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做終端,模式領先是關鍵

程慧發表於2014-08-17

在網際網路時候,模式領先大過於技術領先。就像按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公司內部演講時說到:“傳統零售行業與網際網路的競爭,說難聽點,就像在機槍面前,太極拳、少林拳是沒有區別的,一槍就把你崩了。”
終端產業原來以分銷為主,現在出現了電商、產品銷售一體化的新產業格局,這是一種模式的變化。這種格局變化說明我們距離使用者的層級已經越來越少。對於運營商而言做終端,領先的模式正是要抓住龐大“使用者資源”優勢,做盡可能要離使用者近的事。包括零售、售後、電商、直供(渠道末端使用者),這些都是拉近與使用者距離的方法。
一、渠道扁平化,豐富末梢網點
首先是增加線下渠道的功能。將渠道改賣貨為體驗,變購物中心為消費體驗中心。從效益比來看,末梢渠道的作用除了分銷,其實還有著傳播、調研、物流、體驗的收益。為末梢渠道化成本,是值得的。 其次是分銷內容的多元化。近期順豐嘿客非常流行,順豐嘿客是順豐“順豐優選+順豐移動端+金融+社群O2O服務平臺+農村物流”的全線平臺的重要佈局。在2014年05月18日正式全國鋪開,首批共518家;一年內將擴充到4000家。作為一個利用自己的平臺為電商完成線下服務的社群店,除了自有的順豐優選在內,還與國內數十家電商平臺達成合作。運營商的末梢渠道除了賣終端,一樣可以銷售通訊行業的“業務+終端+號碼”,或是其他配件,成為公司網際網路銷售的線下展示店。
第三是減少渠道首次提貨阻力。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入手,一個是用技術理順流程,比如建立一個B2B平臺,實現當天下單,第二天到貨。在確定渠道銷售意向,簽訂銷售協議後,就要及時推進B2B普及。當然能開發一個手機APP,就更適合於不一定都配有電腦的末梢渠道。另一種角度是是用鋪貨的方式,用獎勵政策來鼓勵渠道提貨。提貨獎勵有很多種,比如首次提貨獎勵、促銷品支援、一定帳期、現金補貼等等,以此打動渠道。 二、電商打通020,彙集使用者需求
對很多企業來說,電商不過是將原來先下的銷售搬到線上, 當成另一個銷售渠道。同時,為了價格穩定方面考慮,企業還通常會用專屬電商品牌來分隔線上線下。以手機為例,儘管華為有了“榮耀”、中興運營“nubia”、聯想釋出VIBE後,酷派推出“大神”,其根本還是希望能降低流通成本,以突出的價效比重新整理廣大使用者的“心理底線”。而這遠遠不是電商的全部。
就目前我們電商發展的階段來說,能發揮的更大作用是能線上上聚合了使用者的需求,反過來影響線下的銷售和生產。舉一個簡單的應用:M811銷售,如果線上上銷售兩個月後,超過20%的使用者線上上反饋要求要有金色,我們是否能夠調整生產線,以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或是將已有的零部件經過再配置組裝後,為單個使用者或小批量多品種市場提供定製產品;或是在下一款產品實現使用者需求。將線上匯聚的需求倒逼生產方式的柔性化,從而使整條供應鏈圍繞著使用者的全面再造
運營商做電商,如果藉此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收集分析各種消費行為,挖掘社群價值和資料,再打通原有的金融+電商+物流,就能佔據未來的社群消費終端場所。
三、零售重在體驗 全方位提升感知
對於運營商來說,藉助獨特的遍佈到村的實體渠道優勢,加以改造擴充,可以將官方實體零售店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運營商可以藉此構建一個領先的售前、售後服務體系。在官方零售店佈局不必追求滿而全,而應該以能同時滿足最多的使用者體驗產品為標準。比如蘋果零售店的佈局,除了放在桌上供使用者體驗的裝置外,基本其他地方是空的。合理設計的佈局,再輔以員工的體驗指導服務,零售店必將成為運營商產品的最佳體驗處。零售店服務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售後,唯有自己的官方零售店是最靠譜的終端售後解決方式。
零售還能建立流暢的企業使用者雙向溝通渠道。一方面,官方零售店是掌握最全線產品的渠道,根據戰略重點適時調整展示產品,正是展示運營商需要什麼樣的手機、正在推出什麼樣手機的最好地點。比如近來作為戰略性產品的NFC手機,就可以作為當前展示的重點,充分發揮重新整理消費市場認知的作用。 另一方面,零售店還是聆聽和幫助使用者最佳方式之一。賈伯斯曾就零售店發表過一個觀點——蘋果因為通過自己的零售店與數以百萬的顧客進行了更直接的交流並獲得相應的回饋。零售店可以認為是將企業搬到了使用者能隨時接觸到的地方,既保證了產品的權威性又獲得了第一手的使用者需求,還能讓企業形象更加貼近大眾。
“使用者思維”是網際網路思維的核心。“得使用者者得天下”。當運營商能夠一方面掌握使用者資料,另一方面又具備使用者思維,自然能夠攜“使用者”以傲天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