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該聽聽你的團隊的呼聲

pythontab發表於2012-12-25

不久前,一位年輕聰明的經理在會議間隙向我尋求建議。他坦白地說,“我嘗試不同的領導風格,但似乎還是不能消除團隊的隔膜感。我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為什麼不問問你的團隊成員呢?”我問他。 
我的回答讓他大吃一驚,但是(不這樣做的話)採用什麼領導風格都沒意義。就像我在之前的帖子裡描述的那樣,經久不衰的領導風格其實很簡單。然而,最近的報導表明,團隊成員和管理者之間越來越脫節。怎麼會這樣? 
出於直覺,我決定在我的社交媒體領域中進行一次快速調查。我分別在臉譜、推特和HCL的內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問:“你希望你的領導不要再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回覆蜂擁而至,讓我震驚。每個人都有感而發,好像就這個問題已經等候多時。頭幾條意見是這麼說的:

 

不要模稜兩可;有話直說。這點在年輕人中頗為典型,他們希望自己的領導直言不諱。一個人是這麼回覆的:“有啥說啥,用不著擔心傷害別人的感情。”下一位更直接:“別再裝老好人了,我的工作哪不滿意就直說。”第三個人有過之而不及:“你得讓人知道他到底值幾斤幾兩。如果你實話告訴他們,他們也好知道怎麼取得成功。” 
 不要再戴著玫瑰色的眼睛(指只看好的一方面——譯註)來審視今天的員工;他們絕對有勇氣直視自己的成敗,沒功夫聽你在那拐彎抹角。 


 別再說那些我知道的東西。指導我,激發我,支援我……就是他們一再表達的意思。一個年輕女士在臉譜上說“給我們自由,讓我們體驗,指導我們前行。”另一個人在推特上也附和“學著放手,打造一個可以讓團隊成員各顯神通的平臺,你要在後面支援他們,引導他們。”

我能從這些評論中聽到我的團隊小朋友的心聲。嘗試教導今天的Google一代會讓師生界限模糊不清;學生都會告訴你一兩件你不知道的事。領導者也是時候一改知識提供者的身份,做一做使能者了。

 

別再偏題,言出必行。擴音器管理者持續了太久。人們現在想讓他們的領導變成他們擁護的那樣。他們在尋找榜樣,這在評論中顯而易見:“言出必行,為我樹立榜樣。我需要知道我們是一個團隊,”“不要再言行不一,因為你得值得我信任。”

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作為一位領導者很成功,人們一般認為這得益於他的性格特徵,他有遠見卓識、膽氣過人、信念堅定、不屈不撓,但是鮮為人知的一個成功因素就是他一直身體力行。

 

不要再厚此薄彼。即使組織把可衡量目標和工作成果作為了關鍵績效指標,也值得想想這是不是適用於自己。有幾個評論是這麼說的:“評判一匹馬是不是好馬,一頭驢是不是好驢,都不能看二者會不會爬樹。”或者“獎賞工作業績,而不是拍馬屁能力”

我們都可以隨口說出一個工作業績很差,卻因他待人和善,從不傷及別人自尊而穩步攀升事業高梯的員工名字。這種現象在可衡量目標形成之前很是猖獗,糟糕的是仍有發生。事實上,對於客觀評定的需求再強調也不為過。

 

別當老闆,當領導。很明顯人們現在呼籲有伯樂眼光,能產生共鳴,值得去尊重的領導。“領導要靠言傳身教,而不是清規戒律,”一個年輕人在臉譜上這麼寫。“別再試著控制別人……”另外一個人補充道。第三個人引用了戈登·賽弗裡奇(Gordon Selfridge)的名言“老闆讓人恐懼,領導激發熱情。”

無獨有偶。Kelly Service 釋出的環球勞動力指數研究了30個國家的領導與員工脫節現象,20129月證實,10位員工中不到4人(38%)對他們當前管理層的領導風格滿意。所以如果你看到團隊熱情下降,可能未必是由於經濟下滑引起的。你可能想看看是不是在你的領導風格和團隊期待存在脫節現象。

如果可能,週一早晨的團隊會上問個簡單的問題作為開場白吧:作為你們的領導,你們想讓我不要再做的一件事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問,應為那可能會影響你們2013年工作的決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