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微信應用號,開發獨立APP的是不是就要去死?

佚名發表於2016-01-11

  我相信現在所有做網際網路相關的朋友,無論產品技術還是運營商務,一定都非常羨慕微信團隊。一個內測連結不小心洩露出去,就在週末成了一個刷屏現象級H5,一個看起來那麼弱智那麼無腦那麼不可理喻的謠言,就能讓百萬級使用者解綁銀行卡(估計很多運營的小夥伴哭死在電腦前,能拉到百萬級使用者這件事賣身都值啊)。

  估計微信團隊以後要問一個千古難題了“一個新產品真正的冷啟動是什麼感覺?”

  在微信大會上,張小龍丟擲了“應用號”的概念。核心意思就是說微信將變成一個內部的 App Store,把一些不太高頻的應用可以嵌入微信提供直接服務。

  估計已經有這些文章標題在醞釀了,《微信要越過蘋果 做一個有民族特色的 App Store》、《微信代表中國網際網路正式向蘋果宣戰》、《微信要做應用號幹掉 APP 所有開發 APP 團隊要哭死了》、《我創業八個月花了八百萬 卻被微信搞死了》……

  我很不喜歡追熱點,但是應用號這塊,確實有些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照理先來一個免責宣告,下面所說的話全部都是我的個人看法,跟微信團隊沒有半毛錢關係。

  一、微信應用號與百度輕應用

  百度用了兩年時間大力推廣輕應用,應該花了不少錢,我承認當初我為他們寫過一篇軟文,當我今天再次開啟看的時候,我發現批量把文章中的“百度”換成“微信”竟然完全成立,只不過不知道微信願不願意為這篇“二婚”的軟文付費。

  我隨便擷取幾段,看官感受一下。

使用者:手機更清爽

對於使用者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一些不常用的應用我不用留在手機裡。尤其是對於很多運營商定製機以及低端智慧機來說,記憶體的容量有限。那麼這有限的容量應該怎麼用呢?如果開啟較胖的原生應用的話,可能開不了幾個,手機就會卡頓、發燙、當機。但是如果應用夠輕的話,那麼就幫助使用者的手機瘦身,更加清爽。

使用者:隨用隨取

在無數的言情電影中,當男女主角在深夜裡說“對不起,我們分手吧!”時,總會非常配合的下起瓢潑大雨,女主角轉身就跑,在雨中邊哭邊抹臉,並且還要在一個小泥坑裡摔上一跤。而百度輕應用(微信應用號)就應該像這雨一樣,在你需要的時候,它翩然而來,不用下載,隨用隨取。

開發者:負責好貌美如花

對於大部分的原生應用來說,花費大量精力做出來的東西竟然無人下載,這是一件讓人沮喪的事情。特別是一些年輕的技術創業團隊,缺少基本的市場與營銷的本領,有的只是一腔熱血。那麼在百度輕應用(微信應用號)這種扶持下,完全可以專心去將應用中最核心的美好展示出來,只負責貌美如花,百度去掙錢養家。

  但是,現在我想問,百度的輕應用和微信的應用號真的一樣嗎?

  對,這就像我司 CEO 脫不花在秀她家小公舉的時候,我常說“哇,跟小貝的小七一樣可愛。”但是作為兩個都很萌的女寶寶,有什麼區別?

  對,他們的爹不一樣。(可憐的張大狀,對不起,我黑你一下下,誰讓你報名參加了足球隊,領完球衣就再也不出現了)

  說基因不同有點裝逼。但是作為在移動時代,要成為超級 APP 的入口級應用,一個必要條件就是使用者願意或者必須長時間留在上面,或者工作或者娛樂。只有這樣,一些重度使用者才有可能另外花時間在上面探索更多的應用花更多的時間。

  百度的輕應用困難就困難在誰會拿個手機,長時間在搜尋引擎上花時間呢(奧,對不起,我沒有歧視男性專科醫院使用者的意思)。微信裡的社交任務是沒有終結的時間界限,所以大部分人就要長時間的留在微信的環境裡,而搜尋引擎是需要有明確的任務結束點,越長時間越不正常。

  二、有了應用號,開發 APP 的團隊是不是要去死?

  特別是最近半年,發現身邊很多朋友都有“轉型焦慮症”。具體表現在自己老覺得 BAT動不動就要顛覆自己,老覺得自己需要轉型,但是具體轉成什麼樣就完全不知道了。緊接著就去聽各種轉型分享會,聽各種高階峰會,聽各種國外大神的走穴會……

  我就想問一句,你 TM 定型了麼,就要轉型?

  就像張小龍剛在大會上說要做應用號,我的某個網際網路人群裡,就有人跳出來哀嘆“天啊,以後我這獨立做 APP 的團隊是不是就要死了?”

  拜託,這道理就跟有一天,全聚德宣佈“我要推出九塊九一套的烤鴨”,一些養鴨的人就要投河了,跳河前留下一封遺書,“全聚德無良,低價害死養鴨人,那幫丫挺的。”

  他怎麼不去想想,全聚德如果降價後,把烤鴨銷量從日銷一萬套變成了一百萬套,那麼他是不是要更加扶持和跪舔養鴨人?

  微信要推應用號也一樣,如果你是開發 APP 的,你要做的是讓微信看上你,把你按倒在他的床上,半推半就的成就好事。而不是微信剛喊一聲“我成年了”,你就嚇得懸樑自盡,理由是怕被強暴。 

  微信如果要推應用號,對所有的 APP 開發者其實完全是一件利好訊息。

  首先增加了一個超級入口,讓使用者先輕量級的搜到你使用你,而不是成本非常高的下載一個 APP。而如果 APP 本身的體驗和功能足夠好,那麼使用者是樂於下載一個放在手機裡,不用每次都要在微信裡搜尋。

  其次你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業務,把高頻並且吸引人的功能放在微信裡貌美如花,把一些凸顯技術壁壘的碉堡的功能放在自己的 APP 裡吸引重度使用者。作為一個手機裡裝了幾百個 APP 的人來說,有很多 APP 功能很棒,但是沒人去下載使用,不久就死翹翹了。

  最後創業團隊的前期開發成本比較低,可以循序漸進。先集中做好應用號,而不是剛創業就拉出一個會員系統/成就係統/勳章系統/支付系統……的開發計劃。

  但是並不代表有了應用號,獨立的 APP 就沒有了價值。例如你在微信裡能玩 FIFA16麼?但是你可以在微信里約戰,然後去 FIFA16的獨立 APP裡面玩。

  三、對微信的考驗在哪

  微信應用號的野心絕對不是做一個應用裡的好123,也不會僅僅滿足於做一個流量分發入口。

  個人猜測微信想走的路應該是虛擬助手,畢竟現在有點兒追求的公司都在發力於未來定位。Google 有 NOW,蘋果有 Siri,Facebook 也有了自己的M,微軟有 Cortana(微軟小冰你總知道吧),而小的 Magic 模式的虛擬助手創業公司就更多了。

  現在如果你是一個外賣應用的新使用者,那麼你要點一份外賣,需要下載一個 幾十 M的 APP,然後註冊登入,篩選食物,填地址,下單,整個過程下來,估計你也差不多不餓了。

  但是未來應用號的場景應該是你對著微信說一句“我想吃魚香肉絲蓋飯,送到我家”,然後它會去排程自己後臺的百度外賣或者是美團或者餓了麼,找到一家餐館,自動下單自動讀取位置。整個過程你就在家等著吃就好了。

  “我需要一盒杜蕾斯,馬上”,整個處理過程同上,甚至應用號助手會貼心的把你買的中號換成更合適的特小號。

  未來肯定有多種多樣的變數,但是對於微信的考驗也不容忽視。

  1、微信能否攜諸侯以令天子

  谷歌的 play 應用市場在國內暫且可以不去管,但是 App Store 的強勢是絕對不能視而不見的。

  如果微信能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影響到蘋果應用商店的運營策略,那麼對於很多將信將疑的應用開發者,才能把他們吸引過來。例如加速稽核、例如蘋果分成能否減少、例如蘋果支付能否優化或者加入第三方支付?

  因為這本身對於微信來說,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蘋果搞不定,那麼很多應用開發者怎麼會內建微信的搜尋 SDK 或者是開放自己的內容介面呢?

  2、微信如何證明生態共存,而不是弱肉強食

  機會來時,有些人只會驚呼,有些人已經埋頭開幹。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現在關於“微信”這個關鍵詞,簡直就是流量的聚寶盆,會有一大堆人等著造謠騙流量。

  所以昨天那個 H5還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營銷頁面,就已經讓百萬人去解綁銀行卡了。那麼應用號推出後,它作為底層基礎設施,理論上是可以拿到你所有的社交/餐飲/娛樂/男女關係的各種紀錄,那麼有人造謠的話,殺傷力只會更大。

  例如一定有人喊“微信要幹掉 APP啦”,未來要是處理不好的話,說不定就有人跑到矽谷蘋果大哥門前,大聲說:“喂,裡面的人聽著,快點放下武器出來投降,要不微信就來幹掉你們了。”裡面的人一緊張一激動,微信被下架了……

  作為微信,除了要給使用者證明微信的價值之外,還要跟很多創業團隊證明“大哥是要帶你們一起玩的,不是要幹掉你們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