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尋找你的小說座標(之一):挑選譯本的終極攻略!

大胖發表於2012-11-17
轉帖自YLIB。不多註解了,以下全部是原文,只是繁體轉簡體了,同好各取所需。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文——汪芃(經典文學新譯《大亨小傳》譯者)

請花五秒鐘閱讀以下這句話:你擁有一擊必殺的超能力。每當你翻開一本書,你就把作者殺死了。

每一本書的作者都死了。

所以每本被閱讀過的書,作者都死了?雖然大部分史上留名的作家確實已經……駕鶴西歸(或蒙主寵召……),但如此驚世駭俗的話,難不成是一名譯者發瘋的囈語?非也非也,這其實是法國文學理論家羅蘭巴特提出的著名主張:作者已死,指的是一旦作品與讀者相遇,讀者便會以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背景來理解,替作品創造出新的意義,因此作者彷彿“死了”,再也無法主張一套標準的解讀方法。

譯本好重要:挑選譯本攻略大公開

既然讀者才是老大,可以自由詮釋,外國文學的譯本品質就更顯重要,因為有好的中譯本,我們才能在閱讀中盡情推敲及創造,而不被劣質譯本的文字捆綁侷限。以下就是譯本挑選攻略大揭密,以美國經典小說《大亨小傳》的中譯本為例,教你三個辨別譯本差異的密技。

◆密技一:演什麼像什麼

小說的人物對話力求靈活,譯本亦然,最好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套句歌唱比賽節目評審老師最愛的說法,譯者應該呈現出對的“口氣”,使角色的談吐符合各自的個性、身分和教育程度。這裡舉《大亨小傳》配角渥夫斯罕寫給敘事者尼克的一封信為例:

卡拉威先生臺鑒:
噩耗傳來有如晴天霹靂,……鄙人現因要事羈身,未克遄來弔唁,抱歉之至。……臨書不勝悲慟之至。耑復即頌。

邁爾·吳夫山謹啟


── 喬治高譯本

親愛的卡洛威先生:
這事是我此生最震驚的事情,……我現在有要事纏身,不宜牽扯進此事,所以恐怕無法過去。……我知道這件事時悲痛不已,簡直忘了自己身在何處,幾乎完全崩潰。

梅爾·渥夫斯罕謹啟


── 汪芃譯本

乍看之下,第一個譯本採用正統中文書信格式,用字簡練,似乎比第二個譯本像樣得多。其實能有這種判斷,代表你很重視中譯的語言品質,所以已經很棒囉!然而從前段故事的人物描寫來看,這位渥夫斯罕其實是個教育程度低的黑幫分子,作者費茲傑羅還寫他長相粗獷、吃相難看,帶著流氓習氣,連說話發音都不標準,因此就算我們不曉得這封信的原文其實語句空泛、字彙量少,依然可以判斷譯文是否描摹出人物的真實樣貌。否則一個形象躍然紙上的大老粗被美化成斯文的國文老師,多可惜!再想像書中嬌滴滴的千金黛西也變成國文老師,她蠻橫的丈夫湯姆也是,路上的黑人白人各種人也是,幾十位國文老師共同演出一部眾口同聲的《國文老師小傳》,這好看嗎?

◆密技二:小心習語

成語、歇後語、慣用譬喻等習語都是古人傳下的瑰寶,可用精煉字句傳達豐富意義,但創作文學作品時(文學作品的翻譯當然也包括在內)卻必須慎用,為什麼?因為文學作品的一項主要價值正是“創新”,沿用習語等於沿用古人慣用的象徵和價值體系,創新的價值便消失了。

舉一個例子:千百年前第一個把女人比擬為玫瑰的人絕對是個天才,把女人比擬成嬌豔帶刺的花兒,多麼精妙!但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如果我們寫情書時還寫“你就像一朵玫瑰”,這就有點遜了,因為這譬喻已經太老套,無法引人思索出新的意義──習語應慎用的道理正是如此。過去不少《大亨小傳》的譯者都愛用中文習語,而一旦看到譯本充斥中文意象,讀者就該開啟雷達、質疑這些譬喻是不是譯文獨有的囉!例如有個譯本用“滿天銀色的箕斗”來形容星星,這譬喻顯然來自中文,而比對原文就會發現,原文使用的比喻其實是“銀胡椒粉似的星辰”。

並不是說譯本一定不能使用道地中文,只是我們在取捨的過程中可以想想,保留銀胡椒粉,譯文就會不流暢嗎?是否我們其實也可以在腦海中想像出滿天“銀胡椒粉似的星辰”?勇敢譯出原文的特殊意象,並不會讓中文裡把星星稱為箕斗的說法就此消失,卻能把銀胡椒粉這個新奇譬喻帶入中文,而新元素不斷湧入,才能使中文的寶庫更加瑰麗豐富,如果中文從不演化,我們講起話來會跟古人一模一樣,你能想像嗎?

◆密技三:看不懂就是有問題

小時候讀外國文學時都讀中譯本,看到不懂的地方往往囫圇帶過,還會自責:看不懂一定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太笨,中文太爛!你有類似經驗嗎?現在我要告訴你,外國文學之所以常讓人讀得迷迷糊糊,其實很多時候是譯本的錯。例如看看下面這個《大亨小傳》的翻譯範例:

美國人,雖然有意願,甚至渴望去當奴隸,但他們始終堅決不做農活。


── 徐之野譯本

這句話看起來還算通順,但想一想,合理嗎?美國人幾時給人這種“想當奴隸”的印象?而且讀過國高中地理的人都知道,美國農業發達得很,多半是資本、技術和能源密集的農業活動,獲利極高,老美哪有“堅決不做農活”?而對照另一個譯本之後,我們發現一些端倪:

美國人哪,雖然有時挺樂意為人做牛做馬,但卻堅持不讓人當成鄉巴佬。


── 汪芃譯本

原來第一個譯本是把“做牛做馬”的概念直譯成“當奴隸”,“不讓人當成鄉巴佬”的概念也照原文字面意義直譯為“不做農活”。此例只是小問題,我們讀譯本時絕不該因為譯文有少許錯誤,就抹煞譯者全部的努力;但倘若呼攏直譯帶過的比例太高,例如每頁都出現一次這類問題來打擊讀者(連帶使讀者對自己的智商和今生所接受的中文教育產生質疑),那我們就該開啟心中的譯本雷達,進入警覺模式囉。總之現在你懂了,讀不懂譯本,有時並不是你的錯。

每個譯本都是一面濾鏡

在閱讀中,我們得以在腦裡構築一片自己的新天地,而閱讀經典作品更是一場場與“老梗中老梗”的美好相遇,因為這些歷經時代考驗的文學精粹能凌駕時空,替你開拓出四度空間的全新世界觀。

每個文學作品的譯本都像一面濾鏡,有的尊重原作象徵,有的借用中文之美,有的強調語氣,有的著重詞藻,而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們都有自由詮釋的權利──只要明白自己選了什麼特色的譯本。在這場“消滅作者”的閱讀戰役中,你要挑倚天劍或屠龍刀都好,只要先花幾分鐘,瞭解一下每種武器的必殺技和罩門。

注:本文舉例只是便於讀者理解,並非想來一場“挑錯大會”。事實上,每個譯本都是譯者辛苦耕耘的成果,而譯者也是讀者,自然也擁有自由詮釋及選擇翻譯策略的權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