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學習,強烈推薦,十分受用
2014-02-13經濟的常識
如何高效學習
有效的學習方法勝過題海戰術,高效的學習思維便可事半功倍。學生也好、職員也罷,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做什麼樣的工作,都要秉承著“空杯”的心態學習更多的知識,死記硬背是最傻的方法,大家都不提倡。今天小編就帶微友們感受一下《如何高效學習》的作者斯科特·揚(Scott·Young)分享的高效學習方法
文章很長,十分受用,小編強烈推薦,請耐心看完
【關於斯科特·揚】
一年之內,完成了傳說中的麻省理工學院(MIT)電腦科學課程表的全部33門課,從線性代數到計算理論。所有科目皆為自學,以此進度,完全掌握一門課程大概只需要1.5個星期
【輕鬆駕馭課程】
Scott·Young:我老想著學快一點,再快一點,併為此興奮不已。掌握那些重要的學問吧,專業知識與嫻熟技藝將是你的職業資本,幫你賺取金錢與享受生活。如果過得好是你的目標,學問能引你到嚮往之地。
儘管學得更快有很多好處,但大多數人並不願意學習“如何學習”。大概是因為我們不肯相信有這種好事,在我們看來,學習的速度只取決於好基因與天賦。確實總有些人身懷天賦本錢,但研究表明你的學習方法也很重要。更深層次的知識加工,與時而反覆的溫故知新,在某些情況下會加倍你的學習效率。是的,“刻意練習” 方面的研究表明,沒有正確的方法,學習將永遠停滯。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學習策略,看看我如何在12個月內完成4年MIT電腦科學的課程。這套策略歷經33門課的錘鍊,試圖弄清楚學得更快的竅門,哪些方法有用,哪些沒用。
為什麼臨時抱佛腳沒用?
很多學生可能嘲笑我,妄想只花1年的時間學會4年的課程。畢竟,我總可以臨時抱佛腳,什麼都不懂還能順利透過考試,不是嗎?很可惜,這個策略在MIT行不通。首先,MIT的考試苛求解決問題的技巧,還經常出些沒見過的題型。其次,MIT的課程講究循序漸進,就算你能死記硬背僥倖透過一次考試,同系列課程的第七課可能就跟不上了。除了死記硬背,我不得不另闢蹊徑,加速理解過程。
你能加速理解嗎?
“啊哈!”當我們終於想通了,都曾經這樣恍然大悟地歡呼過。問題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系統地思考。經典的學生求學之路,就是聽講座,讀書;如果還不懂,只好枯燥地做大量習題(題海)或重看筆記。沒有系統的方法,想更快地理解似乎是天方夜譚。畢竟,頓悟的心理機制,還全然不知。
更糟的是,理解本身,很難稱得上是一種開關。它像洋蔥的層層表皮,從最膚淺的領會到深層次的理解,逐層鞏固對科學革命的認知。給這樣的洋蔥剝皮,則是常人知之甚少、易被忽略的理解過程。
加速學習的第一步,就是揭秘這個過程。如何洞悉問題,加深你的理解,取決於兩個因素:
1.建立知識聯絡;
2.自我除錯排錯。
知識聯絡很重要,因為它們是瞭解一個想法的接入點。我曾糾結於傅立葉變換,直至我意識到它將壓強轉化為音高、或將輻射轉化為顏色。這些見解,常在你懂的和你不懂的之間建立聯絡。除錯排錯也同樣重要,因為你常常犯錯,這些錯誤究根到底,還是知識殘缺,胸無成竹。
貧瘠的理解,恰似一個錯漏百出的軟體程式。如果你能高效地自我除錯,必將大大提速學習程式。建立準確的知識聯絡與除錯排錯,就足夠形成了深刻的問題見解。而機械化技能與死記硬背,通常也只在你對問題的本質有了肯定的直覺以後,才有所裨益。
【鑽研:你學得更快】
經年累月,我完善了一個方法,可以加速逐層增進理解的過程。這個方法至今已被我用於各科目的課題,包括數學、生物學、物理學、經濟學與工程學。只需些許修改,它對掌握實用技能也效果很好,比如程式設計、設計或語言。這個方法的基本結構是:知識面、練習、自省。我將解釋每個階段,讓你瞭解如何儘可能有效率地執行它們,同時給出詳細的例子,展示我是怎麼應用在實際課程的。
第一階段:知識面覆蓋
如果你連一張地形圖都沒有,你不可能組織一場進攻。因此,深入研習的第一步,就是對你需要學習的內容有個大致印象。若在課堂上,這意味著你要看講義或讀課本;若是自學,你可能要多讀幾本同主題的書,相互考證。
學生們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認為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從很多方面來講,這個階段卻是效率最低的,因為你每單位時間的投入只換來了最少量的知識回報。我常常加速完成這個階段,很有好處,這樣,我就可以投入更多時間到後面兩個階段。
如果你在看課程講座的影片,最好是調到1.5x或2x倍速快進。這很容易做到,只要你下載好影片,然後使用播放器的“調速”功能。我用這法子兩天內看完了一學期的課程影片。如果你在讀一本書,我建議你不要花時間去高亮文字。這樣只會讓你的知識理解停留在低層次,而從長遠來看,也使學習效率低下。更好的方法是,閱讀時只偶爾做做筆記,或在讀過每個主要章節後寫一段落的總結。
第二階段:練習
做練習題,能極大地促進你的知識理解。但是,如果你不小心,可能會落入兩個效率陷阱:
沒有獲得即時的反饋:研究表明,如果你想更好地學習,你需要即時的反饋。因此,做題時最好是答案在手,天下我有,每做完一題就對答案,自我審查。沒有反饋或反饋遲來的練習,只會嚴重牽制學習效率;
題海戰術:正如有人以為學習是始於教室終於教室,一些學生也認為大多數的知識理解產自練習題。是的,你總能透過題海戰術最終搭起知識框架,但過程緩慢、效率低下。
練習題,應該能凸顯你需要建立更好直覺的知識領域。一些技巧,比如我將會談到的費曼技巧(theFeynman technique),對此則相當有效。對於非技術類學科,它更多的是要求你掌握概念而不是解決問題,所以,你常常只需要完成最少量的習題。對這些科目,你最好花更多的時間在第三階段,形成學科的洞察力。
第三階段:自省
知識面覆蓋,與做練習題,是為了讓你知道你還有什麼不懂。這並不像聽上去那麼容易,畢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難矣。你以為你都懂了,其實不是,所以老犯錯;或者,你對某綜合性學科心裡沒底,但又看不確切還有哪裡不懂。
“費曼技巧”將幫助你查漏補缺,在求知路上走得更遠。當你能準確識別出你不懂的知識點時,這個技巧助你填補知識的缺口,尤其是那些最難以填補的巨大缺口。這個技巧還能兩用。即使你真的理解了某個想法,它也能讓你關聯更多的想法,於是,你可以繼續鑽研,深化理解。
【費曼技巧】
這個技巧的靈感,源於**物理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Richard Feynman)。在他的自傳裡,他提到曾糾結於某篇艱深的研究論文。他的辦法是,仔細審閱這篇論文的輔助材料(supporting material),直到他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基礎、足以理解其中的艱深想法為止。
費曼技巧,亦同此理。對付一個知識枝節繁雜如髮絲、富有內涵的想法,應該分而化之,切成小知識塊,再逐個對付,你最終能填補所有的知識缺口,否則,這些缺口將阻撓你理解這個想法。
費曼技巧很簡單:
1.拿張白紙;
2.在白紙頂部寫上你想理解的某想法或某過程;
3.用你自己的話解釋它,就像你在教給別人這個想法。
最要緊的是,對一個想法分而化之,雖然可能重複解釋某些已經弄懂的知識點。但你最終會到達一個臨界點,無法再解釋清楚。那裡正是你需要填補的知識缺口。為了填補這個缺口,你可以查課本、問老師、或到網際網路搜尋答案。通常來說,一旦你精準地定義了你的不解或誤解,找到確切的答案則相對而言更輕鬆。
我已經使用過這個費曼技巧有數百次,確信它能應付各種各樣的學習情境。然而,由於學習情境各有特點,它需要靈活變通,似乎顯得難以入門,所以,我將嘗試舉些不同的例子。
對付你完全摸不著頭腦的概念
對此,我仍堅持使用費曼技巧,但翻開課本,找到解釋這個概念的章節。我先瀏覽一遍作者的解釋,然後仔細地摹仿它,並也試著用自己的思維詳述和闡明它。如此一來,當你不能用自己的話寫下任何解釋時,“引導式”費曼技巧很有用處。
對付各種過程
你也能透過費曼技巧去了解一個你需要用到的過程。審視所有的步驟,不光解釋每一步在幹什麼,還要清楚它是怎麼執行的。我常這樣理解數學的證明過程、化學的方程式、與生物學的糖酵解過程。
對付各種公式
公式,應該被理解,而不只是死記硬背。因此,當你看到一個公式,卻無法理解它的運作機理時,試著用費曼技巧分而化之。
對付需要記憶的內容
費曼技巧,也可以幫你自查是否掌握非技術類學科那些博大精深的知識概念。對於某個主題,如果你能順利應用費曼技巧,而無需參考原始材料(講義、課本等),就證明你已經理解和記住它。
【形成更深刻的直覺】
結合做習題,費曼技巧能幫你剝開知識理解的淺層表皮。但它也能幫你鑽研下去,走得更遠,不只是淺層的理解,而是形成深刻的知識直覺。直觀地理解一個想法,並非易事。它看似有些許神秘,但這不是它的本相。一個想法的多數直覺,可作以下歸類:
類比、視覺化、簡化
類比:你理解一個想法,是透過確認它與某個更易理解的想法之間的重要相似點;視覺化:抽象概念也常成為有用的直覺,只要我們能在腦海為它們構築畫面,即使這個畫面只是一個更大更多樣化想法的不完全表達;簡化: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曾說過,如果你不能給你的祖母解釋一樣東西,說明你還沒有完全理解它。簡化是一門藝術,它加強了基礎概念與複雜想法之間的思維聯絡。
你可以用費曼技巧去激發這些直覺。對於某個想法,一旦你有了大致的理解,下一步就是深入分析,看能不能用以上三種直覺來闡釋它。期間,就算是借用已有的意象喻義,也是情有可原的。例如,把複數放到二維空間裡理解,很難稱得上是新穎的,但它能讓你很好地視覺化這個概念,讓概念在腦海中構圖成型。DNA複製,被想象成拉開一條單向拉鍊,這也不是一個完美的類比,但只要你心裡清楚其中的異同,它會變得有用。
學得更快的策略
在這篇文章裡,我描述了學習的三個階段:知識面、練習、與自省。但這可能讓你誤解,錯以為它們總在不同的時期被各自執行,從不重疊或反覆。實際上,隨著不斷地深入理解知識,你可能會週而復始地經歷這些階段。你剛開始讀一個章節,只能有個大概的膚淺印象,但做過練習題和建立了直覺以後,你再回過來重新閱讀,又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即溫故而知新。
鑽研吧,即便你不是學生
這個過程不只是適用於學生,也同樣有助於學習複雜技能或積累某話題的專業知識。學習像程式設計或設計的技能,大多數人遵循前兩個階段。他們閱讀一本相關的基礎書籍,然後在一個專案裡歷練。然而,你能運用費曼技巧更進一步,更好地鎖定與清晰表述你的深刻見解。積累某話題的專業知識,亦同此理;唯一的差別是,你在建立知識面以前,需要蒐集一些學習材料,包括相關的研究文章、書籍等。無論如何,只要你弄清楚了想掌握的知識領域,你就鑽研下去,深入學習它。
【投稿】
“經濟的常識”歡迎廣大微友們、媒體朋友們投稿,將更好的內容與大家分享,我們將在文章中標明來源,微信回覆“投稿”瞭解詳情。
--------------------------------------------------
各位微友,回覆 000 檢視所有內容目錄。如果您喜歡我們,請您把我們分享給您的朋友。
一年完成麻省理工(MIT)計算機全部33門課
如何高效學習,強烈推薦,十分受用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6502878/viewspace-108148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MIT計算機視覺課件總結Lecture1-Lecture5MIT計算機視覺
- 交大計算機課程(5):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
- 34 門課改變人生——牛人自學計算機總結計算機
- 硬核兒童節禮物來襲:MIT學神、「太極」作者胡淵鳴送你一門計算機圖形學課程MIT計算機
- 麻省理工(MIT)牛人解說數學體系MIT
- 麻省理工學院是如何培養計算機學生的計算機
- 計算機網路 課程設計計算機網路
- 計算機網路微課堂-課程概述計算機網路
- 課程-計算機語言學計算機
- 2400門課:MIT開放迄今最全CS+電氣工程課程MIT
- 計算機基礎第二課時計算機
- 外聘的計算機老師講課計算機
- 計算機網路 - 課程筆記計算機網路筆記
- 計算機課程程式設計經驗分享計算機程式設計
- 河北工業大學計算機/軟體考研專業課鉅變,一門變三門!計算機
- 計算機新生入門指南計算機
- 計算機圖形學課程總結計算機
- 計算機課程第三週作業計算機
- 【招募完成】《量子計算公開課:從德謨克里特、計算複雜性到自由意志》
- 麻省理工學院:MIT開發出Twitter熱門話題趨勢預測新演算法MIT演算法
- 雲端計算教程學習入門影片課件:雲端計算與人工智慧人工智慧
- 比爾·蓋茨要開課了,計算機工作原理系列課程計算機
- 廣州 各大學計算機老師 DBA 課程 講課完畢..計算機
- 曝光了,清華計算機系最牛的課!計算機
- 告別程式設計課,MIT展示自然語言程式設計程式設計MIT
- 計算機程式的思維邏輯 (33) - Joda-Time計算機
- 雲端計算教程學習入門影片課件:雲端計算中SOA是什麼?
- 雲端計算教程學習入門影片課件:雲端計算安全性有哪些?
- 雲端計算教程學習入門影片課件:雲端計算架構參考模型架構模型
- 雲端計算教程學習入門影片課件:怎麼組建雲端計算中心?
- 雲端計算教程學習入門影片課件:雲端計算中心怎麼選址?
- 只有計算機才能完成的小學數學作業計算機
- 雲端計算教程學習入門影片課件:雲端計算中容錯計算是什麼?
- Python入門到實踐-計算機算數Python計算機
- 計算機網路實驗課結課考試:子網劃分計算機網路
- 表示式計算 用棧完成
- 本科階段,一門計算機相關課結束後,應該留下些什麼?計算機
- 雲端計算教程學習入門影片課件:雲端計算中IDS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