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圖靈書 影響了我

fairjm發表於2015-05-22

第一次買圖靈書,大約是在兩年前,2013年的4月8日,我還能記得那時的溫度不高不低很舒適,畢竟是春天了,而我也在杭州這個四季分明的城市。第一本書是《Go語言程式設計》

當時的Go在國內開始被提及,畢竟是谷歌的親兒子受到的關注我感覺是其他比較新的語言所不及的(scala,clojure現在的Rust 我感覺都沒有當年的Go那麼有知名度 圖靈也很快有了兩本Go的書),當時抱著看起來好有趣啊不如學一下的心態在圖靈買了電子書。

那大抵是第一次買電子書吧,那些年我還是會下載盜版PDF,覺得電子版為什麼會要收費這麼奇怪。但當時我居然買了這本電子書,並且很大地改變了我接下來的生活。自此以後,我漸漸地把電腦裡的盜版PDF刪了,開始購買電子版圖書,先開始是多看、京東暢讀、圖靈社群買,後來拿著父上的信用卡去manning買,最近在猶豫要不要訂閱safaribooksonline。軟體也一樣,盜版的軟體全刪了,要用office?就去訂閱了幾年office365,想玩遊戲,就去蒸汽上買再安漢化補丁,看電影買愛奇藝會員、優酷會員。不過也並還不完美,一些時候玩FC,GBA遊戲還是用著模擬器,下著盜版的ROM。

慢慢地我就變成了一條正版狗,努力向著版權看齊,倒不是說這樣有優越感,只是感覺這樣自己舒服點,為什麼會舒服點,我不清楚也不知道如何解釋。(似乎已經離題很遠了,身為正版狗的自覺)


《七週七語言:理解多種程式設計範型》讓我開始能樂於接觸其他的語言,以前我是條java狗,看著誰說java的壞話我就去那邊叫(看這本書差不多是《Go語言程式設計》之後,我記得那時的演算法作業我先是用的Go寫,後來用Ruby寫(書中七個語言中的第一個),Go後來寫著不是很喜歡就沒在學了,書似乎看得差不多,記不清楚了),這本書算是開啟了我學其他語言的興趣之門吧,也讓我慢慢從java狗這個身份之中走出可以開始理性看待各個語言的不同和應用場景的差異。之後的《Erlang程式設計》《Erlang/OTP併發程式設計實戰》就是讀了書中的erlang章節後買來看的,當時我記得是大二的暑假,自己也看了一個暑假(足以見識到我的效率之低),《Erlang程式設計》第二版電子版出了後也是立即買了,只可惜go,ruby,erlang在隨後自己學習的過程中並沒怎麼用到,漸漸遺忘了,中間還看了點groovy,後來雖然沒用到漸漸忘了還是買了《Groovy程式設計》電子版以後可以看看,現在主要用java和scala,在學C#,對Rust有點興趣。

不過也幾乎是淺嘗即止的水平,上面的這些書也只是興趣,而不會深挖。我感覺自己還是比較喜歡看書的,找到書中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覺得滿足。似乎除了看書,其他的業餘活動挺少能同時獲得充實和快樂,可能戀愛也能獲得這樣的感覺吧,但我畢竟單了20來年沒體會過(把戀愛當成業餘活動的我似乎沒資格抱怨什麼)。

技術什麼的話我覺得廣度和深度都比較重要,像我現在這樣雖然會看各種各樣的書,但基本都是看的入門,深入的也有,但缺少實踐,這樣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沒什麼話語權。想起有一次我和公司同事聊天,談Akka的Actor和Go的CSP不一樣的地方,人家就沒什麼興趣聽且說就是更喜歡Go不喜歡scala,雖然他Go和scala都沒學過(這件事我也抱怨了很多次了,寫著寫著突然感覺自己好狹隘),但如果我的資歷夠深,對技術的理解更為透徹,那人家一定會靜靜等我聽完了罷(至少能有禮貌地讓我裝逼)。


也不只是讀一些技術上的書,我早期讀的《任天堂傳奇:遊戲產業之王者歸來》《誤區:思維中常犯的6個基本錯誤》等這些書都挺不錯,特別是第二本雖然我不記得具體內容了,但感覺說得挺有道理,可能潛移默化之中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也說不定。


現在電子書架上幾十本書,很多都沒讀完,有幾本買來還沒看過,電子書和紙質書不同的一點是買紙質書堆起來很顯眼,而電子書你不翻一下賬戶的書架你壓根不知道原來自己買過(QAQ)。

希望圖靈社群能繼續出一些有趣的書吧。同時希望自己的讀書時間和效率都要有所提高p(´⌒`。q)。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