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入口 一個正在消失的“黑洞”

tmtpost發表於2013-12-13

  套用一句濫觴之語,當我們在談入口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網際網路入口,即連結人與資訊的一個通道, 在短暫的網際網路時代,一批一批的網際網路人前仆後繼地構建著自己理解的通道,妄想控制人們訪問網際網路的路徑,最後獲取價值。有人妄想拆掉別人的通道推到重建,有人則在別人通道的基礎上構建新的通道。作為通道的入口在不同歷史時期是有不同層次的,前後的關係是微妙的,而且智慧終端的改變也會帶來入口的變化,不同終端對入口則又有新的需求。

 

  不過雖然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終端在入口上變現的千差萬別,但卻也遵循一個大的趨勢:硬體——軟體——站點——雲。筆者先以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為例,結合國內外的網際網路發展,梳理一下所謂的網際網路的入口。

  個人電腦的入口發展史

  一,硬體時代:硬體即入口

  在還沒有全球資訊網的時代,硬體即入口,電腦本身就是入口。這時的電腦只能做一些簡單的計算,是一個個孤立的個體,彼此之間的聯絡相當有限,雖然那時也有了一些軟體的概念,但還相當初級,且基本不相容。硬體即入口的概念其實一直延續至今,很多人一談到上網,想到的就是電腦。

  代表:60-80年代的IBM個人電腦

  二,軟體時代:入口去硬體化

  硬體製造流水線後,伴隨著對計算機功能多樣化的要求,一些基於硬體之上的軟體就具有了入口的功能,因為其能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需求,能更多地滿足人們在工作、學習等方面的需求。可以說軟體是踩著硬體的軀體成為了入口。不過軟體的層級也是有差別的,不同時期的不同層級,構成了不同效應的入口。

  1,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是一個標準化的東西,旨在相容不同類別硬體帶來的操作不變,同時人機互動的優勢利於發揮計算機智慧化的效用,其作為一個入口的效應影響至今。

  代表:80-90年代的Windows

  2,瀏覽器

  瀏覽器是因特網時代的產物,隨著作業系統的普及、因特網的全球連線、人們對資訊需求的爆炸式增長,都讓瀏覽器的誕生成為了可能。瀏覽器用來顯示因特網內部的文字、圖片、聲音、視訊等檔案,瀏覽器讓人們在物理空間上徹底擺脫了那個笨重的電腦,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瀏覽器的誕生標誌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

  不過作為入口的瀏覽器在表現形式上有差異:

  (1)瀏覽器

  代表:90年代的網景、IE,2000年後的Chrome

  (2)桌面客戶端

  其具備瀏覽器的部分上網功能,提供一種或幾種網路服務,之所以以客戶端的形式存在,是因為桌面客戶端的形式更利於其操作。這種特別的形式(提供特定服務)註定了其不能成為一個強勢入口,但如果這種服務粘性夠強,其也能具備入口效用,甚至部分強勢客戶端還可以往瀏覽器到流量(例如QQ客戶端)

  代表:QQ客戶端、PPS視訊、酷我音樂盒等

  Ps:瀏覽器最後獲得了入口,但桌面客戶端的影響力也不容小窺,二者談不上競爭,客戶端更像是一種補充。不過筆者隱隱發現,這難道不是PC端的Web和App之爭嗎?似乎移動入口之爭的種子已經埋好。

  3,PC美化桌面

  介於作業系統和瀏覽器之間,其實仍一種軟體服務,其能提供基本的上網服務,這類似於移動端的Go桌面、小米桌面等,能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但由於PC端瀏覽器功能的完善和強勢,這種服務的空間十分有限
代表:Google桌面元件、360桌面等

  三,網站時代:入口徹底網路化

  文章開頭已經說過,入口是連結人與資訊的通道。入口的發展越來越接近資訊本身,因為更快的訪問到所需的資訊是一個趨勢,於是這一時期入口的形式是以資訊為中心的,資訊的不同呈現形式決定了入口的層級,決定了入口效用的強弱。

  1,門戶

  在網際網路時代,網站扎堆興起的時候,門戶以某種必然之勢成為入口,因為門戶的資訊呈現形式是最像報紙和電視新聞的,門戶分門別類的把各色資訊搬到網上,滿足人們資訊獲取的需求,所以,網站時代興起時,門戶毫無疑問是頭號入口。

  代表:96年Yahoo、中國的三大門戶

  2,搜尋

  搜尋的確是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尤其是其競價的廣告形式,但其本質上是對門戶資訊呈現形式的一種優化。門戶即使能承載更多的資訊,但終究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相當多樣的,對大量長尾使用者而言,門戶是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的。於是搜尋應運而生,其以主動搜尋取代門戶的被動呈現,顛覆了使用者的資訊獲取形式,成為超級入口,知道今天,搜尋的入口地位仍然強勢。

  代表:98年的Google,以及中國的百度

  3,門戶+搜尋

  同時提供搜尋與門戶業務的網站也不在少數,甚至在部分國家這樣的網站佔據統治性地位

  代表:雅虎日本、韓國的Naver

  4,中間頁

  中間頁之於門戶&搜尋,有點像桌面客戶端之於瀏覽器,中間頁(垂直門戶&搜尋)提供特定領域的資訊,針對特定的人群,力主做到小而美,這也註定了其是一個小的入口。但在某些領域(例:旅遊、健康等)由於蘊含巨大的市場,這些入口的價值也相當大

  代表:去哪兒、58同城、一淘等

  5,導航網站

  導航網站絕不是中國特色的產物,世界範圍內很早就有。入口作為人與資訊的通道,而導航網站佔據了中間一個更小的節點:瀏覽器與資訊站點的通道。導航網站創新意義並不是很突出,甚至是毫無創新可言的,但其以滿足使用者的思考惰性為切入點,成為一個重要的入口。導航網站可以分為兩種:網址導航和資訊導航。

  代表:iGoogle(資訊導航)、Hao123(網址導航)

  6,社交

  社交作為入口,對門戶和搜尋的顛覆表現在三方面。一方面,社交網路UGC的資訊製作形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資訊生產方式和問題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社交網路平臺化趨勢下UGC式的內容生產模式一定程度上在功能上覆蓋了門戶和搜尋。舉個簡單的例子,微博對門戶是一種顛覆,知乎對搜尋是一種顛覆;還有一個方面,人是社會性動物,既然社交網路在資訊獲取上能滿足絕大部分人的需求,那麼其成為一個強勢入口就很自然了。

  代表:Facebook,Twitter,Quora。

  四,雲時代:入口飄在雲端

  雲時代,人與資訊的界線被縮短到幾乎為0,承載資訊最好的形式就是入口,這就是雲。與硬體、軟體、網站不同,我的邏輯其實很簡單,使用者的過去資訊太多留在虛擬的網路空間,而使用者對過去是有依賴的,是不能割捨的,而云則提供你儲存過去,放眼未來的可能。雲不僅跳脫了硬體,也跳脫了軟體,甚至一定程度會跳脫網站本身。未來,一切資訊的獲取、分享、傳送都可以在雲中完成,作為入口,雲徹底做到了虛擬化。

  代表:Dropbox、Evernote(這也是二者擁有巨大估值的一個原因)

  智慧手機的入口發展史

  與個人電腦相比,智慧手機的發展也遵循類似的邏輯,不過有些許的差異,部分內容筆者一筆帶過。

  一,硬體時代

  與電腦相同,初期的智慧手機,硬體本身就是入口,雖然其具備上網、收發郵件等功能,但硬體製造商的印記非常重
代表:黑莓、摩托羅拉

  二,軟體時代

  這一時期,傳統的網際網路服務商還沒有移動化,提供電信服務的運營商壟斷了手機的上網服務,也有部分創業者直接從手機端開始網際網路創業

  1,運營商主導

  運營商通過對電信行業的壟斷,加之傳統網際網路尚未滲透到手機端,這一時期運營商佔據著入口的位置

  (1)運營商

  運營商借助壟斷優勢把控入口

  代表:移動夢網

  (2)SP

  運營商仍牢牢把控入口,SP智慧依靠運營商提供網路服務,收益分成,其入口地位較被動

  代表:早期的騰訊、三大門戶等

  2,作業系統時代(需要修改)

  雖然手機作業系統很早就推出了,但我認為07年iOS推出和08年Android推出才是真正意義上智慧作業系統的來臨。塞班時代的入口處理像UC這樣的瀏覽器外,功能都比較簡單單一,入口作用有限,運營商還是佔據著重要位置。下文會以Android為主談智慧時代的入口,因為iOS高度統一,而碎片化的Android入口層次更加豐富,也更值得分析。

  作業系統成熟後才更具備入口的作用,同樣佔據壟斷地位,當下的Android作為入口的價值一定強於前些年的塞班,因為那時候移動網際網路的生態還處於萌芽階段,移動網際網路場景有限,商業價值也就有限。

  代表:Android、iOS

  3,ROM

  ROM是對作業系統的內在優化,作業系統配置在不同型別手機上總會有各種小的問題,ROM則是一種微創新,優化後會增加部分手機廠商或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的服務, 成為入口的一種形式。但由於ROM需要刷機,安裝成本過高,所以作為入口的價值不大,且絕大部分作業系統已經很完善了,這更導致ROM入口價值減小。

  代表:小米的MIUI、錘子ROM

  4,桌面

  桌面也是對作業系統的優化,或者用“美化”更恰當,但是桌面沒有ROM優化的深入,其更多是基於小元件的植入以及外在UI的美化。桌面的優勢是便於下載,且能滿足部分使用者美化手機的需求,所以也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入口

  代表:GO桌面、小米桌面、Facebook Home

  三,應用時代

  這就是手機與電腦最大的不同,電腦上,通過瀏覽器訪問各色網站獲取資訊,而手機上,通過應用商店下載各種應用獲取資訊。不同的時,電腦端對瀏覽器依存很大,每次訪問網頁都需要,而手機端對應用商店依存較小,下載後就不再用。下面,我以Android為代表,介紹一下應用主導的入口情況。

  1,應用商店

  上面已經提到,應用商店類似於與桌面的瀏覽器,但使用者對其依存較小,下載完成就離開了。但由於單個應用無法滿足使用者的所有需求,使用者有不定期下載應用的需求,所以應用商店具備了成為入口的能力。國外的Android應用商店以Google Play佔據主導,但國內由於情況特殊,應用商店呈現碎片化的趨勢。

  代表:Google Play、360手機助手、豌豆莢、91手機助手等

  2,超級APP

  我沒有以原生APP和Web APP劃分,而是以強應用一而概之。雖然都說Web APP或者輕應用是趨勢,但目前仍然是原生APP佔據絕對主導,且輕應用依賴的諸如UC、百度這樣的平臺也是以原生APP的形式存在。所以我的理解是當下移動網際網路的一個強勢入口其實是那些超級APP或者說是強勢應用,使用者使用頻率非常強的應用。這些應用提供的功能以及多樣化了,逐漸成為平臺化的東西。

  代表:微信、UC、移動百度

  3,基於超級APP的服務

  不管是基於微信的服務號還是基於百度的輕應用,個別超級APP主導下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已經達成共識,一旦這樣的平臺建成,那麼基於這些平臺的服務則又具備了成為入口的潛力,比如我們可能會訂閱微信的某個公共帳號閱讀新聞,那麼這個公共帳號就具備了成為入口的可能,就有商業化的價值。

  代表:微信遊戲、百度&UC輕應用

  四,雲時代

  這與PC端相比差別不大

  代表:百度雲,

  其他硬體

  除了電腦和手機,其他硬體也遵循同樣的發展邏輯:硬體——軟體——服務——雲,每一次的硬體轉移都是一次機會,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進軍硬體的原因,其實就是搶入口。但由於軟體的相容原因,很多硬體已經很快進入了應用比拼的時代。
目前除電腦、手機外的硬體還包括:平板電腦、手錶、電視、汽車、盒子、路由器、眼鏡以及其他可穿戴裝置等
接下來,筆者談一下入口的發展邏輯是什麼。

  我給入口的發展制定了一個座標,橫軸是終端轉移,縱軸是入口虛擬化。
橫向遵循的是電腦——手機——其他智慧終端的邏輯,縱向是硬體——軟體——服務——雲的邏輯。當然,這個劃分有刻意而為之的因素,但基本上入口的發展延伸遵循這個邏輯。

  基於上面的邏輯,筆者總結了一個入口延伸發展的邏輯特點:

  橫向特點:

  1,終端轉移是入口的再造

  電腦的入口已經很成熟了,但手機的入口還在發展,而電視、汽車等其他終端才剛剛開始。這也是為什麼小米等公司擴充硬體類別的原因,就是在其他硬體入口還未成型階段搶入口,獲得先發優勢

  2,終端轉移對現有軟體&服務的吸納

  很多新硬體的產生需要重新從無到有建立入口,但很多硬體會配套現有的軟體或服務,這樣這些軟體或服務商就會獲得入口優勢。蘋果推出iPad就是這種邏輯,完全與現有的iOS系統打通,直接搶佔平板電腦的入口

  3,同型別的入口在不同終端的地位不同

  這是由於不同終端的特性決定的,比如在PC端網頁服務可以成為入口,而在手機移動端,客戶端的形式佔據重要位置

  縱向特點:

  1,入口越來越虛擬化

  入口遵循一個硬體-軟體-服務-雲的流程,入口越來越虛擬化,最後入口即資訊,所謂入口也就沒有意義了。入口的這種進化是符合規律的,一切有流程的事物總是越來越簡化的,效率是我們永恆的追求。

  2,新的入口導致舊的入口邊緣化,甚至空心化
新的入口往往對舊的入口是顛覆的,而且是踩著舊入口的屍體,例如現在硬體的價值已經非常低了,聯想、惠普這樣的硬體公司已經在謀求轉型了。

  3,不同層級的入口強弱程度不同

  雖然上文說新的入口會導致舊的入口邊緣化,但有些入口具有強勢地位,入口作用能保持很久,而有的入口則相對較弱。例如作業系統和瀏覽器就是強入口。

  4,不同層級的入口會前後擴充

  為了保持入口的生命力,很多入口會前後擴充以保持生命力。Chrome瀏覽器已經瓦解了IE的壟斷,但Windows的強勢還是讓谷歌不敢掉以輕心,而Chrome Book的推出預示著谷歌借瀏覽器往回發展作業系統。另外一個向前擴充的例子就是360,瀏覽器-導航-搜尋,360通過向後擴充來保持其入口的穩定性。

  當下,網際網路公司對入口的爭奪已經趨於白熱化,筆者梳理一下目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入口格局

  蘋果

  縱向看,蘋果的入口邏輯是硬體-軟體-服務-雲一條龍的控制,適當在應用開發上開放給第三方。蘋果的這種模式在其生態內能最大化蘋果的利益,所以蘋果是智慧手機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最大贏家。

  橫向看,蘋果最早從個人電腦就是一條龍的邏輯,但個人電腦的贏家卻被微軟搶先,目前作為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最大贏家,蘋果也積極向其他硬體擴充,包括蘋果手錶、蘋果電視等。

  微軟

  縱向看:微軟起初以軟體為主(Windows,IE,Office等),但後來先後進軍服務(Bing,MSN,Skype等)和硬體(Surface、收購諾基亞),也形成了自己的硬體-軟體-服務-雲一條龍格局。

  橫向看:微軟在PC端的軟體入口上佔據絕對位置,服務入口上以Bing為代表在追趕Google,而新推出的Win8除了統一不同終端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顛覆瀏覽器,直接以桌面應用模式衝擊Google代表的服務型入口。

  在手機和平板領域,微軟起步較晚,市場已經被Google和蘋果瓜分。不過遊戲終端領域,微軟反而是贏家。

  谷歌

  縱向看:谷歌以服務型入口起家(即其搜尋服務),隨後谷歌的服務擴充到郵箱、社交等各個領域,在PC端與微軟共同控制了入口,微軟是軟體入口,谷歌是服務入口。智慧手機領域,谷歌抓住了機會,Android佔據了壟斷性的地位,谷歌

  向前進軍了硬體領域(收購摩托),向後延伸了其PC端的各種服務,基本上也構建了硬體-軟體-服務-雲的入口邏輯

  橫向看:谷歌試圖將Android擴充到除了PC端的所有智慧裝置上,包括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谷歌眼鏡、谷歌汽車等。而PC端,谷歌借Chrome逆襲微軟的作業系統領域,不過效果不明顯,但其服務型入口仍是絕對霸主

  Facebook

  Facebook的地位比較尷尬,在PC端,其以社交服務佔據一個重要的入口,在硬體、軟體、雲等領域機會沒有任何建樹;在移動端,Facebook同樣如此,去年的Facebook Home作為一款向前擴充的桌面,宣告失敗。所以,Facebook作為入口是比較危險的,因為其生態太過單薄,但其特殊的地方在於其提供的是社交服務,使用者的關係又構成了一種社交粘性。而目前,除了移動端和PC端,Facebook的擴充十分有限。

  百度

  縱向看:PC端,百度以搜尋服務佔據入口,雖然百度向前推出過一些例如瀏覽器的產品,但終究是小打小鬧,而百度向後控制了一些中間頁,且百度雲的發展比較順利;移動端,百度通過收購91控制移動分發。這讓百度基本呈現一種服務-雲的入口態勢。

  橫向看:百度除了桌面和移動端外,以及積極在擴充其硬體的邊界,包括咕咚手環、百度血壓計、百度路由器等硬體產品,且都是以百度云為基礎的,這比國內其他網際網路公司都佈局的早

  騰訊

  不管在PC端還是移動端,騰訊都是服務主導型的入口。PC端是客戶端QQ、門戶騰訊網、社交網路Qzone等,在移動端則是超級APP微信,同Facebook一樣,雖然其入口的層次並不豐富,但強大的社交關係保證其作為入口的穩定性。

  小米

  小米在完全以移動端起家,通過對Android生態的改造,小米在Android內部玩起了蘋果模式,其入口也是多層次:硬體(手機)-軟體(MIUI )-服務(包括雷軍系投資專案)-雲(金山),你看看,雷軍的佈局能力相當了得啊。在硬體的擴充上,除了電腦,小米已經涉及了包括手機、盒子、電視、路由器等產品,以後涉及平板、智慧配件也是理所當然的。小米厲害的地方不僅在於抓住了智慧手機的機會,更在於其乘其他硬體尚未智慧化時果斷出擊抓住了入口的機會。

  而且,小米產品的多層次也是了得的,買不其手機,你可以刷個ROM;不懂刷ROM,你可以下個小米桌面;再不濟,還有小米桌布。這就是小米的邏輯:層層推進,即使入口作用已經很小了,但絕對不放過。

  360

  PC端,360也是服務型的入口,是瀏覽器-網址導航-搜尋的模式,還算穩定。在移動端,通過控制應用分發,360也佔據了一個重要的入口。但360危險的地方在於,安全業務本身在移動端的根基是不穩固的,手機裸奔(不裝任何所謂的安全衛士)是完全可以的,且安全產品擴充到其他硬體也是相當難得。這才是360危險的地方,所以360在弱化其安全廠商的色彩就顯得很正常了

  阿里&亞馬遜

  我把這兩家電子商務巨頭單獨放開來說,的確是因為特殊性。

  貌似亞馬遜和阿里在入口爭奪上處於下風,但電商行業其實對線下要求更高,其能很快適應各種生態、平臺、系統、硬體等,所以期望通過入口顛覆電商是很難得,要想顛覆只能通過在購物場景上的顛覆,而這顛覆更多是基於線下習慣,支付習慣,消費場景等非網際網路化的東西。

  總結,以上只是筆者朦朧感覺下的自建邏輯,YY成分很多。筆者堅信,作為連線人與資訊的通道,入口的存在形式會越來越虛擬化,最終在人機統一的時代,入口消失,因為人與資訊距離徹底為零。OK,YY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