical messages between cells. But,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typical OO in one very important respect - communication between cells is asynchronous.

此句既是前句,也是這整段的主題句,其譯文是:

如前所述,在生物學中,細胞之間會使用化學訊息。但是,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們不同於典型的物件導向——細胞之間的通訊是非同步的

後續句子必然圍繞此句展開解釋,因此“A cell doesn’t block all of its internal activity until it receives a response. ”明顯是解釋通訊是非同步的,因此此句譯為“在細胞接收到某個響應以前,其任何內部活動都不會受阻。”是與主題句相一致的。

至此,看似俺並未譯錯。其實不然,錯誤就緊隨其後——“Quite often, object systems do this.”,起初這句被俺譯為了肯定句,然而縱觀整段及後文,此句竟然是個“隱祕”的轉折句,應譯為:

而物件系統卻通常不是這樣做。

之所以說“隱祕”,是因為“Quite often”通常用於表示肯定,而在此處恰恰用於表示否定,還沒有任何否定詞出現,只有看完後文中對物件導向系統的不同做法,即同步等待的解釋之後,此句真意才一目瞭然!

寫在最後

實在沒啥可說的了,就是把“吉爾伯特·海特”的話重複一遍吧!(當然程式碼中可要嚴格遵守DRY原則哦。)

A badly written book is only a blunder. A bad translation of a good book is a crime. -- Gilbert Highet

寫本爛書不過是件糗事。而把好書譯成爛書卻是種犯罪!——吉爾伯特·海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