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演算法和資料結構(12):無向圖相關演算法基礎

發表於2014-11-03

從這篇文章開始介紹圖相關的演算法,這也是Algorithms線上課程第二部分的第一次課程筆記。 圖的應用很廣泛,也有很多非常有用的演算法,當然也有很多待解決的問題,根據性質,圖可以分為無向圖和有向圖。本文先介紹無向圖,後文再介紹有向圖。 之所以要研究圖,是因為圖在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

無向圖

圖是若干個頂點(Vertices)和邊(Edges)相互連線組成的。邊僅由兩個頂點連線,並且沒有方向的圖稱為無向圖。 在研究圖之前,有一些定義需要明確,下圖中表示了圖的一些基本屬性的含義,這裡就不多說明。

圖的API 表示

在研究圖之前,我們需要選用適當的資料結構來表示圖,有時候,我們常被我們的直覺欺騙,如下圖,這兩個其實是一樣的,這其實也是一個研究問題,就是如何判斷圖的形態。 要用計算機處理圖,我們可以抽象出以下的表示圖的API:   Graph的API的實現可以由多種不同的資料結構來表示,最基本的是維護一系列邊的集合,如下: 還可以使用鄰接矩陣來表示:

也可以使用鄰接列表來表示:

由於採用如上方式具有比較好的靈活性,採用鄰接列表來表示的話,可以定義如下資料結構來表示一個Graph物件。

圖也分為稀疏圖和稠密圖兩種,如下圖: 在這兩個圖中,頂點個數均為50,但是稀疏圖中只有200個邊,稠密圖中有1000個邊。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都是稀疏圖,即頂點很多,但是頂點的平均度比較小。

採用以上三種表示方式的效率如下:

在討論完圖的表示之後,我們來看下在圖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演算法,即深度優先演算法:

深度優先演算法

在談論深度優先演算法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迷宮探索問題。下面是一個迷宮和圖之間的對應關係: 迷宮中的每一個交會點代表圖中的一個頂點,每一條通道對應一個邊。 迷宮探索可以採用Trémaux繩索探索法。即:

  • 在身後放一個繩子
  • 訪問到的每一個地方放一個繩索標記訪問到的交會點和通道
  • 當遇到已經訪問過的地方,沿著繩索回退到之前沒有訪問過的地方:

圖示如下:

下面是迷宮探索的一個小動畫:

深度優先搜尋演算法模擬迷宮探索。在實際的圖處理演算法中,我們通常將圖的表示和圖的處理邏輯分開來。所以演算法的整體設計模式如下:

  • 建立一個Graph物件
  • 將Graph物件傳給圖演算法處理物件,如一個Paths物件
  • 然後查詢處理後的結果來獲取資訊

下面是深度優先的基本程式碼,我們可以看到,遞迴呼叫dfs方法,在呼叫之前判斷該節點是否已經被訪問過。

試驗一個演算法最簡單的辦法是找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實現。

深度優先路徑查詢

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可以實現基於深度優先的路徑查詢,要實現路徑查詢,我們必須定義一個變數來記錄所探索到的路徑。 所以在上面的基礎上定義一個edgesTo變數來後向記錄所有到s的頂點的記錄,和僅記錄從當前節點到起始節點不同,我們記錄圖中的每一個節點到開始節點的路徑。為了完成這一日任務,通過設定edgesTo[w]=v,我們記錄從v到w的邊,換句話說,v-w是做後一條從s到達w的邊。 edgesTo[]其實是一個指向其父節點的樹。

上圖中是黑色線條表示 深度優先搜尋中,所有定點到原點0的路徑, 他是通過edgeTo[]這個變數記錄的,可以從右邊可以看出,他其實是一顆樹,樹根即是原點,每個子節點到樹根的路徑即是從原點到該子節點的路徑。 下圖是深度優先搜尋演算法的一個簡單例子的追蹤。 

廣度優先演算法

通常我們更關注的是一類單源最短路徑的問題,那就是給定一個圖和一個源S,是否存在一條從s到給定定點v的路徑,如果存在,找出最短的那條(這裡最短定義為邊的條數最小) 深度優先演算法是將未被訪問的節點放到一個堆中(stack),雖然在上面的程式碼中沒有明確在程式碼中寫stack,但是 遞迴 間接的利用遞迴堆實現了這一原理。 和深度優先演算法不同, 廣度優先是將所有未被訪問的節點放到了佇列中。其主要原理是:

  • 將 s放到FIFO中,並且將s標記為已訪問
  • 重複直到佇列為空
  1. 移除最近最近新增的頂點v
  2. 將v未被訪問的節點新增到佇列中
  3. 標記他們為已經訪問

廣度優先是以距離遞增的方式來搜尋路徑的。

廣度優先演算法的搜尋步驟如下:

廣度優先搜尋首先是在距離起始點為1的範圍內的所有鄰接點中查詢有沒有到達目標結點的物件,如果沒有,繼續前進在距離起始點為2的範圍內查詢,依次向前推進。

總結

本文簡要介紹了無向圖中的深度優先和廣度優先演算法,這兩種演算法時圖處理演算法中的最基礎演算法,也是後續更復雜演算法的基礎。其中圖的表示,圖演算法與表示的分離這種思想在後續的演算法介紹中會一直沿用,下文將講解無向圖中深度優先和廣度優先的應用,以及利用這兩種基本演算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