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具類草根網站的失敗教訓

huxiu發表於2013-07-01

  網際網路有個著名的“70-20-10律”:“一般來說,在資訊科技的某個領域,存在一個佔據著百分之六七十市場的老大,還有一個有著穩定的百分之二三十的市場的老二,剩下一群小商家佔據百分之十或更少的市場。”基本來說就是個贏家通吃的遊戲,這不像沃爾瑪和路邊大媽開的食品店的關係,沃爾瑪能幹掉一票大公司,但大媽的小店依然活的不錯。在網際網路市場,巨頭們連肉帶骨頭吃個乾淨,剩下一票中小公司度日維艱。傳說中在國內網際網路的拓荒時期草根站長們活的還算滋潤,但隨著使用者對傳統網際網路的使用習慣定型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崛起,這樣的日子一起不復返了。

  這其中有這樣一種型別的三無草根網站,無背景,無投資,無固定團隊。不同於大部分傳說中網咖網管建立的草根類網站,創始人本是科班技術出身,在github,basecamp這樣的產品中瞭解網際網路,玩的是RubyOnRails,Node.js這樣的還算新鮮的技術, 懷著對網際網路產品的美好願景和對某種使用者需求沒有被很好滿足的認定,動手建立了自己的服務。這有可能是一個美好的故事,因為Facebook也就是這麼開始的,但事與願違,創始人能力有限,經驗不足,不擅長在同宿舍的同學中挖掘潛在的合作人,也沒能力在僅有的幾次面對潛在投資人的機會中把錢搞到手,在積累的幾十萬使用者後始終找不到類似各種網際網路文章中講過的生存之道。

  於是這哥們想我做的是解決某種問題的工具類產品,不具備太多的社交價值,按服務收費是這類產品的慣常盈利手段,與其生存如此家艱難,為什麼不只管做自己擅長的事,把產品做好,去贏得使用者。然後這哥們確實這麼想也這麼幹了,大刀闊斧砍掉了網站的社群等需要更多運營精力的模組,推出了網站的移動瀏覽器版本,還花了三個月做個了IOS App釋出到了App Store,然後把產品變成了付費服務,一年60元。

  也許看官們對下面的故事有所期待,但這一篇不是勵志故事,結果沒有什麼峰迴路轉,產品收費後老使用者們有罵的,有表示理解的,也確實有默默付了費的,使用者流失了很多,但產品確實生存了下來。對於網際網路創業來說,這是一個失敗的故事,但如果你把他看作一個普通的生意,這個生意還是ok的,能生存下來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回過頭看這個故事,也許我們能總結出一些經驗:

  1、在如今的網際網路環境下,網際網路產品更多的是一種服務,網站和移動裝置都是這種服務的載體。要看到你提供的服務能不能更好的滿足使用者,上網站還是上APP,先上什麼後上什麼都是從這個角度出發。

  2、收費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收費也不是可以勉強的事。你確實要有獨到之處,並且質量過硬。

  3、把自己當作使用者是一件好事,做自己喜歡的產品也是一件好事。但是不是要把自己當作絕大部分使用者的代表,這還要看你產品的定位。

  4、使用者不在乎你是不是草根,你做網遊就得和魔獸世界競爭,你做手遊就得和憤怒的小鳥競爭,你做通訊就得和QQ,微信競爭。所以,你要做什麼,從什麼角度切入,很重要。

  5、本故事純屬真人真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