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程式設計師

jianshu發表於2014-07-31

  局外之人,以不專業的眼光來看待虛擬世界,眼中自然不會有太多的原始碼,就且當使用者體驗來寫吧。

  一、軟體?版權問題能否根治?

  一年前買的電腦,而今從上到下,十有八九的軟體是綠色版、破解版或者記憶體註冊版,雖然軟體功能強大,用來順手,但心裡總還是有些過意不去,畢竟盜用了人家的勞動成果。

  軟體的盜版,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在中國尤為盛行,或許是因為這裡的法律為之提供了辯護——出於研究、學習的目的,對軟體所所進行的使用與更改,既不違法,也不必告之原作者。但是盜版絕不僅僅是一個法律上的問題,作為軟體界的巨頭,微軟開發的作業系統與辦公軟體,佔領了全球大部分的市場,但也免不了悉數被網民破解的命運。從這點看來,版權問題,應該更多的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既然檔案的加密易於實現,軟體的加密又為何如此艱難,加密與破解的演算法大戰,難道註定是魔高一丈?

  倘若我是程式設計師,想來也會被捲入這場無休止的混戰中。矛與盾的較量,估計是不會停息了。但是,盾的強度若是極大的加強了,我們進入系統的時間,又是否也會呈指數級的上升?

  二、系統?開源還是閉源?

  微軟帝國的大廈上赫然寫道,若要賺錢,必先閉源[此處為虛構];Unix系統則同時分化出閉源的蘋果和開源的Linux(包括Ubuntu、Android等)。這些系統,佔有者不同的市場,也持有不同的理念。閉源者,視軟體與程式碼為財富,以明確所有權與價值尺度為最高準則,故最適於商業化的開發與傳播,卻在演算法上將開發商與使用者徹底剝離;開源者,則強調軟體與程式碼作為可分享與傳播的知識,以知識的傳播與分享為目標。

  軟體開發商總有把軟體與程式碼私有化的傾向,因為這樣既易於獲取利潤,又不易被模仿和抄襲。故而微軟不會開發office的開源版本,谷歌也力圖將核心應用閉源化。程式設計師或好動的使用者則總想一探核心的究竟,體驗設計的思想,亦或是自行修改以使軟體更富於個性,而此類需求也唯有開源可以滿足。

  開源或閉源,我們將何去何從?微軟總在抨擊開源系統漏洞繁多,安全沒有保障;開源的支持者則認為開源有利於保護被無情監控的全球居民。那麼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或許在一個共同維護的開源系統上,讓閉源軟體與開源軟體並存發展,可以同時滿足商業與分享的需求。雖然這依賴於開源系統的完善與軟體版權問題的解決,實現起來可能不太容易,但至少大家都希望自家的房子堅固、實用,且又易於裝修,而不希望房子的地下還留有施工隊的暗道。

  三、QQ?誰道聊天一定要登陸?

  在因特網上,電腦之間的通訊須以明確地址為前提。所以使用者必須先連線地址已知的伺服器,伺服器才能與線上使用者建立聯絡,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方可實現通訊。也就是必須先登入,再聊天。

  但如果我不這麼幹呢。假如我僅僅向網路上所有可能的使用者傳送自己的地址(一般為Mac值),其他使用者則通過收到的地址找到我、與我聯絡,這種做法又是否可行?又或者彼此記下了常用的地址,那麼資訊的傳遞又是否可以得以繞過通訊軟體和平臺的諸多限制?

  假如我是程式設計師,我想我會開發這樣一款桌面通訊軟體,既解除桌面上諸多不必要的限制,使之充分展現個性,又在桌面上嵌入聊天視窗,隨時向基於地址聯絡的好友建立通訊、分享心情。然後把這款軟體植入任何可以的平臺,手機抑或電腦,而通訊的網路可以對應選擇移動網際網路、因特網、藍芽等任意媒介,自由選擇。

  四、網路?兩臺電腦之間的距離>6?

  還好我不是程式設計師,不必為落實想法而寫程式碼,也不用考慮大量通訊給網路帶來的壓力。畢竟在因特網上傳送漫無目的的資訊,是不太現實也不合理的,甚至可能超出其承受能力。

  但假如網路的距離可以縮短呢?社會學家依然證明,任意二人之間的距離不超過6個人;但是網路上任意兩臺電腦建立通訊需要通過的電腦或伺服器呢,恐怕多半大於6。電腦的執行速度大於人腦,電磁波可傳播的範圍也遠大於人的活動範圍,但由於傳統通訊電纜的限制,因特網的結構竟不如人際關係網複雜。假如通訊渠道和通訊技術得到優化,以至於兩個終端之間的距離可以足夠的短,那麼普遍的點對點通訊也許就不再是難題。

  假如可以,我或許會為電腦增設低頻率無線電收發器,按照特定頻率的傳送和接收無線電波,通過無線電波識別身份,並在電波中傳遞加密的數字資訊,從而實現點對點,亦或是距離小於4的通訊。只不過,誰願意成天帶著電臺到處跑呢,我不知道。但只要讓我能在深山老林保持通訊,我想我會買的。

  從軍用到大眾,從計算到圖形,幾十年來,虛擬世界經歷了巨大而飛速的發展,也留下了許多的故事,留下了太多值得我們思考與改進的東西。儘管不是程式設計師,難以理解虛擬世界裡無盡的程式碼、複雜的運算,但還是希望它能發展得更好,也更實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