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路雜談
今天不知怎麼回事,滿腦子都是社交網路。 想到興奮之時,恨不得立馬拉只隊伍出去幹一票。
本文就談談關於社交網路的一些思考。
什麼社交網路?先搞清楚什麼是社交。
社交,就是社會交往麼,小A與小B在某次party上相見,從此小A與小B之間有了某種關係,這就是社交。 所以社交關係就小A與小B之間的某種關係。
而社交網路就是將小A、小B、小C、小D....的社交關係都搬到了網上,織成了一張大網,開個玩笑別當真。
現在QQ是社交、微信是社交、微薄是社交、人人是社交。
在這些產品裡面A與B之間最多可有四種關係, A與B無關係。 A與B互相關注。 A關注B,B沒關注A。 A沒關注B,B關注A。
之後,網路中的每個使用者都是一個點,有關係的點點相連成線,織成了一張大網,這裡很容易就想到了圖論的內容。然後依靠著這些關係,就會發生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A關注了B,B分享了C的一篇文章,之後A看到了,A覺得C這個人很有意思,後來A與C發生了某種關係,之後A就可以直接看到C的文章。
======
在如今的社交網路就是P2P,每個使用者就是一個點,然後大家點對點。這樣就組成了一張巨大的通訊網,然後資訊資料就在這種網上迅速地傳播。
想想人人、想想Qzone、想想新浪微薄。
突然就在質疑,所謂的社交網路,到底是為社交服務,還是藉著社交在做自媒體。
突然有一種幡然醒悟的感覺,用了社交網路這麼久,我的社交面拓寬了麼??? 顯然沒有,我只不過是在不同的地方找到我需要的自媒體。
現在我們來想想,為什麼如今的社交網路沒有幫助我們社交。
來看看現實中的社交,小A跟小B是好朋友,小B帶小A見了他的朋友小C,小A一看小C就一見如故,於是小A就和小C成為了好友。
如今的社交網路是怎麼幹的,小A 見看見小B的特別好友是小C,然後小A 關注了小C,然後可能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說現今的社交網路都是藉著社交的殼培養著自媒體。
如何做好一個社交網路?
先想想社交網路的核心點是什麼? 現在真是什麼產品都來做社交,嗯呵,最近果庫發新版也被使用者吐槽了。
現在的社交網路是以人為核心的,其次是以內容為核心的,但歸根結底還是以內容為核心的。 比如你為什麼之前上Qzone、後來上人人、再之後上微博呢。其實使用者一直在跟隨著內容。
我就越發地搞不懂,為什麼社交網路的核心不是社交,而是內容呢?
經過研究發現,那些核心可以看作是社交的社交網路產品基本都演變成了通訊工具、QQ、微信。 它們讓A與B溝通越來越便捷,卻很難增長A的社交圈子。而那些核心是內容的,基本都演變成了自媒體。 還有一些核心是社交的,不是基於興趣的就是基於性趣的,很難形成強關係。
為什麼沒有社交網路是服務社交本身的呢?
主要是之前做的思路是不對的,我們之前一直在做的是點對點的社交,而真實的社交是圈子。 A不會因為C跟自己的好友B有關係,A就一定會與C發生點什麼,但如果A\B\C在一個圈子裡,也許A與C不熟,但經過B一介紹,A\B\C就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了一起。
所以之前的社交產品核心點不在社交的本質原因是模型不對。及時沒做成自媒體,恐怕也就是一通訊工具。
而如今最需要的是什麼?是一種強社交的社交網路,能幫助人拓寬自己人脈的社交網路。
我們需要糾正以前的錯誤 把A->B,C->D,A<-C,B->D這樣的圖進行轉換。 正確的模型應該是[A\B\C] [B\D\E] [A\D],這樣很有可能[A\D]就轉變為了[A\B\D]。
這就是圈子社交。 人與人之間關係不是依靠一條線段連結,而是依靠圈子把大家圈在了一起。
想想現在的你,是不是有一個親戚圈\一個同事圈\一個興趣圈...
你在每個圈子中扮演的角色都不同,每個圈子對你重要性也不同。 之前的自媒體型社交網路,你看某人產生的Feed,其實你是在看一個圈子的Feed.
所以你並不關心某人說了些什麼,而是關注那個圈子發生了什麼,當然有時候可能那個圈子只有兩個人。
想想一下,如果有這樣一個產品。
你在產品上有一個唯一的ID,你可以建立若干個圈子,可以邀請他人加入,但他人要想成功加入必須圈子裡2/3以上的人通過。
你在圈子裡,可以組織部分人蔘與的討論或活動。
如果圈子長期不活躍,圈子將被系統凍結,當請求解凍人數超過xxx時,圈子才會被解凍。 系統會根據你在圈子中的活躍情況,自動為你判斷哪些圈子是重要的,哪些圈子是不重要的。 系統會儲存圈子裡所有的資訊資料,包括對話記錄什麼的。
你的個人資料中會有連結到你的各種頁微博\QQ\豆瓣\亦或是Github。
其實現在有類似的東西,QQ群、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什麼的,但都各有不足,主要的問題還是圈子裡的人並不全是圈子裡的人。
人的社交關係總在變,各圈子的重要性也總在變,所以社交關係不是簡單的幾個點和有向線段可以表示的。 社交網路應該是一張韋恩圖,並且每個圈圈的重要性不一,中間重疊的部分就是你。
先寫這麼多、後續跟進。
相關文章
- 社交對話之社交雜談2:從SLG與MMO社交區別談起
- 社交對話之社交雜談4:社交關係型別探索型別
- 社交對話之社交雜談3:社交與長線留存的關係
- 社交對話之社交雜談1:MMO型別遊戲的社交優勢型別遊戲
- 安全雜談|《暗網》:網際網路領域的水下冰山
- 十年網際網路營銷推廣人雜談
- 十年網際網路雜談二:思路決定出路
- 網際網路測試經驗和管理雜談 (如何培養人)
- 網際網路測試經驗和管理雜談 (如何解決問題)
- Rec Room掌門人:當代社交網路不懂社交,更像演算法網路OOM演算法
- 想談談網際網路寫作
- 網路流大雜燴
- GitHub:開發者的社交網路Github
- 退役雜談
- 2024.9.19雜談
- 雜談20190505
- CodeReview雜談View
- node雜談
- 越南網民的社交網路行為調查
- 談談國外網際網路公司的骨幹網
- 淺談網路最大流
- 網路攻擊泛談
- 從物理讀突增的複雜分析路徑談起
- 談談網路協議 - 資料鏈路層( Data Link)協議
- 正則雜談
- 數學雜談 #??
- 免殺雜談
- 雜談其一
- 監控雜談
- 【雜談】策略模式模式
- 【雜談】Starter Template
- 網路流複雜度證明複雜度
- 一些雜感雜想(一)談談加班、團隊
- 談談網路協議 – 基礎知識協議
- 線上社交網路中的操縱武器
- 中國社交網路天涯推出加密代幣加密
- 跨過網際網路創業鴻溝,語音社交app持續火爆社交市場創業APP
- kubernetes雜談之(二)Pod初談
- 淺談大型網際網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