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50歲的美國程式設計師的生活狀態

部落格園發表於2013-10-12

  前幾年正好有一個專案的機會出差去了一次美國,地點是美國中部的一個2萬來人的小鎮。到了美國,很多東西跟想象的差不多比如環境,氣候。從北京起飛天是一個顏色,到了美國天又是一個顏色,自然環境空氣質量,綠地面積等等跟想象中的一樣非常棒!想象不到的是哪怕在那麼一個小鎮像沃爾瑪那樣的超市有4,5個,當地人的物質生活我覺得也非常豐富,業餘生活也非常豐富。像3美金買十幾個雞蛋,2美金買一小桶牛奶或者果汁,8美金買一塊兩個Ipad 那麼大小的豬排到時讓我覺得美國根本就不像發生了金融危機一樣,物價穩定的出奇。

  當地普通上班族一個月2000-3000美金的工資,一個月在生活上至少在吃上花費不了多少錢。如果自己做飯,一個月200美金頓頓吃好還有多的。而在中國,一個月2000-3000塊大家自己算算花在吃上有多少,何況每天還在吃毒。那段時間我像個土豪一樣天天變著樣的烤雙份豬排吃,炸雞翅,大塊燒肉,以牛奶當水,最後吃的人上火,菊花很難受 (至於如何難受,請狂擊我轉載的一篇令人捧腹的文章 非常適合在地鐵看或者用來打磨時間 看了讓人笑了很多很多次的NB的痔瘡經歷)。至於像麥當勞和肯德基就不說了,Google 一下就能看到美國地圖的輪廓。不過在中國也可以,百度一下收費站也差不多。

三個50歲的美國程式設計師的生活狀態

  但是這些僅僅是初次見識到美帝人民生活水平,回想起來偶爾羨慕但是不會形成對我的絕對衝擊感。

  真正衝擊到我的是他們的生活狀態和 IT 的發展程度。

  三個老程式設計師的生活狀態

  因為出差到客戶現場,所以有機會和他們在工作中合作,工作之餘有時也會一起吃飯打球。

  第一個碰到的程式設計師和我一樣做 ETL 的印度裔美國人,但我覺得他比中國人還中國人。特別友善和隨和,平時沒事經常開車順我們去公司,偶爾吃飯喝個酒算是酒後駕車了,有時還把車給另外一個沒開過車的同事簡單練練手,這些和其他美國人我怎麼看起來區別都特別大。特別是在幾次吃飯的時候他搶著付錢買單,推來推去的感覺讓我絲毫沒有覺得他是美國人。他的 IT 經歷非常豐富,做過的技術也非常多,談不上哪一種技術更精但是出去找一個開發的工作綽綽有餘。他家條件應該不錯,從房子到車到他家女兒上的私立大學,至少在美國算是一箇中產階級。這個是堅持在一線的開發,年齡50歲。

  第二個程式設計師應該算是資深級別的了,也正好50歲。他應該是他們公司很早的那一批程式設計師,他說他已經在這個公司幹了幾十年了。因為我們的專案涉及到他們的業務流程,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他的 Cobol程式碼裡的註釋不是 1979年就是1989年,最近的一次修改我看到的也應該到了2008年以後。偶爾到了他的辦公室,螢幕上還是相關的程式程式碼,鍵盤的操作熟練程度介面的切換速度讓我可以肯定他現在也仍然持續奮戰在一線。更另人刮目的是他的乒乓球打的居然比我還要好,4 VS 4 的全場籃球讓你感覺不到他已經是剛過完50歲生日的那個老年人,滿場飛奔比我這個30左右的年輕人體力還要充沛。也別想在他面前投籃,將近1米9的個子蓋你幾個帽是很容易的。幾乎每天下班,他就帶著他老婆去酒吧喝點啤酒,點點東西吃跟人聊聊天。週末帶著皮舟開著車到附近的河裡或者湖裡去漂流划船,每年也到處出去旅遊,世界各地。

  第三個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程式設計師,他女兒都已經33歲了,孫女都已經滿地爬了。他的經歷讓我感覺和程式設計師這一職業絲毫應該掛不上鉤,他最早玩樂隊出唱片,吉他彈的特別好,後來講了一堆我沒有聽懂然後大概30來歲的時候就不知怎麼地進入到 IT 行業了。我在想如果我們年輕的時候就不說玩樂隊彈吉他,哪怕就是 IT 相關專業到了快30的年齡又有幾個轉行成功。

  和這幾個老外在一起工作的時候,特別是前兩個至少讓我沒有感覺到他們的年齡像是50歲的人,無論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讓我從來沒有這麼感覺:"噢!他們已經50歲了!" 我感覺他們非常年輕!最後一個年齡要大一些,但是身材穿著你也感覺不到是一個50多歲的人,但是實際上他可能比我父母的年齡還要大。

  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我認為的 50歲的樣子大多以我周邊的生活環境作為參考 - 有工作的基本上處於半退休或者退休的狀態,或者帶著小孩子接送上學放學的,職業生涯長一點的在公司當個不怎麼露面的老總。身體狀態基本上是一身大小毛病,要麼就是高血壓,風溼,腰間盤突出,糖尿病。要麼是沒什麼大毛病,當時明顯發現頭髮白了不少,眼睛也開始不好使了,稍微乾點體力活就已經累的不行要休息了。同樣的50歲,同樣的算是最底層的小地方的人們,跨個大洋一比較,非常直觀和真實的差別。我在想如果在國內,如果看到一個50歲的百花頭髮的人坐在你身邊和你一樣敲著程式碼,你心裡充滿的是膜拜和敬意,還是在想:"尼瑪,都這麼大了才混到這個鳥樣!"

  和他們聊天,幾乎沒有聽到他們說他們在哪裡有幾套房子,幾輛車子,家裡有多少錢,孩子上的什麼名牌大學。他們也不會通過一些小技巧把話題引到這方面上的問題上,也不會主動的引導或者暗示你應該來問這些問題。談論最多的,就是什麼好玩,旅遊,家庭和幸福,桌上如果允許放個人物品,那麼放的最多大多數的是家庭的合照。相反,某些最喜歡稱外地人為外地人的同事們倒是沒事處處Show一下他們的幸福,或多或少的暗示你討論下房子,車子戶口的問題,然後我們也很配合的滿足一下他們所謂的優越感 - 呵呵。

  一種幸福,是家庭,另一種所謂的幸福是金錢,地位和虛榮心。不知道對幸福的理解,是不是也是一種差距。

  IT的發展程度

  其實從上面的例子中就應該能看出來 IT 的發展程度。

  50 來歲的程式設計師,至少幹了 IT 多的也有30年了。而我們 IT 起步和真正普及的時間真正不過 15年左右,在一個公司有著 10年開發經驗的人佔據的比例又有多少。去除頂尖的技術比較,直單純比較這個行業,我覺得至少和美國差了有10-20年的差距。另外,我去的是一個小鎮,他們在這個小鎮上建立的總部,資料中心。動輒上百人的 IT 技術部門或者外包技術人員,有來自中國的也有來自印度的。放在國內,估計像這樣的團隊估計都集中在一線城市,別說鄉鎮級別,就連省會城市估計就不多。縱向比較,美國的 IT 發展程度不是一般的恐怖。雖然中國經濟實力被吹的很厲害,世界第二,但為什麼出不了 Google, IBM, Microsoft, Apple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 IT 行業技術標準都跟中國毫無關係,因為你 IT 的發展深度和廣度不足以給你那麼多機會看到新的變化,機遇和挑戰。

  什麼時候估計才能追得上,我認為等我們50歲的時候還有機會堅持在 IT 現場的前線,放眼望去都是一幫40,50歲的帶著眼鏡的老頭老奶奶端著茶葉杯和一幫20,30歲朝氣蓬勃的宅男蘿莉們平等的互助合作的時候,當不想呆在大城市隨便回家找個小城市或者鄉鎮就能找到哪怕做個靜態網頁的時候,我估計才算有機會追上了。

  世界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孫子們的! 我希望幾十年後能跟我們的孫子們一起繼續坐在電腦前,沒有生活的壓力,安安靜靜的寫寫程式碼,上上部落格園,這就是我的 IT 職業理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