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閱讀:10 人小團隊的“慢工細活”

neoit發表於2013-05-25

豆瓣閱讀:10 人小團隊的“慢工細活”


核心提示:豆瓣讀書產品總監戴欽告訴記者,和不明就裡的使用者們一樣,當時的閱讀團隊同樣心懷忐忑:“真的有人會花錢買這個東西嗎?”

Heading ##緣起

2011年11月11日不算是平淡無奇的一天,“光棍節”或是“蒼井空老師的生日”,讓這個日子提前享受了足夠的關注。這一天,豆瓣管理員推送了一條與11·11流行主題無關的訊息:豆瓣閱讀投稿系統之“什麼樣的作品可以投稿”。

  兩個月之後,豆瓣釋出了自己的閱讀器,起初上線的只有區區幾部免費作品,“作品太少,一兩天就讀完了,還不夠塞牙縫”。直至“五四青年節”,豆瓣閱讀團隊終於浮出水面,向它的使用者們宣告,“現在,豆瓣閱讀的作品商店即將開售”。

 在酒仙橋路的豆瓣總部裡,豆瓣讀書產品總監戴欽告訴記者,和不明就裡的使用者們一樣,當時的閱讀團隊同樣心懷忐忑:“真的有人會花錢買這個東西嗎?”

迎向寫作者的“未知市場”

  對於已經積攢了數年使用者群的豆瓣網而言,“數字閱讀是往下發展的唯一選擇”,戴欽說,“在紙質書市場裡已經有了讀者群基礎,又想繼續服務於這些使用者,這時候能提供什麼?”

可是在去年5月,豆瓣讀書的十餘人小團隊開始分身做豆瓣閱讀時,國內數字閱讀的市場環境還籠罩在一片迷霧中。在國內數字閱讀這個方興未艾的市場上,漢王等發軔於製造業的手持閱讀器僅曇花一現。另一條思路則是與出版社籤版權,以圖書的電子化開始做數字閱讀,市面上很大比例的參與者正如是運作。

“可是這些方向都存在障礙,很多出版社自己的版權清理工作做得並不好,他們也不明確有多少書擁有版權;此外,電子書平臺的硬體方面也不甚明朗。”正在戴欽困惑之時,一位業餘時間寫小說的豆瓣工程師提醒她,“你有沒有想過從寫作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這理清了豆瓣閱讀的市場定位——做中短篇作品的、不受發表時間限制的市場。於是,在對民間創作者進行走訪之後,豆瓣打出了一張出人意料的牌:先推投稿系統。而同類市場中,往往是閱讀器先行登臺。

  豆瓣在不知不覺中走上數字出版平臺這一端。一本書定價1.99到8.99元,網站與作者每月結算,三七分成。作為普通教師的莊蝶庵在月底獲得的電子書售賣收入,達到了近乎一半的工資。

從一個標點開始的讀者體驗

儘管打作者這張牌,但毋庸置疑,閱讀團隊得繼續討好讀者,把產品做出來。

 一位豆瓣員工引述CEO阿北的話說,從產品層面來看,必然包含著嘗試性的過程,不可能從自我的角度,為使用者精心打造出一個妄圖滿足所有需求的產品。

對豆瓣閱讀這款產品來說,“討好讀者”就得做好閱讀體驗,怎麼做好體驗絕對是個“細緻活”。設計師於向飛常說的一句話,被團隊成員奉為至理名言:“我們做這麼多閱讀體驗的設計,就是為了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忽視所有版式的存在,直接投入到內容本身,這才是最好的閱讀體驗”。

  為此,豆瓣做了一套自己的排版引擎,設計出具體的排版細則,一些紙質報刊編輯的常識和細節被充分借鑑,“比如標點擠壓,避免出現在頭尾”,“加入世界文學中古樸的著重號”,“購買漢儀的楷體來做信件的字型”。戴欽說,“這些事看上去很小,實際上都需要一點點的工作才能把它做好”。細節背後則有一整套篩選的機制,全組參與投票選一種字型已成常事。

在使用者購買方面,小量積累的充值方式悄然積累了一筆現金流,一些在海外的中國讀者也委託國內的朋友“買書”——目前僅有支付寶一家支付合作方,“馬上接入銀聯,未來肯定會考慮和PayPal合作,方便海外的中國讀者”,戴欽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