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譯者交稿格式篇

暘谷發表於2013-04-18

“我用Mac,我沒有Word,也從來不用Word!我們能搭個wiki協作嗎?或者GitHub?或者GoogleDoc?HTML格式?MarkDown格式?還是直接PDF吧?”

好吧,我們是做科技書的編輯,您說的這些我們都應該瞭解,應該會用,應該可以接受。

”我用Mac,沒有Word,我們能搭個wiki協作嗎?或者GitHub?或者GoogleDoc?HTML格式?MarkDown格式?還是直接PDF吧?”
”好吧,為了節省您的寶貴時間,您可以用您熟悉和方便的文件格式交稿。“

”啊?你訪問不了?哦,這個必須要翻牆才能訪問的。“
”好吧,我翻牆試試看吧!“(先且不說,編輯是不是都會翻牆,單位的機器允不允許翻牆。)

”我交PDF檔案,請直接用我提交的檔案,都不用重新排版的~~~“
可是~~~,你的書稿編輯、複審、三審是要逐字逐句做文字潤色和修改的,修改要改在電子檔案上,您要自己來改嗎,而且後期出膠片時對轉好的PDF檔案是有一些特殊要求的,這樣才能印刷啊~~~

接下來:作為編輯,開始蹩腳地瞭解和熟悉作者提及的協作平臺,註冊各種賬號(可能這個帳號他只用這一次)。其實您想沒想過,您不用Word,其實編輯可能也是不用wiki、GitHub......的。好吧,編輯有些Out。

再接下來:經過各種折騰,交稿這一關過了。但是,書發排版的時候,排版人員意見大了!”你給的HTML格式、MarkDown格式,之類之類的,我們用不了,請提供Word檔案給我,不然沒法排版!“於是編輯又各種折騰,折騰成簡單的Word格式,勉強發排了吧。

你所不知道的:

  • 出版是一個傳統行業,編輯也是一個很傳統的職業,很多非專做計算機圖書的編輯甚至不知道啥叫wiki,啥叫GitHub,咋樣翻牆。(編輯不是程式設計師。)

  • 編輯為了節省作譯者的時間成本,一般會盡量同意作譯者用自己熟悉的檔案格式交稿,後期編輯會自己做功課,做一些格式轉換的工作,以便和後續流程對接。各種折騰。

  • 排版人員一般只用固定的排版軟體來做排版工作,編輯只能從他們用的排版軟體中做選擇,並不是所有的格式他們都能處理。

  • 即使作譯者提供稿件的樣式做得很完美,出版社一般都會重新排版,以便配合自己後期的出膠片、印刷的需要。(甚至,即使恰好排版人員也使用Word排版,他們基本都是要刷掉您提交的稿件中的各種格式的,重新逐段排版。)

建議:

  • 新工具和新平臺層出不窮,但交稿最好儘量用雙方都熟悉的文件格式,因為用大家公用的工具和方式才是溝通和反饋效率最高的。(但如果你個性化,編輯應該有學習能力可以適應。)

  • 不要在初始文稿的排版上做太多的工作,費太多的心思,因為可能這些都會白白挨累,最後由排版的人從頭重新做一遍。(當然,這並不是說輕視您對版式設計的話語權,如果您真的對版式有特別的想法,完全可以溝通,並提供樣例,而沒必要全書都自行排版和調整。)

  • 作譯者的價值在內容的正確、精彩、可讀性強上多花些心思,是最能體現作譯者價值的地方。(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是提高寫作效率的理想方法。)

宣告:我會不計閱讀量和推薦數地連續吐槽你所不知道的編輯生活。也許我講的不是所有出版社、所有編輯的模式和生活,但起碼是我身邊可見的。如果你想了解哪些,可以留言或訊息給我,一定有求必應給大家介紹相關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