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14之雲端計算篇:有一種態度叫做“擁抱”(上)

infoq發表於2015-01-16

  編者按

  2014年,整個IT領域發生了許多深刻而又複雜的變化,InfoQ策劃了“解讀2014”年終技術盤點系列文章,希望能夠給讀者清晰地梳理出技術領域在這一年的發展變化,回顧過去,繼續前行。

  本文為“解讀2014之雲端計算篇”,今年,雲端計算已經不再像前幾年那樣火熱,產業界對雲端計算的關注度已經被大資料、物聯網等新的名詞所超越,但這並不意味著雲端計算本身影響力的削弱,而是因為“雲”已經成為IT技術和服務領域的“常態”。產業界對待雲端計算不再是抱著疑慮和試探的態度,而是越來越務實地接納它、擁抱它,不斷去挖掘雲端計算中蘊藏的巨大價值。

  本文試圖通過幾個關鍵字來勾勒出整個雲端計算領域今年發展的脈絡,深入分析這些詞背後的意義、InfoQ對此的報導、對勢態的評論等。

  生態

  “生態”是2014年雲端計算領域說得最多的一個詞,各大廠商都逐漸認識到雲服務不是一個孤立的產品,傳統的軟體銷售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網際網路的要求。客戶購買雲服務,不是使用它的某種“功能”,而是基於廠商的平臺搭建一個系統,規模可大可小,這種服務使用模式要求客戶具備全面的技能,面臨的困難也接踵而來。基於此,打造一個完備的生態圈,成為雲服務廠商的當務之急。

  InfoQ此前報導過,阿里雲宣佈啟動“雲合計劃”,基於開放的API以及共享的市場資源,對外招募合作伙伴。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招募萬家以上的合作伙伴,無論是諮詢公司、系統整合商、獨立軟體商、中小服務商、軟體外包與IT服務商還是資料中心服務商。事實上,據我和多個雲服務廠商溝通了解,包括Microsoft Azure、UCloud等都推出了相應的創業者扶植計劃,不一而足。

  既然是生態系統,那麼一定要制定並維持好生態系統中的遊戲規則。正如我在某雲廠商的懇談會中所說,這個系統不單單是開發者,還需要包括他背後的就職公司、他開發的產品面向的客戶、開發者的合作伙伴等等,當然還有云服務廠商。一個平臺想要凝聚力,不外乎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分析。物質方面,開發者能夠從這個平臺上獲取利益,比如這個平臺是支援開發者創業的、多語言跨平臺的、具備快速部署優勢的、適合迭代開發的,生態系統的成功案例多,具備這些特質,會讓這個平臺的開發者最終受益。從精神方面,要讓開發者有參與感,他在開發方面的經驗和知識能夠通過生態系統分享出去,影響其他人和公司,並且他的意見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那麼這種參與感會吸引開發者。

  雲廠商的成敗關鍵在於生態圈建設,誰的圈子越大越成熟,誰就越容易活下來。可以預見,在未來兩年,廠商的生態圈建設將全面鋪開,除了目前已有的創業者支援計劃等,更重要的是制定生態圈的生存法則,塑造合作共贏的業務模式,讓生態圈裡的大大小小的利益相關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並最終盈利。

  落地

  “落地”這個詞在今年更多地用在了全球的雲服務提供商。從沒有人懷疑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利益,雲廠商也不例外。從世界範圍來看,美國領跑全球雲服務市場,雲端計算產業體系完整,巨頭企業加速向全球擴張,據業內資料,目前在全球TOP 100的雲端計算企業中,美國佔 84 家。亞馬遜佔全球 IaaS 市場的40%、微軟佔全球 PaaS 市場的64%, Salesforce佔全球 SaaS 市場的 21%。眾多廠商在領跑之後,都把下一個掘金的目標對準了中國,國內的IT產業近幾年迅猛發展,雲端計算市場發展勢頭很好,特別是國內雲廠商正在搶佔市場份額,讓美國公司的落地步伐邁得更緊。

  據InfoQ報導,微軟中國在年初宣佈由世紀互聯運營的Microsoft Azure在中國正式商用,並在年末的時候開放註冊,雖然中國版和國外版在某些最新功能上有所延遲,但同步的節奏正在加快。Satya Nadella在今年2月上任微軟CEO後提出“雲優先、移動優先”的口號,Scott Guthrie則接任Satya此前擔任的Cloud and Enterprise執行副總裁一職。年末的時候,我採訪了Azure落地中國的總導演、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市場營銷及運營總經理嚴治慶。他指出,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國外雲廠商需要通過獨特的商務和運營模式在中國落地,這既需要和各級政府部門的積極努力,也需要合作伙伴的緊密合作。

  除了已經落地的Azure,還有一個即將落地的大鱷——AWS,作為雲服務的開創者,AWS在國內一直保持的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據我瞭解,很多有國外業務專案的本土公司已經大量使用了國外的AWS服務。面對國內機遇,AWS著手佈局。目前在國內推出了有限預覽版,開設了多個資料中心,並在今年推出了中文支援和運營團隊,部分企業開始在國內區域上線業務,何時才能真正落地,我們在2015年值得期待。

  未來IaaS和PaaS平臺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特別是在國外雲廠商進入中國以後。國外公有云進入中國的門檻比較高,受到一些條件的制約。但是中國的市場潛力巨大,包括亞馬遜、微軟等IT巨頭都在進入中國。在未來兩年,更多的國際雲廠商通過與國內公司合營的方式進入中國,其相對成熟穩定的雲服務和較高的品牌效應將搶佔國內份額。不過,和眾多國外產品進入中國面臨的問題一樣,如何“接地氣”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看到,對於耕耘中國多年的國際巨頭,在這方面已經很有經驗,構建生態圈,同時給予中國的研發團隊足夠的話語權,問題正在得到解決。

  國外雲服務落地中國,一方面是帶來競爭,另一方面是繁榮市場。我們應該看到,國內的雲端計算市場正在處於“落地”的階段,需要有更多的玩家進來,不論是國外國外的、大大小小的,一起把這個市場做大,讓企業更加了解雲端計算,擁抱雲端計算,這樣大家才有肉吃。如果只是一兩家獨大,活力不足,整個雲端計算產業也帶動不起來。

  收購

  “收購”正在逐漸成為各大公司實現戰略佈局、搶佔先機的快捷手段。我們很久就瞭解到,制約經濟增長與經濟活動的,並不是資金的供給不足,而是對資金的需求不大。所以,對很多公司來說,擔心的不是沒有錢,而是有了錢,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利用。在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時代,一方面雲端計算產業機會很多,給中小型創業公司提供了發展和崛起的空間;另一方面,大廠商應對變化的動作受到機制的約束,緩慢而繁瑣。收購成為大公司佔坑的好辦法。

  我們來看看本年度比較有名的雲端計算領域收購新聞:

  • 惠普收購雲端計算軟體公司Eucalyptus
  • Docker收購持續整合服務提供商Koality
  • 愛立信收購雲端計算軟體公司Apcera控股權
  • EMC收購雲端計算創業公司Cloudscaling
  • SAP收購雲端計算軟體公司Concur
  • 蘋果收購雲端計算公司Union
  • 雲端計算企業CallidusCloud收購LeadFormix
  • 思科收購私人控股OpenStack供應商Metacloud
  • 世紀互聯收購第一線集團旗下的DermotHoldingsLimited
  • Google收購雲端計算工具開發商Firebase

  其中,惠普收購Eucalyptus的新聞,InfoQ曾經報導過,收購之後,原Eucalyptus CEO Marten Mickos將出任惠普Senior VP、雲端計算業務部General Manager,負責Helion Cloud的發展並直接彙報給惠普CEO Meg Whitman。Meg Whitman表示將投入10億美元打造HP Helion Cloud的品牌,而Helion Cloud在技術上則跟OpenStack專案保持高度一致。

  這個名單還可以列很長,不一而足。我們可以看到,收購成為了雲端計算產業的常態,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個產業正在處於快速發展和變革的階段。從收購公司的角度分析,收購行為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幾點:

  • 獲取人才。有些收購事件,大企業想要的可能不是這些小公司的產品或者核心技術,而是背後的人才我曾經有機會問過多位公司高管:“你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他們的回答通常會歸結為一點:人。看起來挺虛的,不過仔細考慮,不論是產品設計、架構設計,還是運營模式、商業模型、資源運作等,都是人在做,通常頂尖的人才比普通人的效率和效益要高几百上千。有時候,少數頂尖的人才做的決策會決定公司的正確走向。所以收購之後,這些人才可能會轉而參與更加重要的工作當中。
  • 獲取核心技術。這在收購事件中比較普遍。一項核心技術的研發有時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和比較成規模的團隊,而且還帶著一些運氣的成本,再加上存在的專利約束。考慮到這些綜合性的因素,從頭研發一項核心技術,還是收購一項核心技術,對於大公司來說,收購的價效比更高。這種方式可以讓公司快速突破技術障礙,收購之後,核心技術會馬上應用到公司的重要產品中,獲得技術優勢,提高市場競爭力,從而積極影響公司的發展趨勢。
  • 獲取產品,也就是補充產品線。產品和核心技術還不太一樣。有些收購,公司是為了把被收購的產品加入到自己的產品體系中。考慮到雲端計算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大公司不容易做到一個完整的產品線,對於非核心的業務,通過收購的方式納入一些輔助的產品,從而幫助自己快速構建一個完善的系統,這種方式值得推薦。當然,整合收購的產品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之前也有失敗的案例,需要公司投入比較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整合成功。
  • 獲取客戶,也就是獲取市場。這在收購事件中也比較普遍。通常在這種情況下,被收購的公司和收購公司存在競爭關係,兩家各佔有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是產品和服務都有差別。大公司收購小公司之後,市場份額產生疊加,提高了市場佔有率。通常有兩種發展方向,一種是保持現有的狀態,兩種不同的產品服務於不同的客戶;另一種則是以一種產品為主,逐漸替代另一種產品,從而以統一的方式服務於客戶。目前來看,收購之後的結局大部分是後一種。不過,這種變化同樣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如何實現兩種產品的統一化服務是個難題,在實踐中有成功也有失敗。
  • 防禦性收購。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種情況下,收購公司對被收購公司的人才、核心技術、產品和客戶都不感興趣,大公司通常不希望競爭對手發展壯大,所以對於對手的潛在收購目標都會出手干預,甚至收購過來,要麼好好培育,好麼慢慢扼殺,總之不能讓對手佔到便宜。這種單純的收購方式不常見,一般都是多種收購目的綜合作用的結果。

  對於被收購公司來說,大多數情況是個好事情,背靠大樹好乘涼,市場競爭的激烈讓很多創業中小型公司過早夭折,活下來的公司通常都是被收購,極少數才能走到獨立發展甚至上市那一步,在當今的IT產業中很少見。對於很多公司來說,他們開始創業的時候,最初的目標也許就是被收購。

  回到雲端計算廠商的收購分析上,剛才提到的幾種目的在今年的收購中都出現過,不論是哪種目的,這些收購一定是為公司的戰略決策服務的,至於收購的效果,還需要更多時間至少到明年才能看出些眉目,現在下結論就太早了。收購作為大公司的一種標配,為雲端計算產業的佈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收購出現,直到整個產業進入穩定期,只有幾家大玩家的時候。但對於雲端計算來說,還太早,而且很多細分領域不會出現幾家獨大的情況。

  Docker

  “Docker”應該是今年最火爆的技術之一,如果沒有聽說過,那麼你有點out了。關於Docker在這一年的發展情況,可以單獨成一篇稿子了,我們InfoQ最年輕的高階編輯、也是長期追蹤Docker發展的創作者郭蕾同學稍後會發表一篇詳盡的Docker年終盤點,我就不在這裡獻醜了。我希望從技術發展史的角度來分析下目前Docker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歷史機遇。

  一項技術的成功因素其實和談戀愛一樣: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遇到正確的人,也就是古語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回首整個IT發展史,我們很難講某項技術好還是不好,卻可以說這個技術是不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需求。一項技術要想獲得較好的發展,通常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 該技術相比之前的解決方案有創新之處,在本質上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以Docker為例,創新分很多種,發明創造是一種,而把現有技術應用到另一個領域解決問題,也是一種創新,Docker就是後一種,而且解決問題的效果比較明顯。
  • 應用該技術的領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或者積重難返、亟需取得突破——隨著雲端計算領域的發展,開發者面臨著環境管理複雜、軟體配置管理複雜等問題,Docker提供了一種在安全、可重複的環境中自動部署軟體的方式,它的出現為基於雲端計算平臺釋出產品提供了嶄新的方式,這也得益於雲端計算的發展需求。
  • 該技術門檻不高,社群和開發者樂於學習——對於雲端計算領域的底層工程師來說,Docker的學習曲線比較友好,沒有高深的數學演算法,再加上是開源專案,社群參與度高,學習資料和論壇多,所以關注Docker的人基數比較大,群眾基礎好。
  • 有廠商願意推動該技術的發展——剛才提到,Docker的出現為基於雲端計算平臺釋出產品提供了嶄新的方式,這對廠商來說是吸引開發者的亮點之一,所以Docker一經推出,就吸引了IBM、Google、RedHat等業界知名公司的關注和技術支援。

  Docker滿足了上述條件,這也是如今火爆的原因。那麼,它現在發展處於哪個階段呢?我們應該如何把握它的發展脈絡,是應該全情投入,還是繼續觀望。我們在這裡做一個簡單分析。一項技術的發展週期,通常分為以下階段:

  • 播種期——技術概念剛剛提出,原型正在製作,沒有任何評估和分析,只停留在紙上談兵。市場份額為0。
  • 孕育期——有社群和廠商開始關注該技術,並投入資源研究和推動技術發展,討論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培養生態系統,處於起步階段。
  • 成長期——在技術方面明確之後,應用技術的產品和服務快速發展和推出,整個社群和眾多廠商推動該技術發展,並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
  • 成熟期——技術研究、應用、評價、路線圖都已經非常明確。社群對技術已經完全瞭解,更多關注應用,廠商的產品已經成熟,並逐漸發現新的問題。市場份額保持穩定。
  • 衰落期——技術逐漸無法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新的技術被提上日程,老技術逐漸收到冷落,市場份額嚴重下降。

  如果按照以上的標準來分析Docker,我們可以認為,它還處於孕育期末尾、成長期開始階段,社群和廠商開始關注,並投入了較多資源,在業內也產生了一定的聲音,也出現了部分應用場景,但大規模的應用還沒有推廣開來,需要時間的積累。我曾經和國內多家雲廠商的專家聊過,他們都很關注Docker技術,認為是雲端計算的一個助力點,但目前都還沒有實際應用。一方面是等待技術和社群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資源實現技術轉型。

  由此可見,Docker的未來趨勢已經很明朗,儘早關注和擁抱Docker是正確的選擇。按照以前的IT發展規律來看,規則的制定者要比追隨者更有主動權和競爭優勢。所以,目前階段的Docker給了廠商和開發社群留下了“上船”的時間和空間,越往後越被動。

  InfoQ一直嘗試站在技術浪潮的前沿,讓國內的架構師、開發者瞭解和借鑑整個技術社群的成果。就在幾年前,Node.js剛剛開始萌芽和孕育時,我就策劃了“深入淺出Node.js”專欄和迷你書,在國內較早地推動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現在Node.js已經進入了成長期,我們也為自己曾經做過的努力感到欣慰。現在輪到Docker了,在同事郭蕾的積極推動下,InfoQ已經成為國內Docker技術傳播推廣的最前沿陣地,“深入淺出Docker”、“Docker原始碼分析”、“Docker週報”等熱門欄目不斷推出,讓國內社群和廠商有一個比較全面深入的瞭解。前幾天,郭蕾告訴我,InfoQ挖掘的Docker作者都已經成為國內各個Docker社群和會議的帶頭人了,這是好事,這是我們的價值。在2015年,我們還要做更多。

  相關文件:解讀2014之雲端計算篇:有一種態度叫做“擁抱”(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