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一個選擇題:前端開發使用構建工具的目的是什麼?
A、因為現在流行node.js,都在使用構建工具
B、讓前端開發變得高大上,和後端一樣編譯才能執行
C、讓自動化工具替代重複的手工操作,比如合併程式碼,重新整理瀏覽器預覽效果等。
選擇A、B請直接關閉此文,選擇C請繼續閱讀。
其實使用工具的目的就一個: 自動化一些重複操作,提升工作效率。ok,明確了這一點之後再來探究有哪些方式,可以把一堆小圖示合併成一個圖片檔案並生成相應的樣式。
按照生成檔案和使用方式來看,可以大致分成3類處理方式:
png sprite
合成雪碧圖是歷史最悠久最成熟的解決方案,把不同的png小圖示拼接成一張png圖片。
手動操作
有的公司甚至讓UI設計師來合併小圖示(UI設計師成了自動化工具,囧~),這樣做減少前端工作量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
- 溝通問題。如果只想簡單地修改某個圖示顏色,大小,都要與設計師溝通,一來一回增加時間成本。
- 樣式問題。設計師提供的小圖示不能直接用,要配合特定的樣式(偏移值,大小)才行。
- 命名問題。即使有犀利的設計師提供了css檔案,樣式類的命名也難以符合前端開發規範和需求(真有這樣的設計師歡迎私信推薦給我(●^◡^●))
所以這種處理方式不推薦也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列。
自動化工具
當我們擁有了自動化工具的時候,部分問題就可以對整個流程進行優化了。
- 根據psd切出小圖示(前端必備,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並把小圖示放入原始檔夾。
- 構建工具自動生成圖片和css檔案,並根據小圖示名生成對應的樣式名。
- 程式碼中引入樣式和圖片。
配置檔案
以 npm 的 gulp.spritesmith 模組為例實現整個流程。
這是 gulpfile.js 中配置的任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var gulp = require('gulp'); var $ = require('gulp-load-plugins')(); gulp.task('png', function () { gulp.src('./src/*.png') .pipe($.spritesmith({ imgName: 'icon.png', //引數,生成圖片檔名 cssName: 'icon.css', //引數,生成的樣式檔名 cssTemplate: './src/png_template.hbs' //引數,樣式檔案模板的路徑,預設使用的是handlerbars模板 })) .pipe(gulp.dest('dist/png')); }); |
功能比較強大,除了css檔案外還可以生成scss和less檔案,同時也可以用模板檔案對其進行格式化。這裡我自定義了一個 png_template.hbs 檔案,內容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主要增加了一個通用樣式,給圖示賦予內聯塊級樣式 .icon { display: inline-block; } {{#sprites}} .icon-{{name}} { background-image: url({{{escaped_image}}}); background-position: {{px.offset_x}} {{px.offset_y}}; width: {{px.width}}; height: {{px.height}}; } {{/sprites}} |
開發流程
配置完成之後,在原始檔夾中放入兩個 question.png、hook.png 兩個小圖示進行除錯。
gulp 處理後生成了兩個檔案:icon.css、icon.png。 開啟 icon.css,可以看到根據圖示名生成了兩個樣式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icon { display: inline-block; } .icon-hook { background-image: url(icon.png); background-position: -40px 0px; width: 16px; height: 16px; } .icon-question { background-image: url(icon.png);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 width: 40px; height: 40px; } |
在程式碼中使用起來很簡單
1 2 3 4 5 6 |
// 引用生成的css檔案 <link rel="stylesheet" href="./png/icon.css" charset="utf-8"> ... //直接給標籤新增樣式類 <i class="icon icon-hook"></i> <i class="icon icon-question"></i> |
預覽效果見文末截圖
問題
感謝技術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種高效的方式馬上碰到一個“天敵”:高dpr的視網膜螢幕。
用響應式判斷dpr的話,前面所有的工作量都要倍增,同時還要載入多餘的樣式。而且隨著螢幕更新換代,dpr增多就要多做一張圖片和樣式,想想都太磨人 -_-||
那麼是否有圖片可以自適應不同dpr的螢幕?css3的曙光給我們指引了新的方向。
font-face
也稱作字型圖示,這種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把向量圖合併生成字型檔案,然後在css中引用對應的字型編碼即可渲染成圖片。因為字型是適應各種螢幕的,所以字型圖示也繼承了這個優點。
手動操作
目前有不少製作字型圖示的網站,比較火的有icomoon、阿里巴巴圖示庫等。
基本操作都是線上上編輯圖示,然後下載一個壓縮包,包含字型檔案和樣式。首先的問題是不同圖示大小需要手動調整 font-size 屬性;其次就是手工操作太頻繁:上傳 – 編輯 – 下載;最後就是依賴網路環境,沒網路就沒法編輯圖示。既然如此,我們嘗試使用自動化工具離線生成檔案。
自動化工具
依然使用的是github上star數比較多的模組 gulp-iconfont ,但是要同時生成css還需另一個模組 gulp-iconfont-css。
配置檔案
配置 gulpfile.j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var gulp = require('gulp'); var $ = require('gulp-load-plugins')(); gulp.task('iconfont', function () { // 先配置樣式,再配置字型檔案 return gulp.src(['src/*.svg']) .pipe($.iconfontCss({ fontName: 'iconfont', //字型名 path: './src/font_template.css', //模板檔案路徑 cssClass: 'iconfont' //樣式類名 })) .pipe($.iconfont({ fontName: 'iconfont', //字型名 formats: ['ttf', 'eot', 'woff', 'woff2', 'svg'] //輸出的字型檔案格式 })) .pipe(gulp.dest('dist/font')); }); |
此處省略模板檔案~
開發流程
配置完成之後,在原始檔夾中放入兩個 question.svg、hook.svg 兩個小圖示進行除錯。
gulp 處理後生成了6個檔案: _icon.css、iconfont.eot、iconfont.svg、iconfont.ttf、iconfont.woff、iconfont.woff2。 開啟 _icon.css,可以看到根據圖示名生成了兩個樣式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font-face { font-family: "iconfont"; src: url('./iconfont.eot'); src: url('./iconfont.eot?#iefix') format('eot'), url('./iconfont.woff2') format('woff2'), url('./iconfont.woff') format('woff'), url('./iconfont.ttf') format('truetype'), url('./iconfont.svg#iconfont') format('svg'); } .iconfont:before { font-family: "iconfont";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moz-osx-font-smoothing: grayscale;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 speak: none; only necessary if not using the private unicode range (firstGlyph option) */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transform: none; } .iconfont-hook:before { content: "\E001"; } .iconfont-question:before { content: "\E002"; } |
在程式碼中使用起來也很簡單
1 2 3 4 5 6 7 8 |
// 引用生成的css檔案 <link rel="stylesheet" href="./font/_icons.css" charset="utf-8"> ... //直接給標籤新增樣式類 <i class="iconfont iconfont-hook"></i> <i class="iconfont iconfont-question"></i> |
預覽效果見文末截圖
使用問題
和之前的介紹的工具一樣,可以使用模板,也可以生成scss、less、css多種格式檔案。蛋疼的問題是:生成的所有的字型圖示都會取最高的那個圖示的高度。也就是說一些圖示需要重新設定高度! 自動化操作瞬間降級為半自動化~而且生成的圖片還帶鋸齒(不知道是不是配置問題),所以只能算是失敗的方案。
svg sprite
正當愁眉不展之時,看到張鑫旭一篇文章《未來必熱:SVG Sprite技術介紹》 (末尾的結束語將字型圖示和svg sprite做了對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才讓我感覺柳暗花明:原來還有更強大的svg sprite。將svg向量圖示整合成一個svg檔案,使用的時候以 symbol 或 use 等標籤的形式展現。
手動操作
考慮這個方案之時就沒打算用手動化,因為如果需要手動操作還不如使用字型圖示,所以直接考慮自動化工具。
自動化工具
使用的是github上star數僅次於gulp-svgstrore的模組 gulp-svg-sprite 。支援scss、less、css檔案格式輸出。
配置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var gulp = require('gulp'); var $ = require('gulp-load-plugins')(); gulp.task('svg', function () { return gulp.src('./src/*.svg') .pipe($.svgSprite({ mode: { symbol: { prefix: `.svg-`, dimensions: '%s', sprite: '../icon.svg', symbol: true, render: { css: { dest: '../icon.css' } } } } })) .pipe(gulp.dest('dist/svg')); }); |
開發流程
整個流程同上,配置完成之後,在原始檔夾中放入兩個 question.svg、hook.svg 兩個小圖示進行除錯。
gulp 處理後生成了2個檔案: icon.svg、icon.css。 開啟 icon.css,可以看到根據圖示名生成了兩個樣式類:
1 2 3 4 5 6 7 8 9 |
.svg-hook { width: 16px; height: 16px; } .svg-question { width: 40px; height: 40px; } |
非常簡潔有麼有!!!
使用起來稍稍複雜一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引用樣式檔案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vg/icon.css" charset="utf-8"> ... <svg class="svg-hook"> <use xlink:href="./svg/icon.svg#hook"></use> </svg> <svg class="svg-question"> <use xlink:href="./svg/icon.svg#question"></use> </svg> |
預覽效果見文末截圖
相比字型圖示:
- 據說SVG圖示跟字型圖示相比,還支援漸變,甚至彩色圖示。
- 改變大小直接調整width和height屬性即可,而不是調整font-size那種“曲線救國”的方式。
- 填充顏色也很簡單,設定fill屬性的值即可(前提是svg中不能使用fill,如果svg自帶fill屬性,設定失效)。
使用問題
所有的IE瀏覽器(包括IE11)還不支援獲得外鏈SVG檔案某個元件。但是也很好解決,使用第三方js即可——svg4everybody。
總結
文中所示程式碼地址:https://github.com/yalishizhude/sprite-demo
打賞支援我寫出更多好文章,謝謝!
打賞作者
打賞支援我寫出更多好文章,謝謝!
任選一種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