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觀後感(宇宙只是介面,科技永遠觸控不到世界的本原)

szlongman發表於2014-11-15

今天剛看完諾蘭的《星際穿越》,三個小時的電影確實給人一種震憾的感覺。看完後總有“一種聲音”催促自己寫上幾行。

現在流行各類PAD、智慧手機。當閱讀長文時,在靈敏的觸控式螢幕上用手指上下拖拉,螢幕上的文字不停快速移動,彷彿屏後有一長卷,在你的指揮下忠實地翻頁。其實,這只是一種操作介面,為了照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這樣安排就無需另附操作手冊了。用手指上下拖拉表示滾屏,也可用手指“重按”表示上移,“輕按”表示下移。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問,這些話不是廢話嘛。

莫急,再請用我們的腦子順便引申一下,不經意間會突然發現一種令人害怕的感覺。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散步,邁開雙步向前,發現周圍的影物往後;後退時,感覺街道兩邊的房子在前進。有沒有想過,周圍的世界象不象觸控式螢幕後的虛擬長卷。我們走路、奔跑、跳躍僅僅只是一種與自然互動的操作介面,並沒有實質意義。如果有造物主的話,也可以僅用手指拖拉或者更怪異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的效果。

夜幕下,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滿天的繁星刻意提醒人類眼前有一個深遂的宇宙。要想登上星星,必須建造龐大的飛船、幾級火箭不斷分離、加速,最後達到逃逸速度,飛向太空。真是這樣嘛?會不會這也是造物主給我們設定的操作介面?在使用windows操作介面時,如果需要檢視一個文件,可以開啟“資源管理器”,然後一層層地不斷開啟目錄,最後才能雙擊那個WORD文件。當然也可以有簡便的方法,直接點選桌面上該文件的快捷方式。比如“星際穿越”中的蟲洞就是一種快捷方式。蟲洞固然高深,也不過是一類介面操作方式。黑洞相當於一個目錄夾,存放各類檔案。

目前階段我們科學家總結出來的物理定律,可能只是指導如何玩宇宙這個操作介面的初級手冊,並未接觸到自然的本質。當代科學就像一冊《WINDOWS作業系統使用指南》,實際上根本就沒有談到計算機背後的科學原理。

“星際穿越”的導演諾蘭以前拍過“盜夢空間”,在他看來,真正的大自然並不存在我們現在看到的世界、宇宙。造夢與宇宙探險是一樣的,是與自然互動的兩種介面,是與真正自然接觸的一種手段,背後世界的本質你永遠不會知曉。永恆不變的是人類的愛。

玩電腦遊戲是我兒子的最愛,他喜歡裡面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有一次得意洋洋地告訴我,他扮演美國獨立戰爭的英雄,為民除害,消滅了不少穿紅衣的英軍。我回答說,那些英雄、英軍僅僅是計算機記憶體中可憐的幾十個位元組,包含生命值、身上錢財、位置等資訊。如果試探著再往前天馬行空地想一下,我們人類何嘗不會是記憶體中位元組呢,只是佔的地址更多一些。想象一下,在一個存貯海量的位元組湯中,演繹著無窮無盡的金戈鐵馬、悲歡離合、兒女情長。

如果我做科幻片的編劇,我會讓男主角歷經千辛萬苦,最後發現自己是一串0或1的數字。

《資訊簡史》一書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一切都是資訊(anything is bit)。這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蒸汽機時代,人們把宇宙想象為一臺精密的機械,幕後有一臺巨型呼呼作響的蒸汽機,它是動力,為我們的宇宙星辰上足了發條,星星分毫不差地圍繞太陽執行。現在是資訊時代,因此有些科學家就會認為一切都是資訊。宇宙是什麼?宇宙是我們最新科技的寫照。宇宙只是介面,科技永遠觸控不到世界的本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