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介面&信心的國度

海微發表於2012-09-05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約翰福音》 3:36

我們是生活在一個信心的世界裡。可是因為忙碌的生活,和見多不怪的習以為常,我們卻忽略、遺忘了這樣的信心。出門辦事乘坐公交,我們相信公交司機會安全駕馭;乘火車旅行,我們相信火車不會越軌;在公司工作,我們相信上了班,到了月底公司就會發工資;甚至我們過橋時,我們相信橋不會猛然倒塌;甚至我們住在房子裡,相信房子不會突然坍塌。其實,生活諸多的一些細微之處都透視了我們的信心。乃至在植物界裡,從詩人的眼光去看落葉的離枝而去隨風飄蕩之前,也是相信了風會搭載它。有短詩如下:

如果說落葉的騰飛 是因為感受到了風的力量 同樣的,如果說星星的閃耀 是因為眼睛感受到了星光的溫馨 那麼,明天太陽照常的升起 是不是承載了,你內心深處某種快淡忘的相信!

在程式中,介面就是信心的最佳體現。介面只有方法的申明,沒有具體的實現。在使用介面中,我們也不必去關注其內部的最終實現,大多時候也根本不知道其內部的實現。我們唯一要用的就是,按著它的申明去呼叫即可。呼叫了,就能按著約定的資訊返回。不知道從哪來的,是怎麼做的,卻可以直接拿來用。如果這不叫信心,那我不知道信心一詞是否還有其他更好的詮釋。

<<聖經>>上記著,“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我們不明白為什麼相信就有永生,但只要相信就能得著永生。這似乎就如程式裡的介面,不知道介面背後真實的實現處理,但只要呼叫了就能得著回覆。此外,“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翰福音》 14:6)。從此看來,通往永生的有且只有唯一的一條道路、一個“介面”。這似乎又基本符合程式程式設計的思維習慣,不可能為同一個功用“永生”預備兩條道路、兩個“介面”。真若為一個功作預備了兩個或多個同樣的介面,那就成程式碼冗餘了。

程式語言翻譯

人人有追求永恆的內在本性,也都期望永生。可在短暫的今生又無法切身看到永生。這就像一個介面,不是具體的實現類,是個抽象的東西,看也看不見,摸也摸不著,只要用了才知道。介面的內在實現我們無法得知,介面的返回結果我們不能左右,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呼叫。正如程式碼所示,在“永生”這個抽象的介面裡,我們看到的只是光禿禿的幾行程式碼,裡面只有一個方法、一條道路供使用,那就是“耶穌”,入參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是否相信”。

程式碼清單1:EternalLife類原始碼

package forever;

/** * 通往永生的介面 */ public interface EternalLife {

/**
 * 唯一的介面就是耶穌
 * 具體的如何實現,無法得知,或許也不必得知
 * @param isBelieve是否相信
 */
public void jesus(boolean isBelieve);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