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十誡:第五誡:當認可你的工作

海微發表於2012-09-05

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你堅立。
《詩篇》 90:17

 社會就像部龐大而又無比複雜的機器,每天在不信的運轉著。各行各業就像是這機器上的部件,組裝在上面,也不停的隨著機器運轉而運轉。具體的公司,就像這部件上的鋼和鐵,一塊塊的。剩下的個人,好似些細小的螺絲釘,把一塊塊的鋼和鐵有機的銜接到一起,組裝成一個個部件。組裝好的部件,再裝配到社會這部大機器上。社會在轉,機器在動。行業在流動,公司在運營。公司在運營,我們在工作。作為機器上的一個螺絲釘,我們在機器本身裡面工作。機器離不開部件,部件離不開螺絲釘。等值傳遞,機器也離不開螺絲釘。反過來,螺絲釘的存在是為了部件,部件的存在是為了機器。螺絲釘的價值體現在部件上,部件的價值體現在機器裡。如此一來,螺絲釘離不開部件,部件離不開機器。等值傳遞,螺絲釘也離不開機器。加上前面的半句結合起來就是,螺絲釘離不開機器,機器也離不開螺絲釘。以此類推,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離不開個人。可很多時候,我們卻看不到這一點。不是陷入以為社會這部大機器多一個少一個螺絲釘無所謂的自卑,就是掉進以為社會這部大機器最核心的就是他所在的那個部件、最關鍵的就是他所在的那個螺絲釘的自負。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 12:3)”。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說道,要照著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合乎中道”,翻譯成中國人的話就是“中庸之道”。“不偏謂之中,不易謂這庸”。不偏不倚,不高不低,實際情況是什麼就是什麼。同樣的,當我們審視自己所從事的資訊化行業時就應採取這種“合乎中道”的“中庸”之法。

 人類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社會上的行業,就像這詩人筆下“舟”和“樹”,新陳代謝此起彼伏。一個時期,一個時代。時代的狂風吹著,各行各業就像海灘上的海浪。後浪撲前浪,命長的前浪化進了後浪,再次回到浪裡,命短的前浪死在了沙灘上。資訊化,就如近代的從海面奔跑著而來的一個巨浪,嘶喊著,咆哮著。世界上第一臺現代電子計算機,誕生於1946年。在不到一百年時間裡,電腦就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走進平民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不僅如此,資訊化早已形成一個行業,一個產業鏈,深深的融入了當今社會的這部大機器裡,甚至成為裡面最耀眼、最核心的部件之一。也許,我們這些世紀的寵兒,還來不及思考是怎麼一回事,就早已習慣了電腦、網路,甚至以此為工作,養家餬口。

 然而,哪怕單一的零件在機器裡的位置再為核心,再為關鍵,也僅只是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構成不了一臺單獨的機器。一臺機器也不可能只是一個零件,還有其他眾多的零件。特別是對於社會這麼一個即龐大又複雜的機器。社會是多元的,除了資訊化,還有文化、經濟、政治、宗教等等。自然,當今的社會也離不開資訊化,就像一臺機器少了重要零件,就無法正常運轉。

 作為程式設計師的我們,或許感到慶幸。沒有被這個社會所拋棄,作為資訊化行業裡一個螺絲釘,被擰在某個公司的部件裡,然後又順帶被組裝了社會這部大機器裡。至少在職業上,與社會融為一體,成為社會的一分子。當社會這部大機器在運轉時,位於其中的我們不知不覺的也隨之運轉。藉此,當資訊化作為當今社會發展的動力引擎之後,帶動人類社會進步、創進歷史發展時,甚至我們可以自豪的說,那時我是其中的一顆螺絲釘,就擰在了什麼公司,為公司的資訊化做了些有用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