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末,總會看到這些“信誓旦旦”的健康計劃——“我要減 10 斤!”“我要每週游泳 3 次!”而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使用手機記錄健康和運動狀況變得更加普遍。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在用 Runtastic 等 app 來記錄自己的跑步情況。
一項調查顯示,美國有 27% 的智慧手機擁有者使用健康類 app 。目前,較為流行的健康應用主要關於運動記錄,指導,卡路里查詢,和健康資訊推送。人們不僅將自己的手機變成“健康助手”,還給與這些 app 高度的信任。
這些健康資訊,還有誰在看呢?
資料販賣
大家都不怎麼關心原始資料,如果我給你原始心率資料,你可能都不知道要怎麼看。實際上,這些資料除了讓人困惑還可能會很嚇人,你還會問“為什麼這資料會高?”“為什麼這資料會低?”
Tim Chang 是自我健康監測網站 Lumos Labs 的創始人。他最近收購了創業公司 Basis,一個販賣心率表的公司。這個公司的盈利點其實不在手錶,而是在其配套的付費 app 上。模式是這樣的,使用心率表之後,付費在 app 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心率情況彙總,還有詳細分析。
而 Tim Chang 自己的公司 Lumos Labs 的盈利模式也如出一轍:web 應用提供免費的腦部測試,使用者付費來獲得自己的資料和分析報告。
老闆也在看著你
Fitbit 是美國一個比較有名的健康監測系統,產品包括隨身監測器,無線資訊收發器,還有手機 app。這個全方位監測使用者健康狀況(包括睡眠質量,每天步行的裡數,卡路里的攝入和消耗)的產品在 2 年前曾爆出資料洩露的新聞,當時使用者的日常行動日誌都可以在 Google 上搜尋到。
雖然該起風波已經過去,但是他們現在的新營銷策略卻沒有讓人更安心—— 根據 NPR 的報導,Fitbit 正在與企業合作推廣,如果企業購買 Fitbit 產品給員工,公司可以“使用該產品的員工數量,以及員工使用產品後的行為改變。”
以後會不會出現這樣的場景:跟老闆打了個招呼,老闆微微一笑“你有好幾周沒有跑步了吧!”
保險公司也找到了樂土
關注健康的地方就會有保險公司的身影。科技部落格 GigaOM 的報告稱,美國保險公司 Aetna 將會上線自己的CarePass 手機應用,這個應用還會和健康監測 app Fitbit 和 MapMyFitness 等進行對接。
也就是說,將來使用者在使用這些健康監測軟體時候可能會根據不同的情況嵌入保險專案的推薦。
文章來自:愛範兒