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出在狗身上”,免費模式背後的小米內容佈局

程慧發表於2014-11-12

都說免費是網際網路的基本法則。網際網路企業擅長在別人收費的地方免費,在別人掙錢的地方虧錢,並以此顛覆著一個又一個行業。從位元界到原子界,當廣告銷售不足於承擔硬體成本,“零利潤”成為一種新的“免費”硬體玩法---即以成本價(或略高於成本價)銷售硬體。小米做手機、做盒子,做電視、作平板無一不採用了這種做法,甚至還以北京松果電子有限公司的名義得到聯芯科技(大唐旗下最早生產TD-SCDMA晶片的廠家)開發並擁有的 SDR1860 平臺技術,以進一步降低硬體的價錢。
所謂“羊毛出在狗身上”,不靠硬體掙錢,自然要延長價值鏈,創造出新的價值鏈來收費。在這背後,則是小米對內容的佈局。近期小米在內容的大手筆包括有:
1、原新浪網總編輯陳彤加入,擔任小米的內容投資和內容運營副總裁。同時,小米計劃第一期投資10億美元在內容產業。
2、以約3億美元入股愛奇藝,這是小米成立四年來最大一筆投資。這也是作為百度全資的愛奇藝,是首次引入重量級股東,百度同時追加了約同等量級的投資。
3、小米將在二級市場購入優土股票,金額預計將在千萬美元級別。
4、雷軍任董事長的北京瓦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入股華策影視。
5、愛奇藝與華策影視共同出資,成立華策愛奇藝影視公司。該公司旨在為愛奇藝提供高品質的劇集、綜藝等豐富多元的網際網路內容,並圍繞相關內容IP進行遊戲、電商等全方位衍生品開發工作。(比如單集500萬投入的《盜墓筆記》)
而在這之前,相關佈局還包括在MIUI上,通過預裝App形式實現內容輸出。在手機遊戲分發領域,從活躍使用者看,小米遊戲中心有可能是業內前五的手遊渠道。小米還有自己的移動閱讀業務,除了小米小說平臺,小米旗下成員企業多看科技的“多看閱讀”也做得非常好,書城內容豐富。
按雷軍在公開場合的說法,整個內容產業對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小米手機,包括小米平板都是生死攸關的一件大事。可以說,對閱讀、遊戲、視訊等內容的佈局已基本完成。那麼,對所有仍以硬體銷售為主要利潤的廠家來說,是慢慢變成代工?還是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或者在網際網路時代,真正可怕的不是業內的競爭者,而是“行外”人士,因為他們根本不用傳統的玩法競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