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化與去中心化

huiter發表於2014-01-23

先貼個知乎topic傳送門 去中心化

對這個問題感興趣,可能是源於13年知乎推出了知乎日報,同時果庫也在做3.0的改版。

談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之前,按照習慣要先舉例子。

首先是中心化的產品,Web1.0時代的入口網站、單一板塊的論壇、如今的各種媒體,都可以算作是典型的中心化產品。抽象一下就是使用者A與使用者B訪問網站時,他們所獲得到的內容是無差別的,這可以算作是最典型的中心化產品。

其次是去中心化產品,Twitter可以說是去中心化的典型,國內各大SNS網站,如新浪微博、人人、Qzone、豆瓣、知乎。再抽象一下就是使用者A與使用者B訪問網站時,他們所獲得到的內容會因為他們不是同一個人而有很大的不同。

中心化產品,依靠對使用者有吸引力的高質量內容吸引一大批使用者,成為一個成功的產品。比如新聞聯播,這是我國自改革開放後,最受關注的中心化產品。它提供的內容具有質量不低,擊中率高的特點,同時加上一定程度的強迫閱讀性,成為了紅極一時的產品。當然,我們也很容易看到中心化產品的缺點,作為一箇中心化的產品,我需要保證我的內容可以擊中一個較大量級的使用者群,同時要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在人們大步邁入小康社會的今天,使用者對內容的需求越發的多樣性,找到一個不小的群體,為他們提供其感興趣的內容變得越發困難,以至於大部分中心化的內容提供型的產品由於受眾太小而無法維持下去。而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作為內容提供型產品操作起來不那麼容易,通常先入為主,或者規模效應,再就是產品質量上有質的飛躍。

去中心化產品,如當年很火的人人,通過強社交關係來組織內容。內容的差異性,提供了內容對於使用者的擊中率,從而提供了使用者的規模,成為了一個成功的產品。

新聞聯播、人人可以算是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典型。

而如今更多成功的產品都是結合了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以知乎為例。

如果知乎就一個頁面,如同Hacker News,沒有什麼使用者關係,賬號能提問,能回到。 這樣的知乎就是一箇中心化的產品。

隨後,知乎發現這樣的產品模型,無法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第一大家興趣點不同,頁面滿屏的化妝品問題,可能無法吸引我這樣一個直男,同時根據二八原則,每天問題被曝光的量太少。於是知乎開發了搜尋功能,這樣使用者可以找到自己敢興趣的東西。

然而,用搜尋沒事搜一搜的使用方式似乎很繞,通過分析搜尋Log發現,有些關鍵詞比較受關注,於是知乎做了個話題,把問題分散到五花八門的話題下,使用者也被話題這個神奇的東西給導流了,提高了內容曝光量與內容擊中率。

隨著產品的進一步發展,知乎的人氣漸漸多了起來,一些強社交關係如現實中的狐朋狗友,一些單向社交關係如follow名人,一些弱社交關係如新認識的小夥伴。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對知乎上的問題產生的影響,再通過關係傳播出去,最後再匯到人形成Feed,這算是對去中心化的一種補充。

這時,我們看到去中心化較中心化的強大優勢,但沒提一點,就是噪音。

去中心化的噪音往往比中心化的噪音要大,因為去中心化提供的內容較中心化產品來說更不可控一些。 於是在知乎有了一個成熟的去中心化社群後,它開始思考一件事情,如何降低使用者發現感興趣內容的成本。 於是做了知乎日報,選取社群中的收關注較大的內容,按中心化呈現出來,提供優質內容的曝光度,降低廣大人民群眾發現優質內容的成本,同時由於背後強大的去中心化內容社群,所產生的中心化內容具有不可替代性。

———————————————————————————— 以上均屬YY。

按上面的思路,知乎從一箇中心化的產品 --> 去中心化的產品 --> 中心化的產品與去中心化產品的結合 。 但其實知乎一上來就在第二步了。

構建去中心化產品的最大難點時去中心化往往跟UGC結合在一起,而在UGC的內容生產方式下,使用者也是產品的一部分,這樣產品的發展速度可控性沒有那麼強。同時去中心化產品對於初期使用者數量的要求較高,因為如果沒有使用者,這樣的產品根本不能算作一個完整的產品。

———————————————————————————— 以上均屬YY。

於是我們的產品發展是不是可以有這樣一種思路,我先成為了個NB的中心化產品,之後在按某種方式去做去中心化處理,再從去中心化的產品中吸取內容補充中心化產品,最後二者統一。

而去中心化的方式不一定時人,也可以是話題、標籤、類別..............

之後舉個例子。

豆瓣的影評,使用者UGC發影評,影評彙集到電影下,大量使用者來消費最後電影的評分。 新浪微博,大家發微博,轉發,內容聚集後形成當日熱門,然後有了個今日頭條。 ......

所有的內容提供型產品,都需要考慮產品受眾大小,內容的擊中率與不可替代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