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6)程式設計師加油站 - 懂電腦更要懂人腦

西西吹雪發表於2012-10-31

  說起程式設計師三個字,我覺得既驕傲又可悲。驕傲的是,我們曾經是時代驕子,是一群真正改變世界的人;可悲的是,我們很多致力於改變世界的程式設計師,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成為了繼“書呆子”之後的“電腦呆子”。電腦本來只是一個工具,我們竟然被其所限制、甚至同化,悲夫!

  一、警惕成為“電腦呆子”

  (1)程式設計師眼中的自己

  程式設計師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呢?看看園子裡的發言,碼農、碼畜、IT民工、苦逼、程式猿…這樣的字眼俯拾皆是。

  在網上曾經廣泛流傳一首關於程式設計師的詩,模仿的是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我們暫且稱之為《程式設計師之歌》吧:

  寫字樓裡寫字間,寫字間里程式設計師;程式人員寫程式,又拿程式換酒錢。

  酒醒只在網上坐,酒醉還來網下眠;酒醉酒醒日復日,網上網下年復年。

  但願老死電腦間,不願鞠躬老闆前;賓士寶馬貴者趣,公交自行程式設計師。

  別人笑我忒瘋癲,我笑自己命太賤;不見滿街漂亮妹,哪個歸得程式設計師。

  這首詩的作者不知姓甚名誰,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名程式設計師,因為只有程式設計師才能這樣生動的寫出程式設計師的酸甜苦辣。從詩中看出程式設計師眼中的自己的形象:敬業、辛苦,每天的時間全部花在寫程式和上網;思想單純;清高不合群,自傲自戀;清貧不得志,自悲自嘆。

  (2)別人眼中的程式設計師

  在別人眼中程式設計師又是怎樣的一個群體呢?在360網站有一個關於程式設計師形象的熱帖(http://bbs.360.cn/3237987/254486286.html),其中回帖的大部分都不是程式設計師,很多回復都非常生動,沒有罵街,可以說比較客觀。

  總結一下,大家回覆的情況大致如下:

  • 工作方面

富有鑽研精神,是技術方面的高手,沒有時間概念,加班多,辛苦勞累,工作認真嚴謹,懂製作軟體卻不懂這軟體如何執行更好。

  • 外在形象

黑眼袋,紅眼圈,睡眠不足,瘦小,邋遢,帶眼鏡。

  • 生活方面

電腦前瀟灑自如,世人前膽小靦腆。聰明,思維敏捷,生活刻板。

  • 性格方面

“悶騷”這個詞不好聽,但還是蠻準確的:程式設計師大多沉默寡言,不善與人交往,但內心卻很豐富。性格靦腆甚至孤僻,圈子小,愛憎分明,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

  • 思維方式

是一種面向問題的思維方式,邏輯靈敏而嚴謹,無時無刻不在思考攻克解決問題,善於找別人的問題,卻對自己的問題視而不見,不善於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綜合起來,程式設計師在世人眼中大抵是一個聰明而又迂腐、善良而又刻板的形象,是不是有點像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先生呢?

  (3) “電腦呆子”是怎樣煉成的

  上面描述讓我想起了一個詞:“書呆子”。書呆子是指那些死讀書、讀死書、不通人情世故、不會用書上的知識變通的人。書呆子是與書待一起的時間太久了,以至於生活在書的世界裡,用書裡的道理來評價和要求真實的世界。而我們程式設計師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程式碼間摸爬滾打。每天用在與電腦交流的時間,比大部分書呆子看書的時間有過之無不及。每天基本上就是“電腦一開,一關就過去了,嚎”。

  俗話說:“帶著錘子三年,看什麼都是釘子”。當程式設計師三年,看到誰都當作是電腦。於是產生了計算機時代的“書呆子”,不妨稱之為“電腦呆子”。電腦呆子用電腦的時間太久了,生活在電腦的世界裡,用電腦的邏輯來要求別人,不懂生活,不懂人情世故。可能你對這樣的措辭感到不滿,但對多我們身邊有些程式設計師,是不是有幾分神似呢?

  悲夫!程式設計師曾是時代驕子,有非常細膩內心、非常豐富的感情世界、非常聰明的大腦,在世人眼裡的形象卻是如此不堪!

  孔子說:“君子御物而不御於物”。電腦只是被我們利用工具而已,而我們的思維卻被電腦所限制,甚至變得和電腦一樣。

  程式設計師,是該求變的時候了!

  我們再也不要悶騷,將我們的內心美好善良的一面勇敢的表達出來吧!

  我們再也不要苦逼,我們要金錢,更要快樂,我們要工作,更要生活!

  我們再也不要死板,我們可以做出漂亮的程式,同樣也可以漂漂亮亮的做人!

  (4) 一個老程式設計師的肺腑之言

  也有大家會覺得“電腦呆子”這樣的詞是在罵程式設計師,是對程式設計師的不敬,但也許激烈的言辭更能令人警醒。有一個成語叫當頭棒喝,據說佛教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常常用棒一擊或大喝一聲,促他醒悟。

  我曾經是一個程式設計師,現在仍是。我也曾經是一個真正的“電腦呆子”,我曾獨自在黑暗中摸索,花了多年的時間才摸著石頭過河—也許我還遠未過河。那些曾狠狠罵我的人,我把他們當作我的恩人,因為他們激勵和啟發了我的成長。當我逐漸走向成熟時,已經錯過了無數的機會。

  二、懂電腦更要成為人腦

  (1)電腦邏輯 vs 人腦邏輯

  程式設計師寫程式碼離不開電腦,溝通、交際又要與人腦打交道,然而電腦與人腦的邏輯在很多方面卻是大相徑庭。

比較方面

電腦的邏輯

人腦的邏輯

差異性

同一個程式在每臺電腦上的執行結果都一樣

任務交給不同的人,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多樣性

每臺電腦都一樣(換一臺電腦程式設計完全沒問題)

每個人都不一樣,人千差萬別,因此要適應不同性格的人

確定性

程式正確,電腦一定能得到正確結果

任務明確,做出來的結果與預期可能相去甚遠

思維

電腦無自主思維。

個人存在理解力,執行力,判斷力等方面的問題

情感

電腦沒有感情、情緒等因素的影響

人受感情、情緒的影響

自主性

電腦無自主性,完全受程式的控制

人具有自主性,但行為由很多因素決定

社會性

電腦與電腦之間只在嚴格的邏輯互動,無社會性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

合作

1臺電腦+1臺電腦,運算能力更強

1人+1人,結果無法預知,團隊合作至關重要

  電腦的邏輯簡單,所以我們願意與電腦打交道。如果我們把電腦的邏輯帶到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那就太“簡單化”了,當然也就給人以迂腐、刻板、不懂變通的印象。我們畢竟是生活在人的世界中,我們要懂電腦,更要懂人腦。我們不是隻懂電腦異類,而只是更懂電腦的正常人。

  (2)做回正常人

  我曾經很看不起那些不懂技術卻八面玲瓏的人,看到他們身居高位更是感到憤憤不平,甚至感嘆要是生活在西方國家就好了,什麼事情都直截了當,不用拐彎抹角。

  然而,經歷了無數的挫折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家能說會道、八面玲瓏也是一種本事啊。不然,我們怎麼做不到啊?

  其實並不是這樣做很難,而是我們不願意這樣做而已,不願意為世俗的觀念改變自己。沒錯,現實是世俗的,但現實也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只能承認現實,臣服於現實。我在360的那個帖子中看到有一個對程式設計師的絕妙評價,“程式設計師是七仙女中的織女”,難道我們真正的要像仙女一樣不食人間煙火嗎?

  我們不用做仙女,只需要做一個普通的正常人。要順應人的邏輯,懂人情,明事理,做一個正常人該做的事情,這樣並不難。

  莫言在領諾貝爾獎時有一段精彩的發言:

  最後,我講一個小故事。聽說法蘭克福是歌德的出生地。在中國,流傳著一個非常有名的關於歌德的故事。有一次,歌德和貝多芬在路上並肩行走。突然,對面來了國王的儀仗。貝多芬昂首挺胸,從國王的儀仗隊面前挺身而過。歌德退到路邊,摘下帽子,在儀仗隊面前恭敬肅立。我想,這個故事向我們傳達的就是對貝多芬的尊敬和對歌德的蔑視。在年輕的時候,我也認為貝多芬了不起,歌德太不象話了。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意識到,在某種意義上,像貝多芬那樣做也許並不困難。但像歌德那樣,退到路邊,摘下帽子,尊重世俗,對著國王的儀仗恭恭敬敬地行禮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氣。

  處處與世俗為敵,並不會讓世俗變得清高。尊重世俗,也並不意味著失去清高,失去自我。

  不要比拼清高,而要自己生活得幸福。當你能自由的遊走於世俗的現實與內心卓爾不群的原則之間時,你也就實現在個人修煉的圓滿,成為了一個從內心裡幸福的人。

  我們不需要成為清高之人,也不需要成為世俗之人,我們只要成為普通的正常人,一個外圓內方的人。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一)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二)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三)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四)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五)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六)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七)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八)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九)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十)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十一)  從程式設計師到專案經理(十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