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與畫家》的作者如何看待財富?

李潔發表於2014-03-27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Paul Graham被稱為矽谷風投教父。他寫程式起家,創辦電商平臺,然後做投資,創立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創業孵化器YCombinator。據說,李開復創辦創新工場就是受YCombinator的啟發。

在許多矽谷精英身上,存有一種讓人嚮往的理想主義。他們在取得巨大成就後,往往樂於向其他人傳遞價值觀與思維方式。譬如,Paul Graham有一個經常更新的部落格,他的博文,往往從網際網路和投資開始寫起,但不僅限於此,而是延展到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對待自身。

《黑客與畫家》,是Paul Graham的一部文集。他曾經學過繪畫,後來開始程式設計,發現畫畫和寫程式有諸多共同之處:它們都要求創造性,成果都不能被準確衡量,所創造的事物卻能影響無數人。

本書談到了許多觀念與方法。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寫財富的一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仔細觀察,能看到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許多人對金錢和財富都抱著鄙夷心態。知識分子以清高自許,認為銅臭味難以靠近;普通人覺得有錢人虛榮浮誇,不適合談心做朋友;最有意思的是,一部分創造出巨大財富的個體在取得成就後,往往對財富羞於提及,彷彿掙錢是一件極為可恥的事情。他們更樂於談道德,談中國的未來,談人與自然的和諧。

在作者看來,世人形成鄙夷財富的觀念是正常的。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獲取財富都依靠非正常手段。有強權者依靠暴力贏得天下,官府欺壓百姓貪汙腐化,無權者坑蒙拐騙,武力、貪汙、詐騙、婚姻,這幾條道路成為個人改變財富地位的主要手段。毫無疑問,運用以上方式獲得財富讓人不齒。

這樣的光景一直持續到近代,當工業革命發生後,商業力量興起,依靠智慧謀略致富的商人,和憑藉勤奮工作獲取酬勞的中產者,成為了財富大軍中的新力量,他們致富的方式光明正大,但因為這一過程歷時不過百餘年,和以往數千年的歷史相比,過於短暫,所以在人類的意識中,殘留著“財富=不義之財”的觀念不足為奇。

商業勃興,科技發達,第一次使得個人能夠發揮才智體力,通過合法正當的手段,獲取鉅額財富。他們通過自身力量,運用公司等組織形式,創造性地滿足了消費者的各式各樣的需求,並因此獲得回報。喬丹滿足了人類對於體育審美的需求,袁隆平滿足了人類對於糧食的需求,張小龍滿足了人類對於溝通新方式的需求,他們在市場經濟中因此獲得財富,所滿足的需求越巨大,得到的回報就越多。

時易世變,在我們所處的時代,獲取財富並不意味著要違背道德戒律,滿足他人需求並藉此獲得收入,成為一條通往羅馬的康莊大道。

在《黑客與畫家》中,作者還極力區分了金錢和財富的區別。金錢,不論是以美元、黃金還是人民幣出現,本身並沒有價值,是人類社會賦予它價值,讓它成為財富的等價物,以方便交換。金錢並不是財富,它只是財富的象徵。金錢並不珍貴,諸如人才、高樓、圖書館這樣的財富才值得珍惜。但因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掙錢”(Make money)這一習語,使人們誤以為金錢是最重要的事物,而忽略了財富的本質,這無疑是本末倒置。

我們並不能靠製作貨幣來過上良好生活,我們只有依靠滿足他人需求借此獲得財富來達到自身目的。釐清了這一概念,我們就可以漸漸把目光從閃閃發光的金錢上移開,繼而捫心自問:他人有怎樣的需求?我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滿足它們?

發現需求——滿足需求——財富被創造——金錢流動,這是一條正確的鏈條。只有不滿足於做消費者,開始做創造者,才能體會到嶄新的愉悅與衝動,並獲得豐厚回報。

Try to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then you can 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本文作者:@蘭啟昌
原文地址:鈦媒體《黑客與畫家》的作者如何看待財富?

推薦閱讀:

《黑客與畫家》的作者如何看待財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