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選型:效率至上與實用至上
當我們面對一個架構方面的決策時,通常會處於某種兩難的境地,選A還是選B,”市面上”同時存在各種豐富多彩的說法,單獨看去,往往各自言之成理,如果仔細對比,又往往莫衷一是。
在我目前所就職的公司,前段時間我剛剛做了一個架構決策:原來的系統,開發人員採用PHP編寫後臺執行的程式指令碼,處理各種需要高效能的業務;另外,他們又用CoffeeScript編寫了一個Web控制檯,以配置、管理和監控這個系統。這令我感覺相當的怪異,因此我決定,後臺關鍵程式,重新用nodejs編寫,而Web控制檯,則重新用PHP編寫。
這個決策背後的邏輯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越來越多的是由多語言混合編寫而成的,而在實際的系統中,所謂的架構決策,就是在不同的部分,選擇不同卻適合的語言和技術。
這個結論,我一直相當心安理得。直到上週,我去參加了ThinkInLAMP組織的PHP2013開發者大會。在會上,我聽到了來自臺灣的樑楓先生的一場演講《在WEB之外——PHP》,在演講中,他反覆在問一個問題:PHP真的只能寫Web嗎?而他的開發實踐相當的有趣,他在用PHP編寫工業自動化控制方面的應用,編寫串列埠通訊的程式碼,同樣的功能,用PHP編寫的時間是2周,而用C語言編寫的時間是8個月,而且PHP的2周,是他一個人完成的。這樣的演講,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也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
會後,我找到了樑先生,提出了我的疑問,舉的就是我在公司裡,顛倒兩種語言的架構決策。蔡先生的回答是:對啊,當初我只用了2周,但是後來我們還是又花了8個月呀。PHP,主要可以快速的拿出原型,真正的產品,還要C語言去開發一遍的呀。
經過這番討論,我得到了一個新的富有啟發的結論:在快速原型的階段,就可以選擇快速開發的語言,而在實用的階段,就應該選擇更加實用的語言。
這麼膚淺的結論,真的值得大肆宣揚,再寫一篇Blog嗎?自然不是,因為我在後來的一週裡,一直在腦子裡反覆思考這個問題,然後,突然想明白了一些:
在一些極端的領域,效率至上與實用至上,可以毫不相干,各自有所追求,前期追求效率的開發產品,由於成本極低,大多是可以隨時拋棄的。而真正的困難在於想要兼得。常見的與架構相關的兩種痛苦:一種是,剛開始為了追求快速開發,在技術選型上怎麼快怎麼來,結果系統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等到想要考慮架構優化,想要重構的時候,卻已經積重難返,改起架構來傷筋動骨。另一種是一開始想得太多,架構做得太複雜,殺雞用牛刀的技術用得太多,往往還沒有等到系統開發完成,就已經Game Over了。
還有一個現象,也很常見,我們常常能夠見到各種技術方面的爭論,各執一詞的原因,往往是由於各自的立場不同:你說某某語言效率極高,他說等到複雜了這個語言就撐不住了。一些常常被人引用的例子是:某某知名網站,放棄了PHP技術、放棄了.NET技術,放棄了Ruby技術等等,對立陣營的同學們,就感到歡欣鼓舞:看吧,就知道你們那個語言,只能拿來開發玩具應用…
長長的引言部分結束,開始系統性的闡述我的觀點:
1. 選擇技術,往往不是選擇某種單一的技術,而是選擇一個技術棧;
2. 有些技術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追求開發效率,然後在後續的發展中,逐步開始追求實用;
3. 有些技術一開始的出發點就是追求實用性,然後在後續的發展中,逐步開始追求開發效率;
4. 想要兼得魚和熊掌,的確困難,但是並非沒有可能,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優秀的、可選的技術集合(兜售私貨的伏筆);
5. 對於技術選型的判斷,需要考慮理論情況與實際情況;
效率考慮
技術複雜度(複用性):學習並掌握一組技術棧,需要了解多複雜的技術;相應的,當我們掌握了這門技術,他可以在多少地方複用?
技術友好度(優雅性):在開發的過程中,會不會有各種莫名其妙的陷阱,會不會讓我糾纏於各種莫名其妙的細節?
實用考慮
業務複雜度(組織性):隨著業務的複雜,我們的程式碼會不會最終無法駕馭?無法維護?無人能懂?
效能提升度(潛力):隨著業務的增長,壓力的提升,我們會不會最終被迫放棄現有的技術架構,重頭開始?
也許,我們可以憑藉這四個維度,做一個雷達圖,以便更加準確的評價候選的技術,這裡就先靠文字描述粗略的表達一下吧。
LAMP,當然是最為知名也最為成熟的技術棧,隨著技術的發展,Nginix、Memcached、Redis、LVS等等技術,也非常自然的加入到這個體系之中,常常有人宣稱:LAMP是全能的,而我在大多數時候,也相當同意這一點。如果將LAMP拆開來看,除了PHP,其他的幾項技術,並非LAMP獨有,如果我們單獨來看PHP的話,他在開發效率方面相當優秀,但是略弱於Ruby&Rails;在實用方面,卻略勝於Ruby&Rails,因此:PHP始終是一個不算壞的選擇。
Ruby&Rails,是一個較新的技術棧(當然,我們可以說它僅僅替換了LAMP中的P),但是,Rails在快速開發領域的貢獻是劃時代的,具有開風氣之先的意義。現在的Rails,也開始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逐步的開始追求實用,這也造成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Ruby whitout Rails的興起。甚至可以認為:Ruby社群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強烈的追求開發效率,不太強烈的追求實用性。
nodejs,是目前最新的一個技術棧,他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前後端只需要一種程式語言,使得原本就熟悉JavaScript的程式設計師,爆發了極大的向後端進軍的熱情。而另一方面,由於nodejs的非同步響應的高效特性,使得其在實用性方面,有相當寬廣的未來。但是,現在的nodejs,對於業務複雜度的支援,還遠遠不夠。
Java是一門老牌的語言,說實話,我已經早就背叛了這個陣營,原因很簡單,Java僅僅在組織複雜業務程式碼的能力上,有不小的優勢;但是:這是以一開始就引入的架構複雜度為代價的。Java社群的眾多框架,似乎也忘記了對開發效率的追求,一門心思為了展現更多的設計模式…(純吐槽,請無視)
HTML5,也是相當火爆的熱門領域,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HTML5的知識,可以複用於Browser、Mobile、Tablet等原本差異極大的多個領域,因此在開發效率上,對程式設計師產生了極大的誘惑。只是在實用性方面,目前還有一些疑問。經常聽人提到的HTML5&Native混合程式設計,我的直覺是:這樣只會造成更多複雜的問題需要解決。
Golang、Erlang,本身就是根植於實用性(尤其是效能)追求的技術,在開發效率方面弱於其他技術,原本就是合理和正常的,對於某些預期肯定會非常複雜的系統,一開始就選擇這樣的技術,可以說是相當正確的選擇。
Redis是一個好的技術,無論是自己一個人做個玩具小應用,還是在關鍵領域,承擔核心效能元件。REST是一個好技術,無論是開發一個DEMO,還是用於整個SOA架構的核心,都非常合適。這樣的技術,的確不多。
最後需要表達的一個觀點是:以上這些點評,僅僅出於我對這些技術的瞭解(你看,我根本不懂Python/C#,所以也不敢點評什麼)。 對我而言,在目前的階段,nodejs是一個非常值得加大投入,深入學習的技術棧(私貨在此)。
希望這篇文章,不致令各位朋友失望…
相關文章
- 資料為王 安全至上
- 混合應用技術選型
- 簡約至上(互動設計四策略)
- APP分析:使用者至上的設計細節APP
- iPhoneography:移動時代拍攝強調便利至上iPhone
- 聊聊技術選型
- 技術選型指南
- 如何技術選型
- Redux 的困擾與如何技術選型Redux
- 最推崇的奢侈品牌:奢侈進階 體驗至上
- 樂視樂Max Pro評測 引數至上的理科男?
- 技術選型的藝術
- 實際技術選型的考慮因素
- 真實性——簡歷書寫你不得不注意的至上準則
- Blog 技術選型
- 從“渠道至上”到“內容為王”,遊戲產業分成暗戰遊戲產業
- 瞻博網路致力於打造“體驗至上的網路”
- Web開發技術選型之Java與PHPWebJavaPHP
- 淺談移動應用的技術選型
- 大資料平臺架構技術選型與場景運用大資料架構
- React最佳實踐嘗試(一)技術選型React
- 微服務之架構技術選型與設計微服務架構
- 關於技術的選型
- 大型Electron應用本地資料庫技術選型資料庫
- 我用ChatGPT做直播技術選型,卷死了同事ChatGPT
- 開源APM效能檢測系統技術選型與架構實戰架構
- 技術實戰:初創專案前端框架選型前端框架
- 矽谷企業家總結57條創業經驗:產品至上創業
- 技術選型的藝術---湖北技術價值分享會
- 未來Web應用的前端技術選型暢想Web前端
- 技術團隊的情緒與效率
- ROAS至上,最新《廣告平臺綜合表現報告》新增應用內購指數和應用內廣告指數
- 技術選型之Docker容器引擎Docker
- SpringCloud微服務技術選型SpringGCCloud微服務
- 開發技術選型參考
- 在“顏值至上”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是否需要美顏SDK?
- 訪客至上的Web、移動可用性設計--指導原則Web
- Flutter UI自動化測試技術方案選型與探索Flutte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