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團隊七宗罪

iheima發表於2013-08-07

  作為一名曾在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工作過的測試人員,該文作者親身經歷了不少創業專案,同時也與形形色色的創業者合作過一段時間,其間也見識到了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或創業團隊對待產品的一些態度。很值得創業者一讀。

  作為一名曾在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工作過的測試人員,筆者親身經歷了不少創業專案,同時也與形形色色的創業者合作過一段時間,其間也見識到了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或創業團隊對待產品的一些態度。

  國內有許多成功的創業團隊創造出了受到使用者喜愛的產品,但不得不說的是,一些有可能被稱為“通病”的問題仍然存在於不少國內的創業公司中。下面的七條“罪狀”並不是在所有創業團隊中都存在,但也是筆者作為一個測試人員對於創業團隊的真實感受。

  下面的七條“罪狀”只是筆者從一個測試人員的角度來看得出的,有敘述不妥之處請自行忽略。

  1. 分不清團隊與公司的區別

  很多有創意的想法若要付諸實踐,總會經歷很多意想不到的挫折,一個創業公司起初可能只是三五個人組成的一個創業團隊。在一個只有幾個或者十幾個人的創業團隊中,很多資源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可能一名團隊成員需要完成兩三個正常職位的人員需要完成的工作,而作為聯合創始人的幾個初創團隊的成員在專案成立初期並不會有嚴格的上下級關係。因此可以說,在創業專案開始的初期階段是激情和共同的夢想支撐著團隊繼續走下去。而一旦談到一個創業型公司,很多在幾個人組成的團隊中不存在的問題便會出現,這些問題甚至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Leader和Boss可能是創業團隊與創業公司之間比較明顯的區別了。

  作為一個創業團隊的Leader,不僅要為整個團隊指明前進的方向,同時也要與團隊的成員共同努力,在團隊中不斷地相互鼓勵,所有成員通力合作。畢竟一個創業團隊在創業初期都是靠著激情和夢想來支撐著每個人不斷走下去的,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來自天使投資人的資金支援,但整個團隊內部需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

一個團隊Leader的確是必不可少的,但這個Leader需要與其它成員共同努力,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制定大方向,在其他團隊成員面前擺出一副頤指氣使的姿態對整個團隊有百害而無一益。一旦團隊Leader過早地擺出一副Boss的姿態,與團隊成員之間的距離也就在無形之中拉開了,一盤散沙的團隊無法使整個團隊效率最大化。

  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的Boss,扮演的角色自然也需要有一些變化,但一些最重要的素質是不應該捨棄的。除了具備很強的洞察力和對整個行業(具體來說就是網際網路或者移動網際網路行業)、市場的獨到眼光之外,創業公司的Boss不應刻意與公司的其它員工拉開較大的距離,無論是物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在公司產品的一個版本成功上線或產品的使用者量達到了新高時,一個鼓勵郵件對於Boss來說是必要的,但也是不夠的。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一個五人團隊完成的產品有了第一個使用者使用時,凌晨在狹小的工作間內,桌上的五碗方便麵和幾瓶啤酒組成的簡陋慶功宴。這樣的情景在創業公司中永遠也不會出現,但在取得成績之後最需要的就是要讓公司的每個成員認識到自己作為整個創業公司的其中一員為使用者創造了多大的價值,明確現階段取得的成績與之後要面臨的挑戰。

  然而很多創業公司的員工得到更多的只是空洞的鼓勵與虛無縹緲的展望,無法讓員工瞭解公司產品的真實情況就無法提高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這種情況下創業公司的員工的凝聚力往往還不如幾個人的創業團隊。

  創業團隊與創業公司本身確實有著很多的不同點,然而也有太多的東西是創業公司不應摒棄的。從團隊到公司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創業的激情和夢想是在整個過程中始終不應該拋棄的,從團隊中的成員到公司中的員工,激情和夢想不應該消逝。

搞政治是在某些創業公司中存在著一個問題,我想這是對創業型公司危害最大的一個問題。公司內部的權力鬥爭永遠會有一個或者幾個犧牲品,鬥爭的過程極大地削弱了公司的整體實力。創業期間的全部精力應該放在產品上而不是職位和權力上。事實上權力鬥爭是很多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然後出現在創業公司中而導致的結果往往是毀滅性的。

  2. 為自己而不是使用者做產品

  這一點不僅在創業公司中會出現,在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中也同樣存在。產品永遠是為使用者的需求而產生,並不是為開發者自己而做。在創業公司中出現這個問題時最常見的表現有以下幾點:

  產品初期沒有做足夠的使用者調研

  產品開發過程中缺少特約使用者對產品原型發表意見

  產品上線後沒有收集足夠的使用者反饋意見

  拍腦袋做產品

  其中前三點由於受到公司資源的限制,並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夠完成的,但必要的工作還是應該做到位,然而“拍腦袋做產品”則是典型的為自己做產品。筆者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幾個人在一晚上的頭腦風暴之後,決定開始做一款產品,在沒有進行必要的使用者調研以及市場調查的情況下開始著手研發。

  半年之後產品上線,使用者反映平平,未達到最初預期的效果,最終以整個專案停掉收場。在整個專案研發過程中,大量的人力資源投入到其中,導致了本應線上上持續更新的產品被迫停滯,這其中造成的影響無法估量。

  所謂的頭腦風暴,在得出一些初步的構想之後應對目標使用者群做必要的調查,若是O2O類的產品還應對市場需求等進行相關的研究。然而部分創業團隊往往有病急亂投醫的問題,“拍腦袋做產品”的現象就十分普遍了。

  在頭腦風暴中最常聽到的幾句話就是:我覺得這麼做使用者會喜歡…我認為使用者習慣這樣操作…我想使用者對這樣的產品會感興趣等等。不能落實到使用者的需求上,也就無法做出使用者需要的產品。對於創業團隊來說,即使時間再緊,必要的步驟也不應該省略,同時更要認清一點:使用產品的是形形色色的使用者,而不只是辦公室裡面的那幾個人。

  3. 產品流程不規範

  這個問題在創業團隊中無法避免,因為由於人力資源的缺乏,幾個人完成的工作需要一個人去完成,因此流程方面也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而創業公司則不同,必要的崗位上都會保證人員齊備,員工也都各司其職,因此在創業公司中產品流程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如何抓住使用者需求

  筆者曾經作為一名測試人員在某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型公司工作,開發人員完成一個版本之後提交測試,提測郵件中對於新版本的改動位置、測試要點、可能的測試用例等均未提及,僅僅給出新版本的安裝包了事。甚至有些版本未經過測試便直接上線,收到使用者反饋出現問題後又重新進行測試併發布新版本。

  僅測試這一環的流程已經混亂不堪,難以想象其它環節會出現怎樣的問題。規範的產品流程是保證產品質量、加強各部門之間配合以及提高整體工作效率十分必要的一個關鍵,不論什麼樣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應該有一套規範的產品流程。

  4. 缺乏危機意識

  一個錯誤的觀念往往會在網際網路創業公司出現,就是如果我做的這款產品的使用者量不大,那麼產品出現了問題也不要緊,反正受影響的使用者也不多。要知道對於一款擁有千萬級使用者量的產品來說,一個微小的問題就會對大量使用者造成影響甚至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對於創業型公司來說,產品質量更是需要保證的一環。不論產品的使用者量有多少,產品的質量標準都不能夠降低,要知道一個小問題就有可能讓長期以來刷榜單和渠道推廣所做的努力付諸東流。

  很多時候創業公司不瞭解產品中的一個細微問題對使用者產生的影響有多大,事實上對於一部分要求比較苛刻的使用者來說,一個手機應用中的一個錯別字都會給這類使用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因為從這樣的小細節中能看出開發者對於這款產品的態度以及對使用者的態度。這樣細微的問題都會對使用者產生如此大的影響,更不要說一款應用在使用過程中發生閃退這樣的情況了。

  危機意識是需要在一個創業公司中的全體員工中培養的,並不僅僅是QA或者產品經理需要操心的問題。雖然不能保證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是公司產品的重度使用者,但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應該及時反饋給相關人員,保證問題可以第一時間被定位並修復。

  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的反饋資訊同樣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發現了影響使用者使用的產品缺陷後需要及時研究解決方案。對於創業公司來說,產品的每一個小缺陷都應該被當做一個“小危機”。但很遺憾的是,太多的小問題被標記為delay,導致了之後更嚴重的問題。

  5. 無腦模仿

  山寨作為一項中國特色,在各個行業中普遍存在,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也難以倖免。舉例來看,前一陣國外火爆的閱後即焚應用Snapchat 在國內迅速有了咔嚓、跑跑信和秒拍等模仿者。而在紅極一時的瘋狂猜圖也同樣是借鑑了國外的一個類似的遊戲。層出不窮的功能類似的應用出現在使用者的面前,好像“創新”這個詞在國內的意思可以被理解為複製創意而採用不同的介面風格和表現形式來產生所謂的“新產品”。

  對於創業公司說,模仿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腦模仿。國外的一款產品之所以能夠成功,與特定國家的使用者構成、使用者習慣、市場特點和消費形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腦模仿可以將產品的表現形式抄襲過來,但無法複製使用產品的使用者和市場特點。

以“按月訂購”服務為例,這一服務之所以能夠在國外收到歡迎,不僅與國外使用者的收入水平有關,消費習慣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國外使用者普遍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費,按月訂購模式每月從使用者的信用卡中自動劃除相應的費用併為使用者郵寄產品,這樣給使用者製造了一個十分流暢的消費體驗,避免了每月手動繳費的付款壓力。

  而信用卡在國內的普及程度並不像國外一樣,大多數使用者習慣使用儲蓄卡進行刷卡消費,因此“按月訂購”的服務模式在國內沒有想象中那樣火爆。由於不同地區的使用者存在差別,無腦模仿並不一定可以將“成功”也模仿過來。只考慮表現形式而忽略使用者習慣和潛在的商業模式,等待創業者的結果只有失敗。

  6. 盲目試錯

  試錯在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中是不可避免的,但不能盲目進行這一過程,試錯成本問題同樣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往往與“拍腦袋做產品”一起出現,在擬定一個專案的初步方案時考慮不夠周全,總認為有的是時間和資源來試錯,大不了放棄這個專案再啟動個新的。

  殊不知在整個專案週期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進去之後得不到應有的產出,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如此試錯,豈不是在拿投資人的錢打水漂。

  在創業公司中,一個專案在成型初期總會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試錯不可避免。但在擬定專案時要對這些不確定因素進行風險評估,尤其是這樣的一個專案對於使用者是否有價值這個問題。盲目試錯帶來的是大量人力資源的浪費,最終浪費的是投資人的資金和創業公司寶貴的時間,葬送的是使用者的信任和忠誠度。

  7. 缺乏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在創業團隊或創業公司中是必不可少的,這在前面也提到過了。取得成績的時候要給予員工一定程度的鼓勵,讓員工明確現階段已經取得的成績和接下來要面對的困難。而在出現問題的時候也要及時總結原因,避免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然而很多創業公司對於激勵機制不以為然,認為創業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不需要其他多餘的東西。但就像前面說的,五碗方便麵和一打啤酒的慶功宴雖然簡陋,但足以起到振奮人心的作用,遠比群發郵件中的一句 Good Job 來的更真實。

說到激勵機制,就不得不提到 Team Building。毫不誇張地講,這個詞離我已經比較遙遠了,上一次 Team Building 已經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事情了。TB的過程並不只是大家坐在一起吃個飯聊個天,更重要的是能夠藉著這樣的一個機會來增加團隊的凝聚力,慶祝階段性成功或者總結失敗教訓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完成。

  尤其對於創業團隊來說,繼續走下去會面臨更多的困難,這就需要整個團隊的成員都能夠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信念和一個共同的理想,TB正是這樣的一個機會可以讓這些目標、信念和理想在每一個成員的心中紮根。缺少了必要的激勵機制,團隊也就成了一盤散沙,很難想象這樣的一個團隊可以做出一款好產品。

  寫在最後

  筆者僅從一個測試人員的角度簡單談了一下對於國內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思考,其中肯定有一些問題是大多數創業團隊並不存在的。國內仍然有許多優秀的創業團隊,他們的產品也深受使用者的喜愛,這其中少不了團隊成員的努力,當然更少不了一股創業的精神。

  我想創業者們在創業過程中同樣也在思考著他們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創業本身也就是這樣一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