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贏得移動之戰了嗎?

發表於2013-05-06

2013 年 3 月,Google Play 官方部落格慶祝生日,同時透露 Google Play 應用數量達 70 萬,下載數超 250 億次。與此同時,硬體裝置迅猛發展:總啟用量超過 7.5 億臺,日啟用量高達 130 萬臺,全球市場份額達到 52.3%,坐擁數不清的機型。趨勢表明,Android 不經意間強勢崛起,iOS 現在可謂處境堪憂。果真如此?

 

風光之下暗藏危機。社交網路 Facebook 推出應用 Home,革新移動社交體驗。然而由於 Android 的碎片化,Facebook Home 只能支援六款手機,且不支援 Android 2.3(份額高達 40%),近半使用者無法使用。這就表明,Android 真正的危機在於碎片化。

多樣化的 Android 移動裝置給予使用者更多選擇,卻也使得硬體規格千差萬別、使用者體驗良莠不齊。碎片化的 Android 脫離控制,雜亂無序、野蠻生長,嚴重危害後續發展。螢幕比例極其混亂,螢幕尺寸更是如此。品牌雜亂、型號眾多、山寨氾濫、標準匱乏,阻礙生態系統發展,也 為開發帶來麻煩。

碎片是 Android 強勢崛起的代價。開放手持裝置聯盟創立之初,目的是為建立更開放的生態。面對蘋果咄咄攻勢,手機廠商團結一致。機海戰術覆蓋群眾、旗艦型號領跑市場,這是 所有 Android 裝置製造商的成功祕笈。對於開發人員來說,盯準旗艦開發應用足以滿足使用者需求。

誕生不到六年時間,數不清的系統版 本、數不清的定製韌體,版本分裂十分嚴重。系統升級本是好事,但由於合作商的不配合,新版本的 Android 難以普及,新舊版本長期共存,無法提供一致體驗。同款軟體,這一部能執行,另一部則出現黑邊、花屏、閃退、崩潰……由此可見相容問題多麼嚴重。

對 於開發人員來說,這個問題相當棘手。如果想要深入市場,開發應用需要適配 200 多款機型,適配一部裝置需要 10 多天時間。開發成本高且不說,獲得收益微乎其微。這就消磨開發熱情,放任自流、不作稽核的 Google Play,應用數量竟還比不上嚴加稽核、時刻整頓的 App Store。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開放成就 Android,卻有可能毀掉生態。Android 剛開始便烙上開放印記,造成影響十分深遠。亞馬遜能自成體系,即是 Android 開放性的絕佳例證。Amazon Appstore 同樣依託 Android,但卻搞得風生水起,這說明了什麼?

當今世界,各大廠商間激 烈的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生態系統的競爭。也許在發展的初期,光靠堆砌硬體和價格戰可以贏得部分市場,但是隨著整個行業逐漸成熟,使用者體驗、生態系統將成 競爭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從一定的意義上說,各種豐富而精彩的內容對產品的推動作用遠比高階配置要強。

Google Play on Tablet

Google Play 提供各種應用程式,奉行“先上線後審查”,管理粗放、亂象叢生。它與 App Store 不同的是,這並不是唯一應用獲取渠道,Android 允許安裝非市場的應用程式。這就催生第三方的應用商店,這也使得開發生態更加混亂。

2010 年 3 月,谷歌退出中國大陸(搜尋服務移至香港),旗下服務備受干擾,幾乎不能正常使用。由於相關政策限制,Google 移動服務難以開展、Google Play 無法正常服務大陸,繼而錯失在華髮展黃金時期。結果就是,目前國內已經擁有 50 多家本土 Android 應用商店,大多提供盜版軟體。

行貨裝置不預裝、有關部門不支援,Google 移動服務遙不可及。即使偶爾可以訪問 Google Play,也不能夠購買內容。使用者必須繞過限制(使用代理、偽裝國碼),才能瀏覽付費內容。不僅如此,還要用信用卡,方可完成購買。服務訪問不暢通、支付 手段不便捷,嚴重消磨使用者和開發者的熱情。剛入華的 Amazon Appstore 反而燃起開發者的一縷希望——付費應用,而這本是谷歌中國該做到的。

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發現應用尤其困難。最常用的,無非就是隨意檢視一下榜單,墊底應用從此也就暗無天日。如何增加曝光度呢?刷榜便成最佳選擇。成本低廉、成效顯著,還能騙得上萬融資,到哪裡找這麼好的推廣方式?限時免費未必成功,投放廣告花費高昂。

支付手段決定體驗,如果支付輕鬆便捷,必能提升軟體收入,繼而促進良性迴圈;營收多寡決定質量,如果沒有任何收入,將會消磨開發熱情,繼而造成惡性迴圈。搜尋功能至關重要,完善應用發現機制,才能增進使用者體驗;盜版問題應予重視,嚴厲打擊盜版產業,才能鞏固生態系統。

綜上所述,豐富的交易方式、恰當的付費比例、先進的搜尋功能、嚴厲的打擊力度,是一個成功應用商店所必備的四要素。除此之外,還應該要完善自身稽核制度、絕不姑息刷榜行為、堅決抵制惡意抄襲、毫不容忍軟體盜版。

惡 意程式氾濫成災,滋生黑色利益鏈條。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已辨明的惡意軟體超過 6.5 萬個,絕大多數(95%)安全威脅針對 Android 平臺。安全形勢相當嚴峻:超過 3280 萬部 Android 移動裝置受到感染。惡意軟體分佈廣泛,有的甚至堂而皇之地潛伏在 Google Play,更不用說第三方的應用商店,以及那些雜亂無序的論壇了。

這些程式惡意扣費、竊取隱私,造成危害極其嚴重、造成影響極其惡劣。以猖 獗的 Android.FakeInstaller 家族為例:它們偽裝流行應用,積極引誘使用者下載,越權申請無關許可權,不經同意後臺執行,向付費號碼發簡訊。它們還有許多變種,有的甚至竊取網上銀行賬號。

谷 歌面對惡意軟體,當然不能視而不見。惡意程式碼掃描服務 Bouncer 檢查每個新上傳的應用程式,必須經過它的檢查,才能入駐 Google Play。雖然 Bouncer 幫助排除 40% 潛在威脅,但其機制很容易被繞過。Android 4.2 內建應用驗證功能,確認安全才能安裝。然而根據獨立測試,其識別率竟然只有 15.32%!打擊惡意軟體,谷歌任重道遠。

Android 過於開放、Google Play 過於混亂——不僅存在 App Store 所面臨的諸多問題,而且存在 Android 所特有的一些問題。正是因為 Android 生態系統失去控制,Google Play 才沒有得應有地位,江山反而拱手讓給第三方的應用商店(例如 Amazon App Store)。Google Play 距離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統一平臺需要時間,既要解決碎片問題,又要繼續開放平臺,才能規範應用生態,才能取得最終勝利。事情正向好的方向發展,谷歌應 該抓住機遇,徹底改變現今窘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